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37677发布日期:2021-06-18 20:3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和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应用场景日益增加,手机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手机解锁采用图案解锁以及密码解锁,这些解锁方式容易被旁人看到,引起信息泄露。近年来指纹识别及面部识别逐渐兴起,普通面部识别存在安全隐患,具体地,非活体或者面容相似者也能实现面部识别解锁。而人体指纹存在唯一性,因此指纹识别相较于普通面部识别技术更具有安全性,这也是指纹识别应用广泛的根本原因之一。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指纹识别技术包括普通指纹、侧边指纹、屏下光电指纹、超声波指纹等。随着全面屏的推广,普通按压指纹的堆叠位置转移至手机侧面和背面。屏下光电指纹技术成熟、成本适宜且应用方便,因此逐渐成为各手机厂家首选的指纹方案。

相关技术中,屏下光电指纹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为镜头式光电指纹和超薄光电指纹。镜头式光电指纹应用较为广泛,安装在手机副板的区域;超薄光电指纹安装在电池仓区域。两种方式均需要对中框进行开孔,以便于指纹识别,但开孔后会对中框以及主板的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镜头式光电指纹位于副板区域,还会影响到手机音腔的体积,不利于手机整体音质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至少解决影响强度及音腔体积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外屏盖板和设于外屏盖板内侧的内屏组件,内屏组件上设有安装孔;屏幕电路板,设于显示屏的背离外屏盖板的一侧;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芯片模组和控制模组,芯片模组与控制模组电连接,芯片模组设于屏幕电路板的朝向外屏盖板的一侧,且芯片模组设于安装孔内,控制模组设于屏幕电路板背离外屏盖板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一方面,通过将芯片模组设置在安装孔内,充分利用了屏幕电路板与显示屏之间的空间,不需在中框上开孔便能够完成指纹识别,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芯片模组与控制模组分别位于屏幕电路板的外侧、内侧,有利于将不同的零部件集成化设计,省去指纹识别装置的装配环节,大大降低了因装配不当导致指纹识别失效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减小维修难度,提高设备结构的紧凑性,降低整机成本;再者,减少了占用副板区域的空间,有利于增大扬声器腔体的体积,进而能够改善设备的音质及外放音效。

具体而言,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屏幕电路板以及指纹识别装置。其中,显示屏包括外屏盖板和内屏组件。本申请中将显示屏组件能够向用户呈现文字或图像信息的一侧称为外侧,另一侧即为内侧。具体地,内屏组件设于外屏盖板的内侧,换言之,内屏组件与外屏盖板相比,内屏组件更靠近电子设备的中间位置,通过设置外屏盖板,能够对内屏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当显示屏组件受到磕碰的冲击后,能够降低内屏组件直接损坏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内屏组件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第二玻璃设于第一玻璃的内侧,即第二玻璃处于第一玻璃远离外屏盖板的一侧。通常情况下,第二玻璃与第一玻璃之间还设有支撑柱和成像模块,成像模块包括光学膜层及像素等。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外屏盖板可以是玻璃盖板,第一玻璃为panel层,panel层包括偏光片、panel以及p-film膜。偏光片、panel与p-film膜由外向内设置,换言之,三者中panel位于偏光片和p-film膜之间,偏光片更靠近外屏盖板,p-film膜位于远离外屏盖板的位置。第一玻璃与外屏盖板通过oca胶粘接。具体地,偏光片与玻璃盖板通过oca胶相连,oca胶为oca光学胶,具有良好的清澈度、透光性以及粘着力。oca胶不仅可以使显示屏表面更为平整,而且还能减少眩光、减少lcd发出光的损失,增加lcd的亮度,提供较高的透射率,减少能耗。进一步地,第二玻璃为cover-panel层,包括embo双面胶、泡棉、pet膜以及铜箔,embo双面胶、泡棉、pet膜和铜箔是由外向内设置,也就是在四者中,embo双面胶更靠近第一玻璃。具体地,embo双面胶不仅起到粘连的作用,还可以对元器件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屏幕电路板设于显示屏背离外屏盖板的一侧,换言之,屏幕电路板更靠近电子设备的中间位置。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芯片模组和控制模组,且控制模组与芯片模组电连接。控制模组可以理解为指纹主控ic模块。

