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50809发布日期:2021-01-05 21:0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传输网管系统对室外机柜配置管理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接入环带宽需求的急剧增大,小型化传输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下沉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小型化传输设备主要工程应用是在室内机房进行部署,只有室内机柜的实现方案,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其体积小、部署灵活的优势。同时鉴于室外机柜解决方案具有选址灵活、占地少,模块化、快速建站,精准温控、降低能耗等诸多优势,很受国内外运营商的青睐。特别是海外客户的应用环境较为复杂,无法保证所有站点都有室内机房,故对小型化传输设备具备在没有机房的户外站点进行部署的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室外一体化机柜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室外一体化机柜为了保证设备在恶劣、复杂的室外环境下长期稳定的工作,需要提供电源系统和各种环境量的监测。该解决方案主要涉及电源监控和环境监控两个部分,要求通过本地监控单元(hostcontrolunit,hcu)或者监控转接单元(slavemonitorunit,smu)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如rs485接口),与传输设备主控进行通信,以实现系统的远程遥控。其中,本地监控单元(hcu),即通信电源监控及环境监控单元,能处理开关电源的交流、整流、直流和环境量的各种数据;监控转接单元(smu),即通信电源环境监控转接盒,是对本地监控单元的扩展,能单独处理环境量的各种数据。

现阶段,室外一体化机柜对于传输网管是片空白,鉴于其独有、通用的功能特性,在实现方案上不仅要满足小型化传输设备的紧迫需求,还要兼容中、大型传输设备的后期需求,应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各种传输设备提供统一的环境监控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方法及系统,实现室外一体化机柜在传输网管系统中的统一配置管理,能够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为各种传输设备提供统一的环境电源监控功能。

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方法,包括步骤:

将室外机柜的柜体虚拟成一个独立的虚拟子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将与传输设备的主控直接相连的hcu、以及和主控相连的smu虚拟为不同类型的虚拟单盘,配置到虚拟子框的不同槽位;将所述虚拟子框作为传输设备框的扩展,添加到该传输设备所属的网元下;

从网管数据库和室外机柜自动获取配置数据并比对,保证配置数据同步。

优选的,网管将与传输设备主控直连的每个hcu均虚拟为一块单盘进行配置,所述hcu上扩展的所有smu作为该hcu的附属模块进行管理;且虚拟单盘的槽位选择与对应直连的hcu地址一致。

优选的,网管将与传输设备主控直连的每个smu、以及smu上扩展的每个smu均虚拟为一块单盘进行配置,且每个虚拟单盘的槽位选择与对应的smu地址一致。

优选的,从网管数据库和室外机柜自动获取配置数据包括:

从网管数据库中读取操作对象的配置数据,若对象的配置数据为空,则同步该对象在室外机柜上的配置数据;

由传输设备获取对象的状态信息,过滤掉状态信息为不在位对象的配置数据,获取在位对象的配置数据。

优选的,所述保证配置数据同步包括:

若配置数据的比对结果不同,以其中一组配置数据作为基础进行修改,根据修改后的配置数据更新虚拟单盘配置,再将修改后的配置数据保存在网管数据库中,同时下发给传输设备。

优选的,从网管数据库和室外机柜自动获取配置数据并进行比对,标注不同的内容以供查阅。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管从室外机柜读取所有电源量的实时数据,实现环境电源的实时监控,并根据不同的关注程度,提供不同的呈现方式;

对于同名的监控对象,网管采用冒泡方式,获取最高级别的告警以及对应的性能进行显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系统,包括:

室外机柜,其包括室外机柜柜体和设置于室外机柜柜体内的传输设备;

虚拟子框,根据室外机柜柜体虚拟而成,作为传输设备框的扩展,添加在传输设备所属的网元下;

虚拟单盘,根据与传输设备的主控直接相连的hcu、以及和主控相连的smu虚拟而成,配置到所述虚拟子框的不同槽位;

网管,从网管数据库和室外机柜自动获取配置数据并比对,保证配置数据同步。

优选的,将与传输设备主控直连的每个hcu均虚拟为一块单盘,所述hcu上扩展的所有smu作为该hcu的附属模块;且虚拟单盘的槽位选择与对应直连的hcu地址一致。

优选的,网管将与传输设备主控直连的每个smu、以及smu上扩展的每个smu均虚拟为一块单盘进行配置,且每个虚拟单盘的槽位选择与对应的smu地址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室外机柜虚拟化成一个独立的虚拟子框,通过定义不同类型的虚拟单盘,支持不同场景的工程应用;在不影响现有传输设备配置管理的基础上,将虚拟子框作为传输设备框的扩展进行管理,添加到直连传输设备所属的网元下;以达到与现有配置架构兼容,便于后续扩展,与传输设备管理无缝对接的目的。不仅可以满足小型化传输设备的紧迫需求,还可以兼容中、大型传输设备的后期需求。

