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6443发布日期:2021-07-20 16:3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通过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光学元件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使用者可以操作电子装置来提取各式各样的照片或影片。由于电子装置朝向薄型化发展,需要防止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与电子装置上的其他机构或装置产生电磁波干扰。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光学元件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的活动部在运动时受到损坏,需要防止光学元件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的活动部碰撞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的固定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一活动部以及一驱动组件。固定部具有一主轴,包括一外框以及一底座。底座连接外框,且与外框沿着主轴排列。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底座包括一第一止动组件,限制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运动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止动组件限制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沿着不平行于主轴的方向运动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底座还包括一第二止动组件,限制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沿着平行于主轴的方向运动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底座还包括一第三止动组件,限制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的范围,其中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止动组件以及第三止动组件设置于底座的同一侧且相隔一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活动部包括一电性连接部以及一下止动部,电性连接部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且下止动部对应第二止动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下止动部与电性连接部设置于活动部的同一侧,且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下止动部与电性连接部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电性连接部与底座的底面的最短距离小于下止动部与底座的底面的最短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电性连接部与底座的最短距离大于下止动部与底座的最短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外框包括一顶壁以及一侧壁,顶壁与主轴垂直,侧壁由顶壁的边缘沿着平行于主轴的方向延伸,且第一止动组件包括一突出部,朝向外框的顶壁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突出部相邻于外框的侧壁。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侧壁与突出部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电路组件,设置于侧壁与突出部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粘着元件,设置于突出部与电路组件或突出部与外框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底座还包括一支撑结构,接触电路组件,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支撑结构与电路组件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沿着主轴观察时,突出部与支撑结构设置于底座的同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沿着主轴观察时,突出部与支撑结构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被感测物,设置于活动部,其中活动部包括一上止动部,沿着主轴观察时,上止动部与被感测物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活动部还包括一引导结构,且驱动组件的部分位于引导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引导结构邻近于驱动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驱动组件与引导结构不重叠。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当外框是以非金属材料制成时,可阻绝电磁波的干扰。而且,外框具有特殊结构,可配合其他元件,像是驱动组件、电路组件等。也可额外设置强化元件,以强化结构。外框、承载座、底座可分别具有用以止动的部分来限制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运动范围,并防止活动部与固定部的碰撞。通过引导结构的设置,可保护驱动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及光学元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3是外框的俯视图。

图4以及图5是外框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外框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外框的仰视图。

图8是外框的部分的仰视图。

图9是强化元件以及电路组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沿着图1中的a-a’线段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面图。

图11是外框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底座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外框以及底座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14是外框以及底座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5是沿着图1中的a-a’线段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部分的剖面图。

图16以及图17是承载座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18是承载座的侧视图。

图19是承载座以及底座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20是引导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10外框

11顶壁

12侧壁

13凹部

14容纳结构

15固定结构

16间隙

17沟槽

18凸部

19孔洞

20强化元件

21中空孔

30第一弹性元件

40承载座

41贯穿孔

42上止动部

43下止动部

44电性连接部

45引导结构

50线圈

51引线

60磁性元件

70被感测物

80感测元件

90电路组件

100第二弹性元件

110电路构件

120底座

121第一止动组件

122第二止动组件

123支撑结构

125凸柱

127凹槽

128开口

130阻尼元件

140粘着元件

141狭小部

181内凹部

182斜面

1201底面

1211突出部

d驱动组件

m主轴

p1固定部

p2活动部

s感测组件

w绕线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公开内容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范例,并叙述各个构件以及排列方式的特定范例,以实施本公开的不同特征。例如,若本说明书叙述了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可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亦可包含了有附加特征形成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而使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未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二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除此之外,在本公开的不同范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符号或字母。

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空间相关用词,例如:“在…下方”、“下方”、“在…上方”、“上方”等用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示出的方位外,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装置可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词亦可依此相同解释。

现配合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以及一光学元件2的立体图。光学元件2具有一光轴o,光轴o为穿过光学元件2的中心的虚拟轴线。图2是图1中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分解图。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包括一固定部p1、一活动部p2、一驱动组件d以及一感测组件s。活动部p2相对于固定部p1运动,并可承载光学元件2。驱动组件d驱动活动部p2相对于固定部p1运动。感测组件s感测活动部p2相对于固定部p1的运动状况。

