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7108发布日期:2020-08-07 18:4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是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而在移动通信使用过程中,对于其杂波信号的抗干扰保护设备必不可少。然而现有的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在其实时监控报警功能以及对内接线体的固定性等方面有待提升,所以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移动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以解决其实时监控报警功能以及对内接线体的固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表面设有抗干扰天线,所述抗干扰天线底部连接有天线支座,所述天线支座底面外侧设有外围护套,所述设备主体上表面设有状态指示灯,所述设备主体中心设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外侧设有侧护挡板,所述侧护挡板底部设有抗干扰磁环,所述抗干扰磁环外侧设有高阻膜层,所述设备主体底部设有总控制电路,所述总控制电路上表面设有滤波片,所述滤波片内侧设有压缩调节段,所述压缩调节段底部连接有安装基座;

信号监控机构包括信号采集模块、集成芯片、报警灯、电磁防护层,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设置在设备主体中心,所述集成芯片设置在信号采集模块底部,所述报警灯设置在集成芯片底部,所述电磁防护层设置在信号监控机构外表面;

线体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槽孔、传感导线、螺纹支柱、导向杆,所述传感导线固定连接在减振弹簧内侧,所述定位槽孔设置在传感导线外侧,所述导向杆设置在传感导线内侧,所述螺纹支柱设置在导向杆两侧。

优选的,所述抗干扰天线底部设有螺纹,且其与天线支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体固定机构中心呈圆形,其圆心与信号监控机构中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座焊接固定在压缩调节段底部。

优选的,所述减振弹簧设置为2个,2个所述减振弹簧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线体固定机构两侧。

优选的,所述高阻膜层的厚度为50n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信号监控机构由信号采集模块对杂波信号进行采集,通过集成芯片分析其波长判断是否受干扰,报警灯及时报警,达到实时监控报警功能;

2、线体固定机构通过定位槽孔和导向杆对传感导线进行定位固定,螺纹支柱对其外围加固,提高设备内传感导线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洒水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横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抗干扰天线,2-状态指示灯,3-天线支座,4-信号监控机构,401-信号采集模块,402-集成芯片,403-报警灯,404-电磁防护层,5-外围护套,6-减振弹簧,7-线体固定机构,701-定位槽孔,702-传感导线,703-螺纹支柱,704-导向杆,8-侧护挡板,9-高阻膜层,10-设备主体,11-滤波片,12-压缩调节段,13-抗干扰磁环,14-安装基座,15-总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移动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设备主体10上表面通过电线连接有抗干扰天线1,防止电磁干扰通过天线端输入,抗干扰天线1底部通过铆钉铆接有天线支座3,用以承接支撑天线,天线支座3底面外侧通过卡扣安装有外围护套5,对设备主体10进行外围防护,设备主体10上表面通过电线连接有状态指示灯2,及时指示内部状态,设备主体10中心通过焊接固定有减振弹簧6,对设备起到减振保护,减振弹簧6外侧焊接固定有侧护挡板8,对设备主体10进行侧边防护,侧护挡板8底部通过铆钉铆接有抗干扰磁环13,防止电磁干扰,抗干扰磁环13外侧粘结固定有高阻膜层9,用以提高防静电与抗干扰性能,设备主体10底部安装有总控制电路15,完成设备内电流输送,总控制电路15上表面安装有滤波片11,对杂波进行过滤,滤波片11内侧通过焊接固定有压缩调节段12,用以调节设备内部宽紧度,压缩调节段12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安装基座14,用以提高设备内部连接牢固度;

信号监控机构4包括信号采集模块401、集成芯片402、报警灯403、电磁防护层404,信号采集模块401通过信号线连接在设备主体10中心,集成芯片402内嵌设置在在信号采集模块401底部,报警灯403通过电源导线设置在集成芯片402底部,电磁防护层404外包设置在信号监控机构4外表面,信号监控机构4由信号采集模块401对杂波信号进行采集,通过集成芯片402分析其波长判断是否受干扰,报警灯403及时报警,达到实时监控报警功能;

线体固定机构7包括定位槽孔701、传感导线702、螺纹支柱703、导向杆704,传感导线7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减振弹簧6内侧,定位槽孔701通过卡扣固定在传感导线702外侧,导向杆704通过焊接固定在传感导线702内侧,螺纹支柱703通过螺栓固定在导向杆704两侧,线体固定机构7通过定位槽孔701和导向杆704对传感导线702进行定位固定,螺纹支柱703对其外围加固,提高设备内传感导线702的牢固度。

具体的,抗干扰天线1底部设有螺纹,且其与天线支座3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提高抗干扰天线1的稳定度。

具体的,线体固定机构7中心呈圆形,其圆心与信号监控机构4中心重合,提高对传感导线702固定的牢固度。

具体的,安装基座14焊接固定在压缩调节段12底部,用以承接压缩调节段12运作。

具体的,减振弹簧6设置为2个,2个减振弹簧6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线体固定机构7两侧,减少外界振动对设备的机械损伤。

具体的,高阻膜层9的厚度为50nm,用以提高设备内防静电与抗干扰性能。

工作原理:该种移动通信用抗干扰保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天线支座3支撑抗干扰天线1,防止电磁干扰通过天线端输入,抗干扰磁环13将一根多芯电缆或一束多股线缆穿于其中,吸收磁环收静电脉冲,抗干扰磁环13外表面的高阻膜层9防静电并且辅助抵抗杂波,线体固定机构7通过定位槽孔701和导向杆704对传感导线702进行定位固定,螺纹支柱703对其外围加固,信号监控机构4由信号采集模块401连接信号线对杂波信号进行采集,通过集成芯片402分析其波长判断是否受干扰,如果波长不属于正常范围内,报警灯403接收集成芯片402信号后及时发出报警声,达到实时监控报警功能,完成对移动通信装置的抗干扰保护与实时监控报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