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高拍仪及查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9744发布日期:2020-02-21 21:1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纳高拍仪及查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采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收纳高拍仪。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识别技术与信息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通常需要采集身份证明等材料、识别用户的身份证/护照信息、用户电子签名、采集票据信息、证物的录入等。高拍仪成为数据采集主要的终端设备。其节能环保,体积小,大小只有普通扫描仪的1/10,节约空间。

但是高拍仪在非工作期间,容易导致大量的灰尘在表面堆积,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给工作人员打扫带来不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长期占用工作台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高拍仪在非工作期间占地和落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收纳高拍仪,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可收纳高拍仪,安装于桌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图像采集部,高度调节部和位置调节部,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第一转轴和限位板,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桌面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部与所述高度调节部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图像采集部延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部朝向所述图像采集部安装的一侧设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截面与所述图像采集部的拍摄面形状匹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部底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固定连接。

一种查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可收纳高拍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实现高拍仪的收纳,在闲置期间减少占地面积。高度调节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调节拍照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高拍仪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高拍仪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高拍仪侧视图。

1-图像采集部,2-高度调节部,4-限位板,41-第一卡接部,42-第二卡接部,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收纳仓,8-底座,9-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一种可收纳高拍仪,安装于桌面9,包括依次连接的图像采集部1,高度调节部2和位置调节部,位置调节部包括第一转轴5和限位板4,第一转轴5安装在桌面9边缘。高度调节部2为伸缩杆,能够通过手动拉伸至所需要的位置进行拍摄。图像采集部1包括摄像头,能够对需要进行拍摄的物品进行图像采集。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限位板4包括第一卡接部41和第二卡接部42,第一卡接部41和第二卡接部2垂直设置,第一转轴5设置在第二卡接部42一端。当高拍仪被使用时,将其沿第一转轴5旋转至桌面,第一卡接部41与桌面水平面贴合,第二卡接部42与桌面垂直面贴合,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图像采集部1与高度调节部2通过第二转轴6连接,图像采集部延第二转轴6转动。图像采集部与高度调节部的夹角范围为0°-90°。图像采集部通过第二转轴6折叠后与高度调节部贴合。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高度调节部2朝向图像采集部安装的一侧设有收纳仓7,收纳仓7截面与图像采集部的拍摄面形状匹配。当图像采集部向下旋转90°后与高度采集部贴合形成一个柱形整体。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高拍仪还包括底座8,底座8安装在高度调节部2底部,与第一卡接部41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限位板为l型,第一转轴5设置在限位板4的一端,位置调节部设置在桌面边沿。高拍仪通过第一转轴5旋转,可转至桌面下方,将高拍仪收纳起来。由于图像采集部1和高度调节部折叠形成一个柱形整体,高拍仪翻折收纳后,柱形整体与桌面底面贴合,不占用桌面下方空间。此结构可以节省桌面的空间并且在减少高拍仪被碰撞或者污损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查验台,在查验台桌面集成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纳高拍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