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铁组件、磁路系统、喇叭及音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9454发布日期:2020-10-17 01:4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U铁组件、磁路系统、喇叭及音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铁组件、磁路系统、喇叭及音响装置。



背景技术:

喇叭(又称扬声器)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声音的转换设备,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线圈时,线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这种互动造成纸盘振动,因为电子能量随时变化,喇叭的线圈会往前或往后运动,因此喇叭的纸盘就会跟着运动,此动作使空气的疏密程度产生变化而产生声音。

喇叭通常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通常包括折环、振膜(又称音盆或纸盆)、音圈、弹波等,内磁式磁路系统通常包括u铁、磁铁、华司等,其漏磁场较小,外磁式磁路系统通常包括t铁、磁铁、华司等,其漏磁场较大。其中t铁和u铁主要起导磁作用。现有的u铁呈杯状,在其内部安置磁铁后,磁场沿磁铁与u铁相连接的一磁极沿u铁底壁、侧壁导往磁铁的另一磁极。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u铁在安置磁铁后,磁铁与u铁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供音圈置入并活动的音圈活动间隙,该间隙较小,磁铁的磁场在其一磁极沿u铁的底壁、侧壁导往另一磁极的过程中,易受磁铁影响而直接在u铁侧壁中部或上部导往磁铁,磁场较为分散,磁力不集中,影响喇叭音质,同时,由于磁铁与与u铁之间的间隙小,音圈在该隙中上下活动时受气压影响而反应较为迟缓,活动灵活度较差,从而影响喇叭音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铁组件、磁路系统、喇叭及音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u铁导磁分散而导致喇叭音质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u铁组件,应用于喇叭上,所述u铁组件包括:u铁,其内部底壁上设有用于安置喇叭的磁铁的磁铁安置位;极片部,盖设于所述u铁的开口处,所述极片部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喇叭的音圈穿过的置入通孔,所述置入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磁铁安置位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铁的内部侧壁与所述磁铁安置位上安置的喇叭的磁铁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喇叭的音圈的侧壁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铁呈由所述u铁的开口处朝所述u铁的底部逐渐变小的锥形碗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铁的外部底壁凹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位置与所述磁铁安置位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部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铁开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极片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的u铁组件;磁铁,设置于所述u铁组件的u铁内部的磁铁安置位上;其中,所述磁铁与所述u铁组件的极片部的置入通孔之间形成供喇叭的音圈穿过的环形间隙,所述磁铁与所述u铁的内部侧壁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喇叭的音圈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华司,华司设置于所述磁铁上靠近所述u铁的开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喇叭,所述喇叭包括:支撑体;振动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上;上述的磁路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上;其中,所述振动系统的音圈经所述磁路系统的置入通孔而置入所述磁路系统的u铁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响装置,所述音响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腔体;上述的喇叭,所述喇叭延伸入所述腔体的内部而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u铁组件、磁路系统、喇叭及音响装置,通过在u铁的开口处盖设一极片部,并在极片部上开设供喇叭的音圈穿过的置入通孔,且置入通孔的位置与u铁内部的磁铁安置位的位置相对应,音圈与u铁内壁之间隔开有一极片部的距离,使得u铁的内壁与磁铁之间形成有不小于置入通孔内壁至极片部外缘的宽度的距离,在u铁的磁铁安置位上安置磁铁后,磁铁的磁场由其一磁极沿u铁的底壁、侧壁后导往极片部,并沿极片部汇集于置入通孔边缘而导往磁铁,因磁铁与u铁之间的间隙较大,磁铁对u铁侧壁磁场影响较小,并通过极片部与u铁的配合而可使磁力集中于极片部的置入通孔处,利于音圈在置入通孔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有效提高音质。同时,因磁铁与u铁之间的间隙较大,使得音圈活动间隙内部形成的空腔较大,在音圈上下活动时受气压影响较小,可有效提高音圈上下活动的灵活性,使其活动反应更为迅速,从而提高喇叭的音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铁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铁的立体图其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铁的立体图其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铁的立体图其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磁路系统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u铁组件;10、u铁;101、磁铁安置位;20、极片部;201、置入通孔;102、槽体;202、螺纹通孔;103、安装槽;200、磁路系统;210、磁铁;220、华司;300、喇叭;310、支撑体;320、振动系统;321、振膜;322、音圈;323、折环;324、弹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u铁导磁分散而导致喇叭音质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u铁组件、磁路系统、喇叭及音响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铁组件100,u铁组件100应用于喇叭上,u铁组件100包括u铁10和极片部20。

如图3至图8所示,u铁10为具有一开口的杯状或碗状,u铁10的内部底壁上设有用于安置喇叭的磁铁210的磁铁安置位101,该磁铁安置位101可以直接为u铁10的内部底壁而无任何凸出或凹陷,亦可为凸出于u铁内部底壁的凸台或凹设的凹槽,只要可以固定安置磁铁即可。u铁10的内部侧壁与磁铁安置位101上安置的喇叭的磁铁210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喇叭的音圈的侧壁厚度。

极片部20盖设于u铁10的开口处,极片部20可以粘结、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与u铁内壁螺纹配合连接等方式而与u铁10固定连接,但不限于此。极片部20上开设有用于供喇叭的音圈穿过的置入通孔201,置入通孔201的位置与磁铁安置位101的位置相对应,在喇叭的磁铁安置于磁铁安置位101后,磁铁的外径应小于置入通孔201的内径,以使磁铁与置入通孔201之间形成供音圈穿过并活动的间隙。

