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9453发布日期:2021-10-16 00:3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乡村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新农村和物联网概念的兴起,数字乡村概念的逐渐发展起来,要求对乡村的管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反馈;比如在乡村的路口、主干道、河道等位置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保证平安乡村的建设,平安乡村建设作为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安防行业紧密相连。
3.然而,过去传统的数字乡村建设系统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对乡村内的主要位置进行安全监控时,需安排专人通过监控系统以及监控视频对目标区域内的人员的行为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保证乡村内的安全,避免不法分子的侵扰,这样的方案存在着不能够及时的对目标区域内的人员行为进行很好且行之有效的分析的问题,例如观看监控的监督人员开小差时或者离开工作岗位,无法及时的对目标区域内的人员行为进行监督,使得实时监控应用程度不高,容易造成实时监看和事后倒查,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利用率不高,缺乏视频图像深度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包括监控端、中心平台和用户终端,其中:
7.所述监控端,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图像和获取时间;确认温度阈值,获取区域图像处的温度,生成温度层;基于所述图像、获取时间和温度层生成区域图像;
8.所述中心平台,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获取用户访问权限,基于所述用户访问权限生成可访列表,并将所述可访列表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可访列表至少包括区域名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区域名称,基于所述区域名称定位对应的监控端并确认监控端类型;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无人区型,则获取区域图像,并将所述区域图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有人区型,则获取区域图像,基于区域图像确定人员出入状态,并将所述人员出入状态向用户终端发送;
9.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向中心平台发送;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可访列表,基于可访列表获取用户输入信息,基于所述输入信息向中心平台发送区域名称;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无人区型,则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区域图像;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有人区型,则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人员出入状态。
10.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监控端包括:
11.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图像和获取时间;
12.温度层生成单元,用于确认温度阈值,获取区域图像处的温度,生成温度层;
13.区域图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图像、获取时间和温度层生成区域图像。
14.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中心平台包括:
15.列表生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获取用户访问权限,基于所述用户访问权限生成可访列表,并将所述可访列表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可访列表至少包括区域名称;
16.类型确认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区域名称,基于所述区域名称定位对应的监控端并确认监控端类型;
17.处理执行单元,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无人区型,则用于获取区域图像,并将所述区域图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有人区型,则用于获取区域图像,基于区域图像确定人员出入状态,并将所述人员出入状态向用户终端发送。
18.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19.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向中心平台发送;
20.交互单元,用于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可访列表,基于可访列表获取用户输入信息,基于所述输入信息向中心平台发送区域名称;
21.信息接收单元,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无人区型,则用于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区域图像;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有人区型,则用于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人员出入状态。
22.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监控端还包括:
23.本地存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获取时间顺序存储所述区域图像;
24.存储时间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的获取时间计算区域图像存储时间;
25.云端存储单元,用于确定阈值,判断所述存储时间与所述阈值的大小,基于判断结果将所述区域图像上传至云端。
26.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列表生成单元包括:
27.识别码确定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确定识别码;
28.读取模块,用于建立与监控端数据库的连接通道,基于所述识别码读取监控端名称;
29.列表模块,用于基于监控端名称生成可访列表。
30.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处理执行单元包括:
31.回溯模块,用于确定回溯时间,基于所述回溯时间读取区域图像;
32.灰度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区域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基于所述灰度图像计算灰度平均值;
33.第一轮廓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灰度平均值确认动态图像,并对所述动态图像进行轮廓识别;
34.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轮廓识别结果确定人员运动方向,生成出入状态。
35.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中心平台还包括:
36.提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区域图像,基于所述区域图像提取包含运动目标的目标图像;
37.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时间顺序排列所述目标图像,读取相邻目标图像的间隔时间,基于所述目标图像和相邻目标图像间隔时间判断所述运动目标的行为是否异常;
38.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
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62.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不同的模块,但这些模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模块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轮廓识别模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轮廓识别模块,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类似地,第二轮廓识别模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轮廓识别模块。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3.实施例1
64.图1示出了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的系统架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包括监控端10、中心平台11和用户终端12,其中:
