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修改元件、音频系统、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及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29376发布日期:2021-01-12 10:4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音质修改元件、音频系统、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及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质修改元件、及带有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或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所述音质修改元件使用于音频系统以修改所播放的声音的音质,该音频系统经由扬声器配线等连接线路通过扬声器播放音频放大器电路所输出的声音信号(电信号)而发出声音。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有立体声音频系统、5.1ch环绕声系统等,这些系统通过扬声器配线将音频放大器电路与扬声器系统(包含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连接,通过音频放大器电路放大所输入的音乐等的模拟或者数字的电信号,通过扬声器系统将从该音频放大器电路输出的声音信号(电信号)作为声音播放。

关于这种立体声音频系统等,以音乐爱好者为主的人士具有以更加良好的声音听到所播放音乐(乐曲)的需求,为了修改(改善)所播放的声音的音质,例如,使高音延展,低音悠扬等,有时会使用价格高昂的音频放大器装置、扬声器系统、扬声器配线等,此外,为了修改所播放的声音的音质(改善音质),还提出了各种设备及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18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430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427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该需求而完成的,提供一种音质修改元件、使用其的音频系统、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及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所述音质修改元件能够在通过连接线路利用一个或多个扬声器来播放音频放大器电路所输出的声音信号的音频系统中修改从扬声器发出的音乐(乐曲)等声音的音质。

(第一项)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一种音质修改元件,其连接于从输出声音信号的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连接线路,以修改从上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质,所述音质修改元件具备元件主体,所述元件主体具有:元件块体部,由径向上的尺寸为5mm以上,且与上述径向正交的纵向上的尺寸为5mm以上的单一金属块体构成;及设于上述元件块体部的上述纵向的一端部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设于上述元件块体部的上述纵向的另一端部的第二元件端子部中的至少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具体而言,例如,优选地,一种音质修改元件,其连接于输出声音信号的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包含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及将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与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相连接的扬声器配线中的①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②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③上述扬声器配线、④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及上述扬声器配线、或⑤上述扬声器配线及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以修改由上述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的音质,所述音质修改元件具备元件主体,所述元件主体具有:元件块体部,由径向上的尺寸为5mm以上,且与上述径向正交的纵向上的尺寸为5mm以上的单一金属块体构成;及设于上述元件块体部的上述纵向的一端部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设于上述元件块体部的上述纵向的另一端部的第二元件端子部中的至少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

本发明的音质修改元件相较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对由经由扬声器配线等连接线路连接于输出声音信号的音频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的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质进行修改,本发明的音质修改元件具备元件主体,所述元件主体具有由单一金属块体构成的元件块体部、及第一元件端子部。或者,本发明的音质修改元件具备元件主体,所述元件主体具有由单一金属块体构成的元件块体部、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

该音质修改元件用于音频系统时,具体而言,例如,该音质修改元件连接于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包含一个扬声器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及将放大器输出端子与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相连接的扬声器配线中的①放大器输出端子、②扬声器输入端子、③扬声器配线、④放大器输出端子及扬声器配线、或⑤扬声器配线及扬声器输入端子时,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的音质。即,在应用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中,与未使用该元件的音频系统相比,能够修改扬声器系统所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例如,在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通过扬声器系统播放的乐曲、歌声等声音)中,针对与元件块体部的尺寸相应的中高音域、低音域等的声音,能够使其成为经强化的声音,各个乐器或声音的每个音符都很清晰。

即,发明人准备了结构非常简单的音质修改元件,该音质修改元件具备元件主体,该元件主体具有由单一金属块体构成的元件块体部及设于该元件块体部的一端部的第一元件端子部(不具有第二元件端子部,仅具有第一元件端子部)。并且发现,将该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与音频系统中的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输入端子、或者扬声器配线(其中途部分)导通连接后,能够修改由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质,其中,所述音频系统例如经由扬声器配线将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相连接。能够通过这样所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来修改音质的详细机理尚不明确。但是,通过在连接部位(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输入端子、或者扬声器配线的中途部分等)导通连接音质修改元件,由音频放大器电路输出的声音信号的一部分在连接部位分流向音质修改元件。因此,一般认为,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通过扬声器输入端子被输入扬声器系统的声音信号(电信号)产生变化,从而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的音质。

需要指出,作为将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向放大器输出端子等连接的连接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预先将从元件块体部伸出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制成开口型(u字型)或圆形(o字型)等端子形状,并直接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等;或将一端部与第一元件端子部导通连接的第一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等。

此外,发明人准备了结构非常简单的音质修改元件,该音质修改元件具备元件主体,该元件主体具有由单一金属块体构成的元件块体部、设于该元件块体部的一端部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设于元件块体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元件端子部。并且还发现,将该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两者与音频系统中的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相同的扬声器输入端子、或者相同的扬声器配线(其相同的中途部分)导通连接后,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其中,所述音频系统例如经由扬声器配线将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相连接。能够通过这样所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来修改音质的详细机理尚不明确。但是,通过在连接部位(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输入端子、或者扬声器配线的中途部分等)连接该音质修改元件,从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所输出的声音信号的一部分在连接部位分流向音质修改元件,在依次通过第一元件端子部、元件块体部、第二元件端子部的路径(及其相反路径)上呈环路状流动之后再次返回连接部位。由此,一般认为,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通过扬声器输入端子被输入扬声器系统的声音信号产生变化,从而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的音质。

需要指出,作为将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向放大器输出端子等连接的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预先将从元件块体部伸出的第一元件端子部或者第二元件端子部制成开口型(u字型)或圆形(o字型)等端子形状,并将该一方的元件端子部直接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等连接部位,另一方面,将连接配线的一端部连接于元件块体部的剩余元件端子部,将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相同的连接部位。此外,也可以列举如下方式:将一端部与第一元件端子部导通连接的第一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及一端部与第二元件端子部导通连接的第二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分别连接于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等连接部位。在该情况下,若将使连接于第一元件端子部的第一连接配线及连接第二元件端子部的第二连接配线设为相同的长度,则能够进一步得到由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进一步地,发明人准备了结构非常简单的音质修改元件,该音质修改元件具备元件主体,该元件主体具有由单一金属块体构成的元件块体部、设于该元件块体部的一端部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设于元件块体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元件端子部。并且还发现,例如,在经由扬声器配线将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相连接的音频系统中,通过将该音质修改元件串联插入从放大器输出端子通过扬声器配线至扬声器输入端子的声音信号(电信号)的传输线路内,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的音质。作为该音质修改元件的连接形式,例如,可列举如下模式:将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另一方面,将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通常与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连接)扬声器配线的放大器侧端部。此外,还可列举如下模式:将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扬声器配线的扬声器侧端部(通常与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连接),另一方面,将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进一步地,还可列举如下模式:将扬声器配线分为放大器侧的第一扬声器配线和扬声器侧的第二扬声器配线这两部分,将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第一扬声器配线的扬声器侧端部,另一方面,将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第二扬声器配线的放大器侧端部。能够通过这样所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来修改音质的详细机理尚不明确。但是,音质修改元件串联连接于从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经由扬声器配线至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的声音信号(电信号)的传输路径的中途。一般认为,由此,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输入扬声器的声音信号产生变化,从而修改由扬声器播放的声音的音质。

需要指出,作为将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向放大器输出端子等连接的方式,也可列举如下方式:预先将从元件块体部伸出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制成开口型(u字型)或圆形(o字型)等端子形状,并将它们直接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或扬声器配线的端部等;或将一端部与第一元件端子部导通连接的第一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及一端部与第二元件端子部导通连接的第二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分别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或扬声器配线的端部等。

此外,从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连接线路是从音频放大器电路输出的声音信号前进至扬声器的路径。一般可以认为,该连接线路例如由从音频放大器电路至放大器输出端子的输出线路、从放大器输出端子至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的传输线路、及从扬声器输入端子至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输入线路构成。

需要指出,在本文中,作为音域的名称,使用重低音域(16~40hz)、低音域(40~160hz)、中低音域(160~320hz)、中音域(320~2600hz)、中高音域(2600~5000hz)、高音域(5000~10khz)、超高音域(10khz~)(参见http://peanuts2.sakura.ne.jp/omotya/oto01.html)。

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的大小通常会影响音高的范围(音域)及效果的程度,其中,在音高的范围(音域)内,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显现。即,在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为左右的直径较小的音质修改元件中,在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音乐(乐曲)等中,声音及钢琴声等从中音域(320~2600hz)至中高音域(2600~5000hz)中的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而重低音域(16~40hz)或者低音域(40~160hz)内,与中音域、中高音域相比,其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相对较低。

但是,例如,在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为的直径较大的音质修改元件中,音质修改的效果显现的音域向低音侧扩展,不仅是中音域、中高音域,中低音域(160~320hz)、甚至低音域、重低音域内每个音符也得到清晰地强化,并且,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也增大。进一步地,例如,在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为以上的直径更大的音质修改元件中,音质修改的效果显现的音域向低音侧充分扩展,不仅是中音域、中高音域,低音域、重低音域内每个音符也得到清晰地强化,并且,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也进一步增大。但是,即使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超过虽然音质修改元件的体积变大,重量增大,但往往音质修改的效果到达饱和(封顶)。因此,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设为以下,优选设为左右即可。

另一方面,元件块体部的纵向尺寸通常会影响音质修改的程度。即,在5mm以上的范围内,元件块体部的纵向尺寸越大,在被径向尺寸限制的音域内,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音质修改的效果)越大(进一步强化)。例如,在将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设为的情况下,纵向尺寸超过5mm越大,则中音域或者中高音域的声音的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越高(进一步强化)。即,可以将纵向尺寸设为5mm以上,进一步可以设为30mm以上。另一方面,考虑到音质修改元件的体积、重量,可以设为200mm以下。此外,在将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设为的情况下,纵向尺寸超过5mm越大,不仅是中音域、中高音域,中低音域、低音域、重低音域内每个音符也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越高。即,可以将纵向尺寸设为5mm以上,进一步可以设为10mm以上。另一方面,考虑到音质修改元件的体积、重量,可以设为50mm以下。进一步地,在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设为的情况下,纵向尺寸超过5mm越大,不仅中音域、中高音域,中低音域、低音域、重低音域内每个音符也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越高。即,可以将纵向尺寸设为5mm以上,进一步可以设为10mm以上。另一方面,考虑到音质修改元件的体积、重量,可以设为30mm以下。

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由单一金属块体构成。作为元件块体部的材质,可列举:无氧铜(jis:c1020(cu99.96%以上)、c1011(cu99.99%以上)等)、纯铝(jis:a1070(al99.70%以上)、a1080(al99.80%以上)、a1085(al99.85%以上)、a1100(al99.00%以上)、in99(al99.99%以上)等)、铝合金(jis:a3003、a5052等)、不锈钢(jis:sus304、sus310s、sus430等)、黄铜(jis:c2600、c3560等)。需要指出,为了防腐及抑制氧化膜的形成、或者提高性能,也可以对元件块体部实施金属镀覆。此外,为了防腐及抑制氧化膜形成,也可以在元件块体部或者元件块体部的金属镀层上涂布瓷漆等由树脂或玻璃构成的绝缘保护层。进一步地,为了抑制来自外部的振动对音质修改元件的影响,也可以在元件块体部或者元件块体部的金属镀层上设置抑制振动传递的阻尼层。根据该阻尼层的材质,也可以将该阻尼层兼用作绝缘保护层。此外,作为元件块体部的形式,可列举沿纵向延伸的柱状,例如圆柱状、四棱柱状、三棱柱状、六棱柱状、楕圆柱状等。这些中也包含径向上的尺寸大于轴向上的尺寸的板状,例如,圆板状、方板状、六角板状。特别优选采用径向上各向同性的圆柱状(圆板状)。需要指出,在元件块体部于径向上是非各向同性的情况下,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设为沿整周测得的距轴线的平均半径的2倍。

设于元件块体部的第一元件端子部、或者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是与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输入端子、扬声器配线或者第一连接配线、第二连接配线的端部(单线束)或形成于端部的压接端子等端子部件结合,从而将它们与元件块体部电连接的部位。作为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例如,可列举从元件块体部沿纵向突出的外螺纹部。此外,还可列举在元件块体部上沿纵向凹陷设置的内螺纹部。为了能够直接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输入端子,也可以制成从元件块体部突出的开口型(u字型)端子或圆形(o字型)端子的形状。此外,还可以制成从元件块体部的一端部或者另一端部突出为圆筒形的环形凸部。使用该环形凸部时,在其内侧的凹部插入连接配线的端部(单线束)之后压扁环形凸部,与单线束被压扁后的环形凸部压接导通。此外,也可以将从元件块体部的一端部或者另一端部突出的部位设为香蕉插头或y型端子、子弹形端子的形状。

