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0554发布日期:2020-08-05 01:1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照相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机构经由透射部件对透射部件的表侧进行拍摄的照相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后方监控照相机中,ccd基板经由玻璃罩对玻璃罩的表侧进行拍摄。另外,在玻璃罩的背侧形成有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发热,从而加热玻璃罩。

这里,优选为在这样的后方监控照相机中,假设在玻璃罩的玻璃的表侧面形成防水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防水膜的带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7817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抑制防水膜的带电的照相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照相机装置具备:照相机机构,其设置有透射光的透射部件,经由上述透射部件对上述透射部件的表侧进行拍摄;防水膜,其形成上述透射部件的表侧面;发热膜,其设置于上述透射部件的比上述防水膜靠背侧的位置,并且具有导电性,通过发热从而加热上述透射部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照相机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照相机装置的基础上,具备基材,该基材设置于上述透射部件,在该基材的表侧配置有上述发热膜。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照相机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照相机装置的基础上,具备:露出孔,其形成于上述防水膜,使上述发热膜朝上述透射部件的表侧露出;和端子,其插入至上述露出孔而与上述发热膜导通,向上述发热膜供电使上述发热膜发热。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照相机装置中,照相机机构经由透射部件对透射部件的表侧进行拍摄。另外,在透射部件的表侧面形成防水膜,并且在透射部件的比防水膜靠背侧的位置设置有发热膜,发热膜发热从而加热透射部件。

这里,发热膜具有导电性。因此,通过发热膜能够抑制防水膜的带电。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照相机装置中,在比透射部件的基材靠表侧的位置配置有发热膜。因此,通过放热膜能够有效地抑制防水膜的带电。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照相机装置中,端子与发热膜导通,端子向发热膜供电,使发热膜发热。

这里,发热膜经由防水膜的露出孔朝透射部件的表侧露出,端子插入至露出孔,与发热膜导通。因此,能够使端子与发热膜容易地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相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相机装置的玻璃罩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用照相机装置(照相机装置);14...照相机机构;20...玻璃罩(透射部件);22...玻璃(基材);24...透明导电膜(发热膜);26...防水膜;26a...露出孔;28...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用立体图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相机装置的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此外,在附图中,用箭头sf表示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的表侧,用箭头lh表示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的左方,用箭头up表示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的上方。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设置于车辆的侧门(特别是前侧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车辆前侧端的车外侧。另外,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的表侧、左侧以及上方例如分别朝向车辆的后方、左侧以及上方。

如图1所示,在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设置有大致矩形筒状的托架12,托架12与侧门侧连结,并且配置为轴向平行于表背方向。

在托架12内设置有照相机机构14。

在照相机机构14设置有大致长方体状的照相机16,照相机16收纳于托架12内,并且固定于托架12。在照相机16的表侧端部的中央设置有透镜16a,透镜16a朝表侧露出。

在照相机16的表侧配置有大致矩形板状的双面胶带18,双面胶带18收纳于托架12内,且背侧面固定于照相机16的表侧面。在双面胶带18的中央贯通形成有大致圆状的贯通孔18a,贯通孔18a与透镜16a配置在同轴上,并且将透镜16a朝双面胶带18的表侧敞开。

在双面胶带18的表侧配置有大致矩形板状的玻璃罩20(参照图2),玻璃罩20收纳于托架12内的表侧端部,且背侧面固定于双面胶带18的表侧面。

在玻璃罩20设置有作为基材的大致矩形板状的玻璃22,玻璃22形成玻璃罩20的背侧面,并且是透明的而能够使光透射。

在玻璃22的表侧面的整体形成有作为发热膜的透明导电膜24。透明导电膜24的材料例如为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膜24是透明的而能够使光透射。透明导电膜24具有导电性,透明导电膜24被供电而发热。

在透明导电膜24的表侧面的大致整体形成有防水膜26,防水膜26形成玻璃罩20的表侧面,并且除了表侧面的外周部以外的部分朝车外露出。防水膜26具有防水性能,防水膜26中的所谓接触角(在防水膜26上载置有水时水的外周面与防水膜26的边界部分相对于水的底面的角度)例如为90°以上(优选为100°以上)。防水膜26为绝缘体而电阻较高,且防水膜26是透明的而能够使光透射。

