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客画像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8192发布日期:2020-08-18 17:3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游客画像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游客画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旅游管理手段、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新的热点。旅游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产业,进行跨界融合,推进旅游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更好满足游客个性化服务需求。通过旅游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旅游信息化成为旅游业管理高技术化、最优化的实现途径。现有的大部分旅游信息化项目通过建设专属的旅游信息化平台,并基于该平台从旅游景区监控设备、旅游网站、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站以及一些手机app获取旅游相关数据。但是,这些通过监控、网站和手机app等渠道获取的旅游相关数据维度不同,数据量大且繁杂,很难形成系统性的旅游数据,所以无法有效利用这些旅游数据规划旅游资源以进一步发展旅游业,且部分获取方式还需用户安装相应的手机app,容易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高。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游客画像方法,可以有效依托通信运营商数据,充分利用通信运营商数据的时空连续性对游客进行画像,并基于游客画像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建设和发展旅游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游客画像方法及装置,以解决通过监控、

网站和手机app等渠道获取的旅游相关数据维度不同,数据量大且繁杂,很难形成系统性的旅游数据,导致无法有效利用这些旅游数据规划旅游资源以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游客画像方法,包括:

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

对所述基站连接数据和所述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基于所述出行数据和所述逗留数据对游客进行画像。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基站连接数据和所述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连接数据和所述通信信令数据,获取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其中,所述移动轨迹信息包括移动速度、移动轨迹和对应的时间点;

基于所述移动轨迹信息,获取游客的所述出行数据和所述逗留数据;其中,所述出行数据包括出行时间、出发地、出行目的地、出行枢纽和出行交通工具,所述逗留数据包括逗留时长和逗留地点。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基站连接数据和所述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出行数据,优化旅游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

基于所述逗留数据,优化旅游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的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出行数据,优化旅游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包括:

按照所述出行数据中的所述出行时间和所述出行枢纽,进行客流量统计,获得客流量统计结果;

基于所述客流量统计结果优化旅游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逗留数据,优化旅游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的配置,包括:

基于所述逗留数据,获取游客的逗留时长分布和逗留地点分布;

基于所述逗留时长分布和所述逗留地点分布,优化旅游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的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基站连接数据和所述通信信令数据,获取游客的客流初始信息;其中,所述客流初始信息包括游客终端的归属地信息和预设时间段内的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

对所述客流初始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客流分析信息;其中,所述客流分析信息包括区域人口分布信息和客流来源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客流初始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客流分析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客流分析信息中的所述区域人口分布信息进行对标分析,获得对标分析结果;其中,所述区域人口分布信息包括本地区常住人口分布信息、本地区流出客流分布信息和本地区流入客流分布信息;

基于所述对标分析结果获得客流趋势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客流分析信息中的所述区域人口分布信息进行对标分析,获得对标分析结果,包括:

将当前时间的所述区域人口分布信息与预设历史时间段对应的所述区域人口分布信息进行对比,获得当前时间的区域人口分布与预设历史时间段对应的区域人口分布之间的差异;

根据当前时间的区域人口分布与预设历史时间段对应的区域人口分布之间的差异,获得对标分析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对标分析结果获得客流趋势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客流趋势信息和所述客流来源信息进行客流量预警和涉旅资源的调度;其中,所述客流来源信息包括客流来源地信息和国外客流的入境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游客画像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基站连接数据和所述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画像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出行数据和所述逗留数据对游客进行画像。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游客画像方法,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对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对游客进行画像,可以有效依托通信运营商数据,充分利用通信运营商数据的时空连续性对游客进行画像,并基于游客画像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建设和发展旅游业。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游客画像方法及装置,考虑到通过监控、网站和手机app等渠道获取的旅游相关数据维度不同,数据量大且繁杂,很难形成系统性的旅游数据,导致无法有效利用这些旅游数据规划旅游资源以进一步发展旅游业,而且部分获取方式还需用户安装相应的手机app,容易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高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游客画像方法,可以有效依托通信运营商数据,充分利用通信运营商数据的时空连续性对游客进行画像,并基于游客画像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建设和发展旅游业。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游客画像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