此外,从第一元件端子部延伸的第一连接配线或从第二元件端子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配线只要为足以使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或第二元件端子部与放大器输出端子等导通连接的长度即可,可以设为50cm以下,进一步优选设为30cm以下。

作为应用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例如,可列举:用扬声器配线将音频放大器装置与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系统分别相连接而成的系统,其中,所述音频放大器装置收纳输出一般由20khz以下的频段构成的声音信号的音频放大器电路。此外,也可以将音质修改元件应用于高分辨率音频系统,该高分辨率音频系统是用扬声器配线将与超过40khz的频段的声音信号相对应的音频放大器电路与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系统分别连接而成的。需要指出,高分辨率音频系统是指具有能够播放高于过去的cd标准(pcm方式:量化16bit/采样频率44.1khz)的质量的数字声源(例如,pcm方式:量化24bit/采样频率96khz)的声音信号这一性能的音频系统。在这些音频系统中,用一对扬声器配线分别将音频放大器电路的一对放大器输出端子(+端子(红色)和-端子(黑色))与扬声器系统的一对扬声器输入端子(+端子(红色)和-端子(黑色))连接。故而,可以使用一对或多对音质修改元件将相同数量的音质修改元件分别连接于一对放大器输出端子、一对扬声器输入端子、一对扬声器配线等。需要指出,虽然音质修改的效果会减少,但也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仅连接于单侧,例如,仅连接于一对放大器输出端子中的一方(例如,仅连接于+端子),仅连接于一对扬声器输入端子中的一方(例如,仅连接于-端子)等。此外,在下述的立体声音频系统中,可以在l声道和r声道中均匀地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然而,也可以使其不均匀,例如,使l声道和r声道中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数量或种类不同。在该情况下,与均匀地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影响听众感知到的声像定位,例如,使所定位的声像的位置偏移等。下述的多声道音频系统中也相同。

在音频系统中,音频放大器装置包含单声道用、立体声用或者5.1ch环绕声用等多声道用的音频放大器装置。例如,在立体声用的音频放大器装置中,通常,将与r声道和l声道相对应的一对音频放大器电路收纳在壳体内,在壳体的壁部上,针对单个声道设置由+端子(红色)和-端子(黑色)构成的一对放大器输出端子,并通过一对输出线路将从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一对放大器输出端子之间连接。

此外,作为用于音频系统的扬声器系统,除由单一的扬声器(全频扬声器等)构成的扬声器系统之外,还可列举由低音扬声器、中音扬声器、高音扬声器等多个扬声器(扬声器单元)、及设于前段且与各扬声器连接的网络电路板(搭载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网络电路的电路板)构成的多路扬声器系统。此外,作为扬声器系统,除将一个扬声器、或者多个扬声器及网络电路板收纳在单一扬声器箱(外壳)中的扬声器系统之外,还可列举:将连接于网络电路板的多个扬声器分别收纳在扬声器箱中的扬声器系统;及如车载音频系统那样,不使用扬声器箱,而是将连接于网络电路板的多个扬声器安装于车体的各部分而成的扬声器系统。需要指出,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通常为两个(一对)。例如,在r声道用或者l声道用的扬声器系统中,分别设有由+端子(红色)和-端子(黑色)构成的一对扬声器输入端子,并设有由这些输入端子至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一对输入线路。

此外,除上述那样的不包含用于驱动扬声器的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无源型扬声器系统之外,也可以在有源型扬声器系统中应用音质修改元件,该有源型扬声器系统在一个壳体内具有音频放大器电路、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及将它们相连接的扬声器配线,将从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麦克风或其它的模拟/数字声音信号源所输入的声音信号作为声音播放。进一步地,也可以应用于扬声器一体型的播放器,该扬声器一体型的播放器是将下述部件收纳在一个壳体内而成的:麦克风部、收音机调谐器部、电视调谐器部、播放记录在声音信号记录媒体(录音机、磁带、cd、md、dvd、蓝光碟(bd)、usb存储器、sd卡、硬盘等)中的声音信号的声音信号播放部等用于获得声音信号的声音信号获取部、放大所获取的声音信号的音频放大器部、及将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作为声音播放的扬声器部。作为这种播放器的例子,可列举:电子扩音器、便携式收录机cd播放器、便携式cd收音机播放机等。

(第二项)

一种上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元件块体部可以由纯铝构成。

(第三项)

或者,根据第一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元件块体部可以由无氧铜构成。

我们知道,即使在播放了相同音乐(乐曲等)的情况下,音质修改的效果也会根据构成元件块体部的金属的材质而不同,并且由扬声器系统播放发出的声音的音质也不同。例如,在元件块体部的径向尺寸为纵向尺寸为42mm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当使用铝合金(例如a5052等)时,与使用纯铝(例如a1070等)及无氧铜(例如c1020等)的情况相比,音质修改的效果(中音域或者中高音域的声音的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的效果)程度相同,但中高音域的声音的延展性往往稍差。此外,我们还知道,当使用不锈钢(例如sus304等)时,与使用纯铝(例如a1070等)及无氧铜(例如c1020等)的情况相比,除音质修改的效果(中音域或者中高音域的声音的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的效果)稍差之外,中高音域的声音往往给人感觉很生硬。而在上述的音质修改元件中,元件块体部由纯铝或者无氧铜构成。因此,与元件块体部由例如铝合金、不锈钢等其它材质构成的情况相比,中高音域的声音的延展性良好,获得柔和的音质。需要指出,与元件块体部由无氧铜构成的情况相比,由纯铝构成时,性能往往稍稍良好。

由纯铝构成的元件块体部在表面上自然形成有氧化铝的薄层,因此能够直接使用。此外,也可以通过阳极氧化处理(所谓的铝矾土处理)来形成氧化覆膜。进一步地,也可以设置用于保护元件块体部以及防止与其它部件的导通的绝缘保护层,例如,绝缘性瓷漆层等树脂层、玻璃层等。此外,也可以在由无氧铜构成的元件块体部表面设置用于抑制元件块体部(无氧铜)的氧化以进行保护、以及防止与其它部件的导通的绝缘保护层,例如,绝缘性瓷漆层等树脂层、玻璃层等。作为瓷漆层等树脂层,可列举:由聚乙烯醇缩甲醛、聚氨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酯、尼龙、丙烯酸等构成的层。

(第四项)

或者,根据第一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元件块体部可以由纯铝或无氧铜,并具有覆盖所述元件块体部的整个表面的金属镀层。

通过在元件块体部上形成金属镀层,与未设置金属镀层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修改音质。

作为设于元件块体部的金属镀层,可列举:银镀层、锡镀层、镍镀层、镍-金镀层、及镍-铬镀层、镀锌铬酸盐处理(光泽铬酸盐镀覆)层等。需要指出,也可以在金属镀层上进一步设置用于抑制金属镀层或元件块体部的氧化的层,例如,绝缘性瓷漆层等树脂层、玻璃层等。

(第五项)

或者,根据第四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金属镀层可以为抗氧化性的金属镀层。

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通过将金属镀层制成由抗氧化性金属构成的层,与未设置抗氧化性金属镀层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元件块体部及金属镀层自身的氧化,从而长期保持由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第六项)

根据第四项或者第五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金属镀层可以为镍镀层。

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设置镍镀层作为金属镀层,因此,不仅是元件块体部,金属镀层的抗氧化性也得到提高,此外,即使与不设置金属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相比,也会形成在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以及中音域及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均很清晰,且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与中音域及中高音域的平衡也很良好的声音。

(第七项)

根据第四项或者第五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金属镀层可以为镍镀层及覆盖其的金镀层。

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设置镍镀层及覆盖其的金镀层作为金属镀层,因此,不仅是元件块体部,金属镀层的抗氧化性也得到提高。此外,即使与不设置金属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相比,也会形成在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以及中音域及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均很清晰,且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与中音域及中高音域的平衡也很良好的声音。音质也与使用仅形成电解镍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接近,但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与中音域及中高音域均被进一步强化。

(第八项)

根据第四项或者第五项所述的音质改善元件,其中,也优选所述金属镀层为镍镀层及覆盖其的铬镀层。

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设置镍镀层及覆盖其的铬镀层作为金属镀层,因此,不仅是元件块体部,金属镀层的抗氧化性也得到提高,此外,即使与不设置金属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相比,也会形成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以及中音域及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均很清晰,且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与中音域及中高音域的平衡也很良好的声音。音质也与使用形成有电解镍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接近,但重低音域及低音域的声音被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中音域及中高音域的声音往往变差。

(第九项)

根据第四项或者第五项所述的音质改善元件,其中,所述金属镀层也优选为锡镀层。

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设置锡镍镀层作为金属镀层,因此,不仅是元件块体部,金属镀层的抗氧化性也得到提高,此外,即使与不设置金属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相比,也会形成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以及中音域及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均很清晰,且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与中音域及中高音域的平衡也很良好的声音。作为音质,与使用仅形成电解镍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以及中音域及中高音域内往往均能够听到柔和的声音。

(第十项)

根据第四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金属镀层也优选为银镀层。

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通过将金属镀层设为银镀层,与不设置金属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相比,会形成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以及中音域及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均很清晰,且重低音域及低音域与中音域及中高音域的平衡也很良好的声音。此外,与使用形成电解镍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中音域及中高音域的声音的强化程度差,但能够听出重低音域及低音域的声音被强化。作为音质,与使用形成电解镍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在重低音域及低音域内往往能够听到柔和的声音。

需要指出,为了防止银镀层的氧化,可以设置瓷漆层等树脂层、玻璃层。

(第十一项)

根据第一项~第七项、第八项~第十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可以在所述元件块体部的表面上或所述金属镀层上具备阻尼层。

该音质修改元件在元件块体部的表面上或金属镀层上具备阻尼层。因此,能够使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更加清楚。可以理解为,这是因为能够防止从外部传递至元件块体部的振动的影响。

阻尼层是抑制振动传递的层,可列举:元件块体部的表面上或金属镀层上的由所涂布的由阻尼涂料等构成的阻尼涂料层、或粘贴在金属镀层上等的由阻尼性材料构成的阻尼片材。作为阻尼层,也可以并用阻尼涂料层及阻尼片材。阻尼层除形成在元件块体部的表面上或金属镀层上之外,也可以形成在与元件块体部连接的连接配线的元件侧端部或锁紧螺母、连接配线上。在此,作为阻尼涂料,可列举沥青系、环氧系、邻苯二甲酸系、乳液系等载体中包含大量石英砂、石膏、纤维、碳酸钙等填料的涂料。例如,作为乳液系阻尼涂料,可列举noxudol3100(auson公司制造)等。此外,作为阻尼片材,可列举包含闭孔泡沫或者半闭孔半连续泡沫的橡胶发泡片材。例如,可列举:eptsealer(日东电工公司制造)、regetrex(日东电工公司制造)。

(第十二项)

根据第一项~第七项、第八项~第十项、第十一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元件主体可以在所述元件块体部上不具有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而具有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

该形式的音质修改元件在元件块体部仅具有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中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例如,在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及将放大器输出端子与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连接的扬声器配线中,在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输入端子、或扬声器配线的中途部分直接导通连接第一元件端子部、或者连接一端部连接于第一元件端子部的第一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由此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因此,与也具有第二连接端子部的形式的音质修改元件相比,比较容易连接。

(第十三项)

根据第一项~第七项、第八项~第十项、第十一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元件主体可以在所述元件块体部上具有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

该形式的音质修改元件在连接线路内串联连接于连接线路。例如,串联连接于将放大器输出端子与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相连接的扬声器配线。即,将该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并将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扬声器配线,或将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放大器侧的第一扬声器配线,并将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扬声器侧的第二扬声器配线,或者将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扬声器配线,并将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扬声器输入端子。由此,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或者,该形式的音质修改元件将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两者连接于连接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例如,连接于音频放大器电路的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或连接于相同的扬声器输入端子,或导通连接于扬声器配线的相同的中途部位。由此,也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

需要指出,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将第一元件端子部直接或者经由一端部与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配线连接于例如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配线等。此外,将第二元件端子部直接或者经由一端部与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配线连接于扬声器配线、扬声器输入端子等。或者,将一端部与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配线和一端部与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配线两者连接于例如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相同的扬声器配线的相同的中途部位、或者相同的扬声器输入端子后使用。在该情况下,若将第一连接配线与第二连接配线设为相同的长度,则更容易得到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第十四项)

