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7971发布日期:2020-08-07 18:4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软件功能越发的强大,对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最初的按键式,发展到现今的触屏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也是越来越多,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目前大多手机触摸屏和手机听筒、前置摄像头等器件均整合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些器件都是阻碍了屏幕最大化、全屏化,而其中手机听筒又是一个最不能随便向别的地方移动的器件钉子户,这样就导致了屏幕上的显示面积被刻意占用掉了一部分,难以实现手机全面屏操作,屏幕不能被充分的得到有效利用;还有目前市场上的手机都存在着听筒漏音和声音不清晰的问题,在较安静的环境下打电话时,周围的人也可以听到通话者手机听筒里传出的通话内容,难免隐私泄露和通话尴尬,在比较嘈杂的环境里打电话时,通话者想听清楚手机听筒里传出的通话内容会感到很吃力,总是被外界杂音干扰的非常头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全面屏的电子设备,且该电子设备的听筒可以直接伸入人耳,让使用者在通电话时听到的声音更清晰且保密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听筒模块、安装座和推杆机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听筒模块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带动所述听筒模块进行弹性运动,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听筒模块收缩于所述本体,所述弹性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听筒模块弹出于所述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提供所述听筒模块和所述弹性件的弹性运动通道;所述推杆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推杆机构设置有顶杆,所述听筒模块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听筒模块收缩于所述本体时,所述顶杆能够与所述听筒模块的让位槽卡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子设备本体、听筒模块、安装座、弹性件及推杆机构的配合安装,将听筒模块移离显示屏,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内,解决了听筒占用屏幕空间的问题,实现了屏幕的最大化;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可带动听筒模块穿过所述本体进行弹性运动,使得听筒模块收缩于本体或者弹出于本体:当听筒模块收缩于本体,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推杆机构的顶杆与听筒模块的让位槽卡合,能够将听筒模块固定在电子设备本体内;当需要接打电话时,推杆机构的顶杆退出让位槽时,弹性件伸展,将听筒模块弹出于本体,听筒模块可直接与人耳耳道接触,让使用者在通电话时声音更清晰保真且保密性更强。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听筒模块弹出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听筒模块收缩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发声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频响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11、通孔;12、壳体;13、显示屏;2、听筒模块;21、让位槽;22、发声模块;221、出音通道;23、耳套;24、防水透气膜;3、安装座;4、推杆机构;41、顶杆;5、弹性件;6、导向板;7、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听筒模块2和安装座3,安装座3与本体1固定连接,听筒模块2与安装座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5,弹性件5可带动听筒模块2进行弹性运动,本体1包括壳体12和显示屏13,所述壳体12上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提供听筒模块2和弹性件5的弹性运动通道。其中,弹性件5压缩可带动听筒模块2收缩到本体1内,听筒模块2隐藏在本体1中;弹性件5伸展可带动听筒模块2弹出本体1,听筒模块2位于本体1外,可直接与人耳耳道接触,解决了传统手机听筒声音因经过的面积空气衰减大而导致的漏音、失真、模糊不清晰以及响度、力度、清晰度欠缺而音质差的问题,保证使用者能够清晰地听到听筒模块发出的声音,且能够很好的避免隐私泄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听筒模块移离显示屏,将其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内,解决了听筒占用屏幕空间的问题,实现了屏幕的最大化;而且该电子设备的听筒可以直接伸入人耳,让使用者在通电话时听到的声音更清晰且保密性更强。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推杆机构4,推杆机构4固定安装在本体1上,且推杆机构4上设置有顶杆41,听筒模块上设置有能够与顶杆机构相配合的让位槽21。当听筒模块2收缩于本体1时,顶杆41与听筒模块2的让位槽21卡合,从而可以将听筒模块2固定在电子设备本体1内;当需要接打电话时,推杆机构4的顶杆41退出让位槽21时,弹性件5伸展,将听筒模块2弹出于本体1,由此,听筒模块2可直接与人耳耳道接触,让使用者在通话时声音更清晰保真且保密性更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推杆机构4可以是推拉式电磁铁,推拉式电磁铁的顶杆可呈直线往复式运动,由此,能够便于顶杆与听筒模块的让位槽相配合控制听筒模块的伸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听筒模块2包括发声模块22和耳套23,发声模块22的顶部设置有出音通道221,发声模块22随着输入的电信号产生振动发声,电信号发生变化振动状态也会跟着产生不同状态的振动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声模块22得到电信号工作后会从出音通道221发出声音传递到外界,耳套23套接在出音通道221上能够与人耳耳道形成密闭环境减少漏音、外界噪音干扰及空气对声音的衰减,声音更保真,同时还能使耳朵佩戴舒适。本实用新型所述耳套23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定材料,可以选自硅胶、发泡泡沫等材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发声模块22可以为动铁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让位槽21位于发声模块22朝向推杆机构4的一侧,顶杆41位于推杆机构朝向发声模块22的一侧。由此,当发声模块22被推回本体1内,让位槽21与顶杆41相对设置,顶杆41可以与让位槽21相互配合,将发声模块22固定在本体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听筒模块2还包括导向板6,导向板6连接于发声模块22的底部,导向板6所在平面与发声模块2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60°。通过上述倾斜导向板的设置,能够方便听筒模块2向本体1内部收缩时将顶杆41逐渐往回压缩,顶杆41滑过导向板6,经过让位槽21时可直接卡入让位槽21,从而将听筒模块2固定在本体1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发声模块22与安装座3之间设有信号线7,信号线7的一端连接在发声模块22的底部,信号线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3上的穿孔与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线7能够将电子设备接收的语音电信号传递给听筒模块2,听筒模块2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传入人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信号线7可以从弹性件5中间穿过安装座3上的穿孔,信号线7的长度可以是8-12mm,所述信号线材质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是铜线、银线、合金线、镀金线、镀银线等;优选地,所述信号线为铜线。同样,所述信号线的形状也没有特殊限定,可以为螺旋线形、直线形等,优选地,信号线为螺旋信号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5可以为弹簧,所述弹性件的长度可以是3-5mm。弹性件5的一端连接在发声模块22的底部,弹性件5的另一端连接在安装座3上。由此,能够便于弹性件5带动听筒模块2进行弹性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听筒模块2还包括防水透气膜24,防水透气膜24安装在所述耳套23的出音口,能够防止液体或灰尘进入听筒模块,还能够改善音质减少毛刺。本实用新型防水透气膜24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定,可以选自棉质材料、金属、发泡材料等。所述防水透气膜24的尺寸与所述耳套23的出音口匹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听筒模块2与安装座3之间连接弹性件5,通过弹性件5带动听筒模块2弹出或压缩于本体1,并且听筒模块2上的让位槽21与推杆机构4上的顶杆41相对设置,两者相互配合,通话结束后将听筒模块2按回本体1时,听筒模块2底部倾斜设置的导向板6的下端先与顶杆41接触,随着听筒模块2继续被按回本体1,导向板的导向作用,将顶杆41逐渐往回压缩,顶杆41经过让位槽21时直接卡入让位槽21,发声模块22固定在本体1内,此时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下次接通电话时,推杆机构4接收到电信号控制顶杆41从让位槽21内推出,原本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5自动伸展,将听筒模块2从本体1壳体上的通孔11弹出,听筒模块2可直接与人耳耳道接触,接听电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听筒占用屏幕空间的问题,实现了屏幕的最大化;而且该电子设备的听筒可以直接伸入人耳,让使用者在通电话时听到的声音更清晰且保密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音响、对讲机、座机、电动玩具等需要发音的设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以下通过实验数据对本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发声效果进行说明。

