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声颗粒组件及适用该吸声颗粒组件的封闭式扬声器模组

文档序号:26587643发布日期:2021-09-10 19:4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声颗粒组件及适用该吸声颗粒组件的封闭式扬声器模组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声颗粒组件及适用该吸声颗粒组件的封闭式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2.如今,越来越多的颗粒状吸声材料被应用于扬声器箱体中。但是颗粒状吸声材料呈流沙状,若简单灌装于扬声器箱体中,则会进入扬声器单元中,影响单元性能。所以需要合理的灌装方式来将颗粒状吸声材料放置于扬声器箱体中。
3.公开号为cn204929226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吸声颗粒封装方式。具体为,将具有碗状的凹陷结构的金属网固定在声腔的内部用于容纳吸声颗粒,然后用壳盖封装金属网的开口,以防止在声腔振动的过程中,吸声颗粒窜出金属网。该技术方案中,镂空外壳会影响吸声性能,同时结构复杂、封装工艺要求高,金属网外部整体形状为不规则形状,需要粘接在扬声器壳体内,不便于与扬声器组装或维修更换。
4.公开号为cn206422906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另一种吸声颗粒封装方式。模组上下使用托壳,两边使用吸声材料封闭,托壳内填充有吸声颗粒,托壳主体的材质为质地柔软且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吸声棉,第一封口件为封闭结构的塑料薄片,直接粘接在托壳主体上;第二封口件为网布。在该技术方案中,托壳主体柔软,容易发生形变,在使用中不容易与声腔内壁贴合。另外,第一封口件为封闭结构的塑料薄片,实际是使用固体吸声材料封闭,会降低吸声材料的整体性能,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托壳较软,形变后第一封口件容易出现破损,从而使颗粒状材料外泄。
5.公开号为cn207869334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另一种吸声颗粒封装方式。在声腔中固定铸造一个区域用于填充吸声材料,此种方法需要单独铸造扬声器模组,铸造之后吸声颗粒的安装位置无法再修改。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吸声颗粒组件及适用该吸声颗粒组件的封闭式扬声器模组。
7.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声颗粒组件,包括周边闭合的硬质框架、支撑件和封装件;所述硬质框架具有一定的宽度,硬质框架的两侧为前端面和后端面;在硬质框架两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支撑件作为支撑封装件的龙骨;硬质框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封装件,且封装件与支撑件以及硬质框架的四周边缘固定;吸声颗粒装填在由硬质框架、支撑件以及封装件构成的容纳空间内。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周边闭合的硬质框架为正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或者圆形框架中的一种。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为杆件,所述封装件为透声材料。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硬质框架上,或者与硬
质框架一体成型。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硬质框架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由两个支撑件交叉后形成十字形结构。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硬质框架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由纵横各两个支撑件交叉后形成九宫格结构。
13.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闭式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单元和箱体,扬声器单元被设置在箱体上,还包括前述吸声颗粒组件,所述吸声颗粒组件设置在箱体中,吸声颗粒组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垂直于传声方向,箱体内部留有未填充吸声颗粒的空间。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声颗粒组件的硬质框架与所述箱体内壁紧配合,硬质框架外部轮廓与箱体内壁适配。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传声方向上,吸声颗粒组件按照以下方式之一放置:
16.吸声颗粒组件紧靠扬声器单元,吸声颗粒组件与箱体后壁之间留有未填充吸声颗粒的空间;或者
17.吸声颗粒组件紧靠箱体后壁放置,在扬声器单元与吸声颗粒组件前端面之间留有未填充吸声颗粒的空间;或者
18.吸声颗粒组件位于扬声器单元与箱体后壁之间的任意位置,在扬声器单元与吸声颗粒组件的前端面之间,以及在吸声颗粒组件的后端面与箱体后壁之间留有未填充吸声颗粒的空间。
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20.(1)本发明所述吸声颗粒组件封装方便、结构简单,且不会发生形变,可以作为模块化结构,放置或取出音箱,便于与扬声器壳体相组装,利于重复使用或更换。
21.(2)本发明所述封闭式扬声器模组,可以在使用较少量吸声颗粒材料的情况下得到性能较好的扬声器系统,大幅降低了吸声颗粒材料填充成本。
22.(3)本发明所述封闭式扬声器模组,在无需使用吸声颗粒完全填满扬声器箱体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共振频率f0,增强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实现低频下潜,重放更低频率的声音。
附图说明
23.图1是硬质框架示意图;
24.图2是支撑件示意图;
25.图3是支撑件与硬质框架组装后示意图;
26.图4是封装件粘贴在支撑件和硬质框架上的示意图;
27.图5是吸声颗粒组件紧靠扬声器单元放置的示意图;
28.图6是吸声颗粒组件位于扬声器单元与后声腔底部之间的任意位置的示意图;