通常情况下,屏下光电指纹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镜头式光电指纹,另一种是超薄光电指纹。以上两种指纹识别装置中的芯片模组以及控制模组均是通过指纹fpc相连。安装以上两种指纹识别装置时需要对中框进行开孔,以便于指纹识别,但开孔后会对中框以及主板的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镜头式光电指纹位于副板区域,还会影响到手机音腔的体积,不利于手机整体音质的提升。

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芯片模组设于屏幕电路板的朝向外屏盖板的一侧,即芯片模组位于屏幕电路板靠近显示屏的位置;控制模组设于屏幕电路板背离外屏盖板的一侧,即控制模组位于屏幕电路板远离显示屏的位置。进一步地,内屏组件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将芯片模组设置在安装孔内,充分利用了屏幕电路板与显示屏之间的空间,芯片模组与控制模组分别位于屏幕电路板的外侧、内侧,不需在中框上开孔便能够完成指纹识别,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节省副板区域的空间,增大扬声器腔体的空间,进而能够改善电子设备扬声器的音质。

另外,由于指纹识别装置与屏幕电路板集成化设置,即光电指纹模组的fpc及pcb,共用显示屏的fpc及pcb,有利于节省物料。具体地,fpc部分负责将屏幕电路板及显示屏之间进行信号传递,pcb部分则用于显示屏元器件的布局及布线。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仅局限于柔性屏,所有利用光电指纹识别原理的屏幕均可以使用本方案中的设计方式。

进一步地,芯片模组包括指纹芯片、填充层、第一胶体、遮光聚酯薄膜、第二胶体、钢片以及膜层。具体地,填充层、第一胶体、遮光聚酯薄膜、第二胶体、钢片与膜层是由外向内设置,且指纹fpc设于遮光聚酯薄膜以及第二胶体之间,指纹芯片设于填充层、第一胶体、遮光聚酯薄膜以及指纹fpc内部。值得说明的是,钢片设有两层,填充层可以是泡棉结构,膜层可以是pet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组件,设于壳体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显示屏组件。通过设置显示屏组件,经过指纹识别后,用户可以正常使用电子设备。

值得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种类是多样的,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换言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手机,其它种类的电子设备均可以使用本方案中设计方式。

进一步地,壳体具体包括后盖板和中框。后盖板可以理解为电池盖,中框为电子设备的屏幕支架部分,也可以是手机内部的主上结构。中框设于后盖板的外侧,且显示屏组件设于中框的外侧,换言之,中框位于显示屏组件和后盖板之间。通过设置中框,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中的一些零部件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够增强设备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通过在中框的内侧与后盖板之间形成电池仓以及扬声仓,电池仓内能够放置电池,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的各部分进行供电。另外,扬声仓内能够放置扬声器,扬声器能够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

值得说明的是,扬声仓还包括音腔,音腔与电子设备的音质相关,通过将指纹识别装置与屏幕电路板集成设置,有利于增大音腔体积,进而能够改善电子设备的音质。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显示屏组件;110:显示屏;111:外屏盖板;112:内屏组件;1121:第一玻璃;1122:第二玻璃;1123:偏光片;1124:panel;1125:p-film膜;1126:embo双面胶;1127:泡棉;1128:pet膜;1129:铜箔;113:安装孔;114:oca胶;120:屏幕电路板;130:指纹识别装置;131:芯片模组;1311:指纹芯片;1312:填充层;1313:第一胶体;1314:遮光聚酯薄膜;1315:第二胶体;1316;钢片;1317:膜层;132:控制模组;133:指纹fpc;140:容纳腔;150:间隙;160:粘合胶;170:保护膜;200:电子设备;210:壳体;211:后盖板;212:中框;220:电池仓;230:扬声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100和电子设备2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100,包括显示屏110、屏幕电路板120以及指纹识别装置130。其中,显示屏110包括外屏盖板111和内屏组件112。本申请中将显示屏组件100能够向用户呈现文字或图像信息的一侧称为外侧,另一侧即为内侧。具体地,内屏组件112设于外屏盖板111的内侧,换言之,内屏组件112与外屏盖板111相比,内屏组件112更靠近电子设备200的中间位置,通过设置外屏盖板111,能够对内屏组件11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当显示屏组件100受到磕碰的冲击后,能够降低内屏组件112直接损坏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内屏组件112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玻璃1121与第二玻璃1122。第二玻璃1122设于第一玻璃1121的内侧,即第二玻璃1122处于第一玻璃1121远离外屏盖板111的一侧。通常情况下,第二玻璃1122与第一玻璃1121之间还设有支撑柱和成像模块,成像模块包括光学膜层及像素等。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外屏盖板111可以是玻璃盖板,第一玻璃1121为panel层,panel层包括偏光片1123、panel1124以及p-film膜1125。偏光片1123、panel1124与p-film膜1125由外向内设置,换言之,三者中panel1124位于偏光片1123和p-film膜1125之间,偏光片1123更靠近外屏盖板111,p-film膜1125位于远离外屏盖板111的位置。第一玻璃1121与外屏盖板111通过oca胶114粘接。具体地,偏光片1123与玻璃盖板通过oca胶114相连,oca胶114为oca光学胶,具有良好的清澈度、透光性以及粘着力。oca胶114不仅可以使显示屏110表面更为平整,而且还能减少眩光、减少lcd发出光的损失,增加lcd的亮度,提供较高的透射率,减少能耗。进一步地,第二玻璃1122为cover-panel层,包括embo双面胶1126、泡棉1127、pet膜1128以及铜箔1129,embo双面胶1126、泡棉1127、pet膜1128和铜箔1129是由外向内设置,也就是在四者中,embo双面胶1126更靠近第一玻璃1121。具体地,embo双面胶1126不仅起到粘连的作用,还可以对元器件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屏幕电路板120设于显示屏110背离外屏盖板111的一侧,换言之,屏幕电路板120更靠近电子设备200的中间位置。指纹识别装置130包括芯片模组131和控制模组132,且控制模组132与芯片模组131电连接。控制模组132可以理解为指纹主控ic模块。