进一步地,根据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其中,所述音质修改元件也优选具备:一端部导通连接于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的第一连接配线、一端部导通连接于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的第二连接配线、以及将上述第一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及上述第二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彼此导通并捆扎而成的端子部件。

在该音质修改元件中,具有将第一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及第二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彼此导通并捆扎而成的端子部件,因此,通过将该端子部件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配线的相同部位、或者扬声器输入端子,能够完成音质修改元件向它们的连接,因此容易连接。

需要指出,作为端子部件,根据连接该端子部件的放大器输出端子等的形式选择即可,例如,可列举:使用开口型(u字型)或圆形(o字型)的压接端子,将第一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通过压接彼此导通并捆扎保持而得到的部件。

(第十五项)

一种音频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二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及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至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的传输线路内的连接部位。具体而言,一种音频系统,优选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一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及将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相连接的扬声器配线,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或上述扬声器配线的中途部位。

该音频系统中具有音质修改元件,该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传输线路内的连接部位,具体而言,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扬声器输入端子、或扬声器配线的中途部位。因此,在应用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中,与未使用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相比,能够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在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中,根据元件块体部的尺寸,针对高音域、低音域等的声音,能够使其成为经强化的声音,各个乐器的每个音符都很清晰。在将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分别连接于传输线路内的连接部位的情况下,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所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需要指出,作为音频系统,能够采用将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而成的系统、连接于扬声器输入端子的系统、或连接于扬声器配线的中途部位的系统。

(第十六项)

一种音频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及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至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的传输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具体而言,一种音频系统,优选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及将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相连接的扬声器配线,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相同的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相同的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或上述扬声器配线的相同的中途部位。

该音频系统中具有音质修改元件,该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传输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具体而言,连接于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相同的扬声器输入端子、或扬声器配线的相同的中途部位。因此,在应用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中,与未使用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相比,能够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例如,在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中,根据元件块体部的尺寸,针对高音域、低音域等的声音,能够使其成为经强化的声音,特别是各个乐器的每个音符都很清晰。需要指出,在将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分别连接于传输线路内的相同连接部位等情况下,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所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第十七项)

或者,一种音频系统,可以具备: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及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在上述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中,未连接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至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的传输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具体而言,一种音频系统,优选具备: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及将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相连接的上述扬声器配线,在上述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中,未连接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相同的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相同的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或上述扬声器配线的相同的中途部位。

在该音频系统中,使用多个音质修改元件,该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的一端部具有第一元件端子部,另一端部具有第二元件端子部,此时,将多个音质修改元件彼此串联连接,即,使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二元件端子部与其它的音质修改元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并且,在串联连接的一系列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中,位于两端的未连接的第一元件端子部及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传输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例如,连接于扬声器配线的相同的中途部位等。在该音频系统中,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需要指出,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第十八项)

或者,一种音频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四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及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端子部件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至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的传输线路内的连接部位。具体而言,一种音频系统,优选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四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及将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相连接的扬声器配线,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端子部件连接于所述放大器输出端子、所述扬声器输入端子、或上述扬声器配线的中途部位。

在应用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中,与未使用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相比,也能够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例如,在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中,根据元件块体部的尺寸,针对高音域、低音域等声音,能够使其成为经强化的声音,例如特别是各个乐器的每个音符都很清晰。需要指出,在将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端子部件分别连接于扬声器配线的中途等连接部位的情况下,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所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第十九项)

或者,一种音频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及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上述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使用未连接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在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至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的传输线路内串联连接。具体而言,一种音频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包含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及将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之间相连接的扬声器配线,在上述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中,未连接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所述放大器输出端子,未连接的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上述扬声器配线的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侧的端部;在上述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中,未连接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上述扬声器配线的上述扬声器系统侧的端部,未连接的上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所述扬声器输入端子;或上述扬声器配线由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侧的第一扬声器配线和上述扬声器系统侧的第二扬声器配线构成,在上述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中,未连接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上述第一扬声器配线的扬声器侧端部,未连接的上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上述第二扬声器配线的放大器侧端部。

在应用该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中,与未使用该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系统相比,也能够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例如,在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的声音中,根据元件块体部的尺寸,针对高音域、低音域等的声音,能够使其成为经强化的声音,使各个乐器的每个音符都很清晰。需要指出,在使用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所使用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第二十项)

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二项、第十三项或第十四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放大器输出端子的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的输出线路内的连接部位;或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的输出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或具有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的输出线路,一个或多个彼此串联连接的上述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使用未连接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上述第二元件端子部在上述输出线路内串联连接。即,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优选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二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放大器输出端子的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一个或多个上述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的输出线路内的连接部位。或者,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优选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放大器输出端子的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的输出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或者,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优选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四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放大器输出端子的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上述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端子部件连接于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的输出线路内的连接部位。或者,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优选具备: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放大器输出端子的所述音频放大器电路,所述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具有从上述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上述放大器输出端子的输出线路,上述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使用未连接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上述第二元件端子部在上述输出线路内串联连接。

如果使用这些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通过如平常那样经由扬声器配线将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连接于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经音质修改的声音。需要指出,在将多个音质修改元件分别连接于输出线路的情况下,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此外,所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在带有该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中,针对从音频放大器电路至一对放大器输出端子(+端子及-端子)的一对输出线路,可以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例如,在具备一对(r声道用和l声道用)音频放大器电路的立体声(2ch)的音频放大器装置中,设置两对从这一对音频放大器电路至放大器输出端子(+端子(红色端子)和-端子(黑色端子))的输出线路,这两对(四个)输出线路中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例如,每条线路一个,共计四个,或将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作为一组,共计四组)即可。然而,虽然音质修改的效果会降低,但在成对的放大器输出端子中,也可以仅在至+端子的输出线路上连接音质修改元件(例如每条线路一个,共计两个)。或者,也可以仅在至-端子的输出线路上连接音质修改元件。或者,为了对听众感知到的声像定位产生影响,例如,使定位的声像的位置偏移,也可以使其不均匀,例如,使l声道和r声道中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数量或种类不同。需要指出,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放大器装置可以制成将音质修改元件配置于包围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壳体内的形式。

(第二十一项)

进一步地,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二项或第十三项或者第十四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扬声器输入端子的所述扬声器系统,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至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输入线路内的连接部位;或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至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输入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或所述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具有从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至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输入线路,一个或多个彼此串联连接的上述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使用未连接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上述第二元件端子部在上述输入线路内串联连接。即,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二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扬声器输入端子的所述扬声器系统,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所述扬声器输入端子至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输入线路内的连接部位。或者,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扬声器输入端子的所述扬声器系统,上述一个或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所述第二元件端子部连接于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所述扬声器输入端子至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输入线路内的相同的连接部位。或者,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第十四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扬声器输入端子的所述扬声器系统,上述音质修改元件的所述端子部件连接于从上述扬声器系统的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至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输入线路内的连接部位。或者,一种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第十三项所述的音质修改元件、及具有扬声器输入端子的所述扬声器系统,所述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具有从上述扬声器输入端子至所述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输入线路,上述一个或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使用未连接的上述第一元件端子部及上述第二元件端子部在上述输入线路内串联连接。

如果使用这些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则通过如平常那样经由扬声器配线将音频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器输出端子连接于扬声器系统的扬声器输入端子,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从扬声器系统发出经音质修改的声音。需要指出,在将多个音质修改元件分别连接于输入线路的情况下,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修改由扬声器系统播放的声音(乐曲等)的音质。此外,所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块体部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具备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一声道大小的扬声器系统通常设有一对扬声器输入端子(共计+端子(红色端子)和-端子(黑色端子)这两个)。在上述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中,在从扬声器系统的一对扬声器输入端子经由一个扬声器或网络电路至多个扬声器的一对输入线路中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即可(例如,每条线路一个,共计两个,或将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作为一组,共计两组)。然而,虽然音质修改的效果会降低,但在一对(两个)扬声器输入端子中,也可以仅在至+端子的输入线路中连接音质修改元件(例如,一个或者一组)。或者,也可以仅在至-端子的输入线路中连接音质修改元件。需要指出,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可以制成将音质修改元件配置于扬声器系统所形成的扬声器箱内的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使用串联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1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2a为示出实施方式1~3、变形方式7的音频系统中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主体、及实施方式2中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2b为示出实施方式1、变形方式7、13的音频系统中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2c为示出实施方式3的音频系统中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3a为示出使用串联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2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3b为示出使用多个串联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7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4为示出使用串联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3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5为示出使用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4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6a为示出实施方式4~6的音频系统中所使用的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元件主体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6b为示出实施方式4~6、变形方式8、9、12的音频系统中所使用的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7a为示出使用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5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7b为示出使用多个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8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7c为示出左右声道中不均匀地使用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9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8为示出使用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6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9为示出使用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7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0a为示出实施方式7~11、变形方式1、4、10、11、13、14的音频系统中所使用的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10b为示出实施方式7~11、变形方式1、4、10、11、13、14的音频系统中可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10c为示出实施方式7~11、变形方式1、4、10、11、13、14的音频系统中可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形式的说明图;

图11a为示出使用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8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1b为示出使用多个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10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1c为在左右声道不均匀地使用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11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1d为放大示出将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以环路状连接于扬声器配线的变形方式12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2为示出使用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9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3a为示出使用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1中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及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3b为示出使用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13中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4为示出使用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2中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及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5为示出使用串联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3中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及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6a为示出使用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4中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及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6b为示出使用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14中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及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7为示于使用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5中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及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8为示出使用串联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的变形方式6中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及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9为示出仅在+端子侧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10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20为示出仅在-端子侧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实施方式11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21为示出基本方式中的音频系统的构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应用后文中说明的音质修改元件10a等之前的立体声的音频系统(下面,也简称为系统)2的基本方式进行说明(参见图21)。该基本方式的系统2及在其中应用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实施方式1~11、变形方式1~14的系统20等均具有立体声的音频放大器(下面,也简称为放大器)30等、一对(两处)扬声器系统40等、及将这些相连接的两对(四根)扬声器配线(下面,也简称为配线)50p、50n(150p、150n)。

其中,放大器30在放大器壳体33内具有:驱动听众ln所安置的音乐cd(光盘)以得到右声道及左声道的一对声音信号的cd驱动部32、及两个(一对)用于分别放大所得到的单个声道量的声音信号,并从一对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输出声音信号sa的音频放大器电路(下面,也简称为放大器电路)31。放大器电路31的一对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以能够与外部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放大器壳体33。

另一方面,一对扬声器系统40分别在扬声器箱(外壳)42内收纳有一个扬声器(全频扬声器)41。作为该扬声器41的端子的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以能够与外部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扬声器箱42。并且,通过使放大器30的两对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与一对扬声器系统40的两对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利用两对配线50p、50n(150p、150n)分别连接,从放大器30输出的声音信号sa被作为声音信号ss0输入至扬声器41,并作为声音(声响)sd0播放。

在基本方式、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方式的系统2、20等中,可以考虑,放大器电路31与扬声器41通过从放大器电路31至扬声器41的连接线路70pw、70nw相连接。从放大器电路31输出的声音信号sa沿该连接线路70pw、70nw前进至扬声器41。在基本方式、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方式的系统2、20等中,可以考虑,该连接线路70pw、70nw分为从放大器电路31至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的输出线路31pw、31nw、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至扬声器系统40等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的传输线路60pw、60nw、及从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至扬声器41的输入线路40pw、40nw。在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方式中,实施方式1~11及变形方式7~12的系统20等是在传输线路60pw、60nw内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系统。另一方面,变形方式1~3、13的系统320等是在输出线路31pw、31nw内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系统。此外,变形方式4~6、14的系统323等是在输入线路40pw、40nw内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系统。

(串联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

首先,参考图2a、图2b、图2c对实施方式1~3、变形方式7中使用的串联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10a、10b、10c进行说明。音质修改元件10a(参见图2b)由元件主体11和第一连接配线15构成。音质修改元件10b(参见图2a)仅由元件主体11构成。音质修改元件10c(参见图2c)由元件主体11和第二连接配线16构成。需要指出,音质修改元件10b也可以用于下述的变形方式3、6。

其中,元件主体11(参见图2a)具有:由单一金属块体(例如无氧铜的块体)构成的圆柱形状的元件块体部12、从该元件块体部12的一个(图中左侧)端面即第一端面12t1突出的外螺纹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从元件块体部12的另一个(图中右侧)端面即第二端面12t2突出的外螺纹状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