其中,基站连接数据包括游客终端连接基站的时间点、连接时长和基站基本信息等,通信信令数据包括游客终端与通信运营商通信系统之间发送信令的时间与信令的内容等。

游客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可以反映游客的位置,而通过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可以获取游客终端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取游客的位置信息。基于游客的位置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进而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为游客画像。而且,由于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广泛,且通信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为7*24全天候服务,因此,获取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具有时空连续性,从而可以从时间维度和地理位置维度无间断地获取游客的位置信息,进而为游客进行更加精准的画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通信基站获取游客终端与通信基站之间的基站连接数据,并从通信运营商的客户服务系统获取游客终端的通信信令数据。

步骤s102,对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其中,出行数据包括出行时间、出发地、出行目的地、出行枢纽和出行交通工具;逗留数据包括逗留时长和逗留地点。

通过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可以获知游客的位置信息,将这些位置信息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与排列,可以获得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进一步分析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可以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如,游客终端连接的基站随时间发生切换,则说明游客处于出行状态,那么游客终端连接的初始的、未发生切换的基站的位置即为游客的出发地,此时的时间点为出行时间,游客连接基站停止切换的最末次基站的位置即为游客的出行目的地,出行交通工具可以根据终端连接基站的切换速度和基站间的距离进行计算,而出行枢纽可以根据游客的出行轨迹进行推测。又如,游客终端始终连接同一个基站,则说明该游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通过基站的位置和游客终端与基站的连接时长,可以获得游客的逗留地点和逗留时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包括:

首先,根据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获取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

其中,移动轨迹信息包括移动速度、移动轨迹和对应的时间点。

根据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可以获得游客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按时间排列,可以获得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轨迹信息中的移动速度可以根据游客终端连接基站的切换速度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进行估算。

其次,基于移动轨迹信息,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其中,出行数据包括出行时间、出发地、出行目的地、出行枢纽和出行交通工具,逗留数据包括逗留时长和逗留地点。需要说明的是,出行交通工具可以根据游客终端的移动速度推测。

根据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可以判断游客处于出行状态还是逗留状态,进而获得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步骤s103,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对游客进行画像。

对游客进行画像是指将游客的具体信息抽象成游客的属性,并基于这些属性更加形象化的描述游客的过程。其中,游客的属性包括游客的年龄、兴趣偏好和消费能力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抽象游客的标签,并基于这些标签对游客进行画像,从而获得游客画像,并基于游客画像为游客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如,基于游客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获得游客的出行枢纽为飞机场、高铁站等出行消费较高的出行枢纽,逗留地点的酒店或饭店为高档类消费场所,则说明游客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因此游客获得标签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游客的逗留地点包括酒吧、ktv等场所,则说明游客较为年轻,因此游客获得的标签为年轻。综合上述标签可以获得该游客的画像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年轻游客。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除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对游客进行画像之外,还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优化相关涉旅资源的配置。如图2所示,该游客画像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101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2,对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3,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对游客进行画像。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103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4,基于出行数据,优化旅游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

其中,出行数据包括出行时间、出发地、出行目的地、出行枢纽和出行交通工具。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出行是否顺畅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通过对游客的出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的旅游公共交通资源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分析原因,着重发展,并为其倾斜相关资源,而对于优势则需要继续发扬以提升游客出行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出行数据优化旅游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包括:

首先,按照出行数据中的出行时间和出行枢纽,进行客流量统计,获得客流量统计结果。

集中若干游客的出行数据,并按照时间维度和出行枢纽维度进行统计,从而获得客流量统计结果。

其次,基于客流量统计结果优化旅游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

客流量统计结果可以反映不同时间段不同出行交通枢纽的游客客流量,将交通枢纽当前的实际客流量与交通枢纽预设的核载客流量进行比较,当核载客流量不足以承载实际的游客客流量时,调整旅游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使其满足游客客流量需求。

步骤s205,基于逗留数据,优化旅游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的配置。

其中,逗留数据包括逗留时长和逗留地点。逗留数据可以反映游客的住宿和餐饮信息,通过分析游客的住宿和餐饮信息可以发现当前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分析原因,着重发展,并为其倾斜相关资源,而对于优势则需要继续发扬以提升游客的住宿和用餐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逗留数据优化旅游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的配置,包括:

首先,基于逗留数据,获取游客的逗留时长分布和逗留地点分布。

集中若干游客的逗留数据,并将这些逗留数据在同一时间维度进行整理,从而获得游客的逗留时长分布。采用同样的方式,将若干游客的逗留数据按照位置维度进行整理,获得游客的逗留地点分布。

