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9007发布日期:2020-05-29 13:5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能耗,在基站处于空闲状态时,将基站转入休眠状态。处于休眠状态时,基站无法执行中转业务,若基站要执行正常的中转业务,需要通过激活帧激活基站,使基站退出休眠状态,进入激活状态。

但是,在基站从激活状态即将转入休眠状态转换时,即进入转向休眠的临界状态时,如果终端上行发送有效信令,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时,已经进入休眠状态,那么基站无法正常执行中转业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解决了终端在基站即将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有效信令,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后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导致基站无法这行中转业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所述休眠临界状态为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结束到休眠定时器结束之间的时间;所述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当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激活帧后,判断基站是否处于激活状态;所述激活帧是终端在所述基站处于休眠临界状态时发送的;

若所述基站处于激活状态,则重置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所述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若基站处于休眠状态,则执行激活操作。

可选的,所述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包括: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以预设的频率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可选的,所述休眠消息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

可选的,还包括:

当基站被激活后,设置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当休眠临界状态定时器超时,则所述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可选的,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包括: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通过空口下行广播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若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接收到有效信令,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有效信令进行中转操作,并停止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在中转操作结束后,启动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若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若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若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未接收到有效信令,并且当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当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终端获取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基于所述休眠消息以及预设条件,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

若需要发送激活帧,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

可选的,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接收到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可选的,若所述休眠消息中包括:第一剩余时间;

所述预设条件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所述第二剩余时间是基于所述第一剩余时间确定的。

可选的,基于所述休眠消息中的第一剩余时间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包括:

从接收到的所有休眠消息中确定目标休眠消息;

将所述目标休眠消息中包含的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作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

可选的,还包括:

若终端判断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直接发送有效信令。

第三方面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项数据传输方法。

可选的,所述休眠消息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

第四方面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任一项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基站和终端;

所述基站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项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任一项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在临界休眠状态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终端通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和预设条件判定是否发送激活帧,若需要发送激活帧,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若所述基站处于激活状态,则重置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若基站处于休眠状态,则执行激活操作。这样若终端在基站的临界休眠状态时发送有效信令,保障了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时,基站处于激活状态,保障了基站能够实现对有效信令的中转。

进一步的,休眠消息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终端基于接收到的休眠消息中的第一剩余时间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并基于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由此,终端通过对基站进入休眠的剩余时间的分析,以判定是否发送激活帧,这样,一方面在终端在基站即将进入休眠状态时,向基站发送激活帧,以保障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时,基站能够处于激活状态。另一方面,也无需不断的发送激活帧,降低了终端运行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状态转换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

该方法包括:

s101: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本实施例中,将基站从激活态向休眠态转换之前的一段时间作为休眠临界状态。其中进入休眠临界状态的时间可以是技术人员基于经验设置的,也可以是经过实验得到的。

举例说明:可以在进入休眠120ms前时,如图2所示,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其中,休眠消息中携带有进入休眠的剩余时间,例如为120ms。

本实施例中,基站向下行终端发送休眠消息可以是通过空口下行广播实现的。

基站临界状态的确定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

当基站被激活后,设置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当休眠临界状态定时器超时,则表示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本实施例中,休眠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进入了休眠临界状态,也就是说,可以表示为基站即将进入休眠状态。

或者休眠状态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状态的剩余时间,在这里表示为第一剩余时间。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休眠临界状态定义为: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结束到休眠定时器结束之间的时间。

其中,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

需要知道的是,基站在激活后,会设置sit定时器,若sit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在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开启后,休眠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sit_len=dactive_time_len+r;

其中,sit_len表示休眠定时器的时间,dactive_time_len表示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的时间,r表示休眠定时器的时间与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的时间间隔。

其中,当基站进入临界状态时,即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结束时,r可以为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时,基站进入休眠的剩余时间,例如可以表示为第一剩余时间。