其中,元件块体部12具有圆柱形状或者圆板形状,该形状径向dh(图中上下方向)的尺寸即直径d为5mm以上,且与径向dh正交的纵向lh(图中左右方向)的尺寸即长度l为5mm以上。例如,可列举:直径d=10mm、长度l=42mm的圆柱形状。

需要指出,如下所述,通过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0a等而被修改的音域、修改的程度根据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及长度l的大小而变化。

在使用例如元件块体部12为直径d=10mm、长度l=42mm的圆柱形状的元件作为该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系统中,与由未使用该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基本方式的系统2得到的声音sd0相比,作为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播放插入cd驱动部的cd而听到的乐曲、歌声等声音)sd,其中,针对较高音域的声音,能够将其修改为经强化的声音,各个乐器及声音的每个音符都很清晰。进一步具体而言,在声音及钢琴声等从扬声器系统所播放的音乐(乐曲)等中,从中音域(320~2600hz)至中高音域(2600~5000hz)内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作为音质修改元件10a等,若增大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则不仅是中音域、中高音域,在中低音域(160~320hz)、甚至低音域(40~160hz)、重低音域(16~40hz)内每个音符也得到清晰地强化,从而显现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作为音质修改元件10a等,越增大元件块体部12的长度l,在被直径d限制的音域内,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大。

第一连接配线15分别在配线的两端(单线束)结合u型压接端子以形成端部15s、15t,元件侧端部15s通过与第一元件端子部13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18与元件块体部12的第一端面12t1压合并导通。第一连接配线15的长度只要为足以如下所述那样使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经由第一连接配线15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等导通连接的长度即可。具体而言,可以设为50cm以下,进一步优选设为30c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1中,该长度例如为30cm。此外,第二连接配线16在配线的两端(单线束)结合u型压接端子以形成端部16s、16t,元件侧端部16s通过与第二元件端子部14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19与元件块体部12的第一端面12t1压合并导通。第二连接配线16的长度也只要为足以如下所述那样使音质修改元件10c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经由该第二连接配线16与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等导通连接的长度即可。具体而言,可以设为50cm以下,进一步优选设为30c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3中,该长度例如为30cm。

需要指出,在元件主体11中,元件块体部12的纵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从第一、第二端面12t1、12t2突出的外螺纹状的第一、第二元件端子部13、14。但是,也可以在第一、第二端面12t1、12t2上开设内螺纹孔,并将其作为第一、第二元件端子部。在该情况下,可以向该内螺纹孔内拧入螺栓,从而将第一、第二连接配线15、16的元件侧端部15s、16s连接于元件块体部12。此外,也可以预先在元件块体部12上设置从第一端面12t1、第二端面12t2突出的直径小于元件块体部12的圆筒形的环形凸部,并在该环形凸部的内侧的凹部中插入第一、第二连接配线15、16的元件侧端部(单线束)15s、16s之后压扁环形凸部,并与该单线束被压扁的环形凸部压接导通。

在元件主体11(参见图2a)上,也可以在包括元件块体部12的整个表面12s在内的元件主体11的整个表面11s上覆盖金属镀层(例如镍镀层)11m。需要指出,如下所述,经音质修改元件10a等修改的声音sd的音质根据金属镀层11m的材质的不同而不同。此外,为了保护元件块体部12等,或者为了防止不必要的导通,也可以不设置上述金属镀层11m或者在设置上述金属镀层11m的同时,在元件块体部12上、或在元件块体部12、第一连接配线15的元件侧端部15s及锁紧螺母18上、或者在元件块体部12、第二连接配线16的元件侧端部16s及锁紧螺母19上形成绝缘保护层11c,该绝缘保护层11c由瓷漆被膜等绝缘性的被膜构成,该瓷漆被膜由聚乙烯醇缩甲醛、聚氨酯等树脂构成。也可以将音质修改元件10a等收纳在壳体或保护盖内进行保护。此外,虽然图2b、图2c中示出了第一连接配线15或者第二连接配线16连接于元件主体11的一方的形式的音质修改元件10a、10c,但也可以使用在元件主体11的两侧设有第一、第二连接配线15、16的音质修改元件。

进一步地,如图2a~图2c中由单点划线所示,为了抑制来自外部的振动对音质修改元件10a~10c的影响,可以预先在元件块体部12的表面12s上或者在元件块体部12的表面12s的金属镀层11m上设置阻尼层sl。由此,能够使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更加清楚。可以理解为,这是因为能够防止因从外部传递至元件块体部12的振动的影响而导致包含噪音。音质修改元件10a~10c中设有覆膜状的阻尼层sl,该阻尼层sl是涂布乳液系阻尼涂料noxudol3100(auson公司制造)并使其干燥而成的。阻尼层sl不仅设置在元件块体部12的表面12s或者金属镀层11m上,也可以设置在连接配线15、16的元件侧端部15s、16s或锁紧螺母18、19上。

<实施方式1>

下面,参考图1a、图2b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1的系统20中,使用图2b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10a,在上述基本方式的音频系统2(参见图21)的连接线路70pw、70nw中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具体而言,在放大器30与扬声器配线50p、50n之间分别串联插入音质修改元件10a。进一步具体而言,在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0a中的第一连接配线15的另一端部15t,另一方面,使用图中示出的锁紧螺母在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上连接扬声器配线50p、50n的放大器侧端部50pa、50na。因而,音质修改元件10a(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扬声器配线50p、50n的音频放大器电路侧的端部50pa、50na。

这样一来,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a的本实施方式1的系统20中,与通过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得到的声音sd0相比,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扬声器41)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能够通过这样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10a来修改音质的详细机理尚不明确。但是,在从音频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经由扬声器配线50p、50n至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的、声音信号(电信号)sa的传输线路60pw、60nw的中途中,串联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10a。一般认为,由此,由于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系统20中被输入扬声器41的声音信号ss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系统2的声音信号ss0不同,因此,由扬声器系统40(扬声器41)播放的声音sd的音质与系统2中得到的声音sd0相比得到修改。

<实施方式2>

接着,参考图3a、图2a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的系统21中,使用图2a所示的不具有第一、第二连接配线的音质修改元件10b,在上述的基本形式的系统2(参见图21)中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具体而言,在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串联插入音质修改元件10b。进一步具体而言,使用由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构成的扬声器配线150p、150n代替扬声器配线50p、50n。并且,使用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将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连接于音质修改元件10b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另一方面,使用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将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连接于音质修改元件10b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需要指出,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连接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放大器侧端部151pa、151na。此外,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连接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的扬声器侧端部152ps、152ns。因而,音质修改元件10b(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连接于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

与实施方式1的系统20相同地,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的本实施方式2的系统21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比,也能够改变声音信号ss,从而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

<变形方式7>

接着,参考图3b、图2a、图2b对作为实施方式2的变形方式的变形方式7的系统21a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系统21中,在各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串联连接有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0b。而在本变形方式7的系统21a中,在各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串联连接有串联连接后的多个(变形方式7中为两个)音质修改元件10a、10b,这一点与系统21不同。即,通过使用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将图2b中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第一连接配线15的另一端部15t连接于图2a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10b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将音质修改元件10b与音质修改元件10a串联连接。并且,与实施方式2相同地,使用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将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连接于音质修改元件10b的未连接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另一方面,使用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将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连接于音质修改元件10a的未连接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

由这样使用多个(本变形方式中为各两个)的音质修改元件10b、10a的本变形方式7的系统21a所播放的声音sda与由分别使用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0b的实施方式2的系统21所播放的声音sd也不同。即,在本变形方式7的系统21a中,由于串联连接有多个音质修改元件10b、10a,因此,在被输入扬声器系统40的声音信号ssa中,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即使与实施方式2中的声音sd相比,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a的音质也得到更大幅度修改。需要指出,可以使所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10b、10a的元件块体部12的尺寸彼此相同,也可以制成彼此不同的尺寸。在使用多个元件块体12的尺寸相同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产生更高的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在使用元件块体12的尺寸不同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元件块体12的直径尺寸为大/中/小的三个音质修改元件10b等情况下,每个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合,从而在更广的音域内产生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下述的实施方式3等中,即使在使用多个音质修改元件10b等情况下,也会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接着,参考图4、图2c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3的系统22中,使用图2c所示的具有第二连接配线16的音质修改元件10c,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具体而言,在扬声器配线50p、50n与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之间分别串联插入音质修改元件10c。进一步具体而言,使用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将扬声器配线50p、50n的扬声器侧端部50ps、50ns连接于音质修改元件10c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另一方面,将音质修改元件10c中的第二连接配线16的另一端部16t连接于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因而,音质修改元件10c(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连接于扬声器配线51p、51n的扬声器侧端部51ps、51ns,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

与实施方式1、2的系统20、21相同地,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c的本实施方式3的系统22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也能够改变声音信号ss,从而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

(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

接着,参考图6a、图6b对实施方式4~6、变形方式8、9中所使用的一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110进行说明。音质修改元件110(参见图6b)由元件主体111和第一连接配线115构成。其中,元件主体111(参见图6a)具有:由单一金属块体(例如无氧铜的块体)构成的圆柱形状的元件块体部112、及从作为该元件块体部112的一个(图中左侧)端面的第一端面112t1突出的外螺纹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13。即,元件主体111为从上述的用于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元件主体11中省略第二元件端子部14后的形式。需要指出,音质修改元件110也用于下述变形方式2、5。

元件块体部112具有圆柱形状或者圆板形状,该形状径向dh(图中上下方向)的尺寸即直径d为5mm以上,与径向dh正交的纵向lh(图中左右方向)的尺寸即长度l为5mm以上。例如,可列举:直径d=10mm、长度l=42mm的圆柱形状。

需要指出,如下所述,关于音质修改元件110,通过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10而被修改的音域、修改的程度也根据元件块体部112的直径d及长度l的大小而变化。在使用例如元件块体部12为直径d=10mm、长度l=42mm的圆柱形状的元件作为该音质修改元件110的系统中,与通过未使用该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基本方式的系统2得到的声音sd0相比,作为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其中,针对较高音域的声音,能够将其修改为经强化的声音,各个乐器及声音的每个音符都很清晰。进一步具体而言,在声音及钢琴声等从扬声器系统所播放的音乐(乐曲)等中,从中音域至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作为音质修改元件110,越增大元件块体部112的直径d,则不仅中音域、中高音域,在中低音域、甚至低音域、重低音域内越大幅度显现音质修改的效果,即使在低音域、重低音域内,每个音符也被清晰地强化,从而形成平衡性良好的声音。此外,作为音质修改元件110,越增大元件块体部12的长度l,在被直径d限制的音域内,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增大。需要指出,与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等的实施方式1~3的系统20~22相比,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方式4~6的系统120~122中,重低音域或者低音域内的音质修改的程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从中音域至中高音域内,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往往相对较高。

第一连接配线115分别在配线的两端(单线束)结合u型压接端子以形成端部115s、115t,元件侧端部115s通过与第一元件端子部113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18与元件块体部112的第一端面112t1压合并导通。第一连接配线115的长度只要为足以如下所述那样使音质修改元件110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13经由该第一连接配线115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等导通连接的长度即可。具体而言,可以设为50cm以下,进一步优选设为30cm以下。本实施方式4~6中,该长度例如为30cm。

需要指出,虽然在元件主体111中,在元件块体部112的纵向lh的一端设有从第一端面112t1突出的外螺纹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13,但也可以在第一端面112t1上开设内螺纹孔,并将其作为第一元件端子部。在该情况下,可以向该内螺纹孔内拧入螺栓,从而将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元件侧端部115s连接于元件块体部112。此外,也可以预先在元件块体部112上设置从第一端面112t1突出的直径小于元件块体部112的圆筒形的环形凸部,并在该环形凸部的内侧的凹部中插入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元件侧端部(单线束)115s之后压扁环形凸部,并与该单线束被压扁的环形凸部压接导通。

作为元件主体111(参见图6a),也可以在包括元件块体部112的整个表面112s在内的元件主体111的整个表面111s上覆盖金属镀层(例如镍镀层)111m。需要指出,如下所述,经音质修改元件110修改的声音sd的音质根据金属镀层111m的材质的不同而不同。此外,为了保护元件块体部112等,或者为了防止不必要的导通,也可以在元件块体部112上或者在元件块体部112、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元件侧端部115s及锁紧螺母18上形成由绝缘性的被膜构成的绝缘保护层111c。还可以将音质修改元件110收纳在壳体或保护盖内进行保护。此外,虽然图6b中示出了一根第一连接配线115连接于元件主体111的一方的形式的音质修改元件110。但也可以使用在元件主体111的一方设有两根第一连接配线115的音质修改元件。

