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7250发布日期:2020-08-25 19:25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平衡电枢式电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电枢式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扬声器有两种形式:其中一种通过线圈驱动振膜发声,称为动圈式扬声器,而另一种扬声器则是通过电枢(金属片)驱动振膜发声,称为动铁式扬声器。随着科技发展,近年来音乐耳机、可穿戴设备日趋小型化和薄型化,人们对这些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也要求与之配套的电子零件的体积也需要减小,性能一致性不断提高。扬声器是广泛应用于上述电子产品的一种重要零部件,要求在保障扬声器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其体积,以适应新型电子装置小型化、微型化的需要。现有动铁式扬声器的外形一般为规则的矩形或者圆形,输出和体积比不是最优化的状态。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输出体积比的平衡电枢式扬声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衡电枢式扬声器,其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及振膜,所述壳体包括上内腔及与所述上内腔上下贯通的下内腔,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于所述下内腔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磁铁、线圈、电枢及顶针,所述电枢依次穿设于所述磁铁与所述线圈中,所述顶针固定连接所述电枢和所述振膜,所述振膜位于所述上内腔中,所述壳体上宽下窄,所述上内腔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内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内腔在左右方向或/和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内腔,所述上内腔呈圆形、方形或跑道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中隔壁、从所述中隔壁外周缘向上延伸的上侧壁及向下延伸的若干下侧壁;所述上内腔介于所述中隔壁和所述上侧壁之间,所述下内腔介于所述中隔壁与所述下侧壁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隔壁具有连通所述上内腔和所述下内腔的内孔,所述下侧壁是从所述内孔的内边缘向下延伸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侧壁与至少一个所述下侧壁共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侧壁设置为四个,其中三个所述下侧壁为竖直板状,另外一个所述下侧壁为弧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盖体,并且包括盖板及设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支撑环,所述盖板遮盖所述内空腔的顶部,所述盖板设有出音孔;所述振膜包括球顶、折环部及外环部,所述折环部连接于所述球顶与所述外环部之间,所述外环部被夹持固定在所述支撑环和所述壳体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环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共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球顶下表面上的振动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围绕所述出音孔的垫圈及遮盖所述出音孔的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固定于所述垫圈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并且遮盖所述下内腔的底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壳体上宽下窄,所述上内腔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内腔,在保证上内腔提供振膜所需的振动空间的情形下,虽然缩小了下内腔的宽度,但也没有影响驱动组件安装于下内腔中,提高输出体积比,有利于缩小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体积,降低电子装置中的占用空间,便于电子装置提供多余空间给其他元器件,适应新型电子装置的微型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的壳体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平衡电枢式扬声器100,其包括壳体10、驱动组件20、振膜30、振动板40、盖体50、垫圈60、防尘网70及电路板80。

壳体10采用金属或绝缘材质,其呈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并且具有上宽下窄的外形,其包括上内腔11及下内腔12,上内腔11和下内腔12上下贯通,上内腔11为圆形、方形或跑道形,在水平方向上,上内腔11的宽度的宽度大于下内腔12的宽度,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或/和前后方向,因此壳体10上宽下窄。壳体10包括水平的中隔壁131、从中隔壁131外周缘向上延伸的圆环形上侧壁132及若干下侧壁133,上内腔11介于中隔壁131和上侧壁132之间,下内腔12介于中隔壁131与下侧壁133之间,中隔壁131具有连通上内腔11和下内腔12的内孔14,下侧壁133是从该内孔14的内边缘竖直向下延伸而成,下侧壁133设置为四个,其中三个下侧壁133为竖直板状,另外一个下侧壁133为弧形,与上侧壁132共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侧壁132可以设置方形、跑道形、其他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驱动组件20固定于壳体10的下内腔12中,其包括铁芯21、磁铁22、防跌片23、线圈24、电枢25和顶针26。铁芯21设置为环形,磁铁22设置为两个,上下相对的固定收容于铁芯21中,防跌片23安置于铁芯21和线圈24之间,电枢25穿过防跌片23,当平衡电枢式扬声器100从高空跌落时,防止电枢25与磁铁22发生碰撞。电枢25设置为c形,其包括上片体251、与上片体251相对的下片体252及连接上片体251与下片体252的侧片体253,上片体251位于铁芯21、防跌片23与线圈24的上方,并且粘接或激光焊接固定于铁芯21和防跌片23上表面。下片体252依次穿过线圈24、防跌片23和磁铁22。顶针26竖直放置,上端与振膜30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片体252固定连接,上片体251设有供顶针26穿过的穿孔254。当线圈24通电时产生磁场,使得位于线圈24中的下片体252发生磁化,产生磁极,与磁铁22之间形成驱动下片体252上下振动的磁力,顶针26跟随下片体252上下运动,顶针26带动振膜30振动而推动振膜30周围的空气运动,还原出声音。

振膜30包括球顶31、折环部32及外环部33,折环部32连接于球顶31与外环部33之间。外环部33固定于壳体10上侧壁132的上端。

振动板40贴设于振膜30的球顶31下表面上,用于增加振膜30的振感,振动板40也设有供顶针26穿过的穿孔44。

盖体50一体成型,其包括盖板51及设于盖板51下表面的支撑环52,盖板51遮盖上内腔11的顶部,盖板51中部设有出音孔510,支撑环52向下压紧在振膜30外环部33上,使得外环部33被支撑环52和上侧壁132夹紧固定住,支撑环52的外侧面和壳体10的外侧面共面,改善了平衡电枢式扬声器100的外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板51和支撑环52分开设置后再固定在一起。

垫圈60固定于盖体50上表面,并且环绕出音孔510,防尘网70固定于垫圈60上,用于阻止灰尘、杂质等进入平衡电枢式扬声器100内。

电路板80固定于壳体10下侧壁133上,遮盖住下内腔12的底部,驱动组件20的线圈24与电路板80电连接,电路板80下表面设置有焊盘82,用于连接供应给驱动组件20的外部电源。

本发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100的壳体10设置为上宽下窄的形状,上内腔1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下内腔12,在保证上内腔11提供振膜30所需的振动空间的情形下,提高输出体积比,虽然缩小了下内腔12的宽度,但也没有影响驱动组件20安装于下内腔12中,有利于缩小平衡电枢式扬声器100的体积,降低平衡电枢式扬声器100在电子装置中的占用空间,便于电子装置提供多余空间给其他元器件,适应新型电子装置的微型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