其次,基于逗留时长分布和逗留地点分布,优化旅游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的配置。

对逗留时长分布进行分析可以获知游客住宿和餐饮的时间分布。同样,分析逗留地点分布可以获知游客住宿的地址分布和餐饮的地址分布。基于这些分布信息可以获知游客的住宿需求和餐饮需求,从而判断当前的旅游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是否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当不满足游客的需求时,可以按照游客的住宿和餐饮需求调整当前的旅游住宿资源和餐饮资源的配置,从而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住宿和餐饮体验。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游客画像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101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2,基于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获取游客的客流初始信息。

其中,客流初始信息包括游客终端的归属地信息和预设时间段内的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站连接数据包括游客终端连接基站的时间点、连接时长和基站基本信息等,通信信令数据包括游客终端与通信运营商通信系统之间发送信令的时间与信令的内容等。通过历史基站连接数据或者历史通信信令数据,可以获取游客终端的归属地。游客终端的归属地一般为游客的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因此,游客终端的归属地信息可以反映游客的来源地。同时,游客终端可以反映游客的位置信息,通过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可以获取游客终端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取游客的位置信息,将这些位置信息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与排列,可以获得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

步骤s303,对客流初始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客流分析信息。

其中,客流分析信息包括区域人口分布信息和客流来源信息。

客流分析信息可以反映该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客流来源,进一步地,如果将游客的其他属性信息与客流分析信息叠加,可以从更多维度、更加精细地展示该区域的涉旅信息。其中,游客的属性信息可以基于游客画像获取,如游客的消费能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客流初始信息中的归属地信息判断游客是否为国内游客,如果游客为国内游客,则判定该游客的来源地为终端的归属地,如果游客为国外游客,则可以基于通信运营商客户服务系统的通信信令数据获得游客的来源地,还可以获得国外游客的入境游客城市游览路线和入境口岸等信息。另外,通过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和客流来源信息,可以判断游客是本地区常住人口还是本地区流入客流,并进一步获得本地区常住人口分布和本地区流入客流分布,同时还可以获取本地区流出的客流分布,进而基于本地区常住人口分布、本地区流出客流分布和本地区流入客流分布获得区域人口分布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为更加精细的分析游客数据,还可以将本地区流入客流分为本地区流入的省外客流和本地区流入的省外客流,并进一步获取本地区流入的省外客流分布和本地区流入的省外客流分布。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获取客流分析信息之后,再基于客流分析信息获取客流趋势信息。如图4所示,该游客画像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301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2,基于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获取游客的客流初始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302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3,对客流初始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客流分析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303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4,基于客流分析信息中的区域人口分布信息进行对标分析,获得对标分析结果。

其中,区域人口分布信息包括本地区常住人口分布信息、本地区流出客流分布信息和本地区流入客流分布信息。

对标分析是将当前信息与标杆信息作比较。其中,标杆信息是具有对比意义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标杆信息可以是与当前信息类似的同类信息,也可以是该信息的历史同期信息。如,该区域的当前人口分布信息的标杆信息可以是其他区域的人口分布信息,也可以是该区域的历史同期人口分布信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于客流分析信息中的区域人口分布信息进行对标分析,获得对标分析结果,包括:

首先,将当前时间的区域人口分布信息与预设历史时间段对应的区域人口分布信息进行对比,获得当前时间的区域人口分布与预设历史时间段对应的区域人口分布之间的差异。

其次,根据当前时间的区域人口分布与预设历史时间段对应的区域人口分布之间的差异,获得对标分析结果。

如果当前时间区域人口分布中的流入客流分布较预设历史时间段本区域的流入客流分布更加密集,则获得的对标分析结果为本地区当前流入客流量大于预设历史时间段的流入客流量。

步骤s405,基于对标分析结果获得客流趋势信息。

对标分析结果可以反映当前的游客流入量和流出量与历史同期或其他预设历史时间的游客流入量和流出量之间的差异,根据该差异可以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地区的游客流入趋势和流出趋势。

如,对标分析结果为本地区当前流入客流量大于预设历史时间段的流入客流量。根据该对标分析结果可以推测本地区的流入客流将持续增加,获得客流将增加的趋势信息。进一步地,通过客流将增加的趋势可以推测出本地区的旅游业较预设历史时间段有所发展,且仍处于发展阶段。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方法的流程图,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获取客流趋势信息之后,进一步根据客流趋势信息和客流来源信息进行客流量预警和涉旅资源的调度。如图5所示,该游客画像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1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2,基于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获取游客的客流初始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02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2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3,对客流初始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客流分析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03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3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4,基于客流分析信息中的区域人口分布信息进行对标分析,获得对标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04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4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5,基于对标分析结果获得客流趋势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05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5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6,基于客流趋势信息和客流来源信息进行客流量预警和涉旅资源的调度。