2、通过分别从网管数据库和室外机柜获取配置数据,解决了室外机柜配置方式存在多个入口带来的不同步问题。通过标注不同的内容以供查阅,由用户决定以哪份配置数据为准,还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下发,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配置繁琐度,提高了配置效率,用户体验更好。

3、根据用户电源量、环境量实时信息不同的关注程度,提供不同的呈现方式;不仅能让用户快速、准确地对重要信息进行把控,对故障做出快速响应,还可以让用户选择性地对次要信息进行查阅,了解更为详细的情况,用户感知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室外机柜工程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及使用流程图;

图4为图3中步骤a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5为图3中步骤b具体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随着客户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接入环带宽需求的急剧增大,小型化传输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下沉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其体积小、部署灵活的优势,对其具备在没有机房的户外站点进行部署的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解决思路是:开发一体化的室外机柜,主要涉及电源监控和环境监控两个部分,要求通过本地监控单元(hcu)或者监控转接单元(smu)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如rs485接口),与传输设备主控进行通信,以实现系统的远程遥控。

如图1所示,为室外机柜在实际工程中比较普遍的两种应用场景的实施例。

对于场景一,要求满足两个需求,一是向传输设备提供交流供电,二是对所有室外机柜的环境进行监控。在此场景下,需要配置综合柜,提供电源系统和对该柜环境量的监控;并在每个设备柜中配置监控转接单元,提供对各设备柜内环境量的监控。综合柜中配置的本地监控单元hcu,会集中对电源系统以及所有连接的监控转接单元smu进行管理,通过rs485接口与传输设备主控通信,上连网管。

对于场景二,要求满足一个需求,即:对所有室外机柜的环境进行监控。在此场景下,需要在每个设备柜中配置一个或者多个监控转接单元smu,提供对各设备柜的环境量监控;每个smu都是直接与传输设备主控通信,上连网管。

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方法的实施例,实现室外机柜在传输网管系统中的配置管理。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室外机柜的柜体虚拟成一个独立的虚拟子框,根据不同的工程应用场景,将与传输设备的主控直接相连的hcu、以及和主控相连的smu虚拟为不同类型的虚拟单盘,配置到虚拟子框的不同槽位;

在不影响现有传输设备配置管理的基础上,将虚拟子框作为传输设备框的扩展(即环境监控扩展子框)进行管理,添加到该直连的传输设备所属的网元下;

从网管数据库和室外机柜自动获取配置数据并比对,保证配置数据同步。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室外机柜不仅仅指柜体,而是指包括了放置在柜体中的传输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总体。

本实施例节省传输设备框上的槽位资源,还可以达到与现有配置架构兼容,便于后续扩展,与设备管理无缝对接的目的。

针对于场景一,网管将与传输设备的主控直连的每个hcu(包括其上扩展的所有smu)都看作一个整体,定义成一种类型的单盘(如hcu_a)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网管将把提供交流供电的每个hcu,虚拟成一块单盘进行配置;该hcu上扩展的所有smu,鉴于统一由该hcu集中控制,故作为该hcu的附属模块进行管理。此时虚拟子框上一个smu只需配置一块单盘。

针对场景二,网管将与传输设备主控直连的每个smu、以及smu上扩展的每个smu均看作一个整体,定义成一种类型的单盘(如hcu_b)进行管理。鉴于smu种类单一,与主控直连的smu不具备对其上扩展的其它smu进行集中控制的能力,故网管将把每个smu虚拟成一块单盘进行配置,此时虚拟子框上需要配置多块单盘。

本实施例中,保证配置数据同步包括如下情形:

若网管数据库和室外机柜配置数据的比对结果不同,以其中一组配置数据作为基础进行修改,根据修改后的配置数据更新虚拟单盘配置,再将修改后的配置数据保存在网管数据库中,同时下发给传输设备。

若网管数据库和室外机柜配置数据的比对结果相同,可以不做任何处理。此时,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配置数据进行修改,修改后同样要更新虚拟单盘配置,以及保存在网管数据库中,同时下发给传输设备。

如图3所示,提供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及使用流程实施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根据工程应用场景,在网管上完成室外机柜的物理和逻辑配置,转入步骤b;

步骤b、通过对传输设备、网管数据的比对分析,完成室外机柜电源系统和环境量参数的配置,转入步骤c;

步骤c、获取告警、性能、以及状态数据,通过判断分析,提供环境电源的实时监控功能。

进一步地,步骤a中根据工程应用场景,是指室外机柜是否支持交流供电。如果支持,则通过本地监控单元hcu上连传输设备主控进行统一管理,此时监控转接单元smu会被看作hcu的附属模块;如果不支持,如果否,则会通过监控转接单元smu上连传输设备主控进行管理,此时每个smu都是独立的。

