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75563发布日期:2020-12-04 14: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是指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并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智能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生活。在一些场景中需要控制多个智能设备,例如,居家场景中,通过控制多个互联互通的居家智能设备,可以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的一体化服务。

但是,控制智能设备时对于每个用户都是无差别的自动化执行相同的控制方案,因此,无法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设备控制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智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应用于策略管理服务器,包括:

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

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

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以便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确定智能设备,并控制智能设备。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指令,更新指令中包含多个设备对应关系中待更新的目标对应关系;

根据更新指令更新目标对应关系。

可选地,当智能设备为多个时,设备控制策略包括:智能设备的触发顺序,触发顺序用于指示操作服务器按照触发顺序控制智能设备。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应用于身份认证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

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至策略管理服务器,以便策略管理服务器根据设备控制请求消息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并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以便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确定智能设备,并控制智能设备。

可选的,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置请求消息,设置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

建立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设备对应关系;

将设备对应关系发送至策略管理服务器,以便策略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对应关系。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更新信息,更新信息包括多个设备对应关系中待更新的目标对应关系;

根据目标对应关系向策略管理服务器发送更新指令,以便所属策略管理服务器根据更新指令更新目标对应关系。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应用于策略管理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以便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确定智能设备,并控制智能设备。

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应用于身份认证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智能设备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至策略管理服务器,以便策略管理服务器根据设备控制请求消息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并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以便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确定智能设备,并控制智能设备。

本公开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或者第二方面的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或者第二方面的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根据设备控制请求消息中的用户信息获取对应的设备控制策略,将设备控制策略发送给操作服务器,以使操作服务器控制智能设备。能够对不同用户执行该用户预先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的设备控制策略,每个用户执行的都是定制的个性化控制方案,达到向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设备控制服务的技术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系统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系统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控制多个智能设备的相关技术中,目前的技术方向是,预先在管理系统中设置好需要唤醒的智能设备,由管理系统自动化的唤醒需要唤醒的智能设备。例如,居家场景中,设置的是进入家中后,唤醒智能窗帘和智能空调,当任一个用户回到房间时,管理系统都自动化向智能窗帘和智能空调发送打开指令,唤醒这些智能设备。但是目前的这种控制方法,对于每个用户都是无差别的自动化执行相同的控制方案,例如当每个用户回到房间后都是打开智能窗帘和智能空调,用户无法选择需要触发的智能设备,因此,无法向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设备控制服务。

发明人注意到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策略管理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

其中,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的身份标识号,或者用户设置的账号等。

用户在控制智能设备之前,需要在身份认证服务器中进行用户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手环、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将用户信息发送给身份认证服务器进行身份注册。示例地,用户可以在手机里安装能与身份认证服务器进行交互的手机应用,用户通过进入手机应用设置账号信息,完成在身份认证服务器上的用户注册。

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设备控制请求消息的过程可以如下: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时,使用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身份认证请求中包含用户信息。身份认证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给身份认证服务器,身份认证服务器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给策略管理服务器,策略管理服务器接收该设备控制请求消息。示例地,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时,首先通过移动终端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身份认证服务器对账号以及密码验证,在验证通过后,表示用户登录成功,此时,移动终端的展示页面上展示有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控制按钮,在用户触发该控制按钮后,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身份认证服务器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给策略管理服务器。

s102、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

其中,该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该设备控制策略可以包括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码以及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可以包括:开启智能设备、关闭智能设备或调节智能设备参数等。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设备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先建立:

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身份认证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后,建立该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设备对应关系,并将该设备对应关系发送给策略管理服务器,策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设备对应关系后,存储该设备对应关系。

在本步骤中,策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用户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信息查询该设备对应关系,并从该设备对应关系中确定与该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策略。

考虑到上述设备对应关系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策略管理服务器可以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指令,并根据更新指令更新目标对应关系,更新指令中包含多个设备对应关系中待更新的目标对应关系。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更改策略服务器中的设备对应关系,进而更改对待控制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案,因此,本实施例向用户提供的个性化控制方案的灵活度也较高。

示例地,在用户更改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时,用户登陆身份认证服务器,更改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身份认证服务器将用户信息与设备控制策略重新生成新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给策略服务器,策略服务器保存该新的对应关系,并删除与该用户信息有关的旧的对应关系。

这里,更新目标对应关系可以是直接删除或增加对应关系,例如删除或增加用户信息和对应的控制策略。还可以是改变用户对应关系,例如保持用户信息不变,更改对应的控制策略或更改用户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当用户控制的第二智能设备为多个时,改变用户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保持用户信息不变,保持用户要的智能设备不变,只更改用户设置的智能设备的触发顺序,或者保持用户信息不变,同时更改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和智能设备的触发顺序。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列举的只是更新的一些场景,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更新的情况,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s103、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以便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确定智能设备,并控制智能设备。