通常情况下,屏下光电指纹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镜头式光电指纹(如图3所示),另一种是超薄光电指纹(如图4所示)。以上两种指纹识别装置130中的芯片模组131以及控制模组132均是通过指纹fpc133相连。结合图5、图6和图10,安装以上两种指纹识别装置130时需要对中框212进行开孔,以便于指纹识别,但开孔后会对中框212以及主板的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镜头式光电指纹位于副板区域,还会影响到手机音腔的体积,不利于手机整体音质的提升。

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7所示,芯片模组131设于屏幕电路板120的朝向外屏盖板111的一侧,即芯片模组131位于屏幕电路板120靠近显示屏110的位置;控制模组132设于屏幕电路板120背离外屏盖板111的一侧,即控制模组132位于屏幕电路板120远离显示屏110的位置。进一步地,内屏组件112上设有安装孔113,通过将芯片模组131设置在安装孔113内,充分利用了屏幕电路板120与显示屏110之间的空间,芯片模组131与控制模组132分别位于屏幕电路板120的外侧、内侧,不需在中框212上开孔便能够完成指纹识别,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200的整体强度,节省副板区域的空间,增大扬声器腔体的空间,进而能够改善电子设备200扬声器的音质。

另外,由于指纹识别装置130与屏幕电路板120集成化设置,即光电指纹模组的fpc及pcb,共用显示屏110的fpc及pcb,有利于节省物料。具体地,fpc部分负责将屏幕电路板120及显示屏110之间进行信号传递,pcb部分则用于显示屏110元器件的布局及布线。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仅局限于柔性屏,所有利用光电指纹识别原理的屏幕均可以使用本方案中的设计方式。

通常,如图8所示,芯片模组131包括指纹芯片1311、填充层1312、第一胶体1313、遮光聚酯薄膜1314、第二胶体1315、钢片1316以及膜层1317。具体地,填充层1312、第一胶体1313、遮光聚酯薄膜1314、第二胶体1315、钢片1316与膜层1317是由外向内设置,且指纹fpc133设于遮光聚酯薄膜1314以及第二胶体1315之间,指纹芯片1311设于填充层1312、第一胶体1313、遮光聚酯薄膜1314以及指纹fpc133内部。值得说明的是,钢片1316设有两层,填充层1312可以是泡棉1127结构,膜层1317可以是pet膜1128。

进一步地,安装孔113设于第二玻璃1122上,屏幕电路板120与第二玻璃1122之间形成容纳腔140,通过将芯片模组131设于容纳腔140内,有利于充分利用显示屏110与屏幕电路板120之间的空间。芯片模组131与控制模组132分别位于屏幕电路板120的外侧、内侧,换言之,指纹识别装置130与屏幕电路板120合并,从而不需要在中框212开孔便可以实现指纹识别。

