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3753发布日期:2021-05-11 17:0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使色调剂(记录剂)定影于片材上的加热装置。对于加热装置要求有抑制温度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温度不均的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具有筒状体、加热器单元、上游侧构件、下游侧构件、上游侧肋以及下游侧肋。筒状体具有膜状。加热器单元沿筒状体的内表面配置并将筒状体的轴向设为长边方向,并且该加热器单元具有发热体组件。上游侧构件沿筒状体的内表面配置,并且在筒状体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加热器单元的上游侧。下游侧构件沿筒状体的内表面配置,并且在筒状体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加热器单元的下游侧。上游侧肋形成于上游侧构件并沿筒状体的周向延伸,并且该上游侧肋能够与筒状体的内表面抵接且沿所述长边方向并排配置。下游侧肋形成于下游侧构件并沿筒状体的周向延伸,并且该下游侧肋能够与筒状体的内表面抵接。下游侧肋在所述长边方向上并排配置在与上游侧肋不同的位置。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上述的加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加热器单元的主视剖视图。

图5是加热器单元的仰视图。

图6是支承构件的周边的侧视图。

图7是支承构件的周边的仰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9是支承构件以及引导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引导构件的仰视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引导构件的仰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的引导构件的仰视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14是支承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支承构件的仰视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支承构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r…旋转方向;s…片材;w…输送方向;y…长边方向;1…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装置);7d…下游侧肋;7u…上游侧肋;30、230、330…定影装置(加热装置);35…筒状膜(筒状体);40…加热器单元;45…发热体组件;45a…中央部发热体(发热体);45b1…第一端部发热体(发热体);45b2…第二端部发热体(发热体);45s…边界部;64…膜温度计;71d…第一下游侧肋;71u…第一上游侧肋;72d…第二下游侧肋;72u…第二上游侧肋;75d…下游侧构件;75u…上游侧构件;81…引导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示意结构图。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1。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在片材(纸张)s上形成图像的处理。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外壳10、扫描部2、图像形成单元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排纸托盘7、翻转单元9、控制面板8以及控制部6。

外壳10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形。

扫描部2将复印对象物的图像信息读取为光的明暗,从而生成图像信号。扫描部2将生成的图像信号向图像形成单元3输出。

图像形成单元3基于从扫描部2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或者从外部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通过色调剂等记录剂来形成输出图像(以下,称为色调剂图像)。图像形成单元3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的表面上。图像形成单元3对片材s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片材s上。图像形成单元3的详细内容见后述。

片材供给部4根据图像形成单元3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定时,将片材s一张一张地向输送部5供给。片材供给部4具有片材收容部20和拾取辊21。

片材收容部20收纳规定的尺寸以及种类的片材s。

拾取辊21从片材收容部20一张一张地取出片材s。拾取辊21将取出的片材s朝向输送部5供给。

输送部5将从片材供给部4供给的片材s向图像形成单元3输送。输送部5具有输送辊23和定位辊24。

输送辊23将从拾取辊21供给的片材s朝向定位辊24输送。输送辊23使片材s的输送方向上的前端与定位辊24的夹持部n抵接。

定位辊24通过在夹持部n使片材s挠曲而整理片材s在输送方向上的前端的位置。定位辊24根据图像形成单元3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的定时来输送片材s。

对图像形成单元3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单元3具有多个图像形成部25、激光扫描单元26、中间转印带27、转印部28以及定影装置30。

图像形成部25具有感光鼓25d。图像形成部25在感光鼓25d上形成与来自扫描部2或者外部的图像信号相应的色调剂图像。多个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分别形成基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

在感光鼓25d的周围配置有带电器、显影器等。带电器使感光鼓25d的表面带电。显影器收容包括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色调剂的显影剂。显影器对感光鼓25d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结果是,在感光鼓25d上形成有基于各色的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

