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664发布日期:2020-05-22 22: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通常设计有摄像头和闪光灯,但是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快速照明的需求,若打开手机再点亮闪光灯则操作很麻烦,而且当手机关机的时候或电量不足无法开机的时候便难以实现照明。

而且使用移动终端播放音乐的时候,现有的闪光灯也无法实现发射彩色光线。

因此基于不同的使用者,对于移动终端的需求不尽相同,为了满足这些使用者对移动终端的需求,亟待对现有的移动终端提出改进,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电池、显示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所述壳体的端部设置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电池电连接,还包括照明灯组件,所述照明灯组件设置于所述数据接口的外周;

所述照明灯组件包括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和照明灯,所述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和照明灯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灯的开启、关闭和切换发光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具有三个档位,在第一档位所述照明灯关闭,在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所述照明灯分别发射不同模式的灯光。

可选地,所述照明灯包括多个围绕在所述数据接口外周的led发光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设置有荧光粉。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发光灯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位于所述照明灯组件一侧,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发光;

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均不同。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多个音响孔,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单元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所述音响孔。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发光灯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位于所述照明灯组件一侧,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包括第二可按压调节开关和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可按压调节开关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每个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均不同。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发光灯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灯组件位于所述照明灯组件一侧;

所述第二发光灯组件包括灯头组件和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以控制所述灯头组件转动,所述灯头组件和旋转马达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灯头组件和旋转马达均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灯头组件和旋转马达启动。

可选地,所述灯头组件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发光体,每个发光体所发射光的颜色均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灯组件在所述照明灯组件两侧相对设置。

通过设置照明灯组件,使用者可以在不解锁手机的情况下,通过按压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控制照明灯点亮,用于照明,给手机的使用者提供方便;而且照明灯组件围绕数据接口设置,可以减小对壳体的结构改进,易于加工。而且,由于照明灯组件不受手机控制系统控制,所以即使在手机因电量弱关机的情况下,照明灯也能发出微弱的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移动终端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电路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10-数据接口;

20-照明灯组件;

30-第一发光灯组件;31-发光单元;

40-音响孔;

50-第二发光灯组件;51-灯头组件;52-旋转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电池(图中未示出)、显示单元2以及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显示单元2和控制单元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所述壳体的端部设置有数据接口10,所述数据接口10与所述电池电连接,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照明灯组件20,所述照明灯组件20设置于所述数据接口10的外周;所述照明灯组件20包括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图中未示出)和照明灯,所述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和照明灯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灯的开启、关闭和切换发光模式。

通过设置照明灯组件20,使用者可以在不解锁手机的情况下,通过按压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控制照明灯点亮,用于照明,给手机的使用者提供方便;而且照明灯组件20围绕数据接口10设置,可以减小对壳体1的结构改进,易于加工。

而且,由于照明灯组件20不受手机控制系统控制,所以即使在手机因电量弱关机的情况下,照明灯也能发出微弱的光,这是因为当电池的储电量低于控制系统的预设值时,手机会自动关机,但是实质上电池还存有一定的电量,而用于照明所需要的电量是很低的,所以在手机因电量弱关机的情况下,照明灯也能发出微弱的光。在夜间手机电量低自动关机时,需要找充电线或无线充电设备充电,按下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即可实现照明。

进一步,将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和照明灯一体设计,可以减少照明灯组件20的占用空间,减少对壳体内其他部件的干涉。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mp4等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手机。显示单元2即为手机的显示屏幕,控制单元为手机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内置软件。

较佳地,所述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具有三个档位,在第一档位所述照明灯关闭,在第二档位和第三档位所述照明灯分别发射不同模式的灯光。例如,按一下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照明灯发出柔和的灯光,可供用于夜间寻找usb线充电/无线充电底座等;按两下可发出强光,相当于手机电筒可照明周围环境,然后再按一下就可把照明灯关闭。对于不同型号的手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设计尺寸选择不同型号的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和照明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包括多个围绕在所述数据接口10外周的led发光体。led发光体具有较佳的发光效果,而且功率较小,节省电量。led发光体位于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内,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设置有荧光粉,在夜间具有一定的发光效果,有利于手机的寻找。对于led发光体实现不同发光模式,可通过设置一芯片实现,该芯片通过控制led发光体的电流、电压等参数,控制其发出不同的光,具体通过第一可按压调节开关实现不同模式的切换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发光灯组件30,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30位于所述照明灯组件20一侧,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30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30发光;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30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单元31,每个发光单元31的发光颜色均不同,可以包括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紫色等。

第一发光灯组件30主要用于娱乐,例如在手机播放音乐的时候,打开第一发光灯组件30,可以发射出各种颜色的光,增加氛围效果。多个发光单元31的发光方式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来控制。

进一步,为了合理利用手机的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上开设有多个音响孔40,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单元3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所述音响孔40。也就是说将现有的音响孔40与发光单元31进行结合,即提升了显示效果又合理的利用了壳体1的现有结构。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单元31的中间位置对应开设一个音响孔40。

如照明灯组件20一样,第一发光灯组件30也可以单独控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30包括第二可按压调节开关和多个发光单元31,所述第二可按压调节开关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发光单元31发光,每个发光单元31的发光颜色均不同。当然,发光单元31的点亮方式还有很多,在此不予赘述。

为设计美观和增加发光面积,发光单元31做成长椭圆形状,运作起来类似流水灯一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发光灯组件50,结合图3,所述第二发光灯组件50位于所述照明灯组件20一侧;所述第二发光灯组件50包括灯头组件51和旋转马达52,所述旋转马达52与所述灯头组件51连接,以控制所述灯头组件51转动,所述灯头组件51和旋转马达52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灯头组件51和旋转马达52均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灯头组件51和旋转马达52启动。

在播放音乐的时候,控制打开灯头组件51和旋转马达52,灯头组件51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线,同时不同的转动,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娱乐体验。

具体地,所述灯头组件5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发光体,每个发光体所发射光的颜色均不同,可以包括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紫色等。

为了空间的合理设置,所述第一发光灯组件30和所述第二发光灯组件50在所述照明灯组件20两侧相对设置。

综合上述实施例,一个移动终端可以同时设置照明灯组件20、第一发光灯组件30和所述第二发光灯组件50,参阅图4,其示出的是移动终端的电路控制原理图,其中,第一发光灯组件30也可以如照明灯组件20一样独立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