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816发布日期:2020-05-26 18:2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及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推广、普及与发展,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强、体验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当然,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用户除了对电子产品的外观有各种要求外,更希望电子产品是一体化设计的;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现在的电子产品基本上电池都是设计在电子产品内部,用户不再能随意的拿出来;基于此种设计,目前电子产品中用于安装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托大部分都是针类型(pintype)的。这种设计使得用户需要借助于卡针才能取卡,导致卡针的孔洞需要单独做柱子加橡胶圈来密封,增加了额外成本;并且,增加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相对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卡托设计需要借助于卡针才能取卡,导致卡针的孔洞单独增加橡胶圈来密封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卡托,所述卡托包括:

卡帽,

卡托本体,所述卡托本体用于放置模块卡;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卡帽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卡托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卡帽和所述卡托本体连接在一起;

当所述卡托容置于所述本体内时,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卡帽相对于所述卡托本体发生第一转动,使所述卡托从所述本体内弹出。

可选的,外力释放后,所述卡帽相对于所述卡托本体发生第二转动,使所述卡托回弹至所述本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与所述第二转动的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的,当所述卡托容置于所述本体内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基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卡帽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所述卡帽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使所述卡托从所述本体中弹出。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

子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卡帽和所述卡托本体卡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

弹性恢复件,所述弹性恢复件与所述卡帽连接,且所述弹性恢复件与所述卡托本体连接;

弹性恢复件用于在所述卡帽转动时,控制所述卡帽的转动速度并提供使所述卡托回弹至所述本体的回弹力。

可选的,当所述卡托容置于所述本体内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基于所述弹性恢复件并以所述子连接件为中心,所述卡帽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所述卡帽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使所述卡托从所述本体中弹出。

可选的,当所述卡帽的第一端处在远离所述卡托本体的第一位置且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弹性恢复件还用于控制所述卡帽的第一端发生所述第二转动,使所述卡托回弹至所述本体内。

可选的,当所述卡帽的第一端处在远离所述卡托本体的第一位置,且所述卡帽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外力时,所述弹性恢复件还用于控制所述卡帽的第一端以所述子连接件为中心向靠近所述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所述卡帽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使所述卡托回弹至所述本体内。

可选的,所述卡托本体包括:

第一子卡托本体,所述第一子卡托本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子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卡帽连接;

第二子卡托本体,所述第二子卡托本体与所述第一子卡托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子卡托本体用于放置所述模块卡。

可选的,所述卡托还包括:

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卡托本体与所述第二子卡托本体之间的位置;

所述密封条用于保护所述模块卡且密封所述第二子卡托本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卡托,卡托包括:卡帽,用于放置模块卡的卡托本体,与卡帽和卡托本体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卡帽和卡托本体连接在一起,当卡托容置于本体内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卡帽相对于卡托本体发生第一转动,使卡托从本体内弹出,如此,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卡托直接在外力的作用下不需要借助卡针,就可以相对于卡帽转动进而从本体内弹出,当然也就不需要设置孔洞,从而解决了相对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卡托设计需要借助于卡针才能取卡,导致卡针的孔洞单独增加橡胶圈来密封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中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的卡托发生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中的卡托发生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中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的卡托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图中未示出)和卡托2,卡托2包括:

卡帽21,

卡托本体22,卡托本体22用于放置模块卡;

其中,模块卡可以是用户识别模块卡;用户识别模块卡可以是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卡或者(useridentitymodule,uim)卡。用户识别模块卡的类型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所可以支持的通信网络的类型而发生变化。

连接件23,连接件23与卡帽21连接,且连接件23与卡托本体22连接;连接件23用于将卡帽21和卡托本体22连接在一起;

当卡托容置于本体内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卡帽相对于卡托本体发生第一转动,使卡托从本体内弹出。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卡帽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将卡托从电子设备的本体内弹出的功能;如此,因为卡托的卡托本体中放置有模块卡,当卡托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电子设备的本体内弹出的时候,模块卡也就可以从电子设备的本体中弹出,这样,用户可以直接对模块卡进行相应的操作;而不用如相对技术中一样需要将卡针插入孔洞中,才能将模块卡从电子设备中取出;进而,电子设备的卡托中不需要设置专门插卡针的孔洞,必然也不需要增加单独的橡胶圈来密封孔洞了,降低了电子设备的生产成本和操作难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外力可以是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施加的力;如图2所示,用户使用手指按下卡帽的靠近连接件的那一部分时,卡帽的靠近连接件的一端可以向靠近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卡帽的远离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以向远离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卡托从本体中弹出来。当卡帽在用户施加的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后,可以呈现出如图3所示的结构;此时,卡帽的远离连接件的另一端是向外翘起的,卡帽的靠近连接件的一端更加靠近卡托本体。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外力释放后,卡帽相对于卡托本体发生第二转动,使卡托回弹至本体内;

