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由检测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36853发布日期:2023-05-12 18:2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同路由检测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路由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光纤作为光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传输媒介而广受关注。其中,光缆、管道、杆线等外线资源是光路网络管理的重点。当两条业务途径的光缆路由存在同缆、同沟(埋地)/同沟(架空)、同光交箱/接头盒的时候被称为同路由。

2、随着光缆数量倍增、光缆网错综复杂,并且光缆网经常变更(挖断、割接、新铺、改路等)等,使得光缆网实时、准确地管理非常困难。当管理面维护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信息与真实物理gis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就会造成规划的主备路径出现同路由。

3、由于同路由的两条路径在物理空间相距较近,一条路径出现故障时,通常伴随着另一条路径也同时出现故障(例如,同沟的两根光缆被挖掘机挖断)。主备路径具有同路由段后,具有很高的同时中断风险。当风险发生后,主备保护将彻底失效,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影响业务的可靠性、可用率。

4、因此,如何能够自适应网络动态变化、准确、快速地检测多条光路的同路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路由识别检测和装置,能够自适应网络动态变化、准确、快速地检测多条光路的同路由。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路由检测方法,应用于同路由检测系统,该同路由检测系统包括多个光纤传感模块、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和同路由检测单元,该多个光纤传感模块包括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该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包括第一激励源终端,该方法包括:同路由检测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光纤传感模块的第一扰动信息,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光纤传感模块的第二扰动信息,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是在第一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获取的,第一扰动信息与第一光路对应,第二扰动信息与第二光路对应,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分别包括扰动回波信号;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3、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可以由同路由检测单元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用于同路由检测单元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同路由检测单元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方案,在第一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通过接收来自不同光路的扰动信息,进行判断扰动位置即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基于主动加扰后的光纤传感数据同路由识别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两条光路是否具有同路由。

5、可选地,本技术同样适用于识别和检测多条光路具有同路由段。例如,存在另一扰动位置,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上述实现方式确定该另一扰动位置也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扰动位置形成的地理路段即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段。

6、应理解,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处分别部署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即一个网元对应一个光纤传感模块。可选地,也可以是一个网元(例如,第一网元)处部署多个光纤传感模块(例如,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该网元可以根据端口(例如,光纤接口单元(fiber interface unit,fiu)端口)标识确定不同的光纤传感模块检测到的对应的扰动信息等,本技术技术方案对网元数量以及光纤传感模块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以上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7、还应理解,同一网元处部署的多个光纤传感模块检测的多个光路可以是同路由,也可以是不同路由,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8、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扰动回波信号的采集可以理解为:利用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的工作原理,监测并采集光在光纤中由于瑞利散射产生的相位信息,从而判断光纤在各个的传输特性。例如,通过检测两个光纤在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处的相位情况,进一步检测该两条光路在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激励源终端通过编码的方式控制激励源扰动。

10、示例性的,采用编码的方式控制激励源终端是否启动。例如,当码字为0,用于指示停止激励源终端的扰动。当码字为1,用于指示开始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以上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激励源采用机械波或声波。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编码的生成方式包括:基于单频时域编码的机械波编码方式和/或基于多频率组合编码的声波编码方式。

13、示例性的,光纤传感模块在每一个检测周期(例如,0.5s)会给出一次振动检测结果(检测到振动可以标识为1、未检测到振动标识为0)。由于机械振动启停有惯性,快速(0.5s时间内)启停编码不具有操作性,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将多个连续光纤传感检测周期作为一个振动编码(振动为1,非振动为0),振动编码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振动(m个检测周期)/非振动编码(n个检测周期)时间不固定,通过控制m/n占比生成不同编码;其二,振动(m个检测周期)/非振动编码(n个检测周期)时间固定(m=n),采用通信编码(例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等)生成不同编码。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包括:当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的扰动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同路由检测单元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1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同路由检测单元接收来自第一激励源终端的第三扰动信息,该第三扰动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第一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的扰动时间、第一激励源终端所在的位置、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编码;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16、需要说明的是,同路由检测单元可以基于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以判断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在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该实现方式的准确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中,激励源终端上报的第三扰动信息与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中扰动时间、扰动位置理想状态下是相同的。

