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系统以及投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09107发布日期:2021-11-26 21:0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投影系统以及投影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关于一种投影显示技术,且特别关于一种用以显示的投影系统以及其投影方法。


背景技术:

2.一般而言,多个投影机可投射多个投影画面至同一投影面上,以形成拼接画面。在此过程中,使用者需手动调整投影机,以将多个投影画面对准拼接。然而,由于投影面可能为非平面区域,或者投影环境的整体亮度可能较低,使用者在调整过程中,往往由于多个投影机所投射的多个投影画面的格线颜色相同而花费较多时间,进而发生调整错误的情况。有鉴于此,以下将提出较佳的解决方案的实施例。
[0003]“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系统以及投影方法,可借由多个投影机同时投射多个网格画面来进行拼接校正,以使多个投影机经校正后可在投影面上投射出适当的拼接投影画面。
[0005]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6]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系统。投影系统包括第一投影机以及第二投影机。第一投影机用以投射第一网格画面至投影面。第二投影机用以投射第二网格画面至投影面,且第二网格画面与第一网格画面拼接为拼接投影画面。第一网格画面包括第一融合区域,且第一融合区域中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二网格画面包括第二融合区域,且第二融合区域中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互补色,使得当形成拼接投影画面时,第一网格画面与第二网格画面的重叠区域的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
[0007]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系统包括第一投影机、第二投影机、第三投影机以及第四投影机。第一投影机用以投射第一网格画面至投影面。第二投影机用以投射第二网格画面至投影面。第三投影机用以投射第三网格画面至投影面。第四投影机用以投射第四网格画面至投影面,以使第一至第四网格画面拼接为拼接投影画面。第一网格画面包括第一右融合区域、第一下融合区域及第一交叉区域。第一交叉区域位于第一右融合区域与第一下融合区域的重叠处。第二网格画面包括第二左融合区域、第二下融合区域及第二交叉区域。第二交叉区域位于第二左融合区域与第二下融合区域的重叠处。第三网格画面包括第三上融合区域、第三右融合区域及第三交叉区域。第三交叉区域位于第三上融合区域与第三右融合区域的重叠处。第四网格画面包括第四上融合区域、第四左融合区域及第四交叉区域。第四交叉区域位于第四上融合
区域与第四左融合区域的重叠处。第一右融合区域及第一下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二左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二下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三上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三右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四上融合区域及第四左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一交叉区域及第四交叉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三颜色。第二交叉区域及第三交叉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四颜色。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互补色。第三颜色与第四颜色为互补色,使得当第一至第四网格画面进行拼接,以形成拼接投影画面时,第一至第四网格画面的重叠区域的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
[0008]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方法,其可用于投影系统。投影系统包括第一投影机以及第二投影机。投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由第一投影机投射第一网格画面至投影面,第一网格画面包括第一融合区域,且第一融合区域中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借由第二投影机投射第二网格画面至投影面,第二网格画面包括第二融合区域,第二融合区域中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且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互补色。移动第一网格画面及第二网格画面,以拼接形成拼接投影画面。第一融合区域与第二融合区域至少一部分重叠,且第一网格画面与第二网格画面的重叠区域的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