本实施例中,基站在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可以以如下的两种方式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实施方式一、当检测到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时,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时,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当检测到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时,基站进入休眠状态的剩余时间为t,那么此时,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实施方式二、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以预设的频率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其中,若休眠消息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那么针对实施方式二,在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可以不断的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每次发送休眠消息时,基站进入休眠状态的剩余时间就会发生变化。

举例说明: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时,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为t,那么休眠消息中包含有该第一剩余时间t;当经过了30ms后,再次发送休眠消息,那么发送的休眠消息中包含的第一剩余时间为t-30ms。

s102:终端获取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基于所述休眠消息以及预设条件,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

本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为了保障终端在接收到休眠消息之后发送的有效信令可以被基站中转,需要保障基站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有效信令处于激活状态。

由此,为了保障基站在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有效信令时,仍处于激活状态,终端可以基于接收到的休眠消息以及预设的条件,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

其中,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可以包括如下的两种条件:

一、预设条件包括:终端在接收到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该预设条件表明,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但凡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均需要向基站发送激活帧。这样可以保障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即使基站处于或者马上进入休眠状态,也可以转变为激活状态,以正常的执行中转操作。

二、预设条件包括: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所述第二剩余时间是基于所述第一剩余时间确定的。

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剩余时间确定第二剩余时间可以通过如下的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基于休眠消息中的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基站的发送时间以及终端当前的时刻,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

若基站是以实施方式一的方式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休眠消息中可以包括: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以及发送时间(其中,发送时间表示基站发送休眠消息的时刻)。

但是,终端在接收到休眠消息后,可能会过一小段时间再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那么此时基站进入休眠的剩余时间就已经发生变化了,不再是接收到的第一剩余时间。

那么基于上述描述,终端在确定第二剩余时间时,需要基于休眠消息中的第一剩余时间、基站的发送时间以及终端当前的时刻,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

举例说明:假设基站的发送时间为t,第一剩余时间为120ms,终端当前的时刻为t+20ms,那么第二剩余时间为100ms。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上述s101中的实施方式一以及s102中的方式一,需要在基站和终端设置同步时钟,以保障基站和终端时间同步。

方式二、从接收到的所有的休眠消息确定目标休眠消息;将目标休眠消息中包含的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作为第二剩余时间;目标休眠消息为接收到的休眠消息中最晚接收到的休眠消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不断的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终端在接收到休眠消息后,可以将每次接收到的休眠消息进行保存,当需要确定目标休眠消息时,可以从接收到的所有的休眠消息中选取出最晚接收到的休眠消息。

或者,终端在每次接收到休眠消息后,以最新接收到的休眠消息替换历史休眠消息,这样可以直接将最新接收到的休眠消息作为目标休眠消息。(最近接收到的休眠消息与上述提到的最晚接收到的休眠消息一致)

s103:若需要发送激活帧,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本实施例中,当预设条件为上述条件一时,则在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当预设条件为条件二,当满足条件二时,即若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s104:当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激活帧后,判断基站是否处于激活状态;

s105:若基站处于激活状态,则重置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所述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其中,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例如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例如若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s106:若基站处于休眠状态,则基站进行激活操作。

本实施例中,在基站接收到激活帧后,若基站未休眠,即基站仍处于激活状态,那么为了防止在基站执行中转操作的过程中进入休眠,需要保障充足的处理时间,由此可以将休眠定时器重置。

或者,当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激活帧后,基站处于休眠状态,那么为了让基站实现中转业务,需要对基站进行激活处理。

本实施例中,基站在临界休眠状态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终端通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和预设条件判定是否发送激活帧,若需要发送激活帧,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若所述基站处于激活状态,则重置休眠定时器;若基站处于休眠状态,则执行激活操作。这样若终端在基站的临界休眠状态时发送有效信令,保障了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时,基站处于激活状态,保障了基站能够实现对有效信令的中转。

