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82355发布日期:2020-06-20 17:5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颜值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看重,在不少用户眼中,产品的外观设计已经超过硬件配置,成为了影响消费者选购一款手机的第一因素。而在全面屏时代,由于存在技术限制,所以各厂商旗舰手机的正脸大都十分相似,因此,大多数品牌都喜欢在手机后盖上进行创新。金属后盖设计工艺难度高、设计种类也很有限,且金属后盖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金属后盖会对手机信号进行干扰。

随着镀膜工艺技术的提升,后盖主流材料也从金属变成了玻璃,玻璃后盖可以实现纯色、渐变、纹理等多种效果,甚至是做成半透明效果也有不错的美感,这为厂商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空间。

但是目前市面上手机摄像头的护镜都是独立设计,凸出于玻璃后壳,手机的整体性和美观性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该玻璃后盖用作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护镜和机壳,使摄像头护镜和机壳呈一体化,提高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适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3d玻璃,所述3d玻璃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包括透光护镜区域和非透光护镜区域;

在所述3d玻璃第一表面的所述非透光护镜区域形成防眩光层;

将装饰膜片贴合在所述3d玻璃第二表面,且不覆盖所述透光护镜区域。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完成装饰膜片贴合步骤后,在所述第二表面对所述透光护镜区域进行抗反射增透处理,以形成增透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眩光层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所述3d玻璃第一表面的所述透光护镜区域移印保护油墨;

对移印了所述保护油墨的所述3d玻璃第一表面进行防眩光处理;

移除所述保护油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眩光层的光泽度为50gu至90gu,雾度为25°至5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3d玻璃第一表面的防眩光层上形成抗指纹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抗指纹层的厚度为30至50n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3d玻璃第二表面贴合所述装饰膜片之前,在所述第二表面上丝印标志。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后盖,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玻璃后盖为一整体,包括:

3d玻璃层;

在所述3d玻璃层的第一表面的防眩光层;

在所述3d玻璃层的第二表面的膜片层。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3d玻璃层的第二表面的增透层;

在所述防眩光层上的抗指纹层。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后盖,所述玻璃后盖的透光护镜区域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和感光部件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首先提供适用于移动终端的3d玻璃,该3d玻璃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包括透光护镜区域和非透光护镜区域,然后在该3d玻璃第一表面的该非透光护镜区域形成防眩光层,最后将装饰膜片贴合在该3d玻璃第二表面,且不覆盖该透光护镜区域,通过形成对应摄像头的透光护镜区域,使玻璃后盖可以用作该摄像头的护镜,提高该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另外,通过形成防眩光层可以达到玻璃后盖表面光哑的视觉和触觉上的对比,贴合装饰膜片,可以达到多种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玻璃后盖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带有摄像头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该移动终端的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适用于移动终端的3d玻璃,该3d玻璃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包括透光护镜区域和非透光护镜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该3d玻璃可以通过平板玻璃热弯得到,具体地,提供一种平板玻璃,其中,手机等平板产品的平板玻璃厚度范围为0.05至0.06mm,然后对平板玻璃进行切割,将切割好的板材玻璃放在热弯机弧形模具之间,通过几段工位依次加热到一定温度,优选为760度左右,使玻璃软化,接着在一定压力下,软化玻璃逐渐和模具贴合,再通过保压、逐步降温的方式将其冷切,得到想要的3d形状玻璃,以与该移动终端的形状相匹配。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玻璃的结构示意图,该3d玻璃10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当应用于移动终端时,该第一表面11为玻璃后盖的外表面,使用者可以看到,该第二表面12为玻璃后盖的内表面,面向移动终端的里面。

其中,该3d玻璃10在其厚度方向还包括透光护镜区域13和非透光护镜区域14,透光护镜区域13是该3d玻璃10需要透光的区域,一般对应移动终端摄像头和感光部件;非透光护镜区域14是不需要透光的区域,用作机壳,通过形成对应摄像头的透光护镜区域,使玻璃后盖可以用作该摄像头的护镜,提高该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s2:在该3d玻璃第一表面的该非透光护镜区域形成防眩光层(anti-glare,ag)。

其中,该防眩光层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该3d玻璃第一表面11的该透光护镜区域13移印保护油墨;

对移印了该保护油墨的该3d玻璃第一表面11进行防眩光处理(ag处理);