激光扫描单元26对带电的感光鼓25d扫描激光l而对感光鼓25d进行曝光。激光扫描单元26分别利用激光ly、lm、lc、lk对各色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的感光鼓25d进行曝光。由此,激光扫描单元26在感光鼓25d上形成静电潜像。

感光鼓25d的表面的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

转印部28将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的色调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上转印到片材s的表面上。

定影装置30对转印到片材s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片材s上。定影装置30的详细内容见后述。

翻转单元9为了在片材s的背面形成图像而使片材s翻转。翻转单元9通过转向而使从定影装置30排出的片材s正反翻转。翻转单元9将翻转后的片材s朝向定位辊24输送。

排纸托盘7载置形成有图像并被排出的片材s。

控制面板8是操作者输入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信息的输入部的一部分。控制面板8具有触摸面板、各种硬键。

控制部6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分的控制。

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由总线连接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91、存储器92、辅助存储装置93等并执行程序。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通过执行程序而具备扫描部2、图像形成单元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翻转单元9、控制面板8以及通信部90的装置而发挥功能。

cpu91通过执行存储器92以及辅助存储装置93所存储的程序而作为控制部6来发挥功能。控制部6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功能部的动作。

辅助存储装置93使用磁性硬盘装置、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而被构成。辅助存储装置93存储信息。

通信部90包括用于将本装置与外部装置连接的通信接口而被构成。通信部90经由通信接口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第一实施方式)

对定影装置30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主视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是定影装置30。定影装置30具有加压辊30p和膜单元30h。

加压辊30p在与膜单元30h(后述的加热器单元40)之间形成夹持部n。加压辊30p对进入到夹持部n的片材s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压。加压辊30p进行自转而输送片材s。加压辊30p具有芯骨32、弹性层33以及脱模层(未图示)。

芯骨32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为圆柱状。芯骨32的轴向上的两端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芯骨32被电机(未图示)旋转驱动。芯骨32与凸轮构件(未图示)抵接。凸轮构件通过旋转而使芯骨32相对于膜单元30h接近以及远离。

弹性层33由硅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弹性层33以一定的厚度形成于芯骨32的外周面上。

脱模层(未图示)由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树脂材料形成。脱模层形成于弹性层33的外周面上。

优选加压辊30p的外周面的硬度在使用asker-c硬度计且在9.8n的载荷下为40°~70°。由此,确保了夹持部n的面积和加压辊30p的耐久性。

加压辊30p能够通过凸轮构件的旋转而相对于膜单元30h接近以及远离。当使加压辊30p接近膜单元30h并通过加压弹簧进行按压时,形成有夹持部n。另一方面,在定影装置30发生了片材s的卡纸的情况下,通过使加压辊30p远离膜单元30h而能够去除片材s。另外,在休眠时等筒状膜35旋转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使加压辊30p远离膜单元30h而能够防止筒状膜35的塑性变形。

加压辊30p被电机驱动旋转而自转。当加压辊30p在形成有夹持部n的状态下自转时,膜单元30h的筒状膜35向旋转方向r从动旋转。加压辊30p通过在片材s配置于夹持部n的状态下自转,从而将片材s向输送方向w输送。

膜单元30h对进入到夹持部n的片材s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膜单元30h具有:筒状膜(筒状体)35、加热器单元40、导热构件49、支承构件70、支架38、剥离板39、感温元件60以及膜温度计64。

筒状膜35形成为筒状。筒状膜35从内周侧起依次具有基层、弹性层以及脱模层。基层由镍(ni)等金属材料或者聚酰亚胺(pi)等树脂材料等形成为筒状。弹性层层叠配置于基层的外周面上。弹性层由硅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脱模层层叠配置于弹性层的外周面上。脱模层由pfa树脂等材料形成。

图4是图5的iv-iv线处的加热器单元的主视剖视图。图5是加热器单元的仰视图(从+z方向观察的图)。加热器单元40具有基板(发热体基板)41、发热体组件(发热体)45以及布线组件55。