[0009]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方法适于投影系统。投影系统包括第一投影机、第二投影机、第三投影机及第四投影机。所述投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由第一投影机投射第一网格画面至投影面,其中第一网格画面包括第一右融合区域、第一下融合区域及第一交叉区域,其中第一交叉区域位于第一右融合区域与第一下融合区域的重叠处;借由第二投影机投射第二网格画面至投影面,其中第二网格画面包括第二左融合区域、第二下融合区域及第二交叉区域,其中第二交叉区域位于第二左融合区域与第二下融合区域的重叠处;借由第三投影机投射第三网格画面至投影面,其中第三网格画面包括第三上融合区域、第三右融合区域及第三交叉区域,其中第三交叉区域位于第三上融合区域与第三右融合区域的重叠处;借由第四投影机投射第四网格画面至投影面,其中第四网格画面包括第四上融合区域、第四左融合区域及第四交叉区域,其中第四交叉区域位于第四上融合区域与第四左融合区域的重叠处;以及移动第一网格画面、第二网格画面、第三网格画面及第四网格画面,以拼接形成拼接投影画面。第一右融合区域及第一下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二左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二下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三上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三右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四上融合区域及第四左融合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一交叉区域及第四交叉区域的格线显示为第三颜色。第二交叉区域及第三交叉区域与的格线显示为第四颜色。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互补色。第三颜色与第四颜色为互补色,使得当形成拼接投影画面时,第一至第四网格画面的重叠区域的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
[0010]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投影系统以及投影方法中,可借由多个投影机投射多个网格画面,以进行投影画面的拼接校正。各网格画面可包括融合区域,用于与其他网格画面的融合区域重叠。在未重叠时,多个网格画面的融合区域的格线分别显示为不同颜色,且当例如两不同融合区域重叠时,其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因此,由于辨识颜色可用以提示使用者至少两融合区域的位置,故本发明可有效提示使用者网格画面是否被准确拼接,从而快速有效的在投影面上投射出良好拼接的
画面。
[0011]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方块示意图。
[0013]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系统的投影示意图。
[0014]
图3a至图3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画面的示意图。
[0015]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方法的流程图。
[0016]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投影系统的投影示意图。
[0017]
图6a~6e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投影画面的示意图。
[0018]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投影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0020]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方块示意图。参考图1,投影机100包括处理器110、输入单元120以及投影单元130。处理器110耦接输入单元120以及投影单元130。在本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20用以接收由外部输入的操作信号而输出对应操作信号的操作指令至处理器110。输入单元120可例如是投影机100的控制面板或投影机100的遥控设备等,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举例而言,当使用者欲调整投影画面时,可透过操作输入单元120来启用操作选单(on screen display,osd),并且透过操作输入单元120来传递操作指令,以进行投影设定。
[0021]
在本实施例中,投影机100可与另一投影机配合进行投影。投影机100的投影单元130可投射网格画面至投影面,以供使用者通过输入单元120来调整该网格画面。网格画面包括融合区域及非融合区域。举例而言,当两台投影机共同投影时,融合区域用于与另一投影机的网格画面的融合区域重叠,以使两投影机的两个投影画面可妥善地拼接在一起。因此,投影机100的处理器110可依据操作指令来控制投影单元130,以在投影机100的网格画面内设定融合区域的数量、位置及尺寸。
[0022]
在本实施例中,投影单元130可包括光源模块、光机模块、投影镜片组、以及影像传输界面等相关电路元件。举例而言,光源模块可包括放电灯泡、发光二极管或者激光光源等发光单元。光机模块可包括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或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可例如包含反射式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或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可例如包含透光液晶面板(transparent liquid crystal panel)。投影镜片组可包括多个镜片,并且所述多个镜片可设置于光束的光路上。处理器110例如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编程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
