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3337发布日期:2020-05-15 17:14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支架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可折叠的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更多的手机用户需要手机支架来方便手机的使用。

现有的手机支架包括支撑于平面的支撑板、被所述支撑板支撑与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放置板及设置于所述放置板的底部用以抵挡所述手机的底侧边沿的抵挡板,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一底板,所述支撑板、放置板及抵挡板均枢转地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放置于所述平面。在使用现有的手机支架时,需要通过抵挡板嵌入放置板后端的不同位置的收纳孔来调节手机支架使用的角度,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手机支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折叠的手机支架,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竖向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其下端与所述底板上端前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均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端后方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端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或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由一体成型的塑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设有折叠脊,所述底板的前端设有槽口朝上的容纳槽,手机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依靠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前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或第三支撑板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端的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槽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构成构成所述容纳槽。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均呈x形,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呈v形,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的两个支脚分别与所述底板前端的两个支脚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开口端的两个所述支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的两个支脚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尖端通过所述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开口端的两个所述支脚分别与所述底板后端的两个所述支脚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后方的边缘处均设有向上的翻边,且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围合成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形状和位置相匹配的框体,所述翻边位于所述框体内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依次由上至下叠合在所述底板的上端并收纳在所述框体内,且均位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底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底板后端设有用以安装挂绳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折叠的手机支架的所述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连接为一体,不需要使用手机支架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叠合在所述底板上,便于收纳,需要调节支撑手机的角度时,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即可实现,使用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折叠的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1、底板;11、小孔;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挡板;6、翻边。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可折叠的手机支架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所述底板1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2竖向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上方,且其下端与所述底板1上端前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和所述第三支撑板4均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后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板3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4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下端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三支撑板4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端后方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前端设有槽口朝上的容纳槽,手机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依靠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前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3或第三支撑板4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的角度。

在使用所述手机支架时,手机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依靠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前端,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板3从而调节其与所述底板1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一支撑板2随所述第二支撑板3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的角度,实现手机支撑角度的调节,使用更方便;不需要使用手机支架时,或所述第三支撑板4转动叠合在所述底板1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板3叠合在所述第三支撑板4上端,所述第一支撑板2叠合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上端,实现所述手机支架的收纳,避免所述手机支架占用空间过大,便于收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均由塑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连接处设有折叠脊。

所述折叠脊的结构采用资料夹的侧板与封面板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均可相对于所述折叠脊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沿所述折叠脊相对转动,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相对转动,同时简化了所述手机支架的结构,有利于减轻所述手机支架的重量,方便携带。

优选地,所述底板1的上端的前端设有挡板5,所述挡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2以及所述底板1共同围合形成槽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构成构成所述容纳槽。

手机放在所述挡板5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前端之间,结构简单,避免手机向前滑动跌落,且所述挡板5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构成手机支架前后两侧槽壁,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手机。

优选地,所述底板1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均呈x形,所述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均呈v形,所述第一支撑板2下端的两个支脚分别与所述底板1前端的两个支脚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开口端的两个所述支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端的两个支脚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的尖端通过所述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4开口端的两个所述支脚分别与所述底板1后端的两个所述支脚转动连接。

可将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依次由上至下叠合在所述底板1的上端后,所述手机支架呈字母“x”形,外形美观,作为装饰物使用。

所述底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的形状不仅限于上述形状,还可将所述底板1制作成图画、汉字或英文字母的形状,并使所述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叠合在所述底板1上端且与所述底板1重合,以满足作为装饰物使用的多样性。

优选地,所述底板1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后方的边缘处均设有向上的翻边6,且所述翻边6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下端围合成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形状和位置相匹配的框体,所述翻边6位于所述框体内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依次由上至下叠合在所述底板1的上端并收纳在所述框体内,且均位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底板1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叠合在所述底板1的上端并收纳在所述框体内,保证所述手机支架收纳后结构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底板1后端设有用以安装挂绳的小孔11。

所述小孔内安装有挂绳,以使本实施例所述手机支架可作为手机或者包包挂件使用,以使手机支架的外形美观大方,同事便于携带和使用,从而解决携带手机支架外出容易丢失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