其中,客流来源信息包括客流来源地信息和国外客流的入境信息。

如果客流趋势为客流持续增加,则提前制定客流量警戒线,并在客流量超过预设的客流量警戒线时发布相应的客流量预警。同时还可根据客流来源信息和客流趋势信息及时调度涉旅资源,从而提升游客出游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客流来源趋势为流入客流将增加而流出客流将减少,则说明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地区承载的客流量较当前将增加,需要设置客流量警戒线,并在客流量超出客流量警戒线后及时进行客流量预警,同时增加相应的涉旅资源配置。如果客流来源趋势为流入客流将减少而流出客流将增加,则本地区承载的客流量较当前将较少,可以适当减少涉旅资源分配以降低资源的浪费。

可以理解的是,将客流来源信息与客流趋势信息相结合,可以更具针对性的进行客流量预警和涉旅资源的调度。如,基于客流来源信息与客流趋势信息判断国外流入客流将增加,则可以适当调配更多具有第二语言能力的导游至相应景区。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游客画像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该游客画像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01、分析模块602、第二获取模块603和画像模块604。

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

其中,基站连接数据包括游客终端连接基站的时间点、连接时长和基站基本信息等,通信信令数据包括游客终端与通信运营商通信系统之间发送信令的时间与信令的内容等。

游客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可以反映游客的位置,而通过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可以获取游客终端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取游客的位置信息。基于游客的位置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进而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为游客画像。而且,由于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广泛,且通信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为7*24全天候服务,因此,获取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具有时空连续性,从而可以从时间维度和地理位置维度无间断地获取游客的位置信息,进而为游客进行更加精准的画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601通过通信基站获取游客终端与通信基站之间的基站连接数据,并从通信运营商的客户服务系统获取游客终端的通信信令数据。

分析模块602,用于对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

通过游客终端的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可以获知游客的位置信息,将这些位置信息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与排列,可以获得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进一步分析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可以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析模块602对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分析结果为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其中,移动轨迹信息包括移动速度、移动轨迹和对应的时间点。具体过程包括:

根据基站连接数据和通信信令数据,可以获得游客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按时间排列,可以获得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轨迹信息中的移动速度可以根据游客终端连接基站的切换速度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进行估算。

第二获取模块603,用于基于分析结果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其中,出行数据包括出行时间、出发地、出行目的地、出行枢纽和出行交通工具;逗留数据包括逗留时长和逗留地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得的分析结果为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第二获取模块603基于移动轨迹信息,可以获取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具体地,第二获取模块603首先根据游客的移动轨迹信息,判断游客处于出行状态还是逗留状态,进而获得游客的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

如,游客终端连接的基站随时间发生切换,则说明游客处于出行状态,那么游客终端连接的初始的、未发生切换的基站的位置即为游客的出发地,此时的时间点为出行时间,游客连接基站停止切换的最末次基站的位置即为游客的出行目的地,出行交通工具可以根据终端连接基站的切换速度和基站间的距离进行计算,而出行枢纽可以根据游客的出行轨迹进行推测。又如,游客终端始终连接同一个基站,则说明该游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通过基站的位置和游客终端与基站的连接时长,可以获得游客的逗留地点和逗留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出行数据中的出行交通工具可以根据游客终端的移动速度推测。

画像模块604,用于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对游客进行画像。

对游客进行画像是指将游客的具体信息抽象成游客的属性,并基于这些属性更加形象化的描述游客的过程。其中,游客的属性包括游客的年龄、兴趣偏好和消费能力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画像模块604基于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抽象游客的标签,并基于这些标签对游客进行画像,从而获得游客画像,并基于游客画像为游客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如,基于游客出行数据和逗留数据,获得游客的出行枢纽为飞机场、高铁站等出行消费较高的出行枢纽,逗留地点的酒店或饭店为高档类消费场所,则说明游客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因此游客获得标签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游客的逗留地点包括酒吧、ktv等场所,则说明游客较为年轻,因此游客获得的标签为年轻。综合上述标签可以获得该游客的画像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年轻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