基板41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或者氮化铝等陶瓷材料等形成。基板41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基板41配置于筒状膜35的径向的内侧。基板41将筒状膜35的轴向设为长边方向。

在本申请中,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以如下的方式被定义。y方向是基板41的长边方向。如后所述,+y方向是从中央部发热体45a朝向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的方向。x方向是基板41的短边方向,+x方向是片材s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方向)。z方向是基板41的法线方向。+z方向是发热体组件45相对于基板41配置的方向,并且是在加热器单元40中与筒状膜35接触的第一面40a所配置的方向。-z方向是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是在加热器单元40中与导热构件49接触的第二面40b所配置的方向。在基板41的+z方向的面上,由玻璃材料等形成有绝缘层43。

如图5所示,发热体组件45配置于基板41。发热体组件45由银/钯合金等形成。发热体组件45的外形形成为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以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状。发热体组件45的x方向上的中心45c配置于比基板41(加热器单元40)的x方向上的中心41c更靠-x方向的位置。

发热体组件45具有沿y方向设置的多个发热体45b1、45a、45b2。发热体组件45具有沿y方向并排配置的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中央部发热体45a配置于发热体组件45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配置于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上且配置于发热体组件45的+y方向上的端部。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配置于中央部发热体45a的-y方向上且配置于发热体组件45的-y方向上的端部。

发热体组件45通过通电而发热。y方向上的宽度较小的片材s穿过定影装置30在y方向上的中央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仅使中央部发热体45a发热。另一方面,在y方向上的宽度较大的片材s的情况下,控制部6使发热体组件45整体发热。因此,中央部发热体45a、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相互独立地被控制发热。另外,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以及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同样地被控制发热。

如图4所示,在绝缘层43的+z方向上的面上形成有发热体组件45以及布线组件55。以覆盖发热体组件45以及布线组件55的方式由玻璃材料等形成有保护层46。保护层46使加热器单元40与筒状膜35的滑动性提高。

与在基板41的+z方向上形成的绝缘层43同样地,也可以在基板41的-z方向上形成绝缘层。与在基板41的+z方向上形成的保护层46同样地,也可以在基板41的-z方向上形成保护层。由此,能够抑制基板41的翘曲。

如图3所示,加热器单元40配置于筒状膜35的内侧。在筒状膜35的内周面涂布有润滑脂(未图示)。加热器单元40在+z方向上的第一面40a隔着润滑脂与筒状膜35的内周面接触。若加热器单元40发热,则润滑脂的粘度降低。由此,能够确保加热器单元40与筒状膜35的滑动性。

导热构件49由铜等热传导率较高的金属材料形成。导热构件49的外形与加热器单元40的基板41的外形相同。导热构件49被配置为至少与加热器单元40的-z方向上的第二面40b的一部分接触。

支承构件70由液晶聚合物等树脂材料形成。支承构件70形成为覆盖加热器单元40的-z方向和x方向上的两侧。支承构件70隔着导热构件49支承加热器单元40。支承构件70在加热器单元40的x方向上的两端部支承筒状膜35的内周面。支承构件70的详细内容见后述。

在对穿过定影装置30的片材s进行加热时,根据片材s的尺寸而在加热器单元40产生有温度分布。若加热器单元40局部变为高温,则存在超过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支承构件70的耐热温度的可能性。导热构件49使加热器单元40的温度分布平均化。由此,能够确保支承构件70的耐热性。

支架38由钢板材料等形成。支架38的与y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为u字状。支架38以利用支承构件70封堵u字的开口部的方式沿支承构件70的-z方向装配。支架38沿y方向延伸。支架38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固定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壳。由此,膜单元30h被图像形成装置1支承。支架38提高膜单元30h的弯曲刚性。在支架38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附近装配有限制筒状膜35朝向y方向移动的凸缘(未图示)。

