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5774发布日期:2020-05-20 03:1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是一种可以对计算机提供和转换无线网络的装置,目前路由器已广泛应用于各家各户,虽然路由器的种类很多,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路由器在使用时大多是直接放置在桌面或是架子上,这样不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同时放置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受到外界人们的碰撞,若与桌底进行连接,虽然解决了占用空间的问题,可以很好的隐藏在桌底,但是,由于路由器的底面为光滑的,没有连接结构,不方便与桌底进行连接,若是使用粘接,稳定性不好,若是采用焊接,不方便后期的拆卸;

因此我们便提出了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传统的路由器不方便与桌底进行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包括路由器壳体主体和插口,所述路由器壳体主体的前侧面内部固定有插口,且路由器壳体主体的底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且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并且第一滑块的顶端与连接杆和连接杆的顶端与路由器壳体主体均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外侧固定有路由器壳体主体,并且路由器壳体主体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排热孔板,所述第二滑块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关于路由器壳体主体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连接板的长度之和小于路由器壳体主体的长度,并且连接板的最低点低于排热孔板的最低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为凹凸配合,并且第一滑块呈倒置“t”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凹槽长度的二分之一,且连接杆通过阻尼转轴与路由器壳体主体构成旋转结构,并且连接杆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35°。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侧视呈“h”形状结构,且第二滑块与卡槽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卡槽的外表面为弧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且第二滑槽的外侧为开口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

(1)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关于路由器壳体主体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通过连接板和内部的通孔以及连接杆的设置,便于将连接板与外界的桌底面进行螺钉固定,操作方便,简单,而且不需要对路由器壳体主体的表面进行钻孔安装螺钉就能很好的将路由器壳体主体与桌底进行连接;

(2)固定有凹槽和第二滑槽,通过凹槽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便于将连接板通过第二滑块卡合放置在凹槽内,方便整个装置的携带,便于对连接板进行收纳放置,同时,也便于整个路由器壳体主体放置在桌面上或是架子上,增加了路由器壳体主体的实用性和安装方式,同时两个连接板的长度之和小于路由器壳体主体的长度,而且连接板的最低点低于排热孔板的最低点,便于后期排热孔板进行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第一滑块连接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第一滑块连接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滑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路由器壳体主体与桌底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滑块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由器壳体主体;2、插口;3、凹槽;4、连接板;5、通孔;6、第一滑块;7、连接杆;8、排热孔板;9、第二滑块;10、卡槽;11、阻尼转轴;12、第二滑槽;13、第一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包括路由器壳体主体1、插口2、凹槽3、连接板4、通孔5、第一滑块6、连接杆7、排热孔板8、第二滑块9、卡槽10、阻尼转轴11、第二滑槽12和第一滑槽13,路由器壳体主体1的前侧面内部固定有插口2,且路由器壳体主体1的底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3,并且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9,且连接板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5,连接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13,且第一滑槽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6,并且第一滑块6的顶端与连接杆7和连接杆7的顶端与路由器壳体主体1均通过阻尼转轴11相连接,第二滑块9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滑槽12,且第二滑槽12的外侧固定有路由器壳体主体1,并且路由器壳体主体1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排热孔板8,第二滑块9的左右两端开设有卡槽10;

连接板4关于路由器壳体主体1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连接板4的长度之和小于路由器壳体主体1的长度,并且连接板4的最低点低于排热孔板8的最低点,通过连接板4不仅便于后期与桌底进行安装,同时,通过连接板4的最低点低于排热孔板8的最低点,以便于排热孔板8很好的进行散热;

第一滑块6与第一滑槽13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第一滑块6与第一滑槽13为凹凸配合,并且第一滑块6呈倒置“t”形状结构,由此使得倒置“t”形状结构的第一滑块6稳定的在第一滑槽13内进行滑动;

连接杆7的长度大于凹槽3长度的二分之一,且连接杆7通过阻尼转轴11与路由器壳体主体1构成旋转结构,并且连接杆7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35°,进而便于通过连接杆7的旋转将连接板4进行上升,使得连接板4很好的与桌底进行安装;

第二滑块9的侧视呈“h”形状结构,且第二滑块9与卡槽10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卡槽10的外表面为弧形状结构,因此使得侧视呈“h”形状结构的第二滑块9不仅很好的进行滑动,还能后期对连接线进行搭设和缠绕;

第二滑槽12的长度小于凹槽3的长度,且第二滑槽12的外侧为开口状结构,以便于通过第二滑槽12的外侧为开口状结构,便于将第二滑块9滑出,使得连接板4与凹槽3分离。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方便与桌底连接的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路由器时,首先,将整个装置如附图1所示,移动到工作区域内,当需要对整个装置放置在桌面上或是架子上时,直接将整个装置放置在桌面上或是架子上即可,这时,通过连接板4的最低点低于排热孔板8的最低点,使得排热孔板8与桌面或是架子上有一定的间隙,以便于排热孔板8很好的进行排热工作,当需要将整个装置与桌底进行连接时,如附图1-2所示,将路由器壳体主体1倒置放置,然后,将连接板4在凹槽3内向外拉动,这时,连接板4前后两侧的第二滑块9在第二滑槽12内滑动,同时,如附图3所示,第一滑块6在第一滑槽13内进行滑动,当第二滑块9从第二滑槽12内滑出时,再将连接板4向上拉动,使得连接板4与凹槽3分离,这时,如附图4所示,连接板4在上升时通过第一滑槽13带动第一滑块6一同进行上升,由此使得第一滑块6与连接杆7以及连接杆7与路由器壳体主体1之间通过阻尼转轴11进行旋转,使得连接杆7呈竖直状态;

接着,如附图6所示,然后,将外界的螺钉穿过连接板4上的通孔5与桌底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连接板4与桌底进行固定,进而使得路由器壳体主体1很好的与桌底进行连接,便于路由器壳体主体1放置桌底下方,避免路由器壳体主体1放置在桌面上时占用较大的面积,同时该连接结构,操作简单方便,也便于收纳不占用空间,安装好后,将外界的电源线与插口2进行连接,当外界的电源线长度较长时,这时,如附图5所示,可将多余的电源线缠绕或搭在侧剖视呈“h”形状结构的第二滑块9左右两端的呈弧形的卡槽10内,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使用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