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听筒模块2、安装座3和推杆机构4,安装座3与本体1固定连接,听筒模块2与安装座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5,听筒模块2包括发声模块22和耳套23,本体1包括壳体12和显示屏13,壳体12上设置有通孔11。将导向板6倾斜连接在发声模块22底部,推杆机构4贴合安装在本体1顶部内侧,推杆机构4上的顶杆41朝向发声模块22,发声模块22的让位槽21朝向推杆机构4,当发声模块22位于本体1内时,让位槽21与顶杆41相对设置,能够将顶杆41与让位槽21的卡合;弹性件5的一端固定在发声模块22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3上,弹性件5可带动听筒模块2从本体1的通孔11弹出;信号线7的一端固定在发声模块22底部,另一端穿过固定座3上的穿孔与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线7将电子设备接收的语音电信号传递给听筒模块2,听筒模块2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传入人耳。对该电子设备进行音频测试,结果见图4。

测试方法:实验数据的测试环境为声学消声室,测试设备为cmu200、acqua系统、以及3.3人工头。其中,cmu200是一个模拟基站,用于电子设备音频测试当中,作用是实现与电子设备的无线连接,进行语音编解码调制,建立通话状态。acqua系统的作用是对通话音频信号进行分析、测试。3.3人工头用于模拟人通话时的状态。

测试过程为:用cmu200专用测试白卡建立电子设备与cmu之间的通话状态,利用acqua系统以及其配套软件,分析数据,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

频响曲线图中,测试曲线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区域为理想音频曲线,可以播放出优质的声音;测试曲线超出上限或低于下限为不理想音频曲线,发出的声音会有瑕疵。不理想音频曲线越接近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区域,播放出声音的瑕疵越少,反之瑕疵会越多。由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制备的电子设备的频响曲线在理想音频曲线区域内,音质较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