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无线传输检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2009发布日期:2021-06-25 16:5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无线传输检测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无线传输检测计。



背景技术:

在燃气表行业目前缺少一款综合性的表端维护产品能对现场的绝大部分燃气表进行综合维护,目前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各种表端维护产品,但是,其功能单一,绝大部分都是基于手机上开发app对表端进行维护,由于手机外设功能有限的原因,只能针对小部分的燃气表进行维护。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款针对燃气表具有兼容性强、功能接口丰富的专业维护设备,能够对燃气表进行全方面的维护,解决现有燃气表在信号差的区域信息不便上传、错误难以定位、现场坏表导入参数错误率高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无线传输检测计,以解决现有技术目前本领域缺少一款针对性强的专业维护设备对燃气表进行检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手持式无线传输检测计,包括外壳体、微处理器、红外模块和显示屏,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体内部用于接收燃气表信息,且可与远端信息交换的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内置有nb-iot信息发送模块。

进一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内置有蓝牙接收模块、3g模块和4g模块。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采用防水材质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数据接口及充电口,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与充电口电性连接的锂电池。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的底部铰接设置有可对所述数据接口及充电口进行封盖的盖体。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的后侧设置有调节带和调节扣。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加热件。

进一步,所述加热件包括设置于外壳体内壁的电加热丝和风扇。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顶部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通气口。

进一步,所述通气口上塞堵有塞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手持式无线传输检测计,通过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可在信号较弱区域,亦可完成燃气表与本装置的信息传输,且可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对远程终端进行信息传输。

该手持式无线传输检测计,通过设置有加热件,可在温度较低区域,由内至外对本装置进行一个短时间的预加热,以避免在温度较低区域,本装置内部电气元件无法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8为本地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9为远端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10为nb-iot信息传输电路图。

图11为蓝牙信息传输电路图。

图中:1、外壳体;2、显示屏;3、锂电池;4、信息处理模块;5、数据接口;6、充电口;7、盖体;8、调节扣;9、调节带;10、加热件;1001、风扇;1002、电加热丝;11、塞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手持式无线传输检测计,包括外壳体1、微处理器、红外模块和显示屏2,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体内部用于接收燃气表信息,且可与远端信息交换的信息处理模块4,信息处理模块内置有nb-iot信息发送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手持本装置,靠近燃气表,燃气表内部设置有传输模块,可将压力信息、燃气使用信息、燃气表内部温度信息等参数经由信息处理模块传输至本装置,该信息传输示意图可参考说明书附图8及11,而当使用者需将此信息传输至远程终端时,可通过微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经由信息处理模块传输至远程终端,此信息传输示意图可参考说明书附图9-10,该信息处理模块为现有技术,在授权已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模块”(cn201510323613.3),已对其参数、工作原理进行公开,故本申请对此不再重复赘述,本装置还可通过nb-iot信息发送模块,将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

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模块内置有蓝牙接收模块、3g模块和4g模块,蓝牙接收模块可与燃气表上的蓝牙发送模块进行本地信息传输,达到对燃气表的使用情况、压力情况进行接收,蓝牙传输方式为本领域现有技术,而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微处理器,3g模块和4g模块可在信号较弱区域,远程将本装置所收集到的信息传输至远程终端,此处需要强调的是,3g模块和4g模块可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于信息处理模块上,由此,则可根据使用环境的需要,选择性的对3g信号传输和4g传输信号进行使用,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采用防水材质制作而成,此处将外壳体设计为防水材质,可避免因触碰水,而造成外壳体损坏。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数据接口5及充电口6,外壳体内部设置有与充电口电性连接的锂电池3,此处可通过充电口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数据接口可为usb接口,将本装置与外界设备进行有线信号传输连接。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的底部铰接设置有可对数据接口及充电口进行封盖的盖体7,此处设置有盖体,可在数据接口或充电口无需使用时,对其进行封盖,避免灰尘进入数据接口及充电口。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的后侧设置有调节带9和调节扣8,此处可利用调节带与调节扣将本装置佩戴于所需使用位置,或将本装置悬挂于某处。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加热件10,当温度较低时,本装置内部电气元件使用情况不佳,可通过加热件对本装置由内至外实现预加热,从而避免因温度而对本装置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加热件包括设置于外壳体内壁的电加热丝1002和风扇1001,此处可参考说明书附图1-2或图5,外壳体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可对本装置电气元件进行控制,电加热丝可与风扇经由控制按钮进行操控,其二者同时工作,达到对本装置内部预加热的目的,电加热丝可先行工作10s,随后风扇启动,二者同时工作15s,则可达到对本装置预加热效果,无需持续加热对本装置电气元件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顶部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通气口,此处可通过通气口,使得本装置内部热量呈流通状,避免外壳体内部热量过多而无法排出,对本装置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中:通气口上塞堵有塞体11,当电加热丝和风扇无需使用时,可将塞体塞入至通气口内侧,以达到将通气口封堵,避免灰尘进入外壳体内部,塞体上可设置有拽拉板,以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塞体进行插拔。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