在防水膜26的左侧和右侧的外周部分别贯通形成有露出孔26a,露出孔26a使透明导电膜24朝表侧露出。另外,露出孔26a沿着防水膜26的外周延伸,并且朝防水膜26的径向外侧敞开。

在玻璃罩20的左侧和右侧的外周部分别安装有金属制且长条板状的端子28(参照图2),端子28的长边方向沿着玻璃罩20的外周部弯曲。在端子28形成有多个连接部28a,多个连接部28a分别向端子28的宽度方向两侧突出,并且沿端子28的长边方向以等间隔配置。各连接部28a弯曲为截面呈u字状,各连接部28a在插入至防水膜26的露出孔26a的状态下,夹持玻璃罩20的玻璃22和透明导电膜24。由此,端子28在各连接部28a与透明导电膜24导通。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的构成的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中,在照相机机构14中,光从玻璃罩20的表侧经由玻璃罩20和双面胶带18的贯通孔18a入射到照相机16的透镜16a,照相机16经由玻璃罩20对玻璃罩20的表侧进行拍摄。

另外,在玻璃罩20的表侧面形成有防水膜26,能够通过防水膜26抑制水滴朝玻璃罩20的表侧面附着。因此,能够抑制因该水滴阻碍照相机16的拍摄。

并且,通过一对端子28向玻璃罩20的透明导电膜24供电,由此透明导电膜24发热,玻璃罩20被加热。因此,能够去除附着在玻璃罩20的表侧面的雾和霜,从而能够抑制该雾和霜阻碍照相机16的拍摄。

然而,防水膜26的表侧面(玻璃罩20的表侧面)由绝缘体形成。因此,防水膜26的表侧面通过例如车辆行使时的与空气的摩擦而带电,易于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等。另外,若防水膜26的表侧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等,则降低防水膜26的表侧面的防水性能。

这里,透明导电膜24具有导电性。因此,通过透明导电膜24能够降低防水膜26的表侧面的电阻,通过透明导电膜24能够抑制防水膜26的表侧面的带电。由此,能够抑制由于防水膜26的表侧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等引起的防水膜26的表侧面的防水性能的降低,防水膜26的表侧面能够持续发挥防水性能。

并且,在玻璃罩20中,透明导电膜24配置于比玻璃22靠表侧(防水膜26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透明导电膜24有效地降低防水膜26的表侧面的电阻,能够通过透明导电膜24有效地抑制防水膜26的表侧面的带电。

并且,透明导电膜24与防水膜26的背侧面接触。因此,能够通过透明导电膜24更有效地降低防水膜26的表侧面的电阻,能够通过透明导电膜24更有效地抑制防水膜26的表侧面的带电。

另外,透明导电膜24是透明的,且配置于玻璃罩20中的照相机16的整个拍摄范围(朝向透镜16a的入射光的通过范围)。因此,能够抑制透明导电膜24阻碍照相机16的拍摄。并且,与透明导电膜24仅配置于玻璃罩20中的照相机16的拍摄范围外的情况不同,透明导电膜24能够直接加热玻璃罩20中的照相机16的整个拍摄范围,能够提前从玻璃罩20中的照相机16的整个拍摄范围去除雾和霜。

并且,在玻璃罩20中,透明导电膜24配置于比玻璃22靠表侧(防水膜26侧)的位置。因此,透明导电膜24能够有效地加热防水膜26,能够从玻璃罩20的表侧面(防水膜26的表侧面)有效地去除雾和霜。

并且,透明导电膜24与防水膜26的背侧面接触。因此,透明导电膜24能够更有效地加热防水膜26,能够更有效地从玻璃罩20的表侧面(防水膜26的表侧面)去除雾和霜。

另外,端子28的连接部28a插入至防水膜26的露出孔26a,与透明导电膜24导通。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端子28与透明导电膜24导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导电膜24与防水膜26的背侧面接触。然而,也可以在防水膜26与透明导电膜24之间设置有中间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射部件为玻璃罩20。然而,例如在照相机16的透镜16a朝车外露出的情况下,透射部件也可以为透镜16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配置于车辆的侧门。然而,也可以将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设置于车辆的侧门以外的部分。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照相机装置为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然而,照相机装置也可以是车辆用照相机装置10以外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