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u铁组件,通过在u铁10的开口处盖设一极片部20,并在极片部20上开设供喇叭的音圈穿过的置入通孔201,且置入通孔201的位置与u铁内部的磁铁安置位101的位置相对应,音圈与u铁10内壁之间即隔开有一极片部20的距离,使得u铁10的内壁与磁铁之间形成有不小于置入通孔201内壁至极片部20外缘的宽度的距离,在u铁10的磁铁安置位101上安置磁铁后,磁铁的磁场即由其一磁极沿u铁10的底壁、侧壁后导往极片部20,并沿极片部20汇聚于置入通孔201边缘而导往磁铁,因磁铁与u铁10之间的间隙较大,磁铁对u铁10侧壁导磁影响较小,利于磁力集中导往极片部20并汇聚于置入通孔201处。通过极片部10与u铁10的配合,可使磁铁的磁力集中于极片部的置入通孔处,利于音圈在置入通孔201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有效提高音质。同时,因磁铁与u铁10之间的间隙较大,使得音圈活动间隙内部形成的空腔较大,在音圈上下活动时受气压影响较小,可有效提高音圈上下活动的灵活性,使其活动反应更为迅速,从而提高喇叭的音效。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u铁10呈由u铁10的开口处朝u铁10的底部逐渐变小的锥形碗状,如此设置,可在u铁10内壁与磁铁之间在中上部具有足够距离而不影响u铁侧壁导磁以及可满足音圈的置入具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的情况下,占用外部空间较小,且美观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u铁10的形状不限于此,可选地,u铁10可呈柱状、球状等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u铁10的外部底壁凹设有槽体102,槽体102的位置与磁铁安置位101的位置相对应。采用以上设置,使得槽体102周围的u铁10厚度大于槽体102底壁(即磁铁安置位101背面)的厚度,利于磁铁安置位101上安置的磁铁的磁力由u铁10底壁快速、集中导往u铁10的侧壁,进而利于磁铁磁力经u铁10侧壁集中与极片部20。

需要说明的是,u铁10的底壁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u铁10的外部底壁向u铁10内部凹设成槽体102的同时,在u铁10的内部底部拱起,不仅利于磁铁的安置,且利于磁铁磁场沿其四周集中导往u铁10侧壁。当然,u铁10的底壁亦可以为平板状而不设置槽体。

本实施例中,u铁10开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03,即使u铁10的侧壁端缘形成阶梯形,极片部20设置于安装槽103中。采用以上设置,不仅利于极片部20快速定位安置于u铁10上,且使得该安装槽103的底壁和极片部20下表面接触而安装槽103的侧壁与极片部20的外侧壁接触,与极片部20接触面积大,利于u铁10的磁力导往极片部20而使磁力集中。

需要说明的是,极片部20与u铁10之间的配合不限于此,可选地,极片部20的外边缘可直接与u铁10的内壁相连接,或者,极片部20的下表面可直接压于u铁10的上端沿上而与u铁10相连接。

极片部20可以通过粘胶粘结于安装槽103中,但不限于此,极片部20可以卡合于安装槽103中,或通过紧固件将极片部20固定于安装槽103中,也可以在安装槽103的侧壁上设置内螺纹,在极片部20的外侧壁设置外螺纹,使极片部20与安装槽103螺纹配合。

本实施例中,极片部20上开设有螺纹通孔202。在将u铁组件安装于喇叭的盆架或支撑体上时,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等穿过盆架或支撑体而旋入螺纹通孔202,从而将u铁组件安装于喇叭的盆架或支撑体上,安装便捷,且易于拆装。

实施例2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路系统,磁路系统200包括磁铁210和实施例1中任一项的u铁组件100。

磁铁210设置于u铁组件100的u铁10内部的磁铁安置位101上。磁铁210与u铁组件100的极片部20的置入通孔201之间形成供喇叭的音圈穿过的环形间隙,磁铁210与u铁10的内部侧壁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喇叭的音圈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磁路系统200还包括华司220,华司220设置于磁铁210上靠近u铁10的开口处,华司220位于置入通孔201中。

由于本实施例的磁路系统采用了实施例1中的u铁组件,因而同样具有实施例1中u铁组件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喇叭,喇叭300包括支撑体310、振动系统320、实施例2中的磁路系统200。

支撑体310起安装支撑的作用,供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200安装于其上,支撑体可以为盆架或其他可以将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200相安装结合的支撑体。

振动系统320设置于支撑体310上,振动系统320可以包括振膜321(又称音盆或纸盆)、与振膜321相连接的音圈322、与音圈322或振膜321相连接的弹波324、与振膜321相连接的折环323,但不限于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亦可以不设置弹波。

磁路系统200设置于支撑体上,振动系统的音圈经磁路系统200的置入通孔201而置入磁路系统200的u铁10内部。在音圈上的线圈有电流经过时,音圈经置入通孔201在u铁10与磁铁21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活动,并带动振膜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和振动系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形状结构的喇叭的支撑体和振动系统,在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的重点在于喇叭的磁路系统采用了实施例2中的磁路系统,因而其具有实施例1中的u铁组件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2中的磁路系统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响装置,音响装置包括壳体和实施例3中的喇叭。壳体上设置有腔体,喇叭延伸入腔体的内部而安装于壳体上。由于该音响装置采用了实施例3中的喇叭,因而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u铁组件、磁路系统、喇叭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