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无线终端装备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0700发布日期:2020-09-18 20:4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5G无线终端装备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无线终端装备壳体。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release-15中的5g规范的第一阶段是为了适应早期的商业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阶段将于2020年4月完成,作为imt-2020技术的候选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itu),ituimt-2020规范要求速度高达20gbit/s,可以实现宽信道带宽和大容量mimo。

目前市场上的5g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智能手表等一系列智能设备,而智能手表便是其中一种,目前市场上智能手表的外壳大多采用侧面开设sim卡插槽的设计,使得内部容易进水致使防水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5g无线终端装备壳体,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智能手表的外壳大多采用侧面开设sim卡插槽的设计,使得内部容易进水致使防水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5g无线终端装备壳体,包括外壳和表盖,所述外壳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边沿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外侧设置有凸条,所述表盖包括上盖,所述上盖通过插接柱盖合于所述底壳的上表面,所述上盖的表面设置有触摸屏,所述上盖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条相适配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注入防水胶的注入口。

优选的,所述密封部设置为凹槽状开口向下,且内部上侧设置有防水胶层。

优选的,所述凸条插接于所述密封部的内部,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防水胶。

优选的,所述对接槽与所述上盖中的插条相插接,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通过插条和所述对接槽相盖合。

优选的,所述对接槽和所述凸条高度不同,所述密封部和所述插条相错位。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内部收容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处理器和卡盖。

优选的,所述卡盖设置翻盖式,由底部的收容槽和上方的盖板转动组成。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外侧壁开设有表带槽,所述表带槽与表带相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5g无线终端装备壳体,通过将sim的安装设置在智能手表的内部,减少在智能手表外壳上开通直通内部的孔洞,进而起到防水的作用,提升整体的防水性能,通过当智能手表进入到水中时,最外侧的凸条和密封部之间的密封,两者之间的插接作用避免内部间隙呈直线状,避免水的进入,同时两者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防水胶对之进行粘接,对水的进入起到挡水的作用,随后插条和对接槽与凸条和密封部之间的位置高度不同,再一次避免水的进入,同时插条和对接槽之间的插接也避免直通式的间隙,让水不容易进入其中,一体盖合式的智能手表,多层的防水设计,增加了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底壳;12、电路板;13、处理器;14、卡盖;15、对接槽;16、插接柱;17、凸条;18、表带槽;2、表盖;21、上盖;22、触摸屏;23、密封部;24、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5g无线终端装备壳体,包括外壳1和表盖2,外壳1包括底壳11,底壳11的边沿开设有对接槽15,对接槽15的外侧设置有凸条17,表盖2包括上盖21,上盖21通过插接柱16盖合于底壳11的上表面,上盖21的表面设置有触摸屏22,上盖21的下端设置有与凸条17相适配密封部23,密封部23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注入防水胶的注入口24。

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手表买回来自行组装时,首先将卡盖14向上掀起,将盖板掀起,并将sim卡放置在收容槽中,再重新将盖板盖合在收容槽中,从而将sim卡安装在智能手表的内部,随后上盖21对准底壳11,同时上盖21上的凸条17对准底壳11上的凹陷状密封部23,底壳11边沿上的插条对准上盖21上的对接槽15,随后将上盖21向下盖合,使得上盖21盖合在底壳11上,两者之间盖合时,首先内部位于底壳11上的插接柱16被上盖21上的螺栓(图中未示出)螺接固定,从而将上盖21和底壳11之前牢牢的固定,同时两者之间的插条(图中未示出)插入到对接槽15中,凸条17插入到密封部23中,当凸条17插入到密封部23中,对密封部23内部的防水胶层膜(图中未示出)进行挤压,使得防水膜(图中未示出)破碎,位于上方的防水胶下流填充在凸条17和密封部23之间并且对凸条17和密封部23底侧的间隙进行向外渗透式的密封,避免后期水的进入,起到最外侧防水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手表在使用时,当智能手表进入到水中时,首先第一层即最外侧的凸条17和密封部23之间的密封,两者之间的插接作用,避免内部间隙成直线状避免水的进入,同时两者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防水胶对之进行粘接避免水的进入起到挡水的作用,第二层的插条和对接槽15与凸条17和密封部23之间的位置高度不同,再一次避免水的进入,同时插条和对接槽15之间的插接也避免直通式的间隙,让水不容易进入其中,从而一体盖合式的智能手表,增加了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的,密封部23设置为凹槽状开口向下,且内部上侧设置有防水胶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密封部23的截面设置为凹槽状,当凸条17插入其中时,可以对凸条17的两侧进行包围,并与凸条17的下侧进行对接卡合,同时密封部23凹槽状的开口向下,内部的上方通过防水膜将上方隔出一个存储防水胶的防水胶层,防水胶层与外侧的注入口24相连通,用于对其内部进行防水胶的注入,同时由于防水膜薄薄的一层,在凸条17插入的过程中对防水膜进行挤压,从而将防水膜进行挤破,从而防水胶层破碎,防水胶流下填充在两者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的,凸条17插接于密封部23的内部,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防水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底壳11上的凸条17插入到密封部23的内部,从而凸条17位于密封部23的内部对其内部的防水胶层进行挤压,使得防水胶层破碎,从而防水胶下流流入到凸条17和密封部23之间,对两者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密封,避免间隙之间留有间隙便于外界的水渗入其中,起到最外侧的防护。

进一步的,对接槽15与上盖21中的插条相插接,底壳11和上盖21通过插条和对接槽15相盖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将上盖21与对接槽15进行对位,然后将上盖21中的插条与底壳11中的对接槽15进行对位,然后向下移动上盖21,使得上盖21平稳的安装在底壳11上,当上盖21安装在底壳11上时,插条也插接在对接槽15中,两者之间的凸块状和凹槽状的相互插接适配,从而将上下两侧的间隙进行设计,避免左右两者间隙直通容易渗水的状况。

进一步的,对接槽15和凸条17高度不同,密封部23和插条相错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接槽15的高度低于凸条17的高度,且对接槽15位于凸条17的外侧,同时密封部23的高度低于插条的高度,从而当对接槽15和插条相插接,密封部23和凸条17相插接时,两个部分相互之间的间隙相互错开,用于防水,避免水的直径渗透。

进一步的,底壳11的内部收容有电路板12,电路板12的上表面安装有处理器13和卡盖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壳11的内部电路板12、处理器13以及卡盖14之间电性连接,电路板12下方的可充电电池通过电路板12对处理器13进行和上盖21的触摸屏22进行供电,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处理器13通过电路板12对卡盖14中的sim卡进行控制,以及对上方的触摸屏22进行显示和人机互动,本实用新型与市场上常规产品的内部结构相同、功能相同,且处理器13包括5g芯片,进而支持设备的5g使用。

进一步的,卡盖14设置翻盖式,由底部的收容槽和上方的盖板转动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卡盖14设置为翻盖式的,当将sim卡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盖板向上掀起,然后将sim卡按照收容槽的形状进行适配的安放,随后将盖板向下压盖,将之重新固定在收容槽中,且同时将内部的sim卡进行收容安装。

进一步的,底壳11的外侧壁开设有表带槽18,表带槽18与表带相卡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壳11的侧壁开设表带槽18,通过将转轴将表带和表带槽18相互之间进行卡接,从而将表带安装在底壳11上,组装成完整的智能手表,为使用者的配戴提供依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