进一步地,与实施方式1等的元件10a等相同地,如图6a、图6b中单点划线所示,为了抑制来自外部的振动对音质修改元件111的影响,可以预先在元件块体部112的表面112s上或者在金属镀层111m上设置阻尼层sl。由此,能够使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更加清楚。阻尼层sl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元件侧端部115s或锁紧螺母18上。

<实施方式4>

下面,参考图5、图6b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4的系统120中,使用图6b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连接线路70pw、70nw中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的连接部位60pc、60nc上,具体而言,在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从外部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10中的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另一端部115t。因而,音质修改元件110(元件主体1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13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需要指出,扬声器配线50p、50n的放大器侧端部50pa、50na也连接于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

在这样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本实施方式4的系统120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比,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能够通过这样所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110来修改音质的详细机理尚不明确。但是,作为从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输出的声音信号sa的一部的分支声音信号sb分流向音质修改元件110。因此,一般认为,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情况相比(基本方式的系统2),被输入扬声器系统40的声音信号ss产生变化,进而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的音质产生变化。

<实施方式5>

接着,参考图7a、图6b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5的系统121中,使用图6b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的连接部位60pc、60nc上,具体而言,在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10。进一步具体而言,使用由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构成的扬声器配线150p、150n代替扬声器配线50p、50n。并且,将音质修改元件110中的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另一端部115t分别连接于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具体而言,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将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另一端部115t、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这三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此外,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将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另一端部115t、第一扬声器配线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n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na这三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因此,音质修改元件110(元件主体1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13连接于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的连接部位60pc、60nc即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及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需要指出,在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分别连接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放大器侧端部151pa、151na。此外,在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分别连接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的扬声器侧端部152ps、152ns。

与实施方式4的系统120相同地,作为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本实施方式5的系统121,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比,其也能够改变声音信号ss,从而修正从扬声器系统40(扬声器41)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

<变形方式8>

接着,参考图7b、图6b对作为实施方式5的变形方式的变形方式8的系统121a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5的系统121中,分别将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10连接于各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而在本变形方式8的系统121a中,各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的相同的连接部位60pc、60nc分别使用了多个(变形方式8中为两个)音质修改元件110,这一点与系统121不同。即,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使两个音质修改元件110的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另一端部115t、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这四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此外,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使两个音质修改元件110的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另一端部115t、第一扬声器配线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n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na这四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

由本变形方式8的系统121a播放的声音sda与由实施方式5的系统121播放的声音sd也不同。由于在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的相同部位连接有多个音质修改元件110,因此,在被输入扬声器系统40的声音信号ssa中,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即使与实施方式5中的声音sd相比,由扬声器41播放的声音sda的音质也得到更大幅度修改。需要指出,可以使所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元件块体部112的尺寸彼此相同,也可以制成彼此相同的尺寸。在使用元件块体112的尺寸相同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产生更高的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在使用元件块体112的尺寸不同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元件块体112的直径尺寸为大/中/小的三个音质修改元件110等情况下,每个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合,从而在更广的音域内产生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及下述的实施方式6等中,即使在使用多个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情况下,也会得到相同的效果。

<变形方式9>

接着,参考图7c、图6b对作为实施方式5的变形方式的变形方式9的系统121b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5及变形方式8的系统121、121a中,两个声道中所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构成相同。即,在各个声道(r声道和l声道)中,在一对(两根)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连接相同的音质修改元件110,或者同样地连接多个(变形方式8中为两个)音质修改元件110。而在本变形方式9的系统121b中,与变形方式8相同地,r声道(图7c中的上侧)的一对(两根)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及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分别连接有两个音质修改元件110。另一方面,与实施方式5相同地,l声道(图7c中的下侧)的一对(两根)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连接有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10。即,在该系统121b中,在r声道和l声道中,所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构成不均匀。

因此,在r声道(图7c中的上侧)的扬声器系统40中,与变形方式8相同地,输入声音信号ssa,播放声音sda,但在l声道(图7c的下侧)的扬声器系统40中,与实施方式5相同地,输入声音信号ss,播放声音sd。由此,能够对听众ln感知到的声像定位产生影响,使听众ln所定位的声像的位置偏移。效果的程度根据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元件块体112的尺寸而不同,具体而言,例如,在基本方式、实施方式5及变形方式8的系统2、121、121a中,如图21、图7a、图7b所示,在听众ln处于从听众ln来看距离排列在左右的两个扬声器系统40的距离相等的位置的情况下,听众ln听起来像是歌手或乐队正好处于他的正面。另一方面,在本变形方式9的系统121b中,如图7c所示,若听众ln略靠近左侧的扬声器系统40(图7c中的下侧),则能够听起来像是歌手或乐队(声像)处于他的正面。

<实施方式6>

接着,参考图8、图6b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6的系统122中,使用图6b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的连接部位60pc、60nc上,具体而言,在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从外部连接该音质修改元件110中的第一连接配线115的另一端部115t。因而,音质修改元件110(元件主体1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13连接于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需要指出,扬声器配线50p、50n的扬声器侧端部50ps、50ns也分别连接于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

与实施方式4、5的系统120、121相同地,作为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本实施方式6的系统122,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比,其也能够改变声音信号ss,从而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

(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

接着,参考图10a、图10b、图10c对实施方式7~9、变形方式1、4等中使用的环路连接类型的音质修改元件210、210a、210b进行说明。音质修改元件210、210a、210b(参见图10a~图10c)由上述的元件主体11(参见图2a)、第一连接配线215及第二连接配线216构成。需要指出,音质修改元件210、210a、210b也用于下述的实施方式10、11及变形方式1、4。如上所述,元件主体11(参见图2a)具有:由单一金属块体构成的圆柱形状的元件块体部12、从第一端面12t1突出的外螺纹状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从第二端面12t2突出的外螺纹状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作为元件块体部12,例如,可列举直径d=10mm、长度l=42mm的圆柱形状。

需要指出,如下所述,在音质修改元件210中,通过连接音质修改元件210而被修改的音域、修改的程度也根据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及长度l的大小而变化。在使用例如元件块体部12为直径d=10mm、长度l=42mm的圆柱形状的元件作为该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系统中,与未使用该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比,甚至即使与实施方式1~6的系统20~22、120~122相比,在声音及钢琴声等从扬声器系统所播放的音乐(乐曲)等中,从中音域至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而且,与实施方式1~6的系统20~22、120~122不同,不仅是在中音域、中高音域,在中低音域、甚至低音域、重低音域内,也显现出很强的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形成平衡性良好的声音。此外,作为音质修改元件210,越增大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从重低音域至中高音域,越强地显现出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作为音质修改元件210,越增大元件块体部12的长度l,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大。需要指出,与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等的实施方式1~3的系统20~22、及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方式4~6的系统120~122相比,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实施方式7~9的系统220~222中,重低音域或者低音域内的音质修改的程度及从中音域至中高音域的音质修改的效果往往均相对较高。

第一连接配线215在配线的一端(单线束)结合u型压接端子以形成元件侧端部215s,该元件侧端部215s通过与第一元件端子部13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18与元件块体部12的第一端面12t1压合并导通。第二连接配线216也在配线的一端(单线束)结合u型压接端子以形成元件侧端部216s,该元件侧端部216s通过与第二元件端子部14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19与元件块体部12的第二端面12t2压合并导通。另一方面,第一连接配线215的另一端部215t(单线束)和第二连接配线216的另一端部216t(单线束)通过作为u型压接端子的端子部件217捆扎而相互导通。需要指出,第一连接配线215及第二连接配线216的长度只要为足以如下所述那样经由第一连接配线215及第二连接配线216将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等导通连接的长度即可。具体而言,可以设为50cm以下,进一步优选设为30c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7~11中,例如,将第一连接配线215的长度设为25cm,第二连接配线216的长度设为30cm。

此外,在下述的实施方式7等中,也可以使用未使用端子部件217的音质修改元件210a(参见图10b)来代替音质修改元件210(参见图10a)。该音质修改元件210a也可以使用第一连接配线215的另一端部215t2(单线束)及第二连接配线216的另一端部216t2(单线束)代替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直接分别与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等导通连接。

或者,在下述的实施方式7等中,也可以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b(参见图10c)来代替音质修改元件210(参见图10a),音质修改元件210b未使用端子部件217,在第一连接配线215的另一端的单线束上结合u型压接端子217a以形成另一端部215t3,并且,在第二连接配线216的另一端的单线束上结合另一个u型压接端子217b以形成另一端部216t2。该音质修改元件210b也可以使用第一连接配线215的另一端部215t3(u型压接端子217a)及第二连接配线216的另一端部216t3(u型压接端子217b)来代替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单一端子部件217分别直接与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等导通连接。此外,在这些音质修改元件210、210a、210b中,也可以使第一连接配线215的长度与第二连接配线216的长度彼此不同。然而,若将第一连接配线215与第二连接配线216制成相同的长度,音质修改的效果往往更大,故优选。

此外,如上所述,也可以在元件主体11(参考图2a)整体上覆盖金属镀层(例如镍镀层)11m。

此外,为了保护元件块体部12等,或者为了防止不必要的导通,也可以在元件块体部12上,或者在元件块体部12、元件侧端部215s、元件侧端部16s及锁紧螺母18、19上形成由瓷漆被膜等绝缘性的被膜构成的绝缘保护层11c。也可以将音质修改元件210、210a、210b收纳在用于保护的壳体或保护盖内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与实施方式1等的元件10a等相同地,如图10a~图10c中由单点划线所示,为了抑制来自外部的振动对音质修改元件11的影响,可以预先在元件块体部12的表面12s上或者在金属镀层11m上设置阻尼层sl。由此,能够使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更加清楚。阻尼层sl也可以设置在连接配线215、216的元件侧端部215s、216s或锁紧螺母18上。

<实施方式7>

下面,参考图9、图10a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7的系统220中,使用图10a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210,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连接线路70pw、70nw中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的连接部位60pc、60nc上,具体而言,在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从外部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从而,音质修改元件210(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需要指出,扬声器配线50p、50n的放大器侧端部50pa、50na也分别连接于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

在这样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的本实施方式7的系统220中,与通过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得到的声音sd0相比,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能够通过这样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210来修改音质的详细机理尚不明确。但是,连接部位(本实施方式7中为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连接有该音质修改元件210(具体为端子部件217)。因此,作为从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输出的声音信号sa的一部分的分支声音信号sb1、sb2分流向音质修改元件210,在依次通过第一元件端子部13、元件块体部12、第二元件端子部14的路径(及其相反的路径)上以环路状流动之后再次返回连接部位。由此,一般认为,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系统2(基本方式的系统2)的情况相比,被输入扬声器系统40的声音信号(电信号)ss产生变化,进而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的音质的差异产生变化。并且,一般认为,在音质修改元件210中,由于分支声音信号sb1、sb2分别通过两根连接配线215、216以环路状流向元件主体11,因此,对所播放的声音sd的音质的影响与使用实施方式4~6中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情况也不同。

<实施方式8>

接着,参考图11a、图10a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8的系统221中,使用图10a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210,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的连接部位60pc、60nc上,具体而言,在扬声器配线50p、50n的中途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210。具体而言,与实施方式5相同地,使用由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构成的扬声器配线150p、150n来代替扬声器配线50p、50n。并且,将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分别连接于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具体而言,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将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这三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此外,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将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第一扬声器配线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n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na这三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从而,音质修改元件210(元件主体2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作为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相同的中途的连接部位60pc、60nc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及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需要指出,在放大器30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连接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放大器侧端部151pa、151na。此外,在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连接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152n的扬声器侧端部152ps、152ns。

与实施方式7的系统220相同地,作为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的本实施方式8的系统221,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比,其也能够改变声音信号ss,从而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

<变形方式10>

接着,参考图11b、图10a对作为实施方式8的变形方式的变形方式10的系统221a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8的系统221中,在各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来接有一个音质修改元件210。而在本变形方式10的系统221a中,在各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的相同的连接部位60pc、60nc分别连接有多个(变形方式10中为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这一点与系统221不同。即,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将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这四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此外,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将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第一扬声器配线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n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na这四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从而,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元件主体2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扬声器配线150p、150n。

