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佩戴眼镜用户所使用的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7694发布日期:2021-08-31 14:1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于佩戴眼镜用户所使用的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于佩戴眼镜用户所使用的蓝牙耳机,特别是涉及蓝牙耳机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蓝牙耳机,由于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不同,有些使用者喜欢切换入耳式和耳塞式使用,但现有的蓝牙无法满足使用者切换使用的习惯,蓝牙耳机大多仅有一种使用的方式,且传统的蓝牙耳机直接将支杆挂在耳朵上,佩戴眼镜的使用者镜腿也会架在耳朵上,导致蓝牙耳机的支杆与镜腿发生冲突,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故而,我们提出便于使用者随意的切换使用入耳式和耳塞式的耳机,提高实用性,即使使用者佩戴眼镜,电池外壳也可避免与使用者耳朵上的镜腿产生冲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蓝牙耳机大多仅有一种使用的方式,且传统的蓝牙耳机直接将支杆挂在耳朵上,佩戴眼镜的使用者镜腿也会架在耳朵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佩戴眼镜用户所使用的蓝牙耳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佩戴眼镜用户所使用的蓝牙耳机,所述利于佩戴眼镜用户所使用的蓝牙耳机包括:

蓝牙耳机和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嵌入设置在蓝牙耳机背面,且蜂鸣器背面内壁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前端设置有橡胶套,且橡胶套后端外壁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外框,所述外框与卡槽卡接;

充电器插头,所述充电器插头插接在蓝牙耳机底端,且充电器插头前端嵌入设置有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顶端背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且外壳背面外边缘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弧形卡板,所述充电器插头后端嵌入设置有后支架,且后支架前端边缘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板,所述卡板内侧与后支架之间开有凹槽,且卡板前端上方嵌入设置有嵌棉。

优选的,所述蓝牙耳机内部设置有芯片、发声单元、引线和插接件组成,且蓝牙耳机中的插接件设置在底部,所述充电器插头与蓝牙耳机的插接件插接,且蓝牙耳机顶端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芯片电性连接,且蜂鸣器与蓝牙耳机的发声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且电池与充电器插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通过外框以及卡槽与蜂鸣器连接,且蜂鸣器前端均匀开有若干个扩音孔,所述蜂鸣器的扩音孔位于橡胶套正后端。

优选的,所述弧形卡板内侧与外壳之间开有槽口,且卡板位置位于弧形卡板后端。

优选的,所述电池外壳和后支架环绕于蓝牙耳机左右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使用者按压外框的直径缩小,再将外框放入到卡槽中,松开外框,外框回弹卡入到卡槽中,橡胶套通过外框与卡槽完成连接,这时使用者再将蜂鸣器放入到耳孔中,橡胶套被塞入到使用者耳孔,蜂鸣器上添加橡胶套结构,蜂鸣器可充当入耳式的耳机使用,便于使用者随意的切换使用入耳式和耳塞式的耳机,提高实用性。

将耳轮顶端卡入到弧形卡板内侧与外壳之间开有的槽口中,通过弧形卡板卡住使用者的耳轮顶端内侧,电池外壳会位于耳朵的外侧,加上后支架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后侧,进一步支撑好蓝牙耳机,防止蓝牙耳机掉落,即使使用者佩戴眼镜,电池外壳也可避免与使用者耳朵上的镜腿产生冲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蜂鸣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结构:1蓝牙耳机;101按键;2充电器插头;201电池外壳;3外壳;301弧形卡板;4后支架;401卡板;402凹槽;403嵌棉;5蜂鸣器;501卡槽;6橡胶套;601外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一种利于佩戴眼镜用户所使用的蓝牙耳机,所述利于佩戴眼镜用户所使用的蓝牙耳机包括:

蓝牙耳机1和蜂鸣器5,蜂鸣器5嵌入设置在蓝牙耳机1背面,且蜂鸣器5背面内壁开有卡槽501,卡槽501前端设置有橡胶套6,且橡胶套6后端外壁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外框601,外框601与卡槽501卡接,使用者在使用时,先将蓝牙耳机1佩戴好,将蜂鸣器5直接塞入到耳孔中,橡胶套6通过外框601以及卡槽501与蜂鸣器5连接,且蜂鸣器5前端均匀开有若干个扩音孔,蜂鸣器5的扩音孔位于橡胶套6正后端,这时蜂鸣器5中的扩音孔与使用者耳孔的距离较近,此种方式与现有市面上耳塞式耳机的使用方式相同,而如果使用者需要切换成入耳式耳机使用,使用者可将橡胶套6拿起,并将外框601对准卡槽501,由于橡胶套6和外框601均由橡胶材质组成,所以橡胶套6和外框601均可发生形变,使用者按压外框601的直径缩小,再将外框601放入到卡槽501中,松开外框601,外框601回弹卡入到卡槽501中,橡胶套6通过外框601与卡槽501完成连接,这时使用者再将蜂鸣器5放入到耳孔中,橡胶套6被塞入到使用者耳孔,蜂鸣器5上添加橡胶套6结构,蜂鸣器5可充当入耳式的耳机使用,便于使用者随意的切换使用入耳式和耳塞式的耳机,提高实用性;

如图1、3和4所示,充电器插头2,充电器插头2插接在蓝牙耳机1底端,且充电器插头2前端嵌入设置有电池外壳201,电池外壳201顶端背面固定连接有外壳3,且外壳3背面外边缘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弧形卡板301,充电器插头2后端嵌入设置有后支架4,且后支架4前端边缘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板401,卡板401内侧与后支架4之间开有凹槽402,且卡板401前端上方嵌入设置有嵌棉403,使用者佩戴好蓝牙耳机1后,可将电池外壳201拿起,并且将外壳3覆盖到耳轮的前端,弧形卡板301内侧与外壳3之间开有槽口,且卡板401位置位于弧形卡板301后端,将耳轮顶端卡入到弧形卡板301内侧与外壳3之间开有的槽口中,通过弧形卡板301卡住使用者的耳轮顶端内侧,电池外壳201会位于耳朵的外侧,即使使用者佩戴眼镜,电池外壳201也可避免与使用者耳朵上的镜腿产生冲突,电池外壳2和后支架4环绕于蓝牙耳机1左右两端,加上后支架4延伸到使用者耳朵的后侧,通过卡板401可将使用者耳轮的底端卡住,卡板401的内弧度较大,卡板401可卡住耳轮的边缘,进一步支撑好蓝牙耳机1,防止蓝牙耳机1掉落,加上嵌棉403抵住耳朵后侧,避免使用者佩戴时产生疼痛感,减小蓝牙耳机1的压迫;

如图1-2所示,蓝牙耳机1内部设置有芯片、发声单元、引线和插接件组成,且蓝牙耳机1中的插接件设置在底部,充电器插头2与蓝牙耳机1的插接件插接,且蓝牙耳机1顶端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按键101,按键101与芯片电性连接,电池外壳201内部设置有电池,且电池与充电器插头2电性连接,且蜂鸣器5与蓝牙耳机的发声单元电性连接,使用者将充电器插头2插入到蓝牙耳机1中的插接件,电池外壳201内部的电池通过充电器插头2与蓝牙耳机1内部的芯片电性连接,通过蓝牙耳机1内的芯片接收外界所传达的信号,且使用者可通过按键101来操控蜂鸣器5通话等功能,与现有市面上的蓝牙耳机工作原理一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