固定部p1具有一主轴m,主轴m穿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当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光学元件2与一感光元件(未图示)(例如:感光耦接检测器)对准(aligned)时,光学元件2的光轴o亦穿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中心,使得光学元件2的光轴o与固定部p1的主轴m重合。不过,由于光学元件2装设于活动部p2中,可能因为活动部p2的运动、晃动、倾斜而使得光学元件2的光轴o与固定部p1的主轴m不重合。在附图中可能通过光轴o或主轴m来辅助说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相关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p1包括一外框10、一强化元件20、一电路组件90以及一底座120。活动部p2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30、一承载座40、两个第二弹性元件100。驱动组件d包括两个线圈50以及两个磁性元件60。感测组件s包括一被感测物70以及一感测元件80。应理解的是,元件可依照使用者需求增添或删减。

固定部p1的外框10以及底座120沿着主轴m排列。外框10位于底座120上方。外框10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塑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外框10可阻绝电磁波。如此一来,可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周遭的天线所产生的电磁波的干扰。

以塑胶制成的外框10通常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依据实际需求(例如:外框10的结构)设计出对应的模具。通过组合模具产生高压(合模)、注入高温熔融塑胶(注射)、维持压力(保压)、降低温度并定型(冷却)、打开模具(开模)、推出成品(顶出)等操作制造出外框10。在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可控制材料的流动特性、材料注入量、熔融温度等参数。

外框10具有一顶壁11以及由顶壁11的边缘沿着平行于主轴m的方向延伸的四个侧壁12。外框10的侧壁12与底座120固定地连接,连接之后内部形成的空间可容纳活动部p2、驱动组件d、感测组件s等元件。

强化元件20设置于外框10,且强化元件20的整体或部分并未显露于外框10。在一些实施例中,强化元件20的整个表面直接接触外框10的侧壁12。强化元件20由硬度较外框10高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在一些实施例中,强化元件20由铁制成。为了防止干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周遭的天线不会设置在相邻于强化元件20的一侧。

值得注意的是,相邻于强化元件20的一侧的外框10的侧壁12具有多个孔洞19,孔洞19有利于让模具(例如:圆柱体的模具)穿过以固定强化元件20,并可具有散热作用。除此之外,强化元件20具有两个中空孔21,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工艺中,形成外框10的塑胶材料在高温熔融的状态下可进入中空孔21,因而产生外框10与强化元件20之间的咬合力。也就是说,设置中空孔21可以增加外框10与强化元件20的接触面积,强化外框10与强化元件20的连接。

电路组件90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一侧,电路组件90可为电路板,例如:软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或软硬复合板等。底座120还包括两个电路构件110。电路构件110的整体或部分内埋于底座120,用以与其他元件电性连接。举例而言,底座120包括四个凸柱125,电路构件110的部分内埋于凸柱125,不仅可与底座120电性连接,亦可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整体的机械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四个阻尼元件130,设置在凸柱125上。在此为了简化仅示出其中一者。阻尼元件130位于承载座40与凸柱125之间。凸柱125可具有类似阶梯的形状,以防止阻尼元件130流动。阻尼元件130为凝胶等可吸收冲击的材料,且具有制震效果。当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受到外力冲击时,阻尼元件130可避免活动部p2与固定部p1之间发生过度猛烈的撞击。再者,阻尼元件130更可协助承载座40于受到冲击时能快速地回到原本的位置,也可避免承载座40内的光学元件2无法稳定。因此,阻尼元件130可改善承载座40运动时的反应时间以及精准度。

活动部p2的第一弹性元件30、承载座40、第二弹性元件100依序沿着主轴m排列。承载座40具有一贯穿孔41,以承载光学元件2,且贯穿孔41与光学元件2之间可配置有相互对应的螺牙结构,使得光学元件2固定于承载座40。

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0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承载座40通过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00弹性地夹持而可活动地连接固定部p1的外框10以及底座120。详细而言,第一弹性元件30连接底座120的部分以及承载座40的顶面,而第二弹性元件100连接底座120的部分以及承载座40的底面。

通过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00的夹持,承载座40并未直接接触外框10以及底座120,且承载座40的移动范围亦受到限制,以避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移动或受到外力冲击时,承载座40以及在其内的光学元件2由于碰撞到外框10或是底座120而造成损坏。

