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北斗手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0543发布日期:2021-02-26 17:5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北斗手持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多功能北斗手持机。


背景技术:

[0002]
北斗手持机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实时通讯工具,广泛应用于远程导航、实时定位、实时通讯等技术领域。例如,在航海、航空、探险等存在危险性的活动中,由于普通通讯工具的信号强度很容易受到干扰,北斗手持机即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0003]
如中国专利文文献公开的一种提带式北斗手持机(申请号:201620527106.1),该手持机虽然解决了手持机长时间的握持,容易导致手酸,但其大多数的北斗手持机,大多数功能单一,而且往往是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进行使用,但由于北斗手持机的体积较重,经常使得携带不便,且北斗手持机没有保护组件,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使用时,经常导致北斗手持机内的元件受到损坏,从而导致北斗手持机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北斗手持机,其具有多功能、便于携带和具有保护效果的特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多功能北斗手持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壳体的内壁四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壳体的正面底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壳门,所述壳门的一侧通过锁扣扣接在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置有usb接口,所述壳体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箍,两个所述卡箍在壳体的内壁上呈垂直分布,两个所述卡箍内卡接有同一个北斗天线,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四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框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框体内搭接有手持机本体,所述框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凹形弹带,所述壳门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组件,多个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与框体的一侧搭接,所述凹形弹带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一侧;所述壳门的正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的设置,可以便捷的拉开壳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壳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壳体的内壁搭接。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可以增强装置的密封性。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门的内侧,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一侧。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组件的设置,可以对活动板起到推动的作用,从而使得活动板可以与框体的一侧搭接,从而对手持机本体起到限位的作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垫的设置,可以对手持机本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装置产生震动,使手持机本体产生碰撞,造成损伤。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背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性带和固定带。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壳门、弹性带和固定带的共同作用,可以根据使用者在野外的运动强度,选择将手持机本体戴在胳膊上,或佩戴在腰间,从而减小手持机本体的重量对使用者活动的影响。
[0016]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方案中,通过壳体、壳门、弹性带和固定带的共同作用,可以根据使用者在野外的运动强度,选择将手持机本体戴在胳膊上,或佩戴在腰间,从而减小手持机本体的重量对使用者活动的影响,通过卡箍和北斗天线的设置,可以在手持机本体的信号减弱时,增强手持机本体的信号;
[0018]
2、通过框体、缓冲层、伸缩组件、活动板、凹形弹带和防护垫的共同作用,可以对手持机本体起到限位以及保护的作用,通过蓄电池和usb接口的设置,可以在手持机本体没电时,对其进行充电;
[0019]
3、通过防腐蚀层、防水层、保温层、壳体和壳门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手持机本体处于任何特殊环境下,都能避免手持机本体受到环境的影响,防止手持机本体受到损伤,导致无法使用,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可以增强装置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伸缩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0025]
1、壳体;2、壳门;3、把手;4、锁扣;5、弹性带;6、固定带;7、防腐蚀层;8、防水层;9、保温层;10、蓄电池;11、usb接口;12、框体;13、缓冲层;14、通槽;15、凹形弹带;16、手持机本体;17、卡箍;18、北斗天线;19、密封圈;20、伸缩组件;201、伸缩杆;202、弹簧;21、活动板;22、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实施例:
[0027]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多功能北斗手持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腐蚀层7,防腐蚀层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水层8,通过防腐蚀层7、防水层8、保温层9、壳体1和壳门2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手持机本体16处于任何特殊环境下,都能避免手持机本体16受到环境的影响,防止手持机本体16受到损伤,导致无法使用,壳体1的内壁四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温层9,壳体1的正面底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壳门2,壳门2的一侧通过锁扣4扣接在壳体1上,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蓄电池10的顶部设置有
usb接口11,通过蓄电池10和usb接口11的设置,可以在手持机本体16没电时,对其进行充电,壳体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箍17,两个卡箍17在壳体1的内壁上呈垂直分布,两个卡箍17内卡接有同一个北斗天线18,通过卡箍17和北斗天线18的设置,可以在手持机本体16的信号减弱时,增强手持机本体16的信号,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框体12,框体12的内壁四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3,框体1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14,通槽14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框体12内搭接有手持机本体16,框体1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凹形弹带15,壳门2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组件20,多个伸缩组件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板21,活动板21的一侧与框体12的一侧搭接,凹形弹带1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活动板21的一侧,通过框体12、缓冲层13、伸缩组件20、活动板21、凹形弹带15和防护垫22的共同作用,可以对手持机本体16起到限位以及保护的作用;
[0029]
如图1、2、3所示,壳门2的正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3,壳门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9,密封圈19的外侧与壳体1的内壁搭接,通过密封圈19的设置,可以增强壳体1与壳门2之间的密封性,伸缩组件20包括伸缩杆201,伸缩杆201上套接有弹簧202,伸缩杆201和弹簧2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门2的内侧,伸缩杆201和弹簧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板21的一侧,活动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22,壳体1的背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性带5和固定带6,通过壳体1、壳门2、弹性带5和固定带6的共同作用,可以根据使用者在野外的运动强度,选择将手持机本体16戴在胳膊上,或佩戴在腰间,从而减小手持机本体16的重量对使用者活动的影响。
[0030]
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使用者在野外的活动范围以及运动强度,拿起壳体1,可以选择将手臂抽入弹性带5中,使得弹性带5伸长,从而将壳体1佩戴在使用者的胳膊上,或者将使用者的腰带穿过固定带6,将壳体1佩戴在腰间,从而减小手持机本体16的重量对使用者活动的影响;
[0031]
佩戴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在野外进行活动探索,在运动过程中,当壳体1受到震动时,会使的手持机本体16在框体12内产生震动,使得手持机本体16与缓冲层13产生碰撞,发生碰撞时,缓冲层13塌陷从而减缓碰撞的作用力,然后缓冲层13回弹,从而抵消因缓冲减弱的部分作用力,从而对手持机本体16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用到手持机本体16时,打开锁扣4,拉动把手3,将壳门2展开,壳门2带动密封圈19与壳体1分离,壳门2带动伸缩组件20上的伸缩杆201伸出,弹簧202伸长,当壳门2展开一定的角度后,伸缩组件20带动活动板21移动,活动板21带动凹形弹带15伸出,从而将框体12展开,然后将手持机本体16拿出,从而进行定位或拨打电话,若手持机本体16由于环境的原因导致信号减弱时,从卡箍17中拿出北斗天线18,将北斗天线18的一端插接进手持机本体16上,然后拉动北斗天线18的另一端,将其伸出,从而增强手持机本体16接收信号的强度;
[0032]
若手持机本体16的电量较少时,拿起数据线(数据线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将数据线的充电端与手持机本体16插接,将数据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10上的usb接口11插接,从而对手持机本体16进行充电,然后将手持机本体16放置在框体12内,将数据线盘旋收纳至壳体1内,使靠近充电端的数据线卡接在通槽14内,然后合上壳门2,壳门2带动活动板21移动,活动板21带动凹形弹带15收缩至框体12内,当活动板21与框体12搭接时,伸缩组件20上的伸缩杆201收回,弹簧202收缩,同时弹簧202的回弹力,又推动活动板21盖紧在框体12上,从而对手持机本体16进行限位,然后扣接锁扣4即可。
[003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