剥离板39从夹持部n向输送方向w的下游侧分开而配置。剥离板39的-x方向上的端部被配置为朝向夹持部n前端变细并靠近筒状膜35。在夹持部n处被加压的片材s在粘贴于筒状膜35的状态下被从夹持部n排出。剥离板39对来自筒状膜35的片材s的剥离进行辅助。

感温元件60配置在加热器单元40的-z方向上。感温元件60配置在导热构件49的-z方向上的表面。感温元件60配置在沿z方向贯通支承构件70的孔的内侧。感温元件60是加热器温度计62以及恒温器(切断装置)68。例如,加热器温度计62是热敏电阻。

加热器温度计62隔着导热构件49检测加热器单元40的温度。控制部6(参照图1)在定影装置30启动时,基于加热器温度计62的检测温度来控制朝向发热体组件45的通电。

在隔着导热构件49检测到的加热器单元40的温度超过了规定温度的情况下,恒温器68切断朝向发热体组件45的通电。其结果是,抑制了由加热器单元40引起的筒状膜35的过度加热。

如图3所示,膜温度计64与筒状膜35的内周面抵接。膜温度计64检测筒状膜35的温度。

控制部6在定影装置30运转时,基于膜温度计64的检测温度来控制朝向发热体组件45的通电。

对支承构件7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支承构件70具有背面构件74、上游侧构件75u、下游侧构件75d。背面构件74被配置为覆盖加热器单元40的-z方向。背面构件74隔着导热构件49支承加热器单元40。上游侧构件75u以及下游侧构件75d作为支承构件70的一部分与背面构件74形成为一体。此外,也可以结合分别独立地形成的背面构件74、上游侧构件75u以及下游侧构件75d而形成支承构件70。

上游侧构件75u在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上配置在加热器单元40的上游侧。上游侧构件75u从背面构件74的-x方向上的端部起沿+z方向延伸。上游侧构件75u的+z方向上的表面形成为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的曲面,并且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而配置。通过上游侧构件75u支承筒状膜35,从而片材s相对于夹持部n的进入稳定。

下游侧构件75d在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上配置在加热器单元40的下游侧。下游侧构件75d从背面构件74的+x方向上的端部起沿+z方向延伸。下游侧构件75d的+z方向上的表面形成为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的曲面,并且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而配置。通过下游侧构件75d支承筒状膜35,从而筒状膜35被配置为靠近剥离板39。从夹持部n排出的片材s难以进入到筒状膜35与剥离板39之间。片材s通过剥离板39而与筒状膜35分离。由此,片材s的剥离性提高。

上游侧构件75u具有第一上游侧肋71u作为上游侧肋7u。第一上游侧肋71u沿筒状膜35的周向延伸。第一上游侧肋71u从上游侧构件75u向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延伸。第一上游侧肋71u能够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抵接。

下游侧构件75d具有第一下游侧肋71d作为下游侧肋7d。第一下游侧肋71d沿筒状膜35的周向延伸。第一下游侧肋71d在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上向下游侧构件75d的下游侧延伸。第一下游侧肋71d能够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抵接。

图6是支承构件的周边的侧视图。第一下游侧肋71d形成为以y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在第一下游侧肋71d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狭缝。由此,第一下游侧肋71d与筒状膜35的接触面积减少。第一上游侧肋71u也与第一下游侧肋71d同样地形成。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对筒状膜35的旋转进行引导。筒状膜35在被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保持为规定的形状的状态下旋转。

图7是支承构件的周边的仰视图。多个第一上游侧肋71u沿y方向并排配置。多个第一下游侧肋71d沿y方向并排配置。第一下游侧肋71d在y方向上配置于与第一上游侧肋71u不同的位置。即,第一上游侧肋71u的至少一部分在y方向上不与第一下游侧肋71d重叠。第一下游侧肋71d的至少一部分在y方向上不与第一上游侧肋71u重叠。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部分。优选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不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部分。

