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5725发布日期:2021-08-20 17:0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双面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双向发声的双面扬声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扬声器必须装在音箱内,才能提升低频表现。

但是,当扬声器的低频或电压增加时,振膜会产生较大振幅的摆动,因此容易导致整个扬声器跟着振动。而由于扬声器必须装在音箱内,因此扬声器的振动会进一步传递到音箱,导致音箱与扬声器一起共振,造成有杂音与失真的情形。

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双面扬声器,以达到可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具有双向发声的效果,及达到提升输出音量与低音、增加抑制振动的能力以及避免杂音与失真的目的,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研发出一种双面扬声器,以达到可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具有双向发声的效果,及达到提升输出音量与低音、增加抑制振动的能力以及避免杂音与失真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扬声器,其包含:第一导磁组件、第二导磁组件、第一扬声器以及第二扬声器。该第二导磁组件的一侧表面通过弹性层体设置于该第一导磁组件的一侧表面,该第一扬声器设于该第一导磁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一扬声器包含有第一磁回组件、第一喇叭座、第一音圈以及第一振膜,该第一磁回组件位于该第一导磁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一磁回组件具有第一磁间隙,该第一喇叭座与该第一磁回组件配置,该第一音圈活动配置于该第一磁间隙且与该第一振膜配置,该第一振膜与该第一喇叭座配置;该第二扬声器设于该第二导磁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二扬声器包含有第二磁回组件、第二喇叭座、第二音圈以及第二振膜,该第二磁回组件位于该第二导磁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二磁回组件具有第二磁间隙,该第二喇叭座与该第二磁回组件配置,该第二音圈活动配置于该第二磁间隙且与该第二振膜配置,该第二振膜与该第二喇叭座配置,该第二喇叭座与该第一喇叭座相互组合。

上述的双面扬声器中,该第一导磁组件具有连通两侧表面的多个第一开孔部,该第一磁间隙对应该第一开孔部;该第二导磁组件具有连通两侧表面的多个第二开孔部,该第二磁间隙对应该第二开孔部,该第一开孔部的位置与该第二开孔部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双面扬声器中,该第一导磁组件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缺口部;该第二导磁组件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二缺口部,该第一缺口部的位置与该第二缺口部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双面扬声器中,该第一导磁组件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组接部,各该第一组接部组合于该第一喇叭座;该第二导磁组件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组接部,各该第二组接部组合于该第二喇叭座。

上述的双面扬声器中,该第一喇叭座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对接部,各该第一对接部与各该第一组接部组合;该第二喇叭座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对接部,各该第二对接部与各该第二组接部组合。

上述的双面扬声器中,该第一喇叭座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结合部,该第二喇叭座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结合部,各该第二结合部与各该第一结合部对应组接,使该第二喇叭座与该第一喇叭座相互组合。

上述的双面扬声器中,该第一磁回组件包括有第一导磁组及第一磁铁组,该第一导磁组层叠于该第一磁铁组,该第一磁铁组设于该第一导磁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一导磁组具有第一主导磁板及两个第一副导磁板,该第一副导磁板分别位于该第一主导磁板的两侧;该第一磁铁组具有第一主磁铁及两个第一副磁铁,该第一副磁铁分别位于该第一主磁铁的两侧。

上述的双面扬声器中,该第二磁回组件包括有第二导磁组及第二磁铁组,该第二导磁组层叠于该第二磁铁组,该第二磁铁组设于该第二导磁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二导磁组具有第二主导磁板及两个第二副导磁板,该第二副导磁板分别位于该第二主导磁板的两侧;该第二磁铁组具有第二主磁铁及两个第二副磁铁,该第二副磁铁分别位于该第二主磁铁的两侧。

上述的双面扬声器中,该弹性层体为黏胶层体或海绵层体。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双面扬声器可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具有双向发声的效果,以提升输出音量与低音,且可因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的同时作动,而增加抑制振动的能力并抵消彼此间的作用力,以避免共振产生杂音与失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扬声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扬声器的分解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扬声器的另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扬声器的第一磁回组件、第一导磁组件、第二导磁组件及第二磁回组件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扬声器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双面扬声器

10第一导磁组件

101第一开孔部

102第一缺口部

103第一组接部

20第二导磁组件

201第二开孔部

202第二缺口部

203第二组接部

30弹性层体

11第一扬声器

111第一磁回组件

1111第一导磁组

11111第一主导磁板

11112第一副导磁板

1112第一磁铁组

11121第一主磁铁

11122第一副磁铁

112第一喇叭座

1121第一对接部

1122第一结合部

113第一音圈

114第一振膜

115第一磁间隙

12第二扬声器

121第二磁回组件

1211第二导磁组

12111第二主导磁板

12112第二副导磁板

1212第二磁铁组

12121第二主磁铁

12122第二副磁铁

122第二喇叭座

1221第二对接部

1222第二结合部

123第二音圈

124第二振膜

125第二磁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扬声器1,其包含:第一导磁组件10、第二导磁组件20、第一扬声器11以及第二扬声器12。

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一侧表面通过弹性层体30设置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一侧表面,该弹性层体30可为黏胶层体、海绵层体或其他具缓冲材质的层体。借此,该弹性层体30可避免该第一导磁组件10及该第二导磁组件20在双面扬声器1振动时发生碰撞产生共振异音。

该第一扬声器11设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一扬声器11包含有第一磁回组件111、第一喇叭座112、第一音圈113以及第一振膜114,该第一磁回组件111位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一磁回组件111具有第一磁间隙115,该第一喇叭座112与该第一磁回组件111配置,该第一音圈113活动配置于该第一磁间隙115且与该第一振膜114配置,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一喇叭座112配置。

该第二扬声器12设于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二扬声器12包含有第二磁回组件121、第二喇叭座122、第二音圈123以及第二振膜124,该第二磁回组件121位于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二磁回组件121具有第二磁间隙125,该第二喇叭座122与该第二磁回组件121配置,该第二音圈123活动配置于该第二磁间隙125且与该第二振膜124配置,该第二振膜124与该第二喇叭座122配置,该第二喇叭座122与该第一喇叭座112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磁回组件111包括有第一导磁组1111及第一磁铁组1112,该第一导磁组1111层叠于该第一磁铁组1112,该第一磁铁组1112设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另一侧表面,其中该第一导磁组1111具有第一主导磁板11111及两个第一副导磁板11112,该第一副导磁板11112分别位于该第一主导磁板11111的两侧,该第一磁铁组1112具有第一主磁铁11121及两个第一副磁铁11122,该第一副磁铁11122分别位于该第一主磁铁11121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磁回组件121包括有第二导磁组1211及第二磁铁组1212,该第二导磁组1211层叠于该第二磁铁组1212,该第二磁铁组1212设于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另一侧表面,其中该第二导磁组1211具有第二主导磁板12111及两个第二副导磁板12112,该第二副导磁板12112分别位于该第二主导磁板12111的两侧,该第二磁铁组1212具有第二主磁铁12121及两个第二副磁铁12122,该第二副磁铁12122分别位于该第二主磁铁12121的两侧。

当本实用新型的双面扬声器1于运用时,可结合于音箱(图中未示),使该第一扬声器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以上下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另一侧表面与