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编程控制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类似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
[0023]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系统的投影示意图。图3a至图3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画面的示意图。参考图2至图3d,投影系统200包括第一投影机210以及第二投影机220。图2为第一投影机210以及第二投影机220朝向投影面s1进行投射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a及图3d为投影面s1的正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透过操作第一投影机210或第二投影机220的输入单元来启用各自的操作选单,以进行投影画面的拼接及校正,例如设定第一投影机210或第二投影机220的融合区域的位置以及范围。
[0024]
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经设定,第一投影机210投射第一网格画面pa至投影面s1,且第二投影机220投射第二网格画面pb至投影面s1。第一网格画面pa包括第一非融合区域pa1以及第一融合区域pa2。第二网格画面pb包括第二非融合区域pb1以及第二融合区域pb2。第一网格画面pa与第二网格画面pb经使用者控制可移动,使第一融合区域pa2与第二融合区域pb2至少部分重叠,进而形成拼接投影画面pc。进一步说明,使用者可利用上述的输入单元120来控制第一网格画面pa或第二网格画面pb的移动,以形成拼接投影画面pc。
[002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融合区域pa2位于第一网格画面pa的右侧,且第二融合区域pb2为第二网格画面pb的左侧,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融合区域pa2可位于第一网格画面pa的下侧,且第二融合区域pb2可位于第二网格画面pb的上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融合区域pa2的面积不大于第一网格画面pa的二分之一,且第二融合区域pb2的面积不大于第二网格画面pb的二分之一。第一融合区域pa2以及第二融合区域pb2的范围以及位置可依使用需求设定。
[002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非融合区域pa1以及第二非融合区域pb1的格线显示为基础颜色,且基础颜色可例如是白色(white)。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基础颜色rgb值为(255,255,255)。如图3a及3b所示,以实线代表基础颜色,惟格线的绘示方式仅用以举例说明其颜色,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002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融合区域pa2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且第一颜色可例如是绿色(green)。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颜色rgb值为(0,255,0)。如图3a所示,以点短断线代表第一颜色。第二融合区域pb2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且第二颜色可例如是洋红色(magenta)。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颜色rgb值为(255,0,255)。如图3b所示,以短断线代表第二颜色。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互补色,使得当形成拼接投影画面pc(如图3c所示)或pd(如图3d所示)时,第一网格画面pa与第二网格画面pb的重叠区域(即第一融合区域pa2与第二融合区域pb2的重叠区域)的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格线内为空白),且辨识颜色例如为白色,其rgb值为(255,255,255)。在本实施例中,辨识颜色与基础颜色相同,惟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辨识颜色亦可与基础颜色不同。
[0028]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者在调整第一投影机210以及第二投影机220的投影画面时,可借由格线的颜色判断第一网格画面pa及第二网格画面pb的相对位置,进而判断第一网格画面pa及第二网格画面pb是否适当的拼接。举例而言,如图3c所示,当投影画面pc包含第一颜色的格线(以点短断线代表第一颜色)或第二颜色的格线(以短断线代表第二颜色)时,使用者可判断第一网格画面pa与第二网格画面pb尚未适当的拼接。如图3d所示,当投影
画面pd不包含第一颜色或第二颜色的格线,例如投影画面pd中的格线显示为基础颜色及/或辨识颜色(在图3d中,基础颜色与辨识颜色形同,皆以实线代表)时,使用者可判断第一网格画面pa与第二网格画面pb已适当的拼接。
[0029]
需注意的是,上述的第一颜色以及第二颜色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以及第二颜色亦可经设计或由使用者选择两个相应的互补色来呈现。