其中,第一转动与第二转动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转动的转动方向可以是如图2中所示的转动方向,第二转动的转动方向可以是如图4中所示的转动方向。也就是说,在用户所施加的外力释放后,卡帽的靠近连接件的一端可以向远离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卡帽的远离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以向靠近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卡托回复至原来施加外力前的位置。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卡托容置于本体内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基于连接件,卡帽的第一端向远离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卡帽的第二端向靠近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使卡托从本体中弹出。

其中,如图2中所示,卡帽的第一端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卡帽的远离连接件的那一端(即a端);卡帽的第二端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卡帽的靠近连接件的那一端(即b端);也就是说,在外力的作用下,卡帽的a端在外力的作用下基于连接件向远离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卡帽的b端在外力的作用下基于连接件向靠近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23包括:子连接件231,其中:

子连接件231,用于将卡帽21和卡托本体22卡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子连接件可以起到将卡帽和卡托本体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凡是可以实现将卡帽和卡托本体连接在一起的器件都可以用作子连接件。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子连接件可以是铆钉。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23还包括:

弹性恢复件232,弹性恢复件232与卡帽21连接,且弹性恢复件232与卡托本体22连接;

弹性恢复件232用于在卡帽21转动时,控制卡帽21的转动速度并提供使卡托2回弹至本体1的回弹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弹性恢复件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控制卡帽转动时提供阻尼力来控制卡帽的转动速度,也为用户施加外力提供反作用力以提升用户下压的力反馈,即提升用户下压的手感。同时,在外力释放后,弹性恢复件可以提供回复力,使得卡帽可以自动回复至本体中的原来的位置,防止被刮掉。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弹性恢复件可以是支撑/阻尼橡胶柱子。

其中,图6是将卡托的卡帽21、子连接件231、弹性恢复件232和卡托本体22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卡托容置于本体内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基于弹性恢复件并以子连接件为中心,卡帽的第一端向远离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卡帽的第二端向靠近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使卡托从本体中弹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卡帽的第一端处在远离卡托本体的第一位置且满足预设条件时,弹性恢复件还用于控制卡帽的第一端发生第二转动,使卡托回弹至本体内。

其中,远离卡托本体的第一位置可以是卡帽的a端在外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卡托本体转动后使得卡托从本体中弹出后,卡帽的a端所处的位置;预设条件可以指的是此时卡帽所处的第一位置可以使得弹性恢复件产生回复力且卡帽的b端与卡托本体接触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卡帽的第一端处在远离卡托本体的第一位置,且卡帽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外力时,弹性恢复件还用于控制卡帽的第一端以子连接件为中心向靠近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卡帽的第二端向远离卡托本体的方向转动,使卡托回弹至本体内。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是用户基于实际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设置的一个时长,该预设时长表示用户在外力下使得卡托从本体中弹出后,已经对卡托中放置的模块卡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此时可以将卡托放回至本体中原来的位置。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卡托本体22包括:

第一子卡托本体221,第一子卡托本体221内设置有凹槽,子连接件设置在凹槽内且与卡帽连接;

第二子卡托本体222,第二子卡托本体222与第一子卡托本体221连接,第二子卡托本体222用于放置模块卡。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卡托本体中也可以包括更多个子卡托本体;也就是说,卡托本体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子卡托本体;卡托本体中包括的子卡托本体的数量可以是根据电子设备的尺寸或具体的需求来确定的。需要说明的是,卡托本体中的每一个子卡托本体都是用来方式模块卡的。当然,卡托本体中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子卡托本体。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卡托还包括:

密封条24,密封条24设置在第一子卡托本体221与第二子卡托本体222之间的位置;

密封条用于保护模块卡且密封第二子卡托本体。

其中,密封条可以是防水密封条,密封条的材料可以是硅胶材料;密封条可以是采用液体硅胶注塑的工艺或者o型圈装配工艺制作形成的。密封条的设计使得电子设备的卡托可以具有防水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卡托,卡托包括:卡帽,用于放置模块卡的卡托本体,与卡帽和卡托本体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卡帽和卡托本体连接在一起,当卡托容置于本体内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卡帽相对于卡托本体发生第一转动,使卡托从本体内弹出,如此,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卡托直接在外力的作用下不需要借助卡针,就可以相对于卡帽转动进而从本体内弹出,当然也就不需要设置孔洞,从而解决了相对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卡托设计需要借助于卡针才能取卡,导致卡针的孔洞单独增加橡胶圈来密封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操作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组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用新型下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或“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几个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