17、应理解,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分别是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监测并上报的,第三扰动信息是激励源终端直接上报的。另外,同路由检测单元可以根据第一扰动信息和/或第二扰动信息确定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分别对应的第一扰动编码和第二扰动编码,而从第三扰动信息中可以直接获取第三扰动编码。

18、换句话说,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的上报对象不同、来源不同、上报的具体形式也有所不同。

1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包括: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一扰动信息确定第一扰动编码,和/或根据第二扰动信息确定第二扰动编码;当第一扰动编码和第二扰动编码中的至少一个扰动编码与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编码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同路由检测单元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20、在该实现方式中,基于编码检测能够有效抵抗环境干扰,提高同路由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

2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根据扰动编码和/或扰动回波判断多条光路在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的方式,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2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分别部署在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第一激励源终端部署在第一光路和/或第二光路的任意位置。

23、示例性的,第一激励源终端可以部署在光路的管井、光交箱、熔纤盒、架空杆等位置。

2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同路由检测单元向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分别用于请求获取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

2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包括第二激励源终端,该方法还包括:同路由检测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光纤传感模块的第三扰动信息,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光纤传感模块的第四扰动信息,第三扰动信息和第四扰动信息是在第二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获取的,第三扰动信息与第一光路对应,第四扰动信息与第二光路对应,第三扰动信息和第四扰动信息包括扰动时间和扰动回波信号;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生成第一光纤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以及根据第二扰动信息和第四扰动信息生成第二光纤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一光纤gis信息和第二光纤gis信息匹配空间具有相近点,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和/或第二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26、其中,光纤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可以理解为光纤的真实地理位置。例如,光纤所在的经纬度。

27、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多条光路上部署的多个激励源终端,并检测多条光路在多个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来实现全网自动同路由的识别,支持多点同时检测,效率倍增。

2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同路由检测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光纤传感模块的至少一个扰动信息,该至少一个扰动信息与第一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一一对应,第一范围是以距离目标断纤点最近的第一激励源终端为圆心,半径为r的范围,目标断纤点是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在第一光路检测到的断纤位置;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一范围内至少一个扰动信息确定从第一激励源终端下一跳的至少一个第二激励源终端,至少一个第二激励源终端是第一光路上的激励源终端。

2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同路由检测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光纤传感模块的至少一个扰动信息,该至少一个扰动信息与第i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一一对应,第i范围是以第i激励源终端为圆心,半径为r的范围,第i激励源终端是第一光路上第i-1激励源终端的下一跳的激励源终端,i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第i范围内至少一个扰动信息确定从第i激励源终端下一跳的至少一个第i+1激励源终端,至少一个第i+1激励源终端是第一光路上距离第三网元最近的激励源终端,第三网元与第一网元是第一光路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第一光纤传感模块部署在第一网元;同路由检测单元基于i+1个激励源终端更新第一光路的同路由。

30、在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在断纤或割接场景下,同路由检测以及更新的方法。

3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路由检测方法,应用于同路由检测系统,同路由检测系统包括多个光纤传感模块、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和同路由检测单元,多个光纤传感模块包括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包括第一激励源终端,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第一扰动信息与第一光路对应,第二扰动信息与第二光路对应,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分别包括扰动回波信号,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用于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分别向同路由检测单元发送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

32、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可以由光纤传感模块(例如,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用于光纤传感模块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光纤传感模块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3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第一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通过接收来自不同光路的扰动信息,进行判断扰动位置即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提供一种基于主动加扰后的光纤传感数据同路由识别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两条光路是否具有同路由。

34、可选地,本技术同样适用于识别和检测多条光路具有同路由段。例如,存在另一扰动位置,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上述实现方式确定该另一扰动位置也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扰动位置形成的地理路段即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段。

35、应理解,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处分别部署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即一个网元对应一个光纤传感模块。可选地,也可以是一个网元(例如,第一网元)处部署多个光纤传感模块(例如,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该网元可以根据端口(例如,光纤接口单元(fiber interface unit,fiu)端口)标识确定不同的光纤传感模块检测到的对应的扰动信息等,本技术技术方案对网元数量以及光纤传感模块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以上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36、还应理解,同一网元处部署的多个光纤传感模块检测的多个光路可以是同路由,也可以是不同路由,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37、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扰动回波信号的采集可以理解为:利用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的工作原理,监测并采集光在光纤中由于瑞利散射产生的相位信息,从而判断光纤在各个的传输特性。例如,通过检测两个光纤在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处的相位情况,进一步检测该两条光路在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