进一步地,步骤a中在网管上完成室外机柜的物理配置,是指为了不占用设备框上的槽位资源,将室外机柜的柜体虚拟化成一个独立的虚拟子框,作为设备框的扩展进行管理。然后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将hcu和smu虚拟化成不同类型的虚拟单盘,配置到该虚拟子框上,以达到与现有配置架构兼容的目的。

进一步地,步骤a中在网管上完成室外机柜的逻辑配置,是指基于已配置的传输设备网元,将室外机柜柜体虚拟化的虚拟子框添加到直连传输设备所属的网元下,以达到与设备管理进行无缝对接的目的。

上述步骤b中,对传输设备、网管数据的比对分析,是指通常情况下,室外机柜中的电源系统、环境量参数,会在上工程前或者出现故障排查时,采用单机版进行调试配置,同时还要支持上连网管的统一管理功能。鉴于对室外机柜配置的方式存在多个入口,所以不能采用现有传输设备的配置方式-直接下发网管数据给传输设备,而是需要支持分别从传输设备、网管上读取配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再由用户决定以哪份数据为准进行修改下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网管数据是通过传输设备数据初始化得来的,所以会出现第一次读取网管数据库时,获取不到任何信息的情况。

进一步地,步骤b中完成室外机柜电源系统和环境量参数的配置,是指在用户选定的配置数据基础上,对hcu数据、交流配电数据、整流模块数据、直流配电数据、以及smu数据进行修改调整,并下发到传输设备上生效的过程。

其中,hcu数据包括系统控制模式、模块顺序起机配置、节能参数设置、负载告警点设置、二次告警点设置等;交流配电数据包括交流输入线/相电压门限设置、交流频率门限设置等;整流模块数据包括模块限流点设置、模块输出电压设置、模块过压保护点电压设置等;直流配电数据包括电池基本配置、电池充电配置、电池放电配置、电池定时均充参数、电池定时放电测试参数、电池放电测试参数、电池放电短测试参数、直流门限设置、环境门限设置、电池门限设置、电池温度补偿参数等;smu数据包括温度传感器门限设置、湿度传感器门限设置等。

上述步骤c中,获取告警、性能、以及状态数据,是指从室外机柜上读取所有电源量的实时数据,如:交流电压、蓄电池状态等的告警、性能和状态信息。以及读取所有环境量的实时数据,如:门禁、烟雾等的告警信息;温度、湿度等的告警、性能信息,为实时监控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进一步地,步骤c中提供环境电源的实时监控功能,是指根据用户对电源量、环境量信息的关注程度不同,提供不同的呈现方式。如:对于重要的信息,会通过图形化、表格化这类直观方式呈现给用户,让其能够实时了解当前环境电源的工作状况,对故障做出快速响应;而对于次要的信息,会通过菜单、按钮这类间接方式提供给用户进入子界面,继续查看更为具体、详细的信息。

如图2和图4所示,实际操作时,要单独配置虚拟子框,并分析工程应用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虚拟单盘和数量配置到虚拟子框的槽位上,因此提供一个实施例详述上述实施例中步骤a的具体操作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a1、判断室外机柜中部署的传输设备是否在网管系统中已经配置成功,则跳转至步骤a3;若否,则跳转至步骤a2;

步骤a2、按照已有管理方式完成传输设备的物理配置和逻辑配置,并跳转至步骤a3;

步骤a3、配置环境监控扩展子框(即虚拟子框),并跳转至步骤a4;

步骤a4、判断工程应用场景中是否支持交流供电,若是,则跳转至步骤a5;若否,则跳转至步骤a7;

步骤a5、分析室外机柜上配置的本地监控单元hcu数量及地址,并跳转至步骤a6,通常情况下hcu数量配置1块,地址固定为1;

步骤a6、为了减少地址映射环节,在环境监控扩展子框上配置hcu_a单盘,槽位选择要求与hcu地址保持一致,并跳转至步骤a9;

步骤a7、分析室外机柜上配置的监控转接单元smu数量及地址,并跳转至步骤a8,通常情况下smu数量、地址的范围是1至8;

步骤a8、为了减少地址映射环节,在环境监控扩展子框上配置多块hcu_b单盘,槽位选择要求与对应的smu地址保持一致,并跳转至步骤a9;

步骤a9、分析室外机柜直连的传输设备所属的网元,将环境监控扩展子框添加到该网元中,并跳转至步骤a10;

步骤a10、根据用户维护需求,对已配置的单盘“备注”信息进行编辑,并跳转至步骤a11;

步骤a11、完成室外机柜的物理、逻辑配置。

实际操作时,室外机柜上的交流配置、以及整流模块等数量是不固定的,可以在不改变协议软件的情况下,根据工程应用场景随时通过连线进行增删操作。从室外机柜上获取到的是最大能力(满配)情况下的配置数据,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已配的模块有效信息,二是未配的模块默认信息。鉴于后者对上层应用来说是无效信息,故需要读取一部分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将这部分无用数据过滤掉,向用户只展现有效信息。

