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9929发布日期:2020-11-03 23:5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监控摄像头常常会因为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排放,使得监控摄像头由于温度过高而出现故障、损坏等情况,不仅降低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还加大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人们发明了一种加强散热功能的摄像头。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监控摄像头”(专利号:cn201810567699.8),该专利包括壳体、镜头、防护罩、散热孔、pcb板、电源板、马达、转轴、叶轮和底座。上述专利能够对摄像头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外吹散,从而降低摄像头内部的温度,使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然而,上述专利为了散热不得不在其两侧开设通孔,这样做虽然可以解决散热、通风问题,可当天气凉爽的时候,这些开孔又会成为飞虫、杂物、柳絮的聚集地。对摄像机的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周围温度不同来对散热孔开通的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设置在支撑杆上。包括多个可转动的三棱柱、驱动三棱柱转动的驱动机构、壳体、摄像头、中控机构、温度传感器一、观察窗和温度传感器二。所述壳体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观察窗开设在壳体的正面,所述中控机构、温度传感器一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二设置在壳体外,所述中控机构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一和温度传感器二电性连接。多个三棱柱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所述驱动机构与三棱柱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轮和多个转轮。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驱动轮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轮设置在三棱柱的正面。所述驱动轮通过联动链带与转轮相连。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皮带和联动轮。所述联动轮设置在距离电机较近的三棱柱上。所述联动轮与转轮同轴心相连。所述驱动轮通过皮带与联动轮联动连接,多个转轮均与联动链带联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相邻的三棱柱之间的距离与其三角横截面的边长一致。

优选的,还包括雨挡。所述雨挡设置在壳体的顶部。

优选的,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三棱柱并与壳体枢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通过设置的多个可转动的三棱柱、驱动三棱柱转动的驱动机构、壳体、摄像头、中控机构、温度传感器一、观察窗和温度传感器二的相互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其周围环境和自身内部空间进行温度检测,当需要对壳体内降温时,通过中控机构带动驱动机构使得三棱柱转动,在两个相邻的三棱柱之间形成风道,方便将壳体外的冷空气送入壳体内,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功能。而且当不需要散热时,多个三棱柱会将通孔处堵住,防止杂物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中:1支撑杆、2壳体、3雨挡、4驱动轮、5电机、6皮带、7联动轮、8联动链带、9转动杆、10转轮、11三棱柱、12摄像头、13中控机构、14温度传感器一、15温度传感器二、16驱动机构、17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如图1-3所示,设置在支撑杆1上。包括多个可转动的三棱柱11、驱动三棱柱11转动的驱动机构16、壳体2、摄像头12、中控机构13、温度传感器一14、观察窗17和温度传感器二15。壳体2设置在支撑杆1上,摄像头12设置在壳体2内。观察窗17开设在壳体2的正面,中控机构13、温度传感器一14和驱动机构16均设置在壳体2内。温度传感器二15设置在壳体2外,中控机构13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一14和温度传感器二15电性连接。多个三棱柱11设置在壳体2的侧面,驱动机构16与三棱柱11相连。

之所以将多个三棱柱11当初散热结构,其原因是:当通过转动三棱柱11,使得两个三棱柱11之间形成风道时,由于其对外的一面倾斜向下,所以在雨天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滴入壳体2中。防止摄像头12进水。延长摄像头12的使用寿命。

相较于挡板之类的开关门,使用三棱柱11所占用的空间较小,而且其最小开启空间的要求较低。

驱动机构16包括电机5、驱动轮4和多个转轮10。电机5设置在壳体2内,驱动轮4设置在电机5的输出端上。转轮10设置在三棱柱11的正面。驱动轮4通过联动链带8与转轮10相连。还包括转动杆9,转动杆9穿过三棱柱11并与壳体2枢接。

壳体2还包括皮带6和联动轮7。联动轮7设置在距离电机5较近的三棱柱11上。联动轮7与转轮10同轴心相连。驱动轮4通过皮带6与联动轮7联动连接,多个转轮10均与联动链带8联动连接。

当需要转动三棱柱11时,电机5带动驱动轮4,如图1所示,由于每个三棱柱11的正面都设置有转轮10,而且联动链带8与每个三棱柱11上的转轮10都有接触,使得当联动链带8移动时,间接带动多个三棱柱1转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开通散热风道的操作。

两个相邻的三棱柱11之间的距离与其三角横截面的边长一致。

之所以将两个相邻的三棱柱11之间的距离与其三角横截面的边长一致,是因为为了在将三棱柱11转动闭合时,多个三棱柱1的一面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密闭的平面。防止柳絮、飞虫、杂物进入到壳体2中对摄像头12造成不利影响。

还包括雨挡3。雨挡3设置在壳体2的顶部。

通过设置雨挡3,在下雨天时,可以有效将雨水从壳体2的顶部引下。防止雨水在壳体2的顶部堆积。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摄像头12放入壳体2中,当温度传感器一14检测到壳体2内的温度过高时,通过中控机构13启动电机5。通过与电机5输出端相连的皮带6带动联动轮7旋转,再待定联动链带8运动,使得多个三棱柱11自转,将原本多个三棱柱11形成的密闭平面打开。进而使得外部空气进而壳体2中。当温度传感器一14检测到壳体2内的温度正常时,再将多个三棱柱11闭合。当温度传感器二15检测到壳体2外的温度比温度传感器一14检测到的温度高时,哪怕壳体2内的温度已经达到预定值,多个三棱柱11也不会打开。

综上所述,该智能户外监控摄像头外壳,通过设置的多个可转动的三棱柱11、驱动三棱柱11转动的驱动机构16、壳体2、摄像头12、中控机构13、温度传感器一14、观察窗17和温度传感器二15的相互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对其周围环境和自身内部空间进行温度检测,当需要对壳体2内降温时,通过中控机构13带动驱动机构16使得三棱柱11转动,在两个相邻的三棱柱11之间形成风道,方便将壳体2外的冷空气送入壳体2内,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功能。而且当不需要散热时,多个三棱柱11会将通孔处堵住,防止杂物进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