驱动组件d的线圈50以及磁性元件60的位置相互对应,并邻近承载座40设置。磁性元件60可为永久磁铁。磁性元件60可为多极磁铁或由多个磁铁粘合而成。磁性元件60的两对磁极(n极、s极)的排列方向与主轴m垂直。线圈50以及磁性元件60的轮廓大致为矩形,且线圈50的长边对应磁性元件60的长边。当线圈50通入电流时,磁性元件60与线圈50之间可产生磁力,进而驱动承载座40及在其内的光学元件2沿着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运动,达到自动对焦(autofocus,af)的功能,以对被拍摄物进行对焦。线圈50具有一绕线轴w,绕线轴w与主轴m大致垂直。线圈50围绕绕线轴w而形成。相较于绕线轴w与主轴m平行的设置方式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线圈50可减少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在垂直于主轴m的方向的尺寸。

感测组件s的被感测物70以及感测元件80的位置相互对应(如图10所示)。承载座40容纳被感测物70。感测元件80以表面粘着技术(surfacemounttechnology,smt)等方式安装至电路组件90并与电性组件90电性连接。被感测物70可为一磁性元件,例如:磁铁。感测元件80可为巨磁阻(giantmagnetoresistance,gmr)感测元件或穿隧磁阻(tunnelingmagnetoresistance,tmr)感测元件等。当承载座40移动时,被感测物70亦随着承载座40移动,被感测物70的磁场因而发生变化。感测元件80可检测被感测物70的磁场变化,进而得知承载座40的位置,并调整承载座40的位置,达到精确控制承载座40的位移的效果。

图3外框10的俯视图。外框10为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外框10为矩形。外框10包括两个凹部13,沿着主轴m观察时,凹部13位于外框10的不同角落。在外框10射出成型的过程中,以凹部13作为浇口,从凹部13注入材料。若仅具有一个浇口的话,容易导致材料的流动速度不均。

图4以及图5是外框10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外框10包括一容纳结构14,以容纳电路组件90。为了清楚显示容纳结构14,在图4以及图5中并未示出电路组件90。可先参考图10以及图15来了解容纳结构14如何容纳电路组件90。请再次回到图4以及图5,容纳结构14从外框10的顶壁11延伸。容纳结构14包括至少一狭小部141,对应电路组件90,并可固定电路组件90。狭小部141有利于在塑胶成型时增加模具的结构强度。这是因为必须有特定形状的模具形状来产生容纳结构14。若容纳结构14不具有狭小部141,则容纳结构14内部的空间大致为长方体,用来形成容纳结构14的模具亦为长方体。长方体模具经过重复使用后,可能较易断裂或受损。不过,若长方体模具上具有突起,这样的模具结构在成形时则较为坚固,并可在容纳结构14中形成狭小部141。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可还包括一粘着元件140。粘着元件140可为粘接材料或绝缘材料,例如:树脂材料。粘着元件140可粘着不同的元件。除此之外,粘着元件140通常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包覆力,施加粘着元件140至元件上可保护元件,并降低粉尘、水气等杂质进入元件的机率。若粘着元件140为绝缘材料时,可达到绝缘效果。施加粘着元件140的操作一般称为“点胶”,可通过人工以及机械两种方式进行。

在电路组件90设置至容纳结构14后,可将粘着元件140设置在电路组件90上,例如,设置在电路组件90的中央以及两侧共三处,以加强电路组件90与外框10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粘着元件140直接接触电路组件90、外框10的侧壁12以及容纳结构14,使得电路组件90不会移动或与其他元件产生碰撞。

如图5所示,外框10包括四个固定结构15,以固定驱动组件d的磁性元件60。若外框10以金属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时,外框10可与磁性元件60产生磁力,借以固定磁性元件60。然而,若外框10与磁性元件60之间产生的磁力不足或外框10以非金属材料制成时,具有固定结构15的外框10可更佳地固定磁性元件60。图6是外框10的部分的立体图,示出固定结构15如何固定磁性元件60。不仅如此,亦可施加粘着元件140至磁性元件60与外框10之间。

在图7以及图8中进一步示出出第一弹性元件30。图7是外框10的仰视图。图8是外框10的部分的仰视图。如图7以及图8所示,固定结构15并未直接接触侧壁12,而是与侧壁12之间具有一间隙16(以虚线标示)。为了顾及第一弹性元件30的完整性并避免第一弹性元件30断裂,第一弹性元件30的部分设置于间隙16。