由本变形方式10的系统221a播放的声音sda与由分别使用一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实施方式8的系统221播放的声音sd也不同。在被输入扬声器系统40的声音信号ssa中,各音质修改元件210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即使与实施方式8的声音sd相比,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a的音质也得到更大幅度修改。需要指出,可以使所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元件块体部12的尺寸彼此相通,也可以制成彼此不同的尺寸。在使用元件块体12的尺寸相同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产生更高的该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在使用元件块体12的尺寸不同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元件块体12的直径尺寸为大/中/小的三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等情况下,每个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合,从而在更广的音域内产生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7及下述的实施方式9等中,即使在使用多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的情况下,也会得到相同的效果。

<变形方式11>

接着,参考图11c、图10a对作为实施方式8的变形方式的变形方式11的系统221b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8及变形方式10的系统221、221a中,针对两个声道所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构成相同。即,在各个声道(r声道和l声道)中,在一对(两根)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连接相同的音质修改元件110,或者同样地连接多个(变形方式10中为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而在本变形方式11的系统221b中,与变形方式10相同地,r声道(图11c中的上侧)的一对(两根)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连接有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另一方面,与实施方式8相同地,l声道(图11c中的下侧)的一对(两根)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分别连接有一个音质修改元件210。即,在该系统221b中,在r声道和l声道中,所连接的音质修改元件的构成不均匀。

因此,在r声道(图11c中的上侧)的扬声器系统40中,与变形方式10相同地,输入声音信号ssa,播放声音sda,但在l声道的扬声器系统40中,与实施方式8相同地,输入声音信号ss,播放声音sd。由此,能够对听众ln感知到的声像定位产生影响,使听众ln所定位的声像的位置偏移。效果的程度根据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元件块体112的尺寸而不同,具体而言,例如,在本变形方式11的系统121b中,如图11c所示,若听众ln略靠近左侧的扬声器系统40(图11c中的下侧),则能够听起来像是歌手或乐队(声像)处于他的正面。

<变形方式12>

进一步地,参考图11d、图2b、图10c对作为实施方式8的变形方式的变形方式12的系统221c进行说明。在上述变形方式10的系统221a中,在各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的相同位置分别独立地连接有多个(变形方式10中为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而在本变形方式12的系统221c中,预先将多个(变形方式12中为三个)音质修改元件10a、210彼此串联连接,将未连接的元件端子部13、14连接于各扬声器配线150p、150n的中途的相同的连接部位60pc、60nc,并将串联连接的三个音质修改元件10a、210连接为环路状。具体而言,在图2b所示的两个音质修改元件10a中,使用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在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上连接有另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第一连接配线15的另一端部15t,并使用图中未示出的锁紧螺母在该另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上连接有图10c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210b的第一连接配线215的另一端部215t。由此,将音质修改元件10a与音质修改元件210b这两个元件彼此串联连接。并且,使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及锁紧螺母将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0a的第一连接配线15的未连接的另一端部15t、音质修改元件210b的第二连接配线216的未连接的另一端部216t、第一扬声器配线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ns、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n的放大器侧端部152na这四者结合为一体并相互导通。关于扬声器配线150n也相同。

由本变形方式12的系统221c播放的声音sda也与由分别使用一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实施方式8的系统221播放的声音sd不同。在被输入扬声器系统40的声音信号ssa中,各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叠,即使与实施方式8的声音sd相比,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a的音质也得到大幅度修改。需要指出,可以使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10a、210b的元件块体部12的尺寸彼此相同,也可以制成彼此不同的尺寸。在使用元件块体12的尺寸相同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产生更高的音质修改的效果。此外,在使用元件块体12的尺寸不同的多个音质修改元件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元件块体12的直径尺寸为大/中/小的三个音质修改元件等情况下,每个音质修改元件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重合,从而在更广的音域内产生音质修改的效果。

<实施方式9>

接着,参考图12、图10a对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9的系统222中,使用图10a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210,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传输线路60pw、60nw内的连接部位60pc、60nc上,具体而言,在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从外部分别连接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从而,音质修改元件210(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相同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需要指出,扬声器配线50p、50n的扬声器侧端部50ps、50ns也分别连接于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

与实施方式7、8的系统220、221相同地,作为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的本实施方式9的系统222,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比,其也能够改变声音信号ss,从而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的音质。

(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

示出了下述形式:在上述实施方式7(参见图9)的系统220中,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从外部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210(其的端子部件217)。

<变形方式1>

但是,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7的形式,也可以将该音质修改元件210收纳在放大器壳体333内,并在该放大器壳体内将音质修改元件210连接于从放大器电路31至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的输出线路31pw、31nw内的连接部位31pc、31nc,例如,连接于输出线路31pw、31nw中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放大器330本身。即,可以制成如下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如对实施方式7变形而得到的本变形方式1(参见图13a)的系统320所示,将放大器330连接于收纳在放大器壳体333内的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并将同样收纳于放大器壳体333内的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分别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从而,音质修改元件210(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在该情况下,与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同地,也能够通过利用扬声器配线50p、50n将放大器330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与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分别连接,从而得到音质修改元件210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变形方式13>

在上述变形方式1的系统320中,将音质修改元件210连接于输出线路31pw、31nw中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但是,如图13b所示的本变形方式13的系统320a那样,也可以将音质修改元件210连接于从放大器电路31至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的输出线路31pw、31nw的中途的连接部位31pc、31nc。

<变形方式2>

与上述变形方式1相同地,将图6b的音质修改元件110收纳在放大器壳体333b内,并在该放大器壳体内将音质修改元件110连接于输出线路31pw、31nw内的连接部位31pc、31nc,例如,连接于输出线路31pw、31nw中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放大器330b本身。即,可以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代替音质修改元件210,制成如下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如对实施方式4变形而得到的变形方式2(参见图14)的系统321所示,将放大器330b连接于收纳在放大器壳体333b内的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并将同样收纳在放大器壳体333b内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第一连接配线15的另一端部15t分别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从而,音质修改元件110(元件主体1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13分别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扬声器配线50p、50n将放大器330b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与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分别连接,得到音质修改元件110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变形方式3>

或者,将图2a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10b收纳在放大器壳体333c内,音质修改元件10b在该放大器壳体内串联连接于从放大器电路31至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的输出线路31pw、31nw内,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放大器330c本身。即,可以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如对实施方式2进行变形而得到的变形方式3(参见图15)的系统322所示,将收纳在相同放大器壳体333b内的音质修改元件10b分别串联连接于收纳在放大器330c的放大器壳体333c内的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内部端子31p0、31n0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之间的输出线路31pw、31nw。进一步具体而言,在放大器输出内部端子31p0、31n0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0b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在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0b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从而在放大器输出内部端子31p0、31n0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之间串联配置音质修改元件10b。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扬声器配线50p、50n将放大器330c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与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分别连接,得到音质修改元件10b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

此外,还示出了下述形式:在上述实施方式9(参见图12)的系统222中,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扬声器系统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从外部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210(其的端子部件217)。

<变形方式4>

但是,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9的形式,也可以将该音质修改元件210收纳在扬声器箱342内,在该扬声器箱内将音质修改元件210连接于从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至扬声器41的输入线路40pw、40nw内的连接部位40pc、40nc,例如,连接于输入线路40pw、40nw中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扬声器系统340本身。即,如对实施方式9进行变形而得到的变形方式4(参见图16a)的系统323所示,可以制成在扬声器系统3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分别连接有收纳在扬声器箱342内的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从而,音质修改元件210(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相同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在该情况下,与基本方式的系统2相同地,也能够通过利用扬声器配线50p、50n将放大器30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与扬声器系统340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分别连接,得到音质修改元件210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变形方式14>

在上述变形方式4的系统323中,将音质修改元件210连接于输入线路40pw、40nw中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但是,如图16b所示的本变形方式14的系统323a那样,也可以将音质修改元件210连接于从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至扬声器41的输入线路40pw、40nw的中途的连接部位40pc、40nc。

<变形方式5>

与上述变形方式4相同地,将图6b的音质修改元件110收纳在扬声器箱342b内,在该扬声器箱内将音质修改元件110连接于输入线路40pw、40nw内的连接部位40pc、40nc,例如,连接于输入线路40pw、40nw中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扬声器系统340b自身。即,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代替音质修改元件210,如对实施方式6进行变形而得到的变形方式5(参见图17)的系统324所示,可以制成在扬声器系统340b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分别连接有收纳在扬声器箱342b内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第一连接配线15的另一端部15t的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从而,音质修改元件110(元件主体1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连接于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扬声器配线50p、50n将放大器30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与扬声器系统340b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分别连接,得到音质修改元件110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变形方式6>

或者,将图2a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10b收纳在扬声器箱342c内,在该扬声器箱内音质修改元件10b串联连接在从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至扬声器41的输入线路40pw、40nw内,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扬声器系统340c自身。即,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如对实施方式3进行变形而得到的变形方式6(参见图18)的系统325所示,可以将同样收纳在扬声器箱342c内的音质修改元件10b串联连接于扬声器系统340c中所设置的扬声器箱342c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与扬声器输入内部端子40p0、40n0之间的输入线路40pw、40nw。进一步具体而言,在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上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0b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在扬声器输入内部端子40p0、40n0上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0b的第二元件端子部14,从而在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与扬声器输入内部端子40p0、40n0之间串联配置音质修改元件10b。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扬声器配线50p、50n将放大器30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与扬声器系统340c的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分别连接,得到音质修改元件10b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

<实施方式10、11>

接着,参考图19、图20、图10a对第十及第十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7(参见图9)中,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图10a所示的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即,每一个声道使用了一对(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

而在本实施方式10的系统420(参见图19)中,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中,仅在单侧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上连接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由此,音质修改元件210(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1的系统421(参见图20)中,在上述基本方式的系统2(参见图21)的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中,仅在单侧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n上连接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端子部件217。由此,音质修改元件210(元件主体11)的第一元件端子部13及第二元件端子部14连接于相同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n。需要指出,扬声器配线50p、50n的放大器侧端部50pa、50na也分别连接于放大器30(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由此,向扬声器41输入声音信号ssb。

即使在这样每个声道使用一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的本实施方式10、11的系统420、421中,也与实施方式7的系统220相同地,与由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的(即基本方式的)系统2得到的声音sd0相比,能够修改从扬声器系统40发出的声音sdb的音质。然而,与每个声道使用一对(两个)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实施方式7的系统220相比,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较低。需要指出,也可以每个声道使用一个音质修改元件10b或者音质修改元件110来代替音质修改元件210。

<音质修改元件(元件块体部)的尺寸的探讨>

(实施例1-1~1-4、2~15)

下面,对音质修改元件10b、110、210中的元件块体部12、112的形式(尺寸)与音质修改的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需要指出,在下面的调查中,如实施方式2(参见图3a)的系统21所示,将音质修改元件10b分别串联连接在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与第二扬声器配线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之间,将音质修改元件10b(10a、10c)的这种连接模式称为“串联连接”。此外,如实施方式5、8(参见图7a、图11a)的系统121、221所示,将音质修改元件110、210分别连接于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151n的扬声器侧端部151ps、151ns与第二扬声器配线的放大器侧端部152pa、152na。下面,将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连接模式称为“一端连接”,将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的连接模式称为“环路连接”。

制作音质修改元件10b、110、210中的元件块体部12、112的形式(尺寸)不同的试样,在实施方式2、5、8的各系统21、121、221中,用cd驱动部32播放相同的音乐cd,聆听由扬声器41播放的音乐,分“高音”及“低音”对声音sd的伸展性及声音sd的清晰感等音质进行评价。评价者为a、b、c三人。

该评价中的“高音”的音域一般是指中音域(320~2600hz)、中高音域(2600~5000hz)的音域,包含大量女高音的声音、及长笛、短笛、小提琴的高音弦等的声音。“低音”的音域一般是指重低音域(16~40hz)、低音域(40~160hz)的音域,包含大量男低音的声音、及低音大号、低音提琴等的声音。需要指出,88键钢琴的音域为a0~c8(27.5~4186hz)。此外,使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110、210的标准构成(参见图21)的系统2同样地进行播放,并进行10级评价,将声音sd0的评价作为标准(=1),将最为良好的实施例14、15(实施方式8)的评价作为10。

需要指出,作为基本方式的音频系统2,放大器30使用thomannuk公司制造的立体声放大器the-t.amps-100mk2。此外,在扬声器系统40中,将markaudio公司制造的全频扬声器alpair6安装于hasehiroaudio公司制造的扬声器箱(外壳)mm-161后使用。进一步地,第一、第二扬声器配线151p、151n、152p、152n分别使用古河电工公司制造的n-skill、耐热、h-vff、ofc扬声器线各2m,扬声器配线50p、50n上分别连接第一扬声器配线151p与第一扬声器配线151n、及、第二扬声器配线152p与第二扬声器配线152n而使用。