38、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分别部署在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第一激励源终端部署在第一光路和/或所述第二光路的任意位置。

39、示例性的,第一激励源终端可以部署在光路的管井、光交箱、熔纤盒、架空杆等位置。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接收来自同路由检测单元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分别用于请求获取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

40、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路由检测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光纤传感模块的第一扰动信息,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光纤传感模块的第二扰动信息,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是在第一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获取的,第一扰动信息与第一光路对应,第二扰动信息与第二光路对应,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分别包括扰动回波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41、可选地,本技术同样适用于识别和检测多条光路具有同路由段。例如,存在另一扰动位置,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上述实现方式确定该另一扰动位置也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扰动位置形成的地理路段即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段。

42、应理解,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处分别部署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即一个网元对应一个光纤传感模块。可选地,也可以是一个网元(例如,第一网元)处部署多个光纤传感模块(例如,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该网元可以根据端口(例如,光纤接口单元(fiber interface unit,fiu)端口)标识确定不同的光纤传感模块检测到的对应的扰动信息等,本技术技术方案对网元数量以及光纤传感模块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以上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43、还应理解,同一网元处部署的多个光纤传感模块检测的多个光路可以是同路由,也可以是不同路由,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44、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扰动回波信号的采集可以理解为:利用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的工作原理,监测并采集光在光纤中由于瑞利散射产生的相位信息,从而判断光纤在各个的传输特性。例如,通过检测两个光纤在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处的相位情况,进一步检测该两条光路在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激励源终端通过编码的方式控制激励源扰动。

45、示例性的,采用编码的方式控制激励源终端是否启动。例如,当码字为0,用于指示停止激励源终端的扰动。当码字为1,用于指示开始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以上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46、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激励源采用机械波或声波。

47、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编码的生成方式包括:基于单频时域编码的机械波编码方式和/或基于多频率组合编码的声波编码方式。

48、示例性的,光纤传感模块在每一个检测周期(例如,0.5s)会给出一次振动检测结果(检测到振动可以标识为1、未检测到振动标识为0)。由于机械振动启停有惯性,快速(0.5s时间内)启停编码不具有操作性,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将多个连续光纤传感检测周期作为一个振动编码(振动为1,非振动为0),振动编码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振动(m个检测周期)/非振动编码(n个检测周期)时间不固定,通过控制m/n占比生成不同编码;其二,振动(m个检测周期)/非振动编码(n个检测周期)时间固定(m=n),采用通信编码(例如,码分多址cdma)生成不同的编码。

49、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的扰动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50、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激励源终端的第三扰动信息,该第三扰动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第一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的扰动时间、第一激励源终端所在的位置、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编码;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51、需要说明的是,同路由检测单元可以基于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以判断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在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该实现方式的准确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中,激励源终端上报的第三扰动信息与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中扰动时间、扰动位置理想状态下是相同的。

52、应理解,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分别是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监测并上报的,第三扰动信息是激励源终端直接上报的。另外,同路由检测单元可以根据第一扰动信息和/或第二扰动信息确定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分别对应的第一扰动编码和第二扰动编码,而从第三扰动信息中可以直接获取第三扰动编码。

53、换句话说,第一扰动信息、第二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的上报对象不同、来源不同、上报的具体形式也有所不同。

54、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扰动信息确定第一扰动编码,和/或根据第二扰动信息确定第二扰动编码;当第一扰动编码和第二扰动编码中的至少一个扰动编码与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编码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55、在该实现方式中,基于编码检测能够有效抵抗环境干扰,提高同路由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

5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根据扰动编码和/或扰动回波判断多条光路在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的方式,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7、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分别部署在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第一激励源终端部署在第一光路和/或第二光路的任意位置。

58、示例性的,第一激励源终端可以部署在光路的管井、光交箱、熔纤盒、架空杆等位置。

59、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分别用于请求获取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