示例地,智能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以根据用户具体需求选定。例如,在居家智能设备的场景下,a成员进入住所后,可能需要打开智能灯泡和智能窗帘,因此,a成员可以将智能灯泡和智能窗帘作为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而b成员进入住所后需要打开的智能设备为智能灯泡、智能窗帘和智能空调。因此,b成员可以将智能灯泡、智能窗帘和智能空调作为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每个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预先选定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将选定好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码和对智能设备的具体控制方案包含在设备控制策略中,并将设备控制策略和用户信息对应存储在策略服务器中。策略管理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确定出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后,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给操作服务器。

在本步骤中,操作服务器可以根据设备控制策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控制智能设备:

方式一,通过智能网关远程控制该智能设备。

在该方式中,操作服务器接收到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后,根据目标控制策略生成针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身份认证服务器,身份认证服务器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网关,智能网关向该智能设备标识码对应的智能设备分发控制指令,智能设备接收到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控制指令。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由于是使用智能网关向智能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身份认证服务器需要预先连接上智能网关,并存储智能网关的网络地址,按照存储的网络地址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网关,并且智能网关必须与智能设备处于同一网络环境下。

方式二、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控制该智能设备。

在该方式中,操作服务器接收到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后,根据目标控制策略生成针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身份认证服务器,身份认证服务器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建立连接关系,并向智能设备分发相应的控制指令,智能设备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蓝牙、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等通信方式与智能设备建立连接。

在上述步骤103中,当智能设备为多个时,设备控制策略包括:智能设备的触发顺序,触发顺序用于指示操作服务器按照触发顺序控制智能设备。

示例地,可以按照触发顺序依次向智能设备发送多条控制指令,以使智能设备按照触发顺序被触发。还可以将所有控制指令同时发送给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接收到机器控制指令后按照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执行控制指令,以达到使智能设备按照触发顺序被触发的目的,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根据设备控制请求消息中的用户信息获取对应的设备控制策略,将设备控制策略发送给操作服务器,以使操作服务器控制第二智能设备。能够对不同用户执行该用户预先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好的设备控制策略,每个用户执行的都是定制的个性化控制方案,达到向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设备控制服务的技术效果。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身份认证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

其中,该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例如,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的身份标识号,或者用户设置的账号等。

示例地,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包含用户信息的身份认证消息。身份认证服务器对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认证,例如,身份认证服务器可以验证用户的标识码是否为预先存储过的用户标识码,若身份认证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认证通过,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身份认证服务器接收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若身份认证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认证失败,则将认证失败结果返回给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在接收到该认证失败结果后,可以展示该认证失败结果,以便用户重新输入身份认证信息。

s202、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至策略管理服务器,以便策略管理服务器根据设备控制请求消息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并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以便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确定智能设备,并控制智能设备。

其中,策略管理服务器中存储的设备对应关系可以通过身份认证服务器获取,示例地,身份认证服务器可以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置请求消息,设置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并建立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设备对应关系,并将设备对应关系发送至策略管理服务器,以便策略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上述设备对应关系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身份认证服务器可以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更新信息,根据目标对应关系向策略管理服务器发送更新指令,以便所属策略管理服务器根据更新指令更新目标对应关系,更新信息包括多个设备对应关系中待更新的目标对应关系。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更改策略服务器中的设备对应关系,进而更改对待控制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案,因此,本实施例向用户提供的个性化控制方案的灵活度也较高。

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身份认证服务器将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策略服务器,策略服务器根据当前用户的用户信息获取对应的设备控制策略,将设备控制策略发送给操作服务器,以使操作服务器控制第二智能设备。能够对不同用户执行该用户预先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好的设备控制策略,每个用户执行的都是定制的个性化控制方案,达到向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设备控制服务的技术效果。

图3是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智能设备(如图中所示的智能设备1,智能设备2,……智能设备n)、智能网关、身份认证服务器、策略管理服务器和操作服务器,其中,身份认证服务器分别与移动终端、智能网关、策略服务器和操作服务器连接,策略服务器与操作服务器连接,智能网关与智能设备连接。

基于该控制智能设备的系统,本实施例示出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消息。

其中,该身份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身份标识号,或者用户设置的账号等。

在本步骤中,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身份认证服务器对身份认证请求验证通过后,允许该用户登录身份认证服务器。

s402、身份认证服务器根据身份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用户信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在对用户的身份认证失败,身份认证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认证失败的消息。

s403、在对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身份认证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

s404、身份认证服务器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给策略管理服务器。

s405、策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后,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

