一种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4865发布日期:2019-09-06 19:2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支架,属于支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功能的越来越多,人们用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多,很多人有用手机看视频的习惯,此时需要用手一直握持着手机,导致手臂酸痛;且在开车或骑车时,常使用手机导航,此时双手在握持方向盘或车辆把手,若手机无法固定,则无法实时观看导航;此时就需要一款将手机固定的手机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支架,可以将手机固定在车辆等物体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固定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夹持部底面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固定部上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与所述夹持部底面垂直的凸起或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与所述凸起或凹槽相配合的凹槽或凸起,所述凸起或凹槽设置在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使用时,将固定部固定在车辆等物体上,夹持部夹持手机,夹持部可绕固定部转动,将手机转动到最方便使用的角度;夹持部相对固定部转动时,只需用力转动夹持部,此时凸起脱出凹槽并滑入相邻的凹槽中,即完成转动;将凹槽或凸起垂直所述夹持部底面和固定部上表面上设置,使使用时,凸起只受到旋转时的夹持部和固定部产生运动趋势是的力,不需要承受夹持部相对固定部翻转产生的力;且此种设置也使得本夹持装置结构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夹持部底面,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所述夹持部底面上围绕所述凸起设有弧形通槽;弧形通槽的设置使凸起更方便翘起,便于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通槽的开口朝向所述转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起均布排列;两相邻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凹槽的直径;此种设置更便于转动夹持部;同时方便夹持部相对于固定部调整更多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凸起设置在穿过所述转轴的直线上;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上表面上设有圆状凸台,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夹持部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圆状容纳槽,所述凸起或凹槽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底面和凸台的上表面;凸台和容纳槽的设置对夹持部和固定部的安装起导向作用,进一步避免夹持部沿固定部滑动同时避免夹持部要固定部翻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和凸起的横截面呈圆形;此种设置更方便旋转,且凸起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支架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机支架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部;2、固定部;3、凸起;4、凹槽;5、转轴;6、弧形通槽;7、凸台;8、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支架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夹持部1和固定部2,所述夹持部1和所述固定部2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所述夹持部1底面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固定部2上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与所述夹持部1底面垂直的凸起3或凹槽4,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与所述凸起3或凹槽4相配合的凹槽4或凸起3,所述凸起3或凹槽4设置在以所述转轴5为中心的圆周上;使用时,将固定部2固定在车辆等物体上,夹持部1夹持手机,夹持部1可绕固定部2转动,将手机转动到最方便使用的角度;夹持部1相对固定部2转动时,只需用力转动夹持部1,此时凸起3脱出凹槽4并滑入相邻的凹槽4中,即完成转动;将凹槽4或凸起3垂直所述夹持部1底面和固定部2上表面上设置,使使用时,凸起3只受到旋转时的夹持部1和固定部2产生运动趋势是的力,不需要承受夹持部1相对固定部2翻转产生的力;且此种设置也使得本夹持装置结构更简单。

上述夹持部1可以为一端铰接的两夹持片,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固定部2可以为弯曲形成卡握部的塑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3设置在所述夹持部1底面,所述凹槽4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的上表面;所述夹持部1底面上围绕所述凸起3设有弧形通槽6;弧形通槽6的设置使凸起3更方便翘起,便于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通槽6的开口朝向所述转轴5。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3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起3均布排列;两相邻所述凹槽4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凹槽4的直径;此种设置更便于转动夹持部1;同时方便夹持部1相对于固定部2调整更多的角度。

进一步的,两所述凸起3设置在穿过所述转轴5的直线上;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受力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2上表面上设有圆状凸台7,所述凹槽4设置在所述凸台7上;所述夹持部1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台7对应的圆状容纳槽8,所述凸起3或凹槽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8底面和凸台7的上表面;凸台7和容纳槽8的设置对夹持部1和固定部2的安装起导向作用,进一步避免夹持部1沿固定部2滑动同时避免夹持部1要固定部2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3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的上表面,所述凹槽4设置在所述夹持部1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4和凸起3的横截面呈圆形;此种设置更方便旋转,且凸起3不易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