移除所述保护油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成型的3d玻璃10上移印耐酸保护油墨,将需要透光的区域,也就是3d玻璃第一表面11的透光护镜区域13保护起来,然后进行ag处理,其中,ag处理是将玻璃表面进行单面特殊处理后达到多角度漫反射的效果,从而提高可视角度,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玻璃反光。

具体地,用氢氟酸两次蚀刻3d玻璃的第一表面11,该化学蚀刻的深度为0.05-0.07mm,光泽度在50-90gu之间,雾度在25°-55°之间,透光率不超过92%,颗粒跨度为0.1-0.2微米,蚀刻完之后,采用碱性清洗剂清洗完成ag处理的3d玻璃,移除保护油墨,通过形成防眩光层可以达到玻璃后盖表面光哑的视觉和触觉上的对比,同时可以降低强光反射或直射。

在另一变形实施例中,将3d玻璃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的透光护镜区域13保护起来,然后用氢氟酸两次蚀刻3d玻璃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其中,ag处理是将玻璃表面进行双面特殊处理后达到多角度漫反射的效果,从而提高可视角度,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玻璃反光。

s3:将装饰膜片贴合在该3d玻璃第二表面,且不覆盖该透光护镜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装饰膜片贴合在3d玻璃10的第二表面12,并预留出透光护镜区域13,该装饰膜片可以为聚酯薄膜,具体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它是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缩合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其中,pet可以对移动终端的表面进行保护、对玻璃表面进行隔热、防紫外线,且pet材质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透明性、阻气性好、无毒无味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装饰膜片进行纹理和颜色的设计,使玻璃后盖呈现多种视觉效果。其中,可以采用紫外(ultra-violetray,uv)纹理转印技术对该装饰膜片进行单面或双面叠加的纹理设计,即采用液态uv胶水在紫外线光的照射下发生固化的现象来复制细微的纹理结构的工艺。它利用uv转印胶水与金属不粘的特性,将各类效果通过uv转印工艺转移到pet片材上,从而做出,包括拉丝纹、太阳纹、批花纹、编织纹、喷砂纹、皮纹、3d面、幻彩效果、鼓包效果、猫眼效果、哑面、亮面、高亮面效果,颜色可做成单色或渐变色,基本不受限制,uv纹理转印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开模:在模具上做出uv转印时的效果以及定位柱和印刷油墨时的定位孔(制作转印模具);

转印:将uv胶水通过丝印的方式印到转印模具上;

压合:将pet片材放到转印模具上,再用胶棍将片材紧压到转印模具上;

光固:将片材和转印模具放到光固机中进行光固;

脱模:将转印好的产品从模具上取出放到指定位置(工艺基本完成)。

优选的,该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完成装饰膜片贴合步骤后,在该第二表面对该透光护镜区域进行抗反射增透(anti-reflection,ar)处理,以形成增透层。

在本实施例中,完成装饰膜片贴合步骤后,可以在3d玻璃10的第二表面12对透光护镜区域13进行ar处理,通过提高玻璃透光率,降低玻璃反射率达到增透目的。具体地,先对3d玻璃10的第二表面12上的非透光护镜区域14进行遮蔽,再针对需要透光的区域即透光护镜区域13进行ar镀膜处理,可以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法,镀膜的厚度为10nm左右。

其中,该增透层可以由一层mgf2构成或者一层mgf2和一层cef2构成,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可以采用三层膜,第一层为al2o3,第二层为zro2,第三层为mgf2。

进一步优选的,该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该3d玻璃第一表面的防眩光层上形成抗指纹(anti-fingerprint,af)层。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ar处理后对3d玻璃10的第一表面11进行抗指纹(af)处理,同样可以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法,镀膜的厚度为30-50nm,该抗指纹层一般为二氧化硅和抗指纹材料,抗指纹材料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与锆的混合物、道康宁抗指纹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该3d玻璃第二表面贴合该装饰膜片之前,在该第二表面上丝印标志。