[00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画面pa的格宽与第二网格画面pb的格宽相同,并且第一网格画面pa的最小格宽及/或第二网格画面pb的最小格宽可等于一个像素尺寸(one pixel size)。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进行拼接之前,第一网格画面pa的网格可填充为黑色,且第二网格画面pb的网格可填充为黑色。举例而言,第一网格画面pa的第一非融合区域pa1及/或第二网格画面pb的第二非融合区域pb1的网格可填充为黑色,且第一融合区域pa2及/或第二融合区域pb2的网格亦可填充为黑色。惟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当开始拼接时,亦即第一网格画面pa的第一融合区域pa2与第二网格画面pb的第二融合区域pb2存在重叠区域时,在该重叠区域中,网格可填充为灰色。
[0031]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2、图3a~3d以及图4,图4的实施例的投影方法可适用于图2的投影系统200以及图3a~3d的投影情境。投影系统200的第一投影机210以及第二投影机220可执行以下步骤s410~s430。
[0032]
在步骤s410,第一投影机210投射第一网格画面pa至投影面s1,其中第一网格画面pa包括第一融合区域pa2,且第一融合区域pa2中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在步骤s420,第二投影机220投射第二网格画面pb至投影面s1,其中第二网格画面pb包括第二融合区域pb2,第二融合区域pb2中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且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互补色。在步骤s430,使用者操作第一投影机210以及第二投影机220,使得第一网格画面pa及第二网格画面pb可移动,以拼接形成拼接投影画面pc或pd。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融合区域pa2与第二融合区域pb2至少一部分重叠,且重叠区域的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
[0033]
本实施例的投影方法可让使用者便利且快速地调整投影系统200的第一投影机210以及第二投影机220分别在投影面s1上的投影位置,以使可投射出具有良好拼接效果的拼接投影画面pd。
[0034]
关于本实施例的投影系统200的相关内部单元、投影细节及技术手段可参考上述图1及图3a至图3d实施例而可获致足够的教示、建议以及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0035]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投影系统的投影示意图。图6a~6e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投影画面的示意图。参考图5以及图6a~6e,投影系统500包括第一投影机510、第二投影机520、第三投影机530以及第四投影机540。图5为第一投影机510、第二投影机520、第三投影机530以及第四投影机540朝向投影面s2进行投射的俯视图,并且图6a~6e为投影面s2的正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透过操作第一投影机510、第二投影机520、第三投影机530以及第四投影机540分别的输入单元来启用各自的操作选单,以进行四个投影画面的拼接校正,例如设定各投影画面至少一个融合区域的位置以及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投影机510、第二投影机520、第三投影机530以及第四投影机540类似于上述图2的两个投影机210、220,因此相关技术细节亦可参照上述图2实施例的说明来推得。
[0036]
具体而言,如图6a~6e所示,经由使用者设定后,第一投影机510投射第一网格画
面p1至投影面s2的左上位置,第二投影机520投射第二网格画面p2至投影面s2的右上位置,第三投影机530投射第三网格画面p3至投影面s2的左下位置,并且第四投影机540投射第四网格画面p4至投影面s2的右下位置。
[00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画面p1包括第一非融合区域p11、第一右融合区域p12及第一下融合区域p13。如图6a所示,第一右融合区域p12与第一下融合区域p13的交叉区域记为第一交叉区域p14,亦即,第一交叉区域p14位于第一右融合区域p12与第一下融合区域p13的重叠处。同样的,第二网格画面p2包括第二非融合区域p21、第二左融合区域p22及第二下融合区域p23如图6b所示,第二左融合区域p22与第二下融合区域p23的交叉区域记为第二交叉区域p24,亦即,第二交叉区域p24位于第二左融合区域p22与第二下融合区域p23的重叠处。同样的,第三网格画面p3包括第三非融合区域p31、第三右融合区域p32及第三上融合区域p33。如图6c所示,第三右融合区域p32与第三上融合区域p33的交叉区域记为第三交叉区域p34,亦即,第三交叉区域p34位于第三右融合区域p32与第三上融合区域p33的重叠处。同样的,第四网格画面p4包括第四非融合区域p41、第四左融合区域p42及第四上融合区域p43。如图6d所示,第四左融合区域p42与第四上融合区域p43的交叉区域记为第四交叉区域p44,亦即,第四交叉区域p44位于第四左融合区域p42与第四上融合区域p43的重叠处。
[003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非融合区域p11、第二非融合区域p21、第三非融合区域p31以及第四非融合区域p41的格线显示为基础颜色,如图6a~6d所示,以实线代表基础颜色。