值得注意的是,可将粘着元件140设置于间隙16,使得粘着元件140接触外框10、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磁性元件60。因为粘着元件140具有流动性,而可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磁性元件60的表面。如此一来,仅需要一次性地施加粘着元件140(亦即点胶),即可同时粘着外框10、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磁性元件60。相较分别地粘接外框10与第一弹性元件30并黏接外框10与磁性元件60,同时粘接多个元件可简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也可增加粘着强度。

图9是强化元件20以及电路组件90的示意图。强化元件20对应电路组件90上的感测元件80。也就是说,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强化元件20与感测元件80至少部分重叠,强化元件20因此可保护感测元件80。

图10是沿着图1中的a-a’线段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剖面图。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外框10与电路组件90至少部分重叠。而且,强化元件20亦可增进外框10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强化元件20、被感测物70、感测元件80、电路组件90至少部分重叠。

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11至图13。图11是外框10的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底座120的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外框10以及底座120的部分的示意图。外框10的侧壁12包括一沟槽17,邻近于底座120。底座120包括一凹槽127,对应沟槽17。当外框10与底座120连接时,沟槽17与底座120之间具有空间而使得外框10与底座120并未完全密合。因为塑胶外框10在工艺中会产生一些毛屑、毛边(burr)等,通过削掉外框10的部分来产生沟槽17可防止外框10在与底座120进行组装时这些毛屑、毛边超过外框10以及底座120的组装面。而且,塑胶零件很难产生完全呈90度的直角,设计沟槽17可更有利于组装。另外,可将粘着元件140设置于沟槽17,以强化外框10与底座120的连接。

图14是外框10以及底座120的部分的立体图。请先再次参考图4,外框10包括四个凸部18,两两设置于外框10的侧壁12的相对两侧。外框10包括一内凹部181,位于凸部18的中央部分。凸部18的边缘包括一斜面182。内凹部181可作为外框10的工艺中的顶出操作的位置。请回到图14,底座120包括两个开口128,在此仅示出其中一者。外框10的凸部18与底座120的开口128的形状相互对应,凸部18以及内凹部181位于开口128中。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凸部18与开口128至少部分重叠。这样的设计可使得外框10与底座120更紧密的结合。

可将粘着元件140设置于外框10的侧壁12的凸部18以及底座120的开口128,使得粘着元件140接触外框10的侧壁12、外框10的凸部18以及底座120的开口128。如上所述,由于粘着元件140具有流动性,粘着元件140可流动至凸部18中央的内凹部181以及边缘的斜面182。斜面182因为具有斜度,有利于粘着元件140的流动,而可容纳粘着元件140。另外,当粘着元件140的量过多时,可能累积在斜面182,而可通过人工以及机械等方式排除多余的粘着元件140。

图15是沿着图1中的a-a’线段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的部分的剖面图。尽管承载座40通过第一弹性元件30以及第二弹性元件100弹性地夹持,重力以及外力仍有可能使得承载座40产生晃动而碰撞底座120。底座120包括一第一止动组件121以及一第二止动组件122,以限制承载座40相对于底座120的运动范围。详细而言,第一止动组件121沿着平行于主轴m的方向延伸,可限制承载座40相对于底座120沿着垂直于主轴m的方向运动的范围。第二止动组件122沿着垂直于主轴m的方向延伸,可限制承载座40相对于底座120沿着平行于主轴m的方向运动的范围。

除此之外,沿着主轴m观察时,在底座120设置有第一止动组件121的一侧,底座120可还包括一第三止动组件(未图示),与第一止动组件121相隔一距离,同样地用于限制承载座40相对于底座120运动的范围。

第一止动组件121包括一突出部1211。突出部1211朝向外框10的顶壁11延伸,并相邻于外框10的侧壁12。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侧壁12与突出部1211至少部分重叠。

电路组件90被容纳在容纳结构14中,且位于侧壁12与突出部1211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可额外将粘着元件140(未图示)设置于突出部1211与电路组件90之间或突出部1211与外框10的侧壁12之间,以进一步固定电路组件90。

底座120还包括一支撑结构123,接触电路组件90。支撑结构123朝向远离外框10的顶壁11的方向延伸。在主轴m的方向上,支撑结构123的宽度随着距离外框10的顶壁11愈远而愈窄,但支撑结构123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例。沿着主轴m观察时,突出部1211与支撑结构123设置于底座120的同一侧。不仅如此,沿着主轴m观察时,突出部1211与支撑结构123至少部分重叠。另外,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突出部1211与支撑结构123设置于底座120的不同侧。