60、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包括第二激励源终端,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光纤传感模块的第三扰动信息,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光纤传感模块的第四扰动信息,第三扰动信息和第四扰动信息是在第二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获取的,第三扰动信息与第一光路对应,第四扰动信息与第二光路对应,第三扰动信息和第四扰动信息包括扰动时间和扰动回波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三扰动信息生成第一光纤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以及根据第二扰动信息和第四扰动信息生成第二光纤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光纤gis信息和第二光纤gis信息匹配空间具有相近点,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和/或第二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61、其中,光纤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可以理解为光纤的真实地理位置。例如,光纤所在的经纬度。

62、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多条光路上部署的多个激励源终端,并检测多条光路在多个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来实现全网自动同路由的识别,支持多点同时检测,效率倍增。

63、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光纤传感模块的至少一个扰动信息,该至少一个扰动信息与第一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一一对应,第一范围是以距离目标断纤点最近的第一激励源终端为圆心,半径为r的范围,目标断纤点是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在第一光路检测到的断纤位置;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范围内至少一个扰动信息确定从第一激励源终端下一跳的至少一个第二激励源终端,至少一个第二激励源终端是第一光路上的激励源终端。

64、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光纤传感模块的至少一个扰动信息,该至少一个扰动信息与第i范围内的至少一个激励源终端一一对应,第i范围是以第i激励源终端为圆心,半径为r的范围,第i激励源终端是第一光路上第i-1激励源终端的下一跳的激励源终端,i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i范围内至少一个扰动信息确定从第i激励源终端下一跳的至少一个第i+1激励源终端,至少一个第i+1激励源终端是第一光路上距离第三网元最近的激励源终端,第三网元与第一网元是第一光路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第一光纤传感模块部署在第一网元;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i+1个激励源终端更新第一光路的同路由。

65、在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在断纤或割接场景下,同路由检测以及更新的方法。

66、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路由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分别获取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第一扰动信息与第一光路对应,第二扰动信息与第二光路对应,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分别包括扰动回波信号,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用于确定第一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收发单元,用于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分别向同路由检测单元发送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

67、可选地,本技术同样适用于识别和检测多条光路具有同路由段。例如,存在另一扰动位置,同路由检测单元根据上述实现方式确定该另一扰动位置也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扰动位置形成的地理路段即为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的同路由段。

68、应理解,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处分别部署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即一个网元对应一个光纤传感模块。可选地,也可以是一个网元(例如,第一网元)处部署多个光纤传感模块(例如,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该网元可以根据端口(例如,光纤接口单元(fiber interface unit,fiu)端口)标识确定不同的光纤传感模块检测到的对应的扰动信息等,本技术技术方案对网元数量以及光纤传感模块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以上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定。

69、还应理解,同一网元处部署的多个光纤传感模块检测的多个光路可以是同路由,也可以是不同路由,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70、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扰动回波信号的采集可以理解为:利用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的工作原理,监测并采集光在光纤中由于瑞利散射产生的相位信息,从而判断光纤在各个的传输特性。例如,通过检测两个光纤在激励源终端的扰动位置处的相位情况,进一步检测该两条光路在扰动位置是否具有同路由。

71、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分别部署在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第一激励源终端部署在第一光路和/或所述第二光路的任意位置。

72、示例性的,第一激励源终端可以部署在光路的管井、光交箱、熔纤盒、架空杆等位置。

73、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第一光纤传感模块和第二光纤传感模块接收来自同路由检测单元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分别用于请求获取第一扰动信息和第二扰动信息。

74、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路由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同路由检测单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5、可选地,该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76、可选地,该存储器可以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该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77、可选地,该同路由检测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收发器具体可以为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78、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路由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光纤传感模块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9、可选地,该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80、可选地,该存储器可以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该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81、可选地,该同路由检测装置还包括收发器,收发器具体可以为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82、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路由检测系统,包括:同路由检测单元,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及多个光纤传感模块,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83、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代码,该计算机程序或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84、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同路由检测单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光纤传感模块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85、其中,该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86、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同路由检测单元运行时,使得该同路由检测单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光纤传感模块运行时,使得该光纤传感模块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8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同路由检测的方法和装置,在激励源终端开启激励源扰动后,通过接收来自不同光路的扰动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扰动位置是否为不同光路的同路由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