65.所述监控端10,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图像和获取时间;确认温度阈值,获取区域图像处的温度,生成温度层;基于所述图像、获取时间和温度层生成区域图像;
66.所述中心平台1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获取用户访问权限,基于所述用户访问权限生成可访列表,并将所述可访列表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可访列表至少包括区域名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区域名称,基于所述区域名称定位对应的监控端并确认监控端类型;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无人区型,则获取区域图像,并将所述区域图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有人区型,则获取区域图像,基于区域图像确定人员出入状态,并将所述人员出入状态向用户终端发送;
67.所述用户终端12,用于接收用户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向中心平台发送;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可访列表,基于可访列表获取用户输入信息,基于所述输入信息向中心平台发送区域名称;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无人区型,则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区域图像;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有人区型,则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人员出入状态。
68.请参阅图1,所述系统架构包括中心平台11、网络、用户终端12和监控端10,所述中心平台11和用户终端12、所述中心平台11和监控端10均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传输数据;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用户终端12和监控端10并不发生直接的数据传输,均通过中心平台11作为中转站进行间接数据传输;所述网络可以是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主要是无线通信链路,具体不做限定。
69.监控端10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监控端10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和图像获取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当终端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
70.用户可以使用用户终端12通过网络与中心平台11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数据等。用户终端12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用户终端12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当终端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1.所述中心平台11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中心平台11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设备组成的分布式服务设备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设备。当服务设备为软件
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2.应该理解,图1中的中心平台11、用户终端12和监控端10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中心平台11、用户终端12和监控端10。
73.在上述监控端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监控端最终生成的区域图像中包括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温度信息的获取通过测温仪完成,在获取各处温度后,生成温度层,然后将温度层与拍摄到的图像结合生成区域图像,为了便于显示,温度层的模式有很多种,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即,设定一个温度阈值,低于温度阈值的地方视为无物体,不对图像进行影响,高于温度阈值视为有物体,在图像上进行标红。
74.中心平台的作用是对用户终端的访问请求进行回应,首先,不同用户的权限是不同的,即,它可以访问的监控端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亲戚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访问对方的“属地”,所述“属地”可以是种植区,也可是住宅区,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定义为无人区和有人区,相应的,用于获取图像的监控端也用无人区和有人区进行分类,如果是无人区,那么用户的目的大都是观察一下,中心平台所采取的操作就是展示图像,如果是有人区,用户的目的便是查询有没有人,尤其是村干部所在地,村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往往都需要出门,如果能够远程的观察到村干部办公地点处有没有人,便可以防止人们办事时空跑一趟。
75.用户终端是与用户交互的端口,向用户展示用户有资格访问的监控端,然后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向用户展示。
76.图2示出了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中监控端的第一组成结构框图,所述监控端10包括:
77.图像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图像和获取时间;
78.温度层生成单元102,用于确认温度阈值,获取区域图像处的温度,生成温度层;
79.区域图像确定单元103,用于基于所述图像、获取时间和温度层生成区域图像。
80.现有的监控设备中,都会带有一个计时器,在图像获取的过程中,会直接将时间也加入图像中;温度层的获取,一般情况下是零或一的逻辑,通俗的说,过了阈值,就进行标记,不过阈值,就不进行标记;当然,将温度层与图像合成的过程中,温度层可以是一个“透明度为100%”的层,但它只是不显示,从计算机的角度来说,它还是作为区域图像的一个数据的。
81.图3示出了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中中心平台11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中心平台11包括:
82.列表生成单元11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获取用户访问权限,基于所述用户访问权限生成可访列表,并将所述可访列表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可访列表至少包括区域名称;
83.类型确认单元112,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区域名称,基于所述区域名称定位对应的监控端并确认监控端类型;
84.处理执行单元113,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无人区型,则用于获取区域图像,并将所述区域图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有人区型,则用于获取区域图像,基于区域图像确定人员出入状态,并将所述人员出入状态向用户终端发送;
85.中心平台是一个信号中转端,它的工作大部分是信号传递过程;首先,一个用户终
端可以访问多个监控端,一个监控端也可以由多个用户终端访问,在本发明工作流程中,中心平台需要判断用户有资格访问哪些监控端,是以用户终端为基的;然后,将用户终端能够访问到的监控端列成表格,即,上述访问列表;使得用户通够容易的通过用户终端访问想要访问的监控端;
86.在接收到用户的访问目的后,要对监控端进行分类,首先,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背景下,监控端分为两大类,一是民居,二是野外,分别定义为无人区型和有人区型,如果用户访问的是无人区型,那么就是直接获取区域图像,如果用户访问的是有人区型,那么只能获取一个人员的出入状态。
87.图4为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中用户终端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用户终端12包括:
88.请求发送单元121,用于接收用户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向中心平台发送;
89.交互单元122,用于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可访列表,基于可访列表获取用户输入信息,基于所述输入信息向中心平台发送区域名称;
90.信息接收单元123,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无人区型,则用于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区域图像;若所述监控端类型为有人区型,则用于接收中心平台发送的人员出入状态;