此外,作为用于评价的音乐cd的乐曲,试听下面的三首曲子。1.佐渡裕best×bestballad&passion(avcl-25728/9avexclassics公司制造)中的g弦之歌/佐渡裕/兵库县艺术文化中心管弦乐团;2.imusici室内乐团(imusiciayo:polygram株式会社制造)维瓦尔第:四季,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rv269《春》中的第一乐章:allegro;3.kennygmiracles(bmgvictor株式会社制造)中的thechristmassong。在这些乐曲中,1(g弦之歌)中,特别留意评价低音提琴的音色。此外,2(春)中,特别留意评价小提琴的高音部的音色。3(thechristmassong)中,留意评价高音萨克斯风的音色、特别是其颤音部的音色。

在实施例1-1~1-4中,将音质修改元件10b中的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固定为使长度l变化为l=10、20、30、42mm。

此外,在实施例1-4及实施例2~15中,改变直径d及长度l。具体而言,设为d×l=×42mm(实施例1-4、6、11)、×20mm(实施例2、7、12)、×16mm(实施例3、8、13)、×18mm(实施例4、9、14)、×19mm(实施例5、10、15)。需要指出,元件主体11、111的材质均为无氧铜(jis:c1020,无镀覆,无被覆层,无阻尼层)。

将各实施例的结果示于表1、表2、表3。

【表1】

【表2】

【表3】

(实施例1-1~1-4)

根据表1,由实施例1-1~1-4的评价结果(固定,l=10~42mm)可知,越增大音质修改元件10b的元件块体部12的长度l,修改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的音质的效果越高。具体而言,元件块体部12的长度l越大,与标准构成(无元件)的声音sd0相比,“高音”(中音域、中高音域)内的每个音符越清晰地被强化。进一步地,关于“低音”(重低音域、低音域),虽然与“高音”相比评价较低,但同样是元件块体部12的长度l越大,每个音符越被清晰地强化。

由该结果可知,元件块体部12的长度l影响了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判断长度l越长,得到的音质修改的效果越高。

需要指出,在实施例1-1~1-4中,图3a所示的系统21中以“串联连接”的形式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10b。但是,虽然表2、表3中未示出,但即使在图7a、图11a所示的系统121、221中以“一端连接”或者“环路连接”的形式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10、210,将音质修改元件110、210的元件块体部112、12的直径d固定为使长度l变化为l=10、20、30、42mm的情况下,同样确认到,元件块体部112、12的长度l越长,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大。

此外,在元件块体部12的长度l低于l=5mm的情况下,音质修改的效果甚微,特意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等的优点较少,因此优选使长度l≥5mm。

(实施例1-4、2~5)

接着,根据实施例1-4及实施例2~15的结果进行如下判断(参见表1),其中,实施例1-4及实施例2~15中,在改变了以“串联连接”的形式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0b的实施方式2的系统21(参加图3a)中的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及长度l。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的情况下,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一般会影响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的音高的范围(音域)及效果的程度。即,越增大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在“高音”(中音域、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增大。关于“低音”(重低音域、低音域),同样是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越大,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增大。并且,与“高音”相比,往往直径d越大,感觉到的效果的增加越大。

然而,同时也判断,如直径超过则“高音”、“低音”的音质修改的程度基本相同,增大封顶(效果饱和)。另一方面,若增大直径d,音质修改元件10b的体积也变大,重量也会增大,因此认为,直径就足够了。由此判断,在“串联连接”的情况下(实施例1-4、2~5),得到最好的音质修改的效果的是直径(实施例4)。

另一方面,在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低于d=5mm的情况下,得到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的声音向“高音”偏移,声音的平衡容易被打破,故不优选,因此优选直径

(实施例6~10)

接着,根据实施例6~10的结果进行如下判断(参见表2),其中,实施例6~10中,改变了以“一端连接”的形式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方式5的系统121(参见图7a)中的元件块体部112的直径d及长度l。即,越增大元件块体部112的直径d,在“高音”(中音域、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增大。并且,即使与“串联连接”的情况(实施例1-4、2~5)相比,“高音”内的音质修改的程度也很良好。另一方面,关于“低音”(重低音域、低音域),同样是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越大,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增大。然而,往往越是“高音”,则越增大直径d,越无法增大效果。此外,即使与“串联连接”的情况(实施例1-4、2~5)相比,音质修改的程度也相对较低。然而,会得到高音-低音平衡性良好的声音,现场感提升。

需要指出,同时也判断,若直径超过“高音”、“低音”的音质修改的程度基本相同,增大封顶(效果饱和)。另一方面,若增大直径d,则音质修改元件110的体积也变大,重量也增大,因此认为,直径就足够了。由此判断,在“一端连接”的情况下(实施例6~10),得到最好的音质修改的效果的是直径(实施例9)。

另一方面,在元件块体部112的直径d低于d=5mm的情况下,得到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的声音向“高音”偏移,声音的平衡容易被打破,故不优选,因此优选直径

(实施例11~15)

接着,根据实施例11~15的结果进行如下判断(参见表3),其中,实施例11~15中,改变了以“环路连接”的形式连接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实施方式8的系统221(参见图11a)中的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及长度l。即,越增大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在“高音”(中音域、中高音域)内,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增大。并且,即使与“串联连接”的情况(实施例1-4、2~5)及“一端连接”的情况(实施例6~10)相比,“高音”内的音质修改的程度也很良好。此外,关于“低音”(重低音域、低音域),同样是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越大,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越增大。并且,与“串联连接”的情况(实施例1-4、2~5)及“一端连接”的情况(实施例6~10)相比,“低音”内的音质修改的程度也很良好。即,在该“环路连接”的情况下(实施例11~15),与“串联连接”及“一端连接”的情况相比,“高音”、“低音”均最为良好。并且,得到了高音-低音平衡性良好的声音,获得现场感。

需要指出,同时也判断,若直径超过则“高音”、“低音”的音质修改的程度基本相同,增大封顶(效果饱和)。另一方面,若增大直径d,音质修改元件110的体积也变大,重量也增大,因此认为,直径就足够了。由此判断,在“环路连接”的情况下(实施例11~15),得到最好的音质修改的效果的是直径(实施例14)。

另一方面,在元件块体部12的直径d低于d=5mm的情况下,得到每个音符被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的声音向“高音”偏移,声音的平衡容易被破坏,故不优选,因此优选直径

由以上判断,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4、2~15的音质修改元件10b、110、210中,元件块体部12、112的直径d的大小一般会影响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所显现的音高的范围(音域)及效果的程度。具体而言,在元件块体部12、112的直径d为(左右)的直径较小的音质修改元件10b、110、210(实施例1-4、6、11)中,在从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乐曲中,“高音”(中音域、中高音域)内的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但与“高音”相比,“低音”(重低音域、低音域)的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较低。

但是,在元件块体部12、112的直径d为的直径较大的音质修改元件10b、110、210(实施例2、7、12)中,音质修改的效果显现的音域向低音侧扩展,不仅是“高音”(中音域、中高音域)内,中低音域(160~320hz)、甚至“低音”(低音域、重低音域)内每个音符也得到清晰地强化,并且,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也增大。进一步地,在元件块体部12、112的直径d为100、200、(以上)的直径更大的音质修改元件10b、110、210(实施例3~5、8~10、13~15)中,音质修改的效果所显现的音域充分向低音侧扩展,不仅是“高音”(中音域、中高音域)内,“低音”(低音域、重低音域)内每个音符也得到清晰地强化,并且音质修改的效果进一步增大。然而,即使使元件块体部12、112的直径d为超过(实施例5、10,15)以上,虽然音质修改元件10b、110、210的体积变大,重量加重,但却往往发现音质修改的效果达到饱和(封顶)。因此判断,元件块体部12、112的直径d可以为以下,优选为左右(实施例4、9、14)。

另一方面,判断元件块体部12、112的长度l影响了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程度,长度l越长,越能得到音质修改的效果(实施例1-1~1-4)。如上所述,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及产生效果的音域的广度根据元件块体部12、112的直径d及长度l的差异而产生差异的理由尚不明确。但是我们认为,由于流经元件块体部12、112的声音信号sa及分支声音信号sb、sb1、sb2会在元件块体部12、112产生共振或反射等,因此,元件块体部12、112的直径d及长度l的差异影响了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及产生效果的音域的广度。

<音质修改元件(元件主体)的材质的探讨>

(实施例1-4、16、17、32~36)

接着,调查音质修改元件10b(元件主体11)的材质与音质修改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形成以无氧铜(jis:c1020)、纯铝(jis:a1070)、铝合金(jis:a5052)、不锈钢(jis:sus304)为材质的音质修改元件10b(元件主体11),构成图3a所示的系统21作为实施例1-4、32、16、17,并与上述相同地进行评价。需要指出,它们的元件块体部112均为直径长度l=42mm。

将各实施例的结果示于表4、表5。

【表4】

【表5】

根据使用d×l=×42mm的音质修改元件10b的实施例1-4、32、16、17(参见表4)判断,无论使用哪一种材质的音质修改元件10b,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b的标准构成的系统2相比,均得到每个音符得到清晰地强化这一音质修改的效果,但音质修改的程度及音质根据音质修改元件10b(元件主体11)材质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即,在使用铝合金的实施例16中,“高音”的延展性与使用无氧铜或者纯铝的实施例1-4、32相比较差。此外,在使用不锈钢的实施例17中,声音虽然清晰,但与使用无氧铜或者纯铝的实施例1-4、32相比,感觉“高音”生硬。相反,与实施例16、17(铝合金、不锈钢)相比,使用无氧铜或者纯铝的实施例1-4、32的中高音域内的声音的延展性均良好,形成了柔和的音质,特别良好。

需要指出,通过比较实施例1-4(无氧铜)与实施例32(纯铝),虽然性能基本相同,但有听众评价纯铝时相对更加柔和,更容易聆听,纯铝时评价往往略高。此外,在比较使用相同的d×l=×42m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例6(无氧铜)及实施例33(纯铝)、及比较使用相同的d×l=×42mm的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实施例11(无氧铜)与实施例34(纯铝)时,性能也基本相同。然而,有听众评价纯铝时相对更加柔和,更容易聆听,纯铝时评价往往略高(参见表4、表5)。

进一步地,根据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实施例13,35,36(表5参照)可知,在使用铝合金(实施例36)的情况下,与无氧铜(实施例13)及纯铝(实施例35)相比,高音较差。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实施例13(无氧层)与实施例35(纯铝),评价结果为实施例35的高音更加延展且清楚。但是,在实施例13(l=16mm)及实施例35(l=22mm)中,直径尺寸相同,但长度l不同。即,由于实施例35的长度l多出38%,因此认为,实施例13与实施例35的性能的差异受长度l的差异的影响多于受材质的差异的影响。考虑到这一点,在的音质修改元件210中,无氧铜(实施例13)及纯铝(实施例35)的材质的差异对性能的影响较少,基本认为性能相同。

由以上可以认为,无氧铜与纯铝的材质的差异对性能的影响较少,基本认为性能相同,但有时纯铝获得较好的评价。然而,与铝合金及不锈钢相比,无氧铜与纯铝明显更优选。如上所述,元件块体部的材质的差异导致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及音质产生差异的理由尚不明确。但是我们认为,由于无氧铜及纯铝的电导率较高,材质的不同所导致的电导率的差异影响了音质修改的程度及音质。

<系统中的音质修改元件的连接形式的探讨>

(实施例1-4、6、11、18~25)

进一步地,调查音质修改元件10a、10b、10c、110、210的连接形式与音质修改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构成实施方式1~11(参见图1、图3a、图4、图5、图7a、图8、图9、图11a、图12、图19、图20)的系统20~22、120~122、220~222、420、421,并进行与上述相同的评价。需要指出,元件主体11、111的材质均为无氧铜(jis:c1020,无镀覆,无被覆层),元件块体部12、112均为直径长度l=42mm。

将各实施例的结果示于表6。

【表6】

(实施方式1~9)

首先,观察与实施方式1~3(参见图1、图3a、图4)相对应的实施例1-4、18、19的评价可见,它们的评价均相同,判断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0a、10b、10c的“串联连接”的连接形式中,即使音质修改元件10a、10b、10c的连接对象不同,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也基本相同。此外,观察与实施方式4~6(参见图5、图7a、图8)相对应的实施例6、20、21的评价可见,它们的评价均相同,判断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一端连接”的连接形式中,即使音质修改元件110的连接对象不同,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也基本相同。进一步地,观察与实施方式7~9(参见图9、图11a、图12)相对应的实施例11、22、23可见,它们的评价均相同,判断在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的“环路连接”的连接形式中,即使音质修改元件210的连接对象不同,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也基本相同。

