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1353发布日期:2019-12-17 21:3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壳,具体为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壳随着手机的普及被广泛的使用,在我们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的时候,常常需要手机支架的帮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壳大部分都是不带手机支架的,带有手机支架的也是突出在手机外壳上面,不美观,也不利于手机平放在桌面上;同时带有手机支架的手机壳往往也是只能调节成一个固定的角度,不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手机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手机壳,其中:包括壳体和支撑杆,所述的壳体由一个底面外壳和四个侧面外壳一体成型,所述的底面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底面外壳的中间位置,且槽体走向与底面外壳短边平行,所述的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固定端铰接在第一凹槽的一端,第一支撑杆的自由端能从第一凹槽中转出,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固定端铰接在第一凹槽的另一端,第二支撑杆的自由端能从第一凹槽中转出,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卡槽,第二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卡口,第一支撑杆上的卡槽能与第二支撑杆上的卡口相互卡合固定;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不同卡槽和卡口的配合位置,来调节所需要的角度。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固定端端部下表面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的卡口上表面有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三凹槽。

所述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重叠并水平放在第一凹槽内。

所述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槽深各为第一支撑杆和卡口厚度的一半。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固定端与卡口收纳配合的部位形状与卡口形状一致。

所述的卡口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宽度短于第二支撑杆的宽度,且两个支撑杆的杆体厚度和卡口厚度相等。

所述的支撑杆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所述的壳体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手机壳的有益效果:

(1)通过可调节的支架,实现手机不同角度的调节,有效避免了反光、折射等现象,满足各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2)支撑杆与凹槽的紧密贴合,使手机壳的握手部位平顺光滑,增强了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手机壳主体1、底面外壳1-1、侧面外壳1-2、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卡槽6、卡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可调节支架的手机壳,其中:包括壳体1和支撑杆2,所述的壳体1由一个底面外壳1-1和四个侧面外壳1-2一体成型,所述的底面外壳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位于底面外壳1-1的中间位置,且槽体走向与底面外壳1-1短边平行,所述的支撑杆2包括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所述的第一支撑杆2—1的固定端铰接在第一凹槽3的一端,第一支撑杆2-1的自由端能从第一凹槽3中转出,所述的第二支撑杆2—2的固定端铰接在第一凹槽3的另一端,第二支撑杆2—2的自由端能从第一凹槽3中转出,第一支撑杆2—1上设置有多个卡槽6,第二支撑杆2—2的自由端设置有卡口7,第一支撑杆2—1上的卡槽6能与第二支撑杆2—2上的卡口7相互卡合固定;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不同卡槽6和卡口7的配合位置,来调节所需要的角度。

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撑杆2—1固定端端部下表面还开设有第二凹槽4,所述的卡口7上表面有与第二凹槽4相配合的第三凹槽5。

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凹槽4和第三凹槽5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可以重叠并水平放在第一凹槽4内。

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凹槽4和第三凹槽5槽深各为第一支撑杆2—1和卡口7厚度的一半。

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撑杆2—1的固定端与卡口7收纳配合的部位形状与卡口7形状一致。

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口7横截面形状为半环形。

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撑杆2—1的宽度短于第二支撑杆2—2的宽度,且两个支撑杆3的杆体厚度和卡口厚度相等。

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杆2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以图1、图2和图3为例,使用时,先绕第一支撑杆2—1的铰接端部向外翻转其自由端,然后再绕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端部向外翻转其自由端,使得第一支撑杆2—1上的卡槽6与第二支撑杆2—2上的卡口7相互卡合固定;然后调节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不同卡槽6和卡口7的配合位置,实现不同角度的支撑模式。

收纳时,第一支撑杆卡槽与第二支撑杆的卡口部位相互分离,先旋转第二支撑杆自由端至第一凹槽内,然后旋转第一支撑杆自由端至第一凹槽内,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凹槽与第二支撑杆上的凹槽相互配合接触,使两个支撑杆可以水平重叠放在第一凹槽内。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