91.用户终端与用户直接交互,接收列表,然后用户根据这个列表确定访问的监控端,由于有可访列表的存在,监控端的选择是很容易的,一般情况下,一个用户所能访问的监控端都是与自己有关系的,比如自己种植的田地,或是自己家,又或是村干部工作地点,当然,如果关系够好,也是可以访问其它家庭的监控端的。
92.图5示出了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中监控端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监控端11还包括:
93.本地存储单元104,用于基于所述获取时间顺序存储所述区域图像;
94.存储时间计算单元105,用于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的获取时间计算区域图像存储时间;
95.云端存储单元106,用于确定阈值,判断所述存储时间与所述阈值的大小,基于判断结果将所述区域图像上传至云端;
96.监控端在获取区域图像后,需要存储,我们知道,视频文件一般都是大文件,大文件的意思是对存储有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云端存储技术逐渐成为了主流的存储技术;监控端对于区域图像的存储方法为,先在本地进行存储,举例来说,可以存储24小时之内的区域图像,超过24小时的图像上传云端,可以想到,如果持续获取区域图像,那么本地存储过程与云端上传过程是一直进行的。
97.图6为中心平台中列表生成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列表生成单元111包括:
98.识别码确定模块1111,用于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确定识别码;
99.读取模块1112,用于建立与监控端数据库的连接通道,基于所述识别码读取监控端名称;
100.列表模块1113,用于基于监控端名称生成可访列表;
101.列表生成单元的工作流程是权限判断加上数据库读取操作,权限判断主要是通过人脸识别来进行判断,这是因为视频文件包含的信息过多,自然对身份的要求要很高。
102.图7为中心平台中处理执行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处理执行单元113包括:
103.回溯模块1131,用于确定回溯时间,基于所述回溯时间读取区域图像;
104.灰度计算模块1132,用于将所述区域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基于所述灰度图像计算灰度平均值;
105.第一轮廓识别模块1133,用于基于所述灰度平均值确认动态图像,并对所述动态图像进行轮廓识别;
106.状态确定模块1134,用于基于轮廓识别结果确定人员运动方向,生成出入状态;
107.处理执行单元的目的是判断人员出入状态,可以想到,出入状态是“与进俱进”的,最新的出入状态才能够判断屋内是否有人,因此,判断过程是基于回溯时间,即,从当前时刻开始,向前获取区域图像,结合上述内容,可以想到,回溯过程中的区域图像获取一般情况下是存储在监控端本地的,这是一个小细节,可以提高获取速度;
108.在读取区域图像后,需要计算一个代表图像信息的值,灰度平均值就是这样一个值,静态图像的灰度平均值是不发生变化的,动态图像的灰度平均值是一定会变化的,基于所述灰度平均值就可以确定动态图像了,然后对图像进行轮廓识别,轮廓识别的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可以找到很多,本发明不对这一过程有什么要求,完成功能即可。
109.实施例2
110.图8为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中中心平台的第二组成结构框图,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中心平台提供了提示功能,所述中心平台11还包括:
111.提取单元114,用于读取所述区域图像,基于所述区域图像提取包含运动目标的目标图像;
112.异常判断单元115,用于基于时间顺序排列所述目标图像,读取相邻目标图像的间隔时间,基于所述目标图像和相邻目标图像间隔时间判断所述运动目标的行为是否异常;
113.信息生成单元116,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
114.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重点在于目标图像的获取和异常判断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给出了一个具体实现方式,当然,这两者的实现方式不唯一。
115.图9为中心平台中提取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提取单元114包括:
116.选择模块1141,用于选择一段预设时间段内的区域图像作为预设图像;
117.确定模块1142,用于确定所述预设图像中的参考热源,所述参考热源对应于参考目标;
118.捕捉模块1143,用于捕捉所述预设图像中的目标热源,所述目标热源对应于运动目标;以及
119.判断模块1144,用于判断所述区域图像中参考热源与目标热源之间的分开距离,当所述分开距离大于阈值时,确认所述预设图像为目标图像;
120.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由于有温度层的存在,运动目标的获取是很容易的,但是,由于在很多情况下,温度较高的不止是人,还有一些动物,或是一些静物,当然,这些静物可以是自由放置的,作为一个参考点;对于一些静物,或是活动范围不大的热源,是可以忽略的,因此,提取单元的目的是筛选。
121.图10示出了中心平台中异常判断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异常判断单元115包括:
122.第二轮廓识别模块1151,用于顺序读取目标图像,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轮廓识别,
并确定轮廓中心点;
123.偏移率计算模块1152,用于计算相邻目标图像的轮廓中心点偏移距离和间隔时间,并基于所述轮廓中心点偏移距离和所述间隔时间计算偏移率;
124.结果生成模块1153,用于确认偏移阈值,基于所述偏移阈值判断所述偏移率大小,基于判断结果生成异常判断结果;
125.异常判断单元判断机理是判断运动速度,由于本发明是检测异常信息,并不是一有运动物体就是异常信息,而是需要对运动物体进行一个判断,比如,运动过快或是运动过慢,快与慢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量,因此,偏移率计算模块的自变量是轮廓中心点偏移距离以及间隔时间,至于轮廓中心点的确定方法,只须要相同即可,甚至选择边界上的一个边界点也是可以的,但是选取标准必须是唯一的,即,不同图像的选取方法要相同,但具体的选取方法不限定。
126.值得一提的是,偏移阈值一般是两个值,分别对应过快或是过慢。
127.上述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均由计算机设备完成,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所述多终端数字乡村建设系统的功能。
128.处理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要求完成相应操作,产生一系列控制命令,使计算机各部分自动、连续并协调动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程序的输入、数据的输入以及运算并输出结果,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均由运算器完成;所述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所述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器外部设有保护装置。
129.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终端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1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服务设备的描述仅仅是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上述描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131.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上述处理器是上述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用户终端的各个部分。
132.上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上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上述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信息采集模板展示功能、产品信息发布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泊位状态显示系统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不同产品种类对应的
产品信息采集模板、不同产品提供方需要发布的产品信息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133.终端设备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系统中的全部或部分模块/单元,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系统实施例的功能。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1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3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