进一步的,休眠消息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终端基于接收到的休眠消息中的第一剩余时间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并基于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由此,终端通过对基站进入休眠的剩余时间的分析,以判定是否发送激活帧,这样,一方面在终端在基站即将进入休眠状态时,向基站发送激活帧,以保障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时,基站能够处于激活状态。另一方面,也无需不断的发送激活帧,降低了终端运行的功耗。

进一步的,当基站接收到激活帧后,还包括如下的两种情况:

情况一、基站接收到激活帧后接收到有效信令:

基站对接收到的所述有效信令进行中转操作,并停止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在中转操作结束后,启动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若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若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基站执行中转操作时,会停止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在中转操作结束后,基站处于空闲状态时,启动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其中,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例如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例如若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情况二、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未接收到有效信令:

当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当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在基站未接收到有效信令的情况下,基站处于空闲状态,那么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和休眠定时器持续运转,当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当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s201: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其中,休眠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进入了休眠临界状态,也就是说,可以表示为终端即将进入休眠状态。

或者休眠状态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状态的剩余时间,在这里表示为第一剩余时间。

s202:当基站接收到终端送的激活帧后,判断基站是否处于激活状态;所述激活帧是终端在基站处于临界休眠状态时发送的;

s203:若基站还处于激活状态,则重置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所述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s204:若基站处于休眠状态,则进行激活操作。

本实施中,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时,向终端发送包含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的休眠消息,以使基站基于接收到的休眠消息确定是否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发送激活帧,若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接收到激活帧,那么重置休眠定时器,若处于休眠状态则对基站进行激活操作。这样即使终端在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时,保障基站能够处于能够实现中转的状态。

在基站接收到激活帧后,在图2的基础上,参考图3,应用于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还包括:

s205:基站接收到激活帧后接收到有效信令,基站对接收到的所述有效信令进行中转操作,并停止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s206:在中转操作结束后,启动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s207:若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s208:若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除此之外,还包括:

s209: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未接收到有效信令,且当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当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中,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时,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以使基站基于接收到的休眠消息确定是否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发送激活帧,若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接收到激活帧,那么重置休眠定时器,若处于休眠状态则对基站进行激活操作。这样即使终端在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时,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基站也能保障正常的实现中转业务。

参考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状态转换的示意图,该状态转换的过程包括:

当基站处于休眠状态时,若基站接收到激活帧,则进行激活处理;

基站被激活后,启动休眠临界状态控制定时器,启动休眠定时器;所述休眠定时器的时间=休眠临界状态控制定时器的时间+r。

判断基站是否接收到有效信令;

当基站接收到有效信令,则转入中转状态,停止休眠定时器以及休眠临界状态控制定时器;

中转业务结束后,进入空闲状态;

若基站未接收到有效信令,且休眠临界状态控制定时器超时,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若基站未接收到有效信令,且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参考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s501:终端获取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基于所述休眠消息以及预设条件,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

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可以包括如下的两种条件:

一、预设条件包括:终端在接收到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该预设条件表明,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但凡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均需要向基站发送激活帧。这样可以保障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即使基站处于或者马上进入休眠状态,也可以转变为激活状态,以正常的执行中转操作。

二、预设条件包括: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所述第二剩余时间是基于所述第一剩余时间确定的。

s502:若需要发送激活帧,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s503: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

本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基于预设的条件判定是否需要发送激活帧,以保障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之后,处于激活状态。这样,即使终端在基站处于休眠临界状态下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也能够保障基站能够实现对有效信令的中转业务。

参考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s601:当终端获取到基站的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基于接收到的休眠消息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

s602:确定基站下行进入休眠剩余时间是与预设的时间阈值的关系;

s603:若基站下行进入休眠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在激活帧后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

s604:若所述基站下行的休眠剩余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直接发送有效信令。

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时间阈值可以是技术人员经过大量实验确定的,当基站进入休眠的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终端若在此时发送有效信令,基站接收到该有效信令后,可能已经进入了休眠时间,那么就无法执行中转业务,由此为了保障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时,处于激活状态或者处于临界休眠状态,那么可以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发送一个激活帧。