其中,在贴合膜片之前,可以在该3d玻璃10的第二表面12丝印标志,该标志包括品牌logo,如字符、图标等,还可以根据丝印的颜色和效果要求来调配油墨,如镜面银/锖油墨等金属感强的油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首先提供适用于移动终端的3d玻璃10,该3d玻璃10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且包括透光护镜区域13和非透光护镜区域14,然后在该3d玻璃第一表面11的该非透光护镜区域14形成防眩光层,最后将装饰膜片贴合在该3d玻璃第二表面12,且不覆盖该透光护镜区域13,通过形成对应摄像头的透光护镜区域13,使玻璃后盖可以用作该摄像头的护镜,提高该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另外,通过形成防眩光层可以达到玻璃后盖表面光哑的视觉和触觉上的对比,贴合装饰膜片还可以达到多种视觉效果,玻璃后盖在ag处理和贴膜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呈现出更多变更丰富的感官视觉效果。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后盖的结构示意图,该玻璃后盖20应用于移动终端,且为一整体,该玻璃后盖20包括图2中的3d玻璃层10,还包括:在3d玻璃层10的第一表面11的防眩光层21,在3d玻璃层10的第二表面12的膜片层23。

具体地,该3d玻璃10可以通过平板玻璃热弯得到,首先,提供一种平板玻璃,其中,手机等平板产品的平板玻璃厚度范围为0.05至0.06mm,然后对平板玻璃进行切割,将切割好的板材玻璃放在热弯机弧形模具之间,通过几段工位依次加热到一定温度,优选为760度左右,使玻璃软化,接着在一定压力下,软化玻璃逐渐和模具贴合,再通过保压、逐步降温的方式将其冷切,得到想要的3d形状玻璃,以与该移动终端的形状相匹配。

如图2所示,该3d玻璃10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当应用于移动终端时,该第一表面11为玻璃后盖的外表面,使用者可以看到,该第二表面12为玻璃后盖的内表面,面向移动终端的里面。

其中,该3d玻璃在其厚度方向还包括透光护镜区域13和非透光护镜区域14,透光护镜区域13是该3d玻璃需要透光的区域,一般对应移动终端摄像头和感光部件;非透光护镜区域14是不需要透光的区域,用作机壳,通过形成对应摄像头的透光护镜区域13,使玻璃后盖可以用作该摄像头的护镜,提高该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其中,该防眩光层21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该3d玻璃第一表面11的该透光护镜区域13移印保护油墨;

对移印了该保护油墨的该3d玻璃第一表面11进行防眩光处理;

移除所述保护油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成型的3d玻璃10上移印耐酸保护油墨,将需要透光的区域,也就是3d玻璃第一表面11的透光护镜区域13保护起来,然后进行ag处理,其中,ag处理是将玻璃表面进行单面特殊处理后达到多角度漫反射的效果,从而提高可视角度,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玻璃反光。

具体地,用氢氟酸两次蚀刻3d玻璃的第一表面11,该化学蚀刻的深度为0.05-0.07mm,光泽度在50-90gu之间,雾度在25°-55°之间,透光率不超过92%,颗粒跨度为0.1-0.2微米,蚀刻完之后,采用碱性清洗剂清洗完成ag处理的3d玻璃,移除保护油墨,通过形成防眩光层可以达到玻璃后盖表面光哑的视觉和触觉上的对比,同时可以降低强光反射或直射。

在另一变形实施例中,将3d玻璃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的透光护镜区域13保护起来,然后用氢氟酸两次蚀刻3d玻璃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其中,ag处理是将玻璃表面进行双面特殊处理后达到多角度漫反射的效果,从而提高可视角度,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玻璃反光。蚀刻ag玻璃比镀膜玻璃在表面硬度上表现优异,不会像镀膜玻璃那样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刮痕累累,蚀刻ag在抗指纹效果上也要更好。

优选的,如图3所示,玻璃后盖20还可以包括膜片层23,具体地,可以将带有oca光学胶的装饰膜片贴合在3d玻璃的第二表面12,并预留出透光护镜区域13,以形成膜片层23。

其中,该装饰膜片可以为聚酯薄膜,具体可以为pet,它是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缩合聚合反应而得到的。pet可以对移动终端的表面进行保护、对玻璃表面进行隔热、防紫外线,且pet材质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透明性、阻气性好、无毒无味等优点。

