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咪头式手持麦克风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7015发布日期:2021-04-13 22:5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咪头式手持麦克风音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音箱,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咪头式手持麦克风音箱。


背景技术:

2.麦克风音箱是兼具拾音和声音播放功能的电子产品,现有的麦克风音箱一般是在手柄上设置音箱本体,在音箱本体的上端设有向上突出的网罩,网罩内设置咪头,在使用过程中,因网罩向上突出高度较高,所以一旦发生产品掉落等情况时,网罩与音箱本体的连接处极易发生损坏,同时,这种网罩向上突出的结构,其美观性不足,在其基础上很难设计出别致多样的造型,难以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更好、更具防摔性能、有助于提升产品美观度的隐藏咪头式手持麦克风音箱。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隐藏咪头式手持麦克风音箱,其包括有手柄和pcb板,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网罩,且所述网罩与所述壳体组成球状结构,所述壳体内设有喇叭组件和咪头支架,所述咪头支架上安装有咪头,所述咪头朝向所述网罩,所述喇叭组件和所述咪头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
6.优选地,所述喇叭组件包括有第一喇叭,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锥形挡板的开口朝上,所述咪头支架固定于所述锥形挡板内,所述网罩覆盖于所述锥形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喇叭与所述锥形挡板的尖端相对设置。
7.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内壳和下内壳,所述上内壳、所述下内壳和所述手柄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喇叭固定于所述上内壳之内,所述锥形挡板固定于所述上内壳的顶端开口处。
8.优选地,所述喇叭组件包括有第二喇叭,所述第二喇叭固定于所述下内壳内,所述手柄的上端固定有下网板,所述下内壳与所述下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喇叭朝向所述下网板。
9.优选地,所述下网板的内侧中心处形成有向上凸出的锥状部,所述第二喇叭与所述锥状部的尖端相对设置。
10.优选地,所述上内壳与所述下内壳之间固定有彩灯线路板,所述彩灯线路板上设有多个led灯珠,且所述彩灯线路板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锥形挡板的内侧形成有两个立柱,所述咪头支架为软胶支架,所述咪头支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支臂,两个立柱分别穿过两个支臂,且所述立柱与所述支臂卡合连接。
12.优选地,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手柄内。
13.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有上装饰壳和下装饰壳,所述上内壳和所述下内壳分别位于所述上装饰壳和所述下装饰壳内,所述网罩与所述上装饰壳固定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咪头支架竖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喇叭组件包括有第三喇叭,所述壳体的侧部嵌设有侧向网板,所述第三喇叭朝向所述侧向网板。
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隐藏咪头式手持麦克风音箱中,将所述网罩嵌装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使得所述网罩与所述壳体组成球状结构,使得所述网罩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平滑过渡,同时将所述咪头支架和所述咪头隐藏于所述网罩内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因撞击、摔落而导致所述网罩损坏或者与所述壳体分离,因此更具防摔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性更好,此外,因所述网罩不向外突出,所以能够满足麦克风音箱外形的多样化设计要求,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手持麦克风音箱的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手持麦克风音箱的内部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手持麦克风音箱的分解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手持麦克风音箱的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手持麦克风音箱立体图一;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手持麦克风音箱立体图二;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手持麦克风音箱的内部结构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手持麦克风音箱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25.实施例一
26.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隐藏咪头式手持麦克风音箱,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有手柄1和pcb板6,所述手柄1的端部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上固定有网罩3,且所述网罩3与所述壳体2组成球状结构,所述壳体2内设有喇叭组件4和咪头支架5,所述咪头支架5上安装有咪头,所述咪头朝向所述网罩3,所述喇叭组件4和所述咪头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6。
27.上述结构中,将所述网罩3嵌装固定在所述壳体2上,并使得所述网罩3与所述壳体2组成球状结构,使得所述网罩3与所述壳体2的连接处平滑过渡,同时将所述咪头支架5和所述咪头隐藏于所述网罩3内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因撞击、摔落而导致所述网罩3损坏或者与所述壳体2分离,因此更具防摔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性更好,此外,因所述网罩3不向外突出,所以能够满足麦克风音箱外形的多样化设计要求,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美观度。
28.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网罩3与所述壳体2组成的球状可以是略长的椭球状,可以是圆球状,也可以是表面形状不规则且大致呈球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二者组成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只要所述网罩3边缘与所述壳体2平滑过渡的类似球状结构,或者只要是所述网罩3不向外突出的结构,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喇叭组件4包括有第一喇叭40,所述壳体2的顶部固定有
锥形挡板20,所述锥形挡板20与所述壳体2之间设有间隙21,所述锥形挡板20的开口朝上,所述咪头支架5固定于所述锥形挡板20内,所述网罩3覆盖于所述锥形挡板20的上方,所述第一喇叭40与所述锥形挡板20的尖端相对设置。
30.上述结构中,基于锥形挡板20与间隙21的设计,可使得所述第一喇叭40与咪头皆朝上设置,同时又不会相互影响,在所述锥形挡板20的作用下,其背侧用于对所述第一喇叭40发出的声音起到导音作用,避免所述第一喇叭40发出的声音过多地被咪头收集,同时利用所述锥形挡板20的内锥面有助于咪头收集用户声音,使得麦克风音箱既能从上方向外辐射声音,又能从顶部拾取用户声音。这种结构有助于声音朝向用户头部方向传导,有助于用户在说话或者唱歌的时候,能够从产品顶部位置获得声音反馈,进而提高使用体验。
31.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壳体2包括有上内壳22和下内壳23,所述上内壳22、所述下内壳23和所述手柄1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喇叭40固定于所述上内壳22之内,所述锥形挡板20固定于所述上内壳22的顶端开口处。
32.本实施例具有双喇叭,具体是指,所述喇叭组件4包括有第二喇叭41,所述第二喇叭41固定于所述下内壳23内,所述手柄1的上端固定有下网板10,所述下内壳23与所述下网板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喇叭41朝向所述下网板10。
33.为了在底部起到导音以及声音扩散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网板10的内侧中心处形成有向上凸出的锥状部11,所述第二喇叭41与所述锥状部11的尖端相对设置。
34.为了起到炫彩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内壳22与所述下内壳23之间固定有彩灯线路板7,所述彩灯线路板7上设有多个led灯珠70,且所述彩灯线路板7与所述pcb板6电性连接。
35.为了对所述咪头支架5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同时更好地与所述咪头支架5相互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挡板20的内侧形成有两个立柱200,所述咪头支架5为软胶支架,所述咪头支架5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支臂50,两个立柱200分别穿过两个支臂50,且所述立柱200与所述支臂50卡合连接。
36.进一步地,所述pcb板6固定于所述手柄1内。
37.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包括有上装饰壳24和下装饰壳25,所述上内壳22和所述下内壳23分别位于所述上装饰壳24和所述下装饰壳25内,所述网罩3与所述上装饰壳24固定连接。
38.实施例二
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咪头支架5竖直固定于所述壳体2的顶端,所述喇叭组件4包括有第三喇叭42,所述壳体2的侧部嵌设有侧向网板201,所述第三喇叭42朝向所述侧向网板201。
40.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