电路组件90可能为软性电路板而具有可挠曲的特性。通过支撑结构123支撑电路组件90可防止电路组件90变形。支撑结构123可为多个。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支撑结构123与电路组件90至少部分重叠。

图16以及图17是承载座40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承载座40包括多个上止动部42、多个下止动部43以及两个电性连接部44。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上止动部42与下止动部43位于承载座40的不同侧。详细而言,上止动部42较下止动部43更靠近光入射处。上止动部42以及下止动部43可分别限制承载座40相对于外框10以及底座120的运动范围。上止动部42对应外框10的顶壁11的部分,而下止动部43对应底座120的第二止动组件122。不过,外框10的顶壁11亦可具有类似第二止动组件122的结构,以对应上止动部42。

当驱动组件d驱动承载座40沿着光轴o运动到极限范围时,上止动部42会接触外框10的顶壁11,或者,下止动部43会接触底座120的第二止动组件122。因此,承载座40的其余部分不会接触到外框10或底座120,而可防止承载座40的其余部分撞击外框10或底座120。

如上所述,通过上止动部42、下止动部43、第一止动组件121以及第二止动组件122可避免承载座40以及在其内的光学元件2因为碰撞外框10或底座120而损坏。除此之外,上止动部42、下止动部43、第一止动组件121以及第二止动组件122的数量、位置可再进行调整。例如,为了有效分散撞击力并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整体的稳定性,可分别设置三个以上的上止动部42、下止动部43、第一止动组件121以及第二止动组件122。

电性连接部44用以与驱动组件d的线圈50电性连接。两个线圈50位于承载座40的相对两侧,两个电性连接部44亦位于承载座40相对两侧。线圈50包括一引线51,从线圈50接出后围绕电性连接部44。通过在电性连接部44上焊锡等方式,使得线圈50可与其他元件电性连接。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下止动部43与电性连接部44设置承载座40的同一侧。而且,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下止动部43与电性连接部44部分重叠。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6所示,承载座40所容纳的被感测物70位于上止动部42的下方。沿着主轴m观察时,上止动部42与被感测物70至少部分重叠。如此一来,不须在承载座40上额外设计容纳被感测物70的空间,可减少承载座40在主轴m的方向上的厚度。

图18是承载座40的侧视图。图19是承载座40以及底座120的部分的示意图。欲说明的是,如图18所示,电性连接部44较下止动部43更突出,以利引线51在电性连接部44上缠绕更多圈数,避免线圈50与其他元件(例如:第二弹性元件100)电性连接时接触不良。不过,需尽可能避免电性连接部44与其他元件碰撞。通过在底座120设置第二止动组件122,当承载座40运动到极限范围时,下止动部43即会碰触第二止动组件122,确保电性连接部44不会接触到底座120。

底座120包括一底面1201,底面1201是底座120在主轴m的方向上与承载座40相隔最远的面。如图19所示,电性连接部44与底座120的一最短距离l1大于下止动部43与底座120的一最短距离l2,但是,电性连接部44与底座120的底面1201的一最短距离l3小于下止动部43与底座120的底面1201的一最短距离l4。

承载座40包括一引导结构45。图20是引导结构45的示意图。引导结构45邻近于驱动组件d的线圈50,且具有凹部。沿着垂直主轴m的方向观察时,除了引线51之外的线圈50的部分与引导结构45不重叠。线圈50的引线51接出后,穿过引导结构45,并连接到电性连接部44。引导结构45可保护引线51,避免引线51受到损害。除此之外,虽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具有两个线圈50,但是两条引线51分别从两个线圈50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接出,仅有从线圈50的上半部接触的引线51周围需要设置引导结构45。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当外框是以非金属材料制成时,可阻绝电磁波的干扰。而且,外框具有特殊结构,可配合其他元件,像是驱动组件、电路组件等。也可额外设置强化元件,以强化结构。外框、承载座、底座可分别具有用以止动的部分来限制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运动范围,并防止活动部与固定部的碰撞。通过引导结构的设置,可保护驱动组件。

前述内文概述了许多实施例的特征,使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以从各个方面更佳地了解本公开。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轻易地以本公开为基础来设计或修饰其他工艺以及结构,并以此达到相同的目的及/或达到与在此介绍的实施例等相同的优点。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亦应理解这些相等的结构并未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与范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畴内,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除此之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每一权利要求构成单独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