其中,oca胶将装饰膜片胶结在3d玻璃的第二表面12上,其具有无色透明、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其优点是高清澈度、高透光性(全光穿透率>99%)、高黏着力、高耐候、耐水性、耐高温、抗紫外线,受控制的厚度,提供均匀的间距,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黄变)、剥离及变质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装饰膜片进行纹理和颜色的设计,使玻璃后盖呈现多种视觉效果。其中,可以采用uv纹理转印技术对该装饰膜片进行单面或双面叠加的纹理设计,即采用液态uv胶水在紫外线光的照射下产生固化的现象来复制细微的纹理结构的工艺。它利用uv转印胶水与金属不粘的特性,将各类效果通过uv转印工艺转移到pet片材上,从而做出,包括拉丝纹、太阳纹、批花纹、编织纹、喷砂纹、皮纹、3d面、幻彩效果、鼓包效果、猫眼效果、哑面、亮面、高亮面效果,颜色可做成单色或渐变色,基本不受限制,uv纹理转印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开模:在模具上做出uv转印时的效果以及定位柱和印刷油墨时的定位孔(制作转印模具);

转印:将uv胶水通过丝印的方式印到转印模具上;

压合:将pet片材放到转印模具上,再用胶棍将片材紧压到转印模具上;

光固:将片材和转印模具放到光固机中进行光固;

脱模:将转印好的产品从模具上取出放到指定位置(工艺基本完成)。

优选的,如图3所示,该玻璃后盖20还可以包括增透层24。

在本实施例中,完成装饰膜片贴合步骤后,可以在3d玻璃10的第二表面12对透光护镜区域13进行ar处理,通过提高玻璃透光率,降低玻璃反射率达到增透目的。具体地,先对3d玻璃10的第二表面12上的非透光护镜区域14进行遮蔽,再针对需要透光的区域即透光护镜区域13进行ar镀膜处理,可以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法,该增透层24的厚度为10nm左右。

其中,增透层24可以由一层mgf2构成或者一层mgf2和一层cef2构成,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可以采用三层膜,第一层为al2o3,第二层为zro2,第三层为mgf2。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3所示,该玻璃后盖20还可以包括:在该3d玻璃第一表面11的防眩光层21上的抗指纹层25。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ar处理后对3d玻璃10的第一表面11进行af抗指纹处理,同样可以采用真空蒸发镀膜法,抗指纹层25的厚度为30-50nm,该抗指纹层25一般为二氧化硅和抗指纹材料,抗指纹材料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与锆的混合物、道康宁抗指纹材料。

抗指纹层的原理是把指纹的纹理分散化,让玻璃后盖上的指纹无法显示出来,用户肉眼就看不到指纹,即使是用高倍显微镜看到的指纹也很难辨别,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抗指纹膜还可以减少各种污渍的附着,防水防油,并且,已附着的污渍也可以轻易去除,由于是高密合性膜层,所以用薄纱等擦拭后任可以继续发挥功能,同时,膜层不会剥离,因此外观不会发生劣化。

其中,真空蒸发镀膜法是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蒸发物质使之气化并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固体薄膜,是一种物理现象,广泛地应用在机械、电真空、无线电、光电、光学、原子能、空间技术等领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玻璃后盖20还可以包括:在该第二表面12上的丝印标志。

其中,在贴合膜片之前,可以在该3d玻璃10的第二表面12丝印标志,该标志包括品牌logo,如字符、图标等。可以根据丝印的颜色和效果要求来调配油墨,如镜面银/锖油墨等金属感强的油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后盖10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3d玻璃层10,在3d玻璃层10的第一表面11的防眩光层21,在3d玻璃层10的第二表面12的膜片层23,该3d玻璃10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且包括透光护镜区域13和非透光护镜区域14,该防眩光层21和膜片层23不覆盖该透光护镜区域13,使玻璃后盖20的透光护镜区域13可以用作该摄像头的护镜,使得玻璃后盖20作为机壳为一整体,可以提高该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另外,防眩光层21可以达到玻璃后盖表面光哑的视觉和触觉上的对比,膜片层23还可以达到多种视觉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和上述玻璃后盖20,该玻璃后盖20的透光护镜区域对应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该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感光部件,这些感光部件也需要透光,因此玻璃后盖20的透光护镜区域还可以对应移动终端的感光部件。

其中,若该玻璃后盖20需要花纹光泽或者光面效果,则玻璃后盖20的透光护镜区域还可以包括这些需要透光的区域。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