如上所述,定影装置30对进入夹持部n的片材s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片材s上。优选筒状膜35的温度在y方向上等同。筒状膜35的旋转通过与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的抵接而被引导。通过与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的抵接,从而筒状膜35的热被传递到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假设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在y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则筒状膜35的温度在该位置处显著降低。由此,会发生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筒状膜35抵接于第一上游侧肋71u的y方向上的位置与抵接于第一下游侧肋71d的y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由与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的抵接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沿y方向被分散。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伴随于此,定影装置30的印刷品质提高。

如图7所示,在加热器单元40的中央部发热体45a与第一端部发热体45b1之间形成有边界部45s。在中央部发热体45a与第二端部发热体45b2之间也形成有边界部45s。边界部45s形成为与x方向平行。边界部45s也可以形成为与x方向交叉。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边界部45s不同的位置。即,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与边界部45s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部分。优选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与边界部45s不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部分。

加热器单元40在边界部45s处不发热。与边界部45s相同的y方向上的位置处的筒状膜35的温度比其它位置低。假设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边界部45s相同的位置,则筒状膜35的温度在该位置显著降低。由此,会发生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边界部45s不同的位置。由与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的抵接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发生在与边界部45s不同的位置处。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30具有筒状膜35、加热器单元40、上游侧构件75u、下游侧构件75d、上游侧肋7u以及下游侧肋7d。加热器单元40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配置并将筒状膜35的轴向设为长边方向(y方向),该加热器单元40具有发热体组件45。上游侧构件75u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配置。上游侧构件75u在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上配置在加热器单元40的上游侧。下游侧构件75d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配置,并且在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上配置在加热器单元40的下游侧。上游侧肋7u形成于上游侧构件75u并沿筒状膜35的周向延伸,并且能够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抵接且沿y方向并排配置。下游侧肋7d形成于下游侧构件75d并沿筒状膜35的周向延伸,并且能够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抵接。下游侧肋7d在y方向上并排配置在与上游侧肋7u不同的位置。

由此,由与上游侧肋7u以及下游侧肋7d的抵接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沿y方向被分散。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上游侧肋7u具有从上游侧构件75u向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延伸的第一上游侧肋71u。下游侧肋7d具有从下游侧构件75d向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延伸的第一下游侧肋71d。

通过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来引导筒状膜35的旋转。由此,抑制了筒状膜35的变形,并且可靠性提高。

发热体组件45具有沿y方向并排配置的多个发热体45a、45b1、45b2。上游侧肋7u以及下游侧肋7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多个发热体45a、45b1、45b2的边界部45s不同的位置。

由此,由与上游侧肋7u以及下游侧肋7d的抵接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发生在与边界部45s不同的位置处。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主视剖视图。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230在具有形成于引导构件80的引导肋81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省略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

定影装置230具有引导构件80。

引导构件80由树脂材料等一体地形成。引导构件80配置于筒状膜35的内侧。引导构件80固定于支架38。引导构件80具有引导肋81。

引导肋81能够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抵接。引导肋81沿筒状膜35的周向延伸。引导肋81在筒状膜35的周向上配置在膜温度计64的附近。膜温度计64在筒状膜35的旋转方向r上与第一下游侧肋71d的下游侧分开而配置。引导肋81以隔着支架38的方式从第一下游侧肋71d的下游侧的附近起延伸到加热器单元40的相反侧的区域。引导肋81在筒状膜35的周向上配置在未配置有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的大部分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筒状膜35的基层由聚酰亚胺(pi)等树脂材料形成。筒状膜35不具有金属层。基层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筒状膜35容易变形。该筒状膜35有时会在旋转时变形而与膜温度计64分开。在该情况下,基于膜温度计64的筒状膜35的温度检测的精度降低。

引导肋81与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一起引导筒状膜35的旋转。由此,抑制了筒状膜35旋转时的变形。因此,基于膜温度计64的筒状膜35的温度检测的精度提高。

