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7573发布日期:2020-01-07 09:51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是现在穿戴类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特别是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蓝牙耳机,该类产品体积小、功能多、便于携带,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tws耳机打电话听音乐。人们对耳机的用户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音质和听音乐连续性,音乐连续性与天线性能有一部分关联性,但是蓝牙耳机要体积小,又要天线性能好,难度较大,而且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体积小,并能保证天线具有较好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板、耳机副板和mic副板,所述耳机主板与所述耳机副板连接,所述mic副板连接于所述耳机主板的天线输入端,所述天线输入端与所述mic副板之间连接有地线,所述地线和所述mic副板形成天线;所述耳机副板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电池,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所述耳机副板和所述耳机主板形成所述天线的参考地。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主板与所述mic副板之间连接有mic音频传输线。

进一步的,所述地线和所述mic音频传输线设置于第二柔性线路板上,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和所述mic副板形成天线辐射体。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为陶瓷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副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耳机主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mic副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耳机副板上方。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板、耳机副板和mic副板,耳机主板与耳机副板连接,mic副板连接于耳机主板的天线输入端,天线输入端与mic副板之间连接有地线,地线和mic副板形成天线;耳机副板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电池,第一柔性线路板、耳机副板和耳机主板形成天线的参考地,地线和mic副板连接在耳机主板的天线输入端形成天线,占用空间小,从而可减小蓝牙耳机的体积,该天线结构简单,可节约成本、降低整体结构设计难度、减少组装成本,并能够达到其他天线形式的性能,保证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中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

图4是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中天线的效率曲线;

图5是现有技术蓝牙耳机中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

图6是现有技术蓝牙耳机中天线的效率曲线;

图中,1-耳机主板,2-耳机副板,3-mic副板,4-天线输入端,5-地线,6-第二柔性线路板,7-第一柔性线路板,8-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为准,仅代表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位置关系。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板1、耳机副板2和mic(microphone,麦克风)耳机副板3,耳机主板1与耳机副板2通过第三柔性线路板连接,mic副板3连接于耳机主板1的天线输入端4,天线输入端4与mic副板3之间连接有地线5,地线5和mic副板3形成天线。耳机副板2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7连接电池8,第一柔性线路板7、耳机副板2和耳机主板1形成天线的参考地。地线5和mic副板3连接在耳机主板1的天线输入端4形成天线后,占用空间小,从而可减小蓝牙耳机的整体体积,该天线结构简单,可节约成本、降低整体结构设计难度、减少组装成本。

耳机主板1与mic副板3之间还连接有mic音频传输线,mic副板3连接有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mic。地线5和mic音频传输线设置于第二柔性线路板6上,第二柔性线路板6和mic副板3形成天线辐射体。天线还可以为陶瓷天线,即将地线5和mic音频传输线烧制到陶瓷上,可有效缩小天线尺寸,节约空间。

如图1所示,耳机副板2层叠设置于耳机主板1的上方,mic副板3层叠设置于耳机副板2的上方,耳机主板1、耳机副板2和mic副板3使用层叠结构的设计可有效减少占用空间,从而减小整体蓝牙耳机的体积。

如图3、图4、图5和图6共同所示,本设计由mic副板3和地线5组合形成的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及效率曲线与正常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及效率曲线基本一致,即本设计的天线性能与现有技术中其他天线性能基本一致,保证了音乐连续性,从而保证用户的体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通过在耳机主板的天线输入端连接地线和mic副板以形成天线,占用空间小,从而可减小蓝牙耳机的体积,且该天线结构简单,可节约成本、降低整体结构设计难度、减少组装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述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在没有经过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