或者,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当终端判断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直接发送有效信令。

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基站下行的休眠剩余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表示基站在进入休眠状态之前,能够接收到有效信令,并实现对有效信令的中转。

本实施例中,终端基于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中的第一剩余时间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并基于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这样即使终端在基站处于休眠临界状态下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也能够保障基站能够实现对有效信令的中转。

参考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基站包括:

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

其中,所述处理器7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702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当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激活帧后,判断基站是否处于激活状态;所述激活帧是终端在所述基站处于休眠临界状态时发送的;

若所述基站处于激活状态,则重置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所述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若基站处于休眠状态,则执行激活操作。

可选的,所述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包括: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以预设的频率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可选的,所述休眠消息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

可选的,还包括:

当基站被激活后,设置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当休眠临界状态定时器超时,则所述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可选的,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包括: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通过空口下行广播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若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接收到有效信令,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有效信令进行中转操作,并停止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在中转操作结束后,启动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若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若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若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未接收到有效信令,并且当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当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通过本实施例公开的基站:实现了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时,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以使基站基于接收到的休眠消息确定是否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发送激活帧,若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接收到激活帧,那么重置休眠定时器,若处于休眠状态则对基站进行激活操作。这样即使终端再基站在休眠临界状态时,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基站也能保障正常的实现中转业务。

参考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包括:

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

其中,所述处理器7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702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存储器70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用于:

终端获取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基于所述休眠消息以及预设条件,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

若需要发送激活帧,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

可选的,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接收到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可选的,若所述休眠消息中包括:第一剩余时间;

所述预设条件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所述第二剩余时间是基于所述第一剩余时间确定的。

可选的,基于所述休眠消息中的第一剩余时间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包括:

从接收到的所有休眠消息中确定目标休眠消息;

将所述目标休眠消息中包含的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作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

可选的,还包括:

若终端判断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直接发送有效信令。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终端:终端获取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基于预设的条件判定是否需要发送激活帧,以保障基站在接收到有效信令之后,处于激活状态。这样,即使终端在基站处于休眠临界状态下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也能够保障基站能够实现对有效信令的中转业务。

进一步的,终端可以通过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中的第一剩余时间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剩余时间,并基于基站进入休眠的剩余时间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这样即使终端在基站处于休眠临界状态下向基站发送有效信令,也能够保障基站能够实现对有效信令的中转业务。

参考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

基站901和终端902;

所述系统用于: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所述休眠临界状态为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结束到休眠定时器结束之间的时间;所述休眠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状态,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用于指示基站是否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终端获取到基站发送的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基于所述休眠消息以及预设条件,确定是否发送激活帧;

若需要发送激活帧,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当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激活帧后,判断基站是否处于激活状态;

若基站处于激活状态,则重置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若基站处于休眠状态,则基站进行激活操作。

可选的,所述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包括: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以预设的频率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可选的,所述休眠消息中包含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

可选的,还包括:

当基站被激活后,设置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当休眠临界状态定时器超时,则所述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可选的,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包括:

当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后,基站通过空口下行广播向终端发送休眠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若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接收到有效信令,则对接收到的所述有效信令进行中转操作,并停止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在中转操作结束后,启动休眠定时器和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

若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若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若基站在接收到激活帧后未接收到有效信令,并且当休眠临界控制定时器超时,基站进入休眠临界状态;

当休眠定时器超时,则基站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接收到休眠消息后,在发送有效信令之前,向基站发送激活帧。

可选的,若所述休眠消息中包括:第一剩余时间;

所述预设条件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向基站发送激活帧;所述第二剩余时间是基于所述第一剩余时间确定的。

可选的,基于所述休眠消息中的第一剩余时间确定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包括:

从接收到的所有休眠消息中确定目标休眠消息;所述目标休眠消息为终端最晚接收到的休眠消息;

将所述目标休眠消息中包含的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一剩余时间作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

可选的,还包括:

若终端判断出基站进入休眠的第二剩余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直接发送有效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