图9是支承构件以及引导构件的立体图。引导肋81形成为以y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多个引导肋81沿y方向并排配置。引导肋81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不同的位置。即,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与引导肋81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部分。优选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与引导肋81不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部分。

筒状膜35抵接于引导肋81的y方向上的位置与抵接于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的y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由与引导肋81、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的抵接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沿y方向被分散。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230具有膜温度计64和引导肋81。膜温度计64测量筒状膜35的内表面的温度。引导肋81在筒状膜35的周向上配置在膜温度计64的附近。引导肋81沿筒状膜35的周向延伸,并能够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抵接。引导肋81在y方向上并排配置在与上游侧肋7u以及下游侧肋7d不同的位置。

由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优选引导肋81、第一上游侧肋71u以及第一下游侧肋71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多个发热体的边界部45s(参照图7)不同的位置。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引导构件的仰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在具有孔部87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省略关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第一变形例的说明。

孔部87沿筒状膜35的径向贯通引导构件80以及引导肋81。孔部87形成在与引导肋81相同的y方向上的位置。孔部87配置在引导肋81的+z方向上的端部。孔部87也可以在引导肋81的周向上配置在与图10不同的位置。引导肋81的周向上的孔部87的个数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孔部87既可以仅形成于多个引导肋81中的一部分引导肋81,也可以形成于全部引导肋81。孔部87既可以形成于第一上游侧肋71u,也可以形成于第一下游侧肋71d。

通过孔部87,引导肋81与筒状膜35的接触面积减少。抑制了由与引导肋81的接触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引导构件的仰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在具有切口部88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省略关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第二变形例的说明。

切口部88是通过切除引导肋81的外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切口部88配置在引导肋81的+z方向上的端部。切口部88也可以在引导肋81的周向上配置在与图11不同的位置。引导肋81的周向上的切口部88的个数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切口部88既可以仅形成于多个引导肋81中的一部分引导肋81,也可以形成于全部引导肋81。切口部88既可以形成于第一上游侧肋71u,也可以形成于第一下游侧肋71d。

通过切口部88,引导肋81与筒状膜35的接触面积减少。抑制了由与引导肋81的接触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的引导构件的仰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在具有曲面部89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省略关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第三变形例的说明。

曲面部89以在引导肋81的外周使引导肋81的厚度连续地减少的方式形成。曲面部89形成于引导肋81的外周的大致整体。曲面部89也可以形成于引导肋81的外周的一部分。曲面部89在与引导肋81的周向垂直的截面中呈圆弧状。该圆弧的半径是引导肋81的厚度的大致一半。曲面部89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线接触。曲面部89既可以仅形成于多个引导肋81中的一部分引导肋81,也可以形成于全部引导肋81。曲面部89既可以形成于第一上游侧肋71u的外周,也可以形成于第一下游侧肋71d的外周。

通过曲面部89,引导肋81与筒状膜35的接触面积减少。抑制了由与引导肋81的接触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第三实施方式)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主视剖视图。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3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具有第二上游侧肋72u作为上游侧肋7u,并具有第二下游侧肋72d作为下游侧肋7d。省略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

第二上游侧肋72u形成于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的上游侧构件75u的+z方向上的表面。第二上游侧肋72u能够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抵接。第二下游侧肋72d形成于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的下游侧构件75d的+z方向上的表面。第二下游侧肋72d能够与筒状膜35的内表面抵接。

图14是支承构件的立体图。第二下游侧肋72d沿筒状膜35的周向延伸。第二下游侧肋72d的y方向上的宽度大致一定。第二下游侧肋72d在x方向上形成于下游侧构件75d的大致整体。第二下游侧肋72d在z方向上的高度越靠+x方向越高。第二上游侧肋72u也与第二下游侧肋72d同样地形成。

