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0189发布日期:2019-11-15 22:0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智能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这类智能电子产品,而手机支架或充电器作为电子产品的配套设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收和喜爱,因此,对于手机支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一系列的产业也应运而生,得到了迅猛快速的发展。

然而现有的手机支架大多具有手机支撑功能和手机充电功能,缺乏自身的特点,缺少对用户的吸引力,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手机支架提出改进方案,以丰富和提高手机支架的功能及性能,最终提高对用户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机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机支架,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设置有一倾斜平面,所述底座内且位于倾斜平面内侧设置有第一无线充电线模块,所述倾斜平面的底部设置有一支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以用于插接风扇。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槽内设置有一用于插接风扇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周侧设置有齿圈,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插装于第一插槽内的风扇,所述风扇包括握柄和设置于握柄上端的风扇主体,所述握柄的下端用于与第一插槽对位插接。

优选地,所述风扇主体上设置有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设置在风扇的周侧,所述补水箱向风扇中心处延伸成型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端分布于风扇前侧面的中心处,所述连通管内端的前侧面上开设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处嵌装有一雾化片以用于将连通管内的水转化为水雾并向前喷出。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小夜灯。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还嵌装有一第二无线充电模块。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还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对位插装有一加湿器。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分别嵌装于底座的外周壁面分布的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分别嵌装于底座的外周壁面分布的功能按钮。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用于对位插接于转盘内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下端插接于转盘内的同时凸台的上端外露于底座的顶面分布。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底座上的支撑槽和倾斜平面支撑手机的同时,可利用倾斜平面内侧第一无线充电线模块对手机或ipad或苹果对耳的充电盒进行无线充电;

2、利用第一插槽的结构设置,便于将风扇插装固定在底座上使用;

3、利用转盘的齿圈与驱动齿轮及驱动马达配合,可通过驱动马达控制转盘带动风扇进行旋转吹风散热;

4、利用风扇上设置的补水装置,可对人体面部进行喷雾补水。

基于此,其结构紧凑合理、通过底座与风扇的配合,丰富了手机支架的功能和使用效果,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对用户的吸引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机支架,它包括底座10,底座10的前侧设置有一倾斜平面a,底座10内且位于倾斜平面a内侧设置有第一无线充电线模块11,倾斜平面a的底部设置有一支撑槽b,底座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c以用于插接风扇20。基于此,本实施例的手机支架在利用底座10上的支撑槽b和倾斜平面a支撑手机的同时,可利用倾斜平面a内侧第一无线充电线模块11对手机或ipad或苹果对耳的充电盒进行无线充电;并且利用第一插槽c的结构设置,便于将风扇20插装固定在底座10上使用,用户可在观看手机或ipad的同时,使用风扇20对人体进行扇热,丰富了手机支架的功能和使用效果,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对用户的吸引力。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插槽c内设置有一用于插接风扇20的转盘12,转盘12的周侧设置有齿圈121,底座10内设置有一驱动马达13,驱动马达1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驱动齿轮131,驱动齿轮131与齿圈121啮合连接。由此,可利用驱动马达13通过驱动齿轮131与齿圈121的配合控制转盘12转动,从而控制插接在转盘12上的风扇20作同步转动,从而可使插接在转盘12上的风扇20进行同步旋转,实现风扇20的360度全周吹风散热或在一定弧面内作往复摆动吹风散热,类似于摇头功能。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机支架还包括一插装于第一插槽c内的风扇20,风扇20包括握柄21和设置于握柄21上端的风扇主体22,握柄21和风扇本体22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也可以设置为由前侧本体201和后侧本体202对位拼装构成的壳体结构;握柄21的下端用于与第一插槽c对位插接。由此,即可将风扇20插接在底座10上使用,或者直接手持风扇20的握柄21进行使用。

进一步地,为提高风扇20的使用效果,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主体22上设置有补水装置,补水装置包括补水箱23,补水箱23设置在风扇20的周侧,补水箱23向风扇20中心处延伸成型有连通管24,连通管24的内端分布于风扇20前侧面的中心处,连通管24的内端的前侧面上开设有喷水口d,喷水口d处嵌装有一雾化片25以用于将连通管24内的水转化为水雾并向前喷出。由此,可利用雾化片25吸收连通管24及补水箱23内水,并将其雾化后向前喷出,通过风扇主体22吹向前侧,当人体面部靠近时,即可对人体面部进行喷雾补水;利用补水箱23设置在风扇20的周侧,既便于加水,又不影响风扇20的吹风功能;利用雾化片25设置于风扇20前侧中心处,既不影响风扇20的吹风功能,又使喷雾补水的效果借助风力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0上还设置有一小夜灯14。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0的顶面上还嵌装有一第二无线充电模块15。第二无线充电模块15可为手表充电模块,以便于对苹果手表等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0的顶面上还设置有第二插槽e,第二插槽e对位插装有一加湿器16。由此,在风扇20上并未加装补水装置的情况下,或在风扇20从第一插槽c内取出单独使用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对位插装在第二插槽e内的加湿器16进行加湿补水。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底座10内设置有一控制电路板17,控制电路板17上设置有分别嵌装于底座10的外周壁面分布的输出端口171和输入端口172。其中,输入端口172可使用type-c接口、usb接口或micro-usb接口,输出端口171可为usb接口,以便于通过输入端口172外接电源,通过输出端口171对手机进行数据线连接充电。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板17上还设置有分别嵌装于底座10的外周壁面分布的功能按钮173。通过一个功能按钮173配合控制电路板17内的控制程序,即可实现对底座10的无线充电功能进行启闭控制、对小夜灯14进行启闭控制及对驱动马达13进行启闭控制等等,如长按功能按钮173进行开关机,短按功能按钮173对小夜灯14进行启闭等等,均可根据需要通过程序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机支架还包括一用于对位插接于转盘12内的凸台18,凸台18的下端插接于转盘12内的同时凸台18的上端外露于底座10的顶面分布。利用凸台18和底座10内的转盘12进行插接配合的同时,可将手机或ipad放置于凸台18上,随着转盘12进行转动,故其也可适用于作手机产品的展示架,便于将手机放置于凸台18上进行旋转展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