进一步地,芯片模组131与控制模组132均与屏幕电路板120电连接。光电指纹的基本工作原理为:手指触碰指纹识别区,屏幕发出的光线到达手指表面后反射至指纹芯片1311,不同位置的光线强弱不同,从而光电效应转换后的电荷分布也不同,由此可获取指纹图像,再与之前录入的指纹图像进行对比匹配。进一步地,芯片模组131通过屏幕电路板120与控制模组132实现电连接,换言之,将指纹识别装置130与屏幕电路板120进行合并,不需要开孔便可以完成指纹识别。

进一步地,屏幕电路板120上集成有指纹识别装置130,可以理解为,屏幕电路板120与指纹识别装置130集成化设置。具体地,芯片模组131与控制模组132分别位于屏幕电路板120的外侧、内侧,换言之,芯片模组131、控制模组132均与屏幕电路板120进行合并。进一步地,通过将屏幕电路板120的周部与第二玻璃1122上安装孔113的周部相连,将芯片模组131设置在安装孔113内后,能够充分利用显示屏110与屏幕电路板120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地,芯片模组131与第一玻璃112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150。通过将芯片模组131与第一玻璃112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150,芯片模组131不与第一玻璃1121直接接触,用户将手指触碰指纹识别区,屏幕发出的光线到达手指表面后能够反射至芯片模组131,因此,将芯片模组131设置在第二玻璃1122的安装孔113内,不会影响到指纹识别功能的正常使用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屏幕电路板120与显示屏110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外屏盖板111与第一玻璃1121之间,以及屏幕电路板120与第二玻璃1122之间均是粘接。通过采用粘接的方式,将外屏盖板111与第一玻璃1121,或者将屏幕电路板120与第二玻璃1122进行连接,方便快速安装,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及整体设备的紧凑性。具体地,第二玻璃1122与屏幕电路板120通过粘合胶160相连。

进一步地,控制模组132朝向外屏盖板111的一侧设有保护膜170,保护膜170与屏幕电路板120相连,通过设置保护膜170,能够对控制模组132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外屏盖板111与第一玻璃1121之间进行粘接;或者,仅屏幕电路板120与第二玻璃1122之间进行粘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200,包括壳体2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组件100,显示屏组件100设于壳体210上。通过设置显示屏组件100,经过指纹识别后,用户可以正常使用电子设备200。

值得说明的是,电子设备200的种类是多样的,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换言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手机,其它种类的电子设备200均可以使用本方案中设计方式。

进一步地,壳体210具体包括后盖板211和中框212。后盖板211可以理解为电池盖,中框212为电子设备200的屏幕支架部分,也可以是手机内部的主上结构。中框212设于后盖板211的外侧,且显示屏组件100设于中框212的外侧,换言之,中框212位于显示屏组件100和后盖板211之间。通过设置中框212,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200中的一些零部件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够增强设备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通过在中框212的内侧与后盖板211之间形成电池仓220以及扬声仓230,电池仓220内能够放置电池,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200的各部分进行供电。另外,扬声仓230内能够放置扬声器,扬声器能够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

值得说明的是,扬声仓230还包括音腔,音腔与电子设备200的音质相关,通过将指纹识别装置130与屏幕电路板120集成设置,有利于增大音腔体积,进而能够改善电子设备200的音质。

进一步地,在壳体210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显示屏组件100的芯片模组131与扬声仓230重合,可以理解为,芯片模组131中至少有一部分会位于扬声仓230中;或者,至少部分显示屏组件100的芯片模组131与电池仓220相重合,可以理解为,芯片模组131中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电池仓220中;又或者是,芯片模组131中有一部分处于扬声仓230内,同时还有一部分处于电池仓220内。一般情况下,扬声仓230与电池仓220在壳体210厚度方向上不重合,通过将芯片模组131中的一部分处于扬声仓230或电池仓220中,有利于提高设备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一方面,通过将芯片模组设置在安装孔内,充分利用了屏幕电路板与显示屏之间的空间,不需在中框上开孔便能够完成指纹识别,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芯片模组与控制模组分别位于屏幕电路板的外侧、内侧,有利于将不同的零部件集成化设计,省去指纹识别装置的装配环节,大大降低了因装配不当导致指纹识别失效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减小维修难度,提高设备结构的紧凑性,降低整机成本;再者,减少了占用副板区域的空间,有利于增大扬声器腔体的体积,进而能够改善设备的音质及外放音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