[003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右融合区域p12及第一下融合区域p13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二左融合区域p22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二下融合区域p23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三上融合区域p33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第三右融合区域p32的格线显示为第一颜色。第四上融合区域p43及第四左融合区域p42的格线显示为第二颜色。进一步的,第一交叉区域p14及第四交叉区域p44的格线显示为第三颜色,且第二交叉区域p24及第三交叉区域p34的格线显示为第四颜色。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例如为绿色(green),第二颜色为洋红色(magenta)。第三颜色为红色(red),其rgb可值为(255,0,0),以波浪实线代表第三颜色。第四颜色为青色(cyan),其rgb值可为(0,255,255),以波浪断线代表第四颜色。
[00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互补色,且第三颜色与第四颜色为互补色,使得当第一至第四网格画面p1~p4进行拼接以形成拼接投影画面p5(如图6e所示)时,第一至第四网格画面p1~p4的重叠区域的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其中辨识颜色例如为白色。详细而言,第一至第四网格画面p1~p4的重叠区域包含融合区域p12与p22的重叠区域、融合区域p13与p33的重叠区域、融合区域p32与p42的重叠区域、及融合区域p23与p43的重叠区域,还包括交叉区域p14、p24、p34、与p44的重叠区域。
[0041]
需注意的是,上述的第一至第四颜色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颜色亦可经设计或由使用者选择四个相应的互补色来呈现。
[004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拼接之前,各网格画面的各非融合区域的网格可填充为黑色,且各融合区域的网格可填充为灰色或黑色。
[0043]
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图3a~3d的实施例,使用者在调整各投影机的投影画面时,可借由格线的颜色判断各网格画面p1~p4的相对位置,进而判断各网格画面p1~p4是否适当的拼接。
[0044]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投影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5至图7,本实施例的
投影方法可适用于图5的投影系统500以及图6a~6e的投影情境。投影系统500的第一至第四投影机510~540可实施以下步骤s710~s750。
[0045]
在步骤s710,第一投影机510投射第一网格画面p1至投影面s2,其中第一网格画面p1包括第一右融合区域p12、第一下融合区域p13及第一交叉区域p14,且第一交叉区域p14位于第一右融合区域p12与第一下融合区域p13的重叠处。在步骤s720,第二投影机520投射第二网格画面p2至投影面s2,其中第二网格画面p2包括第二左融合区域p22、第二下融合区域p23及第二交叉区域p24,且第二交叉区域p24位于第二左融合区域p22与第二下融合区域p23的重叠处。在步骤s730,第三投影机530投射第三网格画面p3至投影面s2,其中第三网格画面p3包括第三上融合区域p33、第三右融合区域p32及第三交叉区域p34,且第三交叉区域p34位于第三上融合区域p33与第三右融合区域p32的重叠处。在步骤s740,第四投影机540投射第四网格画面p4至投影面s2,其中第四网格画面p4包括第四上融合区域p43、第四左融合区域p42及第四交叉区域p44,且第四交叉区域p44位于第四上融合区p43域与第四左融合区域p42的重叠处。
[0046]
在步骤s750,使用者操作各投影机,使得第一网格画面p1、第二网格画面p2、第三网格画面p3及第四网格画面p4可移动,以拼接形成拼接投影画面p5。
[0047]
本实施例的投影方法可让使用者便利且快速地调整投影系统500的第一投影机510、第二投影机520、第三投影机530以及第四投影机540分别在投影面s2上的投影位置,以使可投射出具有良好拼接效果的拼接投影画面。
[0048]
关于本实施例的投影系统500的相关内部单元、投影细节及技术手段可参考上述图5及图6a~6e实施例而可获致足够的教示、建议以及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0049]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投影系统以及投影方法中,可借由多个投影机投射多个网格画面,以进行投影画面的拼接校正。各网格画面可包括融合区域,用于与其他网格画面的融合区域重叠。在未重叠时,多个网格画面的融合区域的格线分别显示为不同颜色,且当例如两不同融合区域重叠时,其格线显示为辨识颜色。因此,由于辨识颜色可用以提示使用者至少两融合区域的位置,故本发明可有效提示使用者网格画面是否被准确拼接,从而快速有效的在投影面上投射出良好拼接的画面。
[0050]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0051]
附图标记说明:
[0052]
100、210、220、510、520、530、540:投影机
[0053]
110:处理器
[0054]
120:输入单元
[0055]
130:投影单元
[0056]
200、500:投影系统
[0057]
pa、pb、p1、p2、p3、p4:网格画面
[0058]
pa1、pb1、p11、p21、p31、p41:非融合区域
[0059]
pa2、pb2、p12、p13、p22、p23、p32、p33、p42、p43:融合区域
[0060]
p14、p24、p34、p44:交叉区域
[0061]
pc、pd、p5:拼接投影画面
[0062]
s1、s2:投影面
[0063]
s410~s430、s710~s750: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