即判断,在本件的音质修改元件10a等中,连接对象不受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扬声器配线的中途部位(151ps、151ns、152pa、152na)的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判断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串联连接”、“一端连接”、“环路连接”的连接形式的选择、及元件块体部12、112的尺寸(直径d、长度l)的选择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使用相同尺寸(直径d、长度l)的元件块体部12、112的情况下,作为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连接形式,由表6表明,最优选采用“环路连接”的连接形式(实施例11、22、23)。其次优选采用“一端连接”的连接形式(实施例6、20、21),但在“低音”时“一端连接”的连接形式比“串联连接”差,因此,也优选根据听众的喜好等采用“串联连接”的连接形式(实施例1-4、18、19)。

如上所述,连接形式的差异导致音质修改的效果的程度及音质产生差异的理由尚不明确。但是,一般认为,在“环路连接”中,音质修改元件210连接于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或者扬声器配线151p、151n、152p、152n等连接部位。因此,从放大器电路31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输出的声音信号sa的一部分作为分支声音信号sb1、sb2向音质修改元件210分支,在依次通过第一元件端子部13、元件块体部12、第二元件端子部14的路径(或者与其相反地依次通过第二元件端子部14、元件块体部12、第一元件端子部13的路径)上以环路状流过之后返回连接部位。通过这种分支声音信号sb1、sb2,使通过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输入扬声器系统40(扬声器41)的声音信号ss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210的情况相比大幅度变化,从而改变由扬声器系统40播放的声音sd的音质。此外,一般认为,之所以与“一端连接”及“串联连接”的连接形式相比更优选“环路连接”的连接形式是因为,该“环路连接”的连接形式会产生环路状的分支声音信号sb1、sb2流,而这一信号流会较“一端连接”及“串联连接”的连接形式更大幅度地改变被输入扬声器系统40的声音信号ss。

(实施例22、24、25)

接着,针对与实施方式7、10、11(参见图9、图19、图20)相对应的实施例22、24、25的评价进行探讨。其中,在实施方式7(参见图9:实施例22)的系统220中,放大器30的两对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上分别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210(共四个)。而在实施方式10(参见图19:实施例24)的系统410中,放大器30的两对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中,仅在+侧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上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210(共两个)。此外,与之相反地,在实施方式11(参见图20:实施例25)的系统421中,放大器30的两对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中,仅在-侧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n上连接有音质修改元件210(共两个)。

因此,在实施例24、25中,与基本方式相比,对“高音”、“低音”均起到音质修改的效果,但与实施例22相比,音质修改的程度较差。这是因为所使用的音质修改元件210的数量较少。另一方面,判断即使在将音质修改元件210连接于+侧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p及-侧的放大器输出端子31n两者的情况下,性能也相同。

<音质修改元件(元件块体部)的镀覆材质的探讨>

(实施例6、26~31、33、37)

接着,调查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元件主体111(参见图6a)的整个表面上所覆盖的金属镀层111m的材质与音质修改的效果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制作音质修改元件110(元件主体111),该音质修改元件110通过电镀镍(厚度5μm)、电镀镍-铬(厚度5μm/0.3μm)、电镀镍-金(厚度2-3μm/0.2μm)、镀锡(厚度5μm)、镀银(厚度5μm)、镀光泽铬酸盐(镀锌光泽铬酸盐处理:厚度5μm)形成有金属镀层111m,构成实施方式5(参见图7a)的“一端连接”的系统121作为实施例6、26~31、33、37,与上述相同地进行评价。需要指出,除实施例33、37之外,元件主体111的材质为无氧铜(jis:c1020),实施例33、37为纯铝(jis:a1070)。此外,元件块体部112的尺寸均为元件块体部112的直径长度l=42mm。此外,实施例6、33在元件主体111上不具有金属镀层111m。将各实施例的结果示于表7。

【表7】

实施例26、37使用了具有由电解镍构成的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实施例26、37中,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例6相同地,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标准构成相比,“低音”-“高音”均每个音符都很清晰。进一步地,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例6相比,形成“低音”-“高音”的平衡性良好的声音sd。

需要指出,即使作为金属镀层111m的母材的元件块体部112的材质(无氧铜、纯铝)不同,也往往同样会产生由金属镀层111m的有无及金属镀层的材质对音质带来的影响。

此外,实施例27使用了具有由电镀镍-铬构成的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实施例27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标准构成相比,“低音”-“高音”也均每个音符都很清晰。进一步地,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例6相比,形成“低音”-“高音”的平衡性良好的声音sd。音质也往往与实施例26(电解镍)接近,但“低音”得到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高音”较差。

实施例28使用了具有由电镀镍-金构成的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实施例28中,即使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标准构成相比,“低音”-“高音”也均每个音符都很清晰。进一步地,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例6相比,形成“低音”-“高音”的平衡性良好的声音sd。音质也与实施例26(电解镍)接近,但“低音”-“高音”均得到进一步强化。与设有金属镀层111m的其它实施例相比,得到了最佳的评价。

进一步地,实施例29使用了具有由锡构成的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实施例29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标准构成相比,“低音”-“高音”也均每个音符都很清晰。进一步地,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例6相比,形成“低音”-“高音”的平衡性良好的声音sd。然而,与实施例26(电解镍)相比,“低音”-“高音”的强化的程度较差。但是,关于音质,与实施例6(无金属镀层)、实施例26(电解镍)相比,“低音”-“高音”往往均听起来为柔和的声音sd。

进一步地,实施例30使用了具有由银构成的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实施例30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标准构成相比,“低音”-“高音”也均每个音符都很清晰。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例6相比,形成“低音”-“高音”的平衡也很良好的声音sd。另一方面,与实施例26(电解镍)相比,“高音”的强化的程度差,但“低音”听起来被强化。关于音质,与实施例6(无金属镀层)、实施例26(电解镍)相比,“低音”往往听起来为柔和的声音sd。

进一步地,实施例31使用了具有由光泽铬酸盐构成的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在实施例31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的标准构成相比,“低音”-“高音”也均每个音符都很清晰。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1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例6相比,形成“低音”-“高音”的平衡也良好的声音sd。然而,与实施例26(电解镍)相比,“低音”-“高音”的强化的程度差。并且,关于音质,与实施例6(无金属镀层)、实施例26(电解镍)相比,听起来为感觉较为粗犷的声音sd,因此,往往评价较低。

需要指出,如上那样,元件主体111的表面所覆盖的金属镀层111m的材质差异导致音质修改的程度及音质(声音的柔和度及粗糙感等)产生差异的理由尚不明确。但是我们认为,由于金属镀层111m的材质的不同,导致了包含金属镀层111m的元件主体111的表面附近的电导率不同、或构成金属镀层111m的金属粒子的大小及界面状态不同,这些不同影响了音质修改的程度及音质。此外,在上述实施例26~31、37中,对于“一端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方式5的系统121进行了评价,但在“一端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10的实施方式4、6的系统120、122、以及“串联连接”音质修改元件10a~10c的实施方式1~3的系统20~22、及“环路连接”音质修改元件210的实施方式7~11的系统220~222、420、421中,各金属镀层111m、11m的材质也导致了同样的差异。

由这些结果可知,在使用了元件主体111、11的表面上形成有通过电解镍镀层(实施例26、37)、电镀镍-金(实施例28)、电镀镍-铬(实施例27)所形成的金属镀层111m、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10a~10c、210的各系统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低音”-“高音”均每个音符都能清晰,此外,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低音”-“高音”的平衡也良好的声音sd。

此外,在使用了元件主体111、11的表面形成有通过镀锡(实施例29)所形成的金属镀层111m、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10a~10c、210的各系统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低音”-“高音”均每个音符都很清晰,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低音”-“高音”的平衡也良好的声音sd,此外,能够得到柔和的音质的声音sd。此外,在使用了元件主体111、11的表面形成有由镀银(实施例30)所形成的金属镀层111m、11m的音质修改元件110、10a~10c、210的各系统中,与未使用音质修改元件110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低音”-“高音”均每个音符都很清晰,与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的音质修改元件110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低音”-“高音”的平衡也良好的声音sd,此外,“低音”内能够得到柔和的音质的声音sd。

此外,金属镀层111m、11m可以为抗氧化性的金属镀层,例如,可以为电解镍镀层(实施例26、37)、电镀镍-金层(实施例28)、电镀镍-铬层(实施例27)、锡镀层(实施例30)、光泽铬酸盐镀层(实施例31)。这是因为,能够抑制因金属镀层111m、11m的氧化导致的音质修改元件110、10a~10c、210的性能的经时变化,从而能够长期保持音质修改元件110、10a~10c、210带来的音质修改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使用不具有金属镀层且材质(无氧铜等)容易氧化的音质修改元件10b、110等的情况、及使用银镀层等抗氧化性低(容易氧化)的金属镀层作为金属镀层111m、11m的情况下,可以在其表面上进一步涂布瓷漆等由树脂或玻璃构成的绝缘保护层。

在上文中,按照实施方式1~11、变形方式1~14、实施例1~37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等,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后应用。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例示了立体声的音频系统20等、及立体声的放大器30等。但是,在单声道的系统中,关于5.1ch环绕声系统等使用三个以上扬声器系统的音频系统,也可以采用使用了上述的音质修改元件10a等的音频系统。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作为扬声器系统40等,示出了扬声器箱42等中收纳有一个扬声器(全频扬声器)41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应用于多路扬声器系统,该多路扬声器系统将低音扬声器、中音扬声器、高音扬声器等多个扬声器(扬声器单元)及网络电路板(构成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网络电路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收纳在单一的扬声器箱中。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音质修改元件10a、10c、110、210、210a、210b的连接配线15等的另一端部15t或端子部件217使用u型压接端子的例子,但也可以根据放大器输出端子31p、31n、扬声器输入端子40p、40n、扬声器配线50p、50n的端部50pa等的形式而使用o型压接端子、香蕉插头等,此外,也可以使用其它适当的形式或连接方法,例如,除去配线被覆部,直接使用裸露的配线单线(单线束);或进行锡焊等。

符号说明

10a、10b、10c、110、210、210a、210b音质修改元件

sl阻尼层

11、111元件主体

11s、111s(元件主体的)表面

12、112元件块体部

12s、112s(元件块体部的)表面

13、113第一元件端子部

14第二元件端子部

15、115、215第一连接配线

15s、115s、215s(第一连接配线的)元件侧端部(一端部)

15t、115t、215t、215t2、215t3(第一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

16、216第二连接配线

16s、216s(第二连接配线的)元件侧端部(一端部)

16t、216t、216t2、216t3(第二连接配线的)另一端部

217、217a、217b端子部件

2、20、21、21a、22、120、121、121a、121b、122、220、221、221a、221b、221c、222、320、320a、321、322、323、323a、324、325、420、421音频系统

30音频放大器

330、330b、330c音频放大器(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音频放大器装置)

31音频放大器电路

31p、31n放大器输出端子

31pw、31nw输出线路

31pc、31nc(输出线路内的)连接部位

sa(从音频放大器电路输出的)声音信号

ss、ssa、ssb(被输入扬声器的)声音信号

sb、sb1、sb2、sb3、sb4分支声音信号

40扬声器系统

340、340b、340c扬声器系统(带有音质修改元件的扬声器系统)

40p、40n扬声器输入端子

40p0、40n0扬声器输入内部端子

40pw、40nw输入线路

40pc、40nc(输入线路内的)连接部位

41扬声器

sd、sda、sdb、sd0(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

50p、50n、150p、150n扬声器配线

50pa、50na(扬声器配线的)放大器侧端部(音频放大器电路侧的端部)

50ps、50ns(扬声器配线的)扬声器侧端部(扬声器系统侧的端部)

151p、151n(音频放大器电路侧的)第一扬声器配线

152p、152n(扬声器系统侧的)第二扬声器配线

151pa、151na(第一扬声器配线的)放大器侧端部

152pa、152na(第二扬声器配线的)放大器侧端部(中途部位)

151ps、151ns(第一扬声器配线的)扬声器侧端部(中途部位)

152ps、152ns(第二扬声器配线的)扬声器侧端部

60pw、60nw传输线路

60pc、60nc(传输线路内的)连接部位

70pw、70nw连接线路

ln听众

dh径向

lh纵向

d径(径向尺寸)

l长度(纵向尺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