如图2和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上述步骤b的具体步骤,其包括:

步骤b1、选择环境监控扩展子框上的一块单盘,进入单盘配置视图,并跳转至步骤b2;

步骤b2、根据单盘类型提供不同的配置数据的对象,即:对于hcu_a盘,包括hcu数据、交流配电数据、整流模块数据、直流配电数据和smu数据;而对于hcu_b盘,仅包括smu数据;并跳转至步骤b3;

步骤b3、根据用户配置需求,依次选择要操作的对象,并判断是否为最后一个对象,若是,则跳转至步骤b13;若否,则跳转至步骤b4;

步骤b4、自动从网管数据库中读取该对象的信息,并判断该对象的信息是否为空,若是,则跳转至步骤b5;若否,则跳转至步骤b6;

步骤b5、同步该对象在室外机柜上的配置数据到网管,并跳转至步骤b7;

步骤b6、判断用户是否需要从传输设备上获取配置数据,若是,则跳转至步骤b5;若否,则跳转至步骤b11;

步骤b7、在显示前,从传输设备上读取该对象的状态信息-“在位/不在位”列表,并与配置数据进行比对,过滤掉不在位的无效配置数据,并跳转至步骤b8;

步骤b8、判断用户是否需要对网管、传输设备获取的配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是,则跳转至步骤b9;若否,则跳转至步骤b10;

步骤b9、网管对两份配置数据进行自动化比对分析,将不同的内容标注出来,提供给用户查阅,并跳转至步骤b10;

步骤b10、根据用户对配置数据分析后的满意度,选定一份配置数据为准,并跳转至步骤b11;

步骤b11、根据工程需求,用户在选定的配置数据基础上,对电源系统、环境量参数进行修改调整,并跳转至步骤b12;

步骤b12、根据修改后的配置数据更新虚拟单盘配置,下发该对象的配置数据到传输设备上,同时更新网管数据库中对应的信息,并跳转至步骤b3;

步骤b13、完成室外机柜电源系统和环境量参数的配置。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c,实际操作时,可能存在多个同名监控量,如温度、湿度传感器不止一个,为了图形化界面呈现得更加简洁、直观、明了,不建议对这些同名监控量一一提供告警、性能显示,此时要求网管采用冒泡方式,通过分析获取最高级别的告警以及对应的性能。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c1、打开“监控面板”,获取重要电源量信息,通过图形化方式显示在监控面板。重要电源两信息包括交流电压、直流输出电压、蓄电池状态、蓄电池总电流、蓄电池剩余电量、以及总负载电流。判断是否存在同名监控量,若是,则跳转至步骤c3;若否,则跳转至步骤c2;

步骤c2、获取重要环境量信息,通过图形化方式显示在监控面板。重要环境量信息包括门禁、烟雾、水浸、温度、湿度、以及防雷。判断是否存在同名监控量,若是,则跳转至步骤c3;若否,则跳转至步骤c4;

步骤c3、网管采用冒泡方式,通过分析获取最高级别的告警以及对应的性能进行显示,并跳转至步骤c4;

步骤c4、获取次重要电源量信息-整流模块,鉴于其存在多个,故通过表格化方式显示在监控面板。信息包括序号、sn号、开机状态、限流状态、充电状态和故障,并跳转至步骤c5;

步骤c5、判断用户是否需要查看更为详细的数据,若是,则跳转至步骤c6;若否,则跳转至步骤c7;

步骤c6、选择“详细信息”按钮进入子界面,获取电源量、环境量的告警、性能、以及状态次要信息,通过表格化界面呈现给用户浏览,并转入步骤c7;

步骤c7、完成环境电源的实时监控功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室外机柜通用网管配置系统,包括室外机柜、虚拟子框、虚拟单盘以及网管。

室外机柜包括室外机柜的柜体以及放置在柜体内的传输设备。

虚拟子框根据室外机柜的柜体虚拟而成,作为传输设备框的扩展,添加在直连传输设备所属的网元下。

虚拟单盘根据与传输设备主控直接相连的hcu和smu虚拟而成,配置到虚拟子框的不同槽位。

网管,从网管数据库或室外机柜获取配置数据,并下发给虚拟单盘进行配置。

其中,将与传输设备主控直连的每个hcu虚拟为一块单盘,hcu上扩展的所有smu作为该hcu的附属模块,且虚拟单盘的槽位选择与对应直连的hcu地址一致;或者,

将与传输设备主控直连的每个smu、以及smu上扩展的每个smu均虚拟为一块单盘进行配置,且每个虚拟单盘的槽位选择与对应的smu地址一致。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