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8200发布日期:2020-04-24 22:1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和车辆。



背景技术:

电子眼用于抓拍、记录车辆图像,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采用闪光灯补光以提高图像质量。在构建电子地图时,需要保障电子眼地图数据的质量。

目前主要通过利用全景图像和轨迹信息,对第三方提供的电子眼数据进行校验,从而保障电子眼的数据质量。或者,基于全景设备与行车记录仪等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图像,人工地查找电子眼数据。

由于第三方的电子眼数据存在延时性,因而无法及时更新电子眼数据,从而影响电子眼数据的导航体验。通过人工查找核实,人力成本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和车辆,通过车辆上安装的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可以快速精准的确定电子眼的位置,进而根据电子眼的位置对已有的电子眼数据进行快速核实验证,提升对已有电子眼数据验证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弧形结构,和在所述弧形结构上呈阵列排布的光探测单元;所述光探测单元用于探测电子眼闪光灯;

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不同所述光探测单元可探测角度区间不同;

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不同所述光探测单元可探测角度区间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弧形结构的弧线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沿弧形结构的第一方向设置的不同光探测单元可准确检测不同角度区间的电子眼闪光灯,沿弧形结构的第二方向设置的不同光探测单元可确保电子眼和捕捉设备不在同一车道时也可以准确检测电子眼闪光灯,进而根据检测的数据确定电子眼的位置,以便根据确定的电子眼闪光灯位置对已有的电子眼数据进行核实验证。

可选的,所述光探测单元包括采集管和设置在所述采集管底部的光敏电阻;

所述光敏电阻用于探测电子眼闪光灯的光信号。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光敏电阻可准确的判断是否有电子眼闪光灯的光线射入,进而确定是否存在电子眼以及电子眼与该采集管之间的角度。

可选的,所述采集管的材料透光率小于阈值,所述采集管的长度为10cm、直径为1cm且厚度为0.2cm。

可选的,所述采集管采用碳钎维细管形成。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采用碳钎维细管作为采集管,可以过滤掉日光以及其它平行于管的光线,保证准确的采集电子眼闪光灯的光线,以此提升检测是否存在电子眼。

可选的,所述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还包括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在所述光探测单元探测到闪光灯信号时,采集捕捉设备的位置,用于根据该光探测单元可探测的角度区间以及捕捉设备的位置确定电子眼闪光灯的位置。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根据光探测单元可探测的角度区间,集合定位结构对当前捕捉设备的定位,可精准计算出电子眼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设置在车辆上,且所述弧形结构的第二方向与所述车辆的正方向垂直;所述车辆的正方向为由车辆尾部延伸到车辆头部的方向。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

可选的,车辆上还包括全景采集设备;所述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设置在所述全景采集设备上。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将捕捉设备设置在全景设备上,可实现在采集全景图像的同时采集并记录电子眼闪光灯的光线,以便后续确定存在电子眼的位置,以及根据确定的电子眼的位置对已有的电子眼数据进行验证,提升对已有电子眼数据验证的效率。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其他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电子眼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弧形结构2,和在所述弧形结构2上呈阵列排布的光探测单元3,光探测单元3用于探测电子眼闪光灯,而弧形结构上的光探测单元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1,光探测单元设置在弧形结构的外表面,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不同所述光探测单元可探测角度区间不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不同所述光探测单元可探测角度区间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弧形结构的弧线延伸方向(即弧形结构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具体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参见图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光探测单元都与弧形结构的弧面垂直,且每个光探测单元都预先关联一个角度区间,可选的,预先标定光探测单元所关联的角度区间,使得每个光探测单元可接收不同角度区间的电子眼闪光灯的光线,而且由于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设置在车辆上,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随着车辆不断靠近电子眼时,捕捉设备与电子眼之间的夹角不断变大,因此为保证有光探测单元接收到电子眼闪光灯的光形,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各个光探测单元预先关联的角度区间是逐渐增大的。由此呈阵列排布的光探测单元3可以接收不同角度区间的电子眼闪光灯的光线,根据任意一个光探测单元是否接收到电子眼闪光灯的光线确定是否存在电子眼。为了进一步说明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的结构,参见图2,其示出了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其示出了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的,由于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设置在车辆上,且弧形结构的第二方向与所述车辆的正方向垂直;车辆的正方向为由车辆尾部延伸到车辆头部的方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探测单元包括采集管和设置在采集管底部的光敏电阻;其中,光敏电阻用于探测电子眼闪光灯的光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管的长度为10cm、直径为1cm且厚度为0.2cm,而为了保证采集管可以过滤掉日光以及其它平行于采集管的干扰光线,采集管的材料透光率小于阈值,可选的,采集管采用碳钎维细管形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还包括定位结构,可选的为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定位模块也可以为其它定位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在光探测单元探测到闪光灯信号时,采集捕捉设备的位置,用于根据该光探测单元可探测的角度区间以及捕捉设备的位置确定电子眼闪光灯的位置。

在计算电子眼位置时,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进行:

方式一

通过大量试验可知,在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距离电子眼栏杆10m范围时,电子眼上光灯的光信号会射入采集管,因此在通过定位结构确定捕捉设备的位置后,从该位置沿车辆行进方向再加上10m即为电子眼的位置。

方式二

为例进一步的提升电子眼位置的精度,避免使用经验数据,可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式确定电子位置。示例性的参见图4,其中a是第一次接收到电子眼闪光灯光信号的位置,该位置与电子眼闪光灯的角度为θ1,b是第二次接收到电子眼闪光灯光信号的位置,该位置与电子眼闪光灯的角度为θ2,根据位置a和位置b可以确定a和b之间的距离n,c是电子眼的安装位置,d是电子眼在水平面垂直投影位置。通过三角关系可知,位置b到d点的距离等于进而根据b点位置即可以准确得到d点的位置,也即确定了电子眼的位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三角关系计算a点到d点的距离,进而根据a点位置确定d点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可根据呈阵列排布的光探测单元快速精准的确定是否存在电子眼以及电子眼的位置,进而根据电子眼的位置对已有的电子眼数据进行快速核实验证,提升对已有电子眼数据验证的效率。

参见图5,其示出了一种安装有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辆,包括车辆本体1,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2。

进一步的,车辆还包括设置在车辆本体1上的全景采集设备,所述电子眼闪光灯捕捉设备设置2在所述全景采集设备3上。由此,将捕捉设备设置在全景设备上,可实现在采集全景图像的同时采集电子眼闪光灯的光线,并将采集的电子眼闪光灯的角度区间信息,以及采集到电子眼上光灯信号时捕捉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车辆的行进方向等信息进行记录,进而后续根据记录的数据确定是否存在电子眼以及电子眼的位置,以便根据确定的电子眼的位置对已有的电子眼数据进行验证,例如,判断采集到的电子眼位置是否存在已有的电子眼数据中,若存在则判断位置是否一致,并在判断不一致的时候修改已有的电子眼数据;若不存在,则将采集到的电子眼位置信息补充到已有电子眼数据中,由此提升对已有电子眼数据验证的效率。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