29.图7是吸声颗粒组件紧靠后声腔底部放置的示意图;
30.图8是未填充吸声颗粒的空腔,以及图5、图6、图7所示吸声颗粒填充情况下的扬声器模组共振频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容易理解,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实质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象出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或限定。
32.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3.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4.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35.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3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7.为了适用于无法独立填充在扬声器腔体的颗粒状吸声材料。本发明提出一种吸声颗粒组件5,包括周边闭合的硬质框架1,支撑件2和封装件3。周边闭合的硬质框架 1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或者圆形框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具有内部腔体的框架,具体根据其在扬声器箱体中的安装位置确定,以与扬声器箱体内壁形状相适应。一般优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框架。硬质框架1采用不易发生形变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塑料、木材等。硬质框架1具有一定的宽度,以便与支撑件2和封装件3配合,在其内部形成放置吸声颗粒的空间。
38.硬质框架1的两侧为前端面和后端面。在硬质框架1两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有支撑件2和封装件3。封装件3用于封装硬质框架1两侧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从而与硬质框架1一起将吸声颗粒封装于硬质框架1中,以形成吸声颗粒组件。其中,支撑件2同样采用不易发生形变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塑料、木材等。优选地,支撑件2与硬质框架1可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支撑件2两端固定在硬质框架1上后,优选地,支撑件2与硬质框架1一体成型。封装件3粘接在支撑件2以及硬质框架1的四周边缘上。
3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2为细长的杆件结构。可以使用两个支撑件2交叉后在硬质框架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形成十字形结构,以强化对封装件3的支撑作用,使封装件3不易发生形变。当然,还可以使用纵横交错的四个支撑件2,形成九宫格、网格、菱形网格等。
40.封装件3为透声且可以包裹吸声材料的封装材料,例如网布、网板等。
41.本发明使用硬质框架1、支撑件2和封装件3构建形成的吸声颗粒组件整体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柱形,以及与安装位置相适应的其他形状。吸声颗粒组件两个端面使用封装件透声。且由于支撑件2的支撑,两个端面的封装件不会发生形变。本发明所述的吸声颗粒组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方便快捷地放置在扬声器模组中的声腔内,无需预先铸造安装位置。
42.吸声颗粒组件的硬质框架1通过与扬声器模组的声腔内壁过盈配合实现稳固安
装。安装后不受到声振动的任何影响,但是通过外力可以无破损地取出,从而可以立于扬声器模组腔体内部的任何位置,且可以重复利用。封装件3所在前端面和后端面垂直于传声方向,从而可以保证流沙状吸声颗粒材料的定型而最大效率地利用吸声材料,也便于在不需要时取出,这样可以保证不浪费吸声颗粒材料,也可以起到吸声颗粒材料重复利用的作用。
43.作为一个实施例,吸声颗粒组件整体为长方体,平行于扬声器轴向的四周使用与系统相同或其它合适的硬质材料;垂直于扬声器单元轴向的两个端面,使用四根极细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记的支撑件2排列成九宫格样式,然后粘合透声且可包裹吸声颗粒的网布。如此合成了一个可以包裹吸声颗粒材料的封装结构。
4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封闭式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单元4和箱体,扬声器单元 4被嵌在平面障板上,或安装在箱体上。所述吸声颗粒组件5设置在箱体内腔6中,且硬质框架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垂直于传声方向。假设以扬声器单元所在位置为前端,则在传声方向与扬声器单元对应的箱体侧壁为被称为箱体后壁7。
45.所述吸声颗粒组件5的硬质框架1与所述箱体内壁过盈紧配合。在传声方向上,吸声颗粒组件5的厚度小于扬声器单元至箱体后壁7之间的距离。如图5、图6、图7所示,吸声颗粒组件5按照以下方式之一放置:
46.第一种放置方式,吸声颗粒组件5紧靠扬声器单元4,吸声颗粒组件5与箱体后壁 7之间留有未填充吸声颗粒的空间;
47.第二种放置方式,吸声颗粒组件5位于扬声器单元4与箱体后壁7之间的任意位置,在扬声器单元4与吸声颗粒组件5前端面之间,以及在吸声颗粒组件5后端面与箱体后壁7之间留有未填充吸声颗粒的空间;
48.第三种放置方式:吸声颗粒组件5紧靠箱体后壁7放置,在扬声器单元4与吸声颗粒组件5前端面之间留有未填充吸声颗粒的空间。
49.如图8所示,实验结果表明,与后声腔不填充吸声材料相比,在摆放吸声颗粒组件后,共振频率大大降低;与填满吸声材料相比,仅使用封闭式扬声器模组中腔体体积约四分之一倍的吸声颗粒材料,就可以将共振频率降低13hz,从而大大降低吸声颗粒材料的填充成本。优选地,吸声颗粒组件5紧靠扬声器单元4放置,其效果最佳,可以在填充较少的吸声颗粒材料的情况下获得性能较好的扬声器系统。不仅如此,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适用于新型颗粒状吸声材料,对于常用的吸声材料,如三聚氰胺、玻璃纤维,也可以采用留有空腔的方式而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