图15是支承构件的仰视图。多个第二上游侧肋72u沿y方向并排配置。多个第二下游侧肋72d沿y方向并排配置。

筒状膜35与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的+z方向上的表面抵接。筒状膜35难以与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的非形成区域中的上游侧构件75u以及下游侧构件75d的+z方向上的表面抵接。由此,筒状膜35与上游侧构件75u以及下游侧构件75d的接触面积减少。抑制了由与上游侧构件75u以及下游侧构件75d的接触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缩短了加热器单元40将筒状膜35加热至定影温度的时间。由此,缩短了图像形成装置1从印刷待机状态恢复到可印刷状态的时间。

第二下游侧肋72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二上游侧肋72u不同的位置。即,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不重叠的部分。优选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不具有在y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部分。

筒状膜35抵接于第二上游侧肋72u的y方向上的位置与抵接于第二下游侧肋72d的y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由与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的抵接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沿y方向被分散。因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第二下游侧肋72d形成于包括片材s在y方向上的两端部在内的区域中。各种尺寸的片材s进入到定影装置330。多个第二下游侧肋72d形成于包括各种尺寸的片材s在y方向上的两端部在内的区域中。

如图13所示,第二下游侧肋72d支承筒状膜35。第二下游侧肋72d被配置为在片材s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使筒状膜35靠近剥离板39。从夹持部n排出的片材s的y方向上的两端角部难以进入到筒状膜35与剥离板39之间。由此,抑制了片材s的折角、堵塞。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上游侧肋7u具有形成在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的上游侧构件75u的表面的第二上游侧肋72u。下游侧肋7d具有形成在沿筒状膜35的内表面的下游侧构件75d的表面的第二下游侧肋72d。

筒状膜35与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抵接。由此,抑制了由与上游侧构件75u以及下游侧构件75d的接触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因此,缩短了图像形成装置1从印刷待机状态恢复到可印刷状态的时间。

第二下游侧肋72d形成在包括片材s在y方向上的两端部在内的区域中。

第二下游侧肋72d被配置为在片材s的y方向的两端部使筒状膜35靠近剥离板39。片材s的y方向上的两端角部难以进入到筒状膜35与剥离板39之间。因此,抑制了片材s的折角、堵塞。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330中,具有第二上游侧肋72u作为上游侧肋7u,并具有第二下游侧肋72d作为下游侧肋7d。与此相对地,除了具有第二上游侧肋72u作为上游侧肋7u以外,定影装置330还可以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游侧肋71u。除了具有第二下游侧肋72d作为下游侧肋7d之外,定影装置330还可以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下游侧肋71d。优选第一上游侧肋71u、第一下游侧肋71d、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多个发热体的边界部45s(参照图7)不同的位置。

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330也可以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肋81。优选引导肋81、第二上游侧肋72u以及第二下游侧肋72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支承构件的仰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在第二下游侧肋72d倾斜这一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省略关于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的第一变形例的说明。

第二下游侧肋72d以与x方向交叉的方式倾斜地延伸。第二下游侧肋72d越靠+x方向越向+y方向倾斜。图16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下游侧肋72d的y方向上的宽度与图15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下游侧肋72d的y方向上的宽度相等。即,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下游侧肋72d与筒状膜35的接触面积和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下游侧肋72d与筒状膜35的接触面积相等。由此,抑制了由与第二下游侧肋72d的接触而引起的筒状膜35的温度降低。

有时片材s会在偏离y方向的状态下被从夹持部n排出。第二下游侧肋72d倾斜,因此被第二下游侧肋72d支承的筒状膜35的y方向上的宽度扩大。即使在片材s偏离y方向而被排出的情况下,片材s的角部也难以进入到筒状膜35与剥离板39之间。由此,抑制了片材s的折角、堵塞。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1,加热装置是定影装置30、230、330。与此相对地,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是消色装置,加热装置也可以是消色部。消色装置进行对通过消色色调剂而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进行消色(消去)的处理。消色部对在穿过夹持部的片材上形成的消色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并消色。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下游侧肋7d在y方向上配置在与上游侧肋7u不同的位置。由此,抑制了定影装置30的温度不均。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