其中,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设备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先建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身份认证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后,建立该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设备对应关系,并将该设备对应关系发送给策略管理服务器,策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设备对应关系后,存储该设备对应关系。

s406、策略管理服务器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

s407、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生成针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指令。

s408、操作服务器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身份认证服务器。

s409、身份认证服务器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网关。

s410、智能网关按照智能设备标识码将控制指令分发给对应的智能设备。

s411、智能设备接收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控制指令。

示例地,在该控制指令为开启智能设备的情况下,则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智能设备开启。在该控制指令为调节智能设备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该控制指令将调节智能设备的参数。在智能设备为多个时,控制指令可以按照触发顺序触发智能设备。例如:用户选择控制的智能设备的触发顺序为:依次打开智能门锁、智能灯泡、智能窗帘、智能空调。

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预先设定好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案,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控制设备请求后,根据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出对应的控制方案,并控制相应的智能设备。能够对不同用户执行该用户预先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好的设备控制策略,每个用户执行的都是定制的个性化控制方案,达到向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设备控制服务的技术效果。

图5是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系统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智能设备(如图中所示的智能设备1,智能设备2,……智能设备n)、身份认证服务器、策略管理服务器和操作服务器,其中,身份认证服务器分别与移动终端、策略服务器和操作服务器连接,策略服务器与操作服务器连接,移动终端与智能设备连接。

基于该控制智能设备的系统,本实施例示出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1、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消息。

其中,该身份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身份标识号,或者用户设置的账号等。

在本步骤中,用户需要控制智能设备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身份认证服务器对身份认证请求验证通过后,允许该用户登录身份认证服务器。

s602、身份认证服务器根据身份认证请求消息中的用户信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在对用户的身份认证失败,身份认证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认证失败的消息。

s603、在对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身份认证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

s604、身份认证服务器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给策略管理服务器。

s605、策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后,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

其中,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设备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先建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向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身份认证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后,建立该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设备对应关系,并将该设备对应关系发送给策略管理服务器,策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设备对应关系后,存储该设备对应关系。

s606、策略管理服务器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

s607、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生成针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指令。

s608、操作服务器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身份认证服务器。

s609、身份认证服务器将智能设备标识码和控制指令发送给移动终端。

s610、移动终端向智能设备分发相应的控制指令。

s611、智能设备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

示例地,在该控制指令为开启智能设备的情况下,则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智能设备开启智能设备。在智能设备为多个时,控制指令具有时序性,多个智能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后依次开启。在该控制指令为调节智能设备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该控制指令将智能设备的参数调节到对应的参数,例如,根据控制指令将智能空调的温度调节到26摄氏度。

综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预先设定好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案,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控制设备请求后,根据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出对应的控制方案,并控制相应的智能设备。能够对不同用户执行该用户预先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好的设备控制策略,每个用户执行的都是定制的个性化控制方案,达到向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设备控制服务的技术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作为对上述方法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限授权的装置,该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为便于阅读,本装置实施例不再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但应当明确,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能够对应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的框图,应用于策略管理服务器,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10包括:

接收模块111,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

确定模块112,用于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113,用于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以便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确定智能设备,并控制智能设备。

其中,当智能设备为多个时,设备控制策略包括:智能设备的触发顺序,触发顺序用于指示操作服务器按照触发顺序控制智能设备。

可选的,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114,用于接收身份认证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指令,更新指令中包含待更新的目标对应关系,根据更新指令更新目标对应关系。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的框图,应用于身份认证服务器,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20包括:

接收模块121,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控制请求消息,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

发送模块122,用于将设备控制请求消息发送至策略管理服务器,以便策略管理服务器根据设备控制请求消息通过预先存储的多个设备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策略,设备对应关系包括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对应关系,并将目标设备控制策略发送至操作服务器,以便操作服务器根据目标设备控制策略确定智能设备,并控制智能设备。

可选的,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智能设备的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20还包括:

设置模块123,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设置请求消息,设置请求消息包括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建立用户信息和设备控制策略的设备对应关系;将设备对应关系发送至策略管理服务器,以便策略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对应关系。

更新模块124,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更新信息,更新信息包括待更新的目标对应关系;根据目标对应关系向策略管理服务器发送更新指令,以便所属策略管理服务器根据更新指令更新目标对应关系。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3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13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1,电子设备130包括处理器131,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1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131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131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

另外,电子设备13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133和通信组件134,该电源组件133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13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134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电子设备13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电子设备13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35。电子设备13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ervertm,macosxtm,unixtm,linuxtm等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