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8119发布日期:2021-09-15 08:3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5g信号的正式商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大规模建设5g基站,各大运营商也加紧布局各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站点设置,未来5g信号干扰c波段卫星信号接收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5g信号频率占用了部分c波段频率范围。对高频头而言,c波段包括扩展c波段和标准c波段,下行频率分别为3 400mhz~3 700mhz和3 700mhz~4 200mhz,该波段信号较易受到同频信号的干扰。
3.在对5g信号干扰c波段卫星信号问题的排查过程中,发现窄带高频头可解决5g干扰,但前提条件是天线附近受到的5g信号强度较弱,或c波段天线所处位置在郊区开阔的地区,周围没有复杂的电磁环境。但主城区5g基站站点较密集,天线朝向则有可能正对着基站或所处电磁环境极其复杂的中心城区,而5g基站发射的信号强度要远大于c波段的卫星信号强度,导致即使是窄带高频头也无法满足抗干扰的要求,5g信号仍能使高频头性能饱和,从而影响信号接收,在解码画面上表现为花屏或者马赛克,在数值上表现为接收机的误码率增大,必须采取新的滤波抗饱和措施。
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该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具有抗移动5g信号干扰的特点;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包括高频头、滤波器和波导管,三者依次连接;滤波器内设置介质容纳腔,介质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片介质,每片介质的中心处皆设置有介质孔。
7.进一步,介质容纳腔中靠近高频头的一端为第一端,介质容纳腔中靠近波导管腔的一端为第二端;沿着高频头至波导管的方向,介质容纳腔内依次设置有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通过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设置,将介质容纳腔分成三部分,沿着高频头至波导管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
8.进一步,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第二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7.12mm至88.12mm之间;第三容纳腔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
9.优选地,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9.65mm;第一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7.62mm;第三容纳腔的内直径为89.65mm。
10.进一步,第一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7.16mm至18.16mm;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的距离范围为15.09mm至16.09mm;第二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二端的距离范围为17.19mm至18.19mm。
11.优选地,第一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为17.66mm;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的距离为15.59mm;第二介质与介质容纳腔的第二端的距离为17.69mm。
12.进一步,介质的厚度范围为5.35mm至6.35mm之间,
13.优选地,介质的厚度为5.85mm。
14.进一步,介质中心设置的介质孔尺寸范围为37.63mm至38.63mm之间。
15.优选地,介质中心设置的介质孔尺寸为38.13mm。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将对高强度5g干扰环境下的抗干扰措施展开研究,对窄带滤波器和窄带高频头的原理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窄带高频头(频段3 700mhz~4200mhz)+窄带滤波器(频段3 700mhz~4 200mhz)的结合应用,可以实现较强5g信号抗干扰的要求,同时也起到防振荡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片半滤波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21.其中:1.高频头;2.滤波器;3.波导管;4.介质容纳腔;5.介质;6.第一孔洞;7.第二孔洞;8.介质孔;9.第一介质;10.第二介质;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第一容纳腔;14.第二容纳腔;15.第三容纳腔;16.半滤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c波段抗移动5g信号干扰装置,其包括高频头1、滤波器2和波导管3,三者依次连接;波导管3用于连接馈源。
24.滤波器2内设置有介质容纳腔4。
25.其中滤波器2中与高频头1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孔洞6,第一孔洞6连通滤波器2的介质容纳腔4和高频头1内的腔室,第一孔洞6的内直径尺寸为43.37mm至44.37mm。
26.优选第一孔洞6的内直径尺寸为43.87mm。
27.其中滤波器2中与波导管3连接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孔洞7,第二孔洞7连通滤波器2的介质容纳腔4和波导管3内的腔室,第二孔洞7的内直径尺寸为43.37mm至44.37mm。
28.优选第二孔洞7的内直径尺寸为43.87mm。
29.介质容纳腔4的外直径尺寸范围为98.7mm至99.7mm。
30.优选介质容纳腔4的外直径尺寸为99.2mm。
31.其中滤波器2的介质容纳腔4内,沿着高频头1至波导管3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片介质5,介质5的材质选择为金属。其中每片介质5的中心处皆设置有介质孔8。
32.介质5中心设置的介质孔8尺寸范围为37.63mm至38.63mm之间。
33.优选介质5中心设置的介质孔8尺寸为38.13mm。
34.在介质容纳腔4内优选设置两片介质5,沿着高频头1至波导管3的方向,依次为第一介质9和第二介质10;通过第一介质9和第二介质10的设置,将介质容纳腔4分成三部分,
沿着高频头1至波导管3的方向,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容纳腔13、第二容纳腔14和第三容纳腔15。
35.第一容纳腔13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
36.优选第一容纳腔13的内直径为89.65mm。
37.第二容纳腔14的内直径范围为87.12mm至88.12mm之间。
38.优选第一容纳腔13的内直径为87.62mm。
39.第三容纳腔15的内直径范围为89.15mm至90.15mm之间。
40.优选第三容纳腔15的内直径为89.65mm。
41.将介质容纳腔4的两端分别命名为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其中第一端11靠近高频头1,第二端12靠近波导管3。
42.其中第一介质9与介质容纳腔4的第一端11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7.16mm至18.16mm。
43.优选第一介质9与介质容纳腔4的第一端11之间的距离为17.66mm。
44.第一介质9与第二介质10的距离范围为15.09mm至16.09mm。
45.优选第一介质9与第二介质10的距离为15.59mm。
46.第二介质10与介质容纳腔4的第二端12的距离范围为17.19mm至18.19mm。
47.优选第二介质10与介质容纳腔4的第二端12的距离为17.69mm。
48.介质5的厚度范围为5.35mm至6.35mm之间,优选介质5的厚度为5.85mm。
49.滤波器2与波导管3为一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滤波装置,而滤波器2与高频头1之间组装连接。
50.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加工制作,滤波器2沿其轴线对称分成两片半滤波器16,装配时,将两片半滤波器16合拢,形成一个完整的滤波器2,内部的中空腔体形成。
51.每片半滤波器16可通过压铸形成,或者通过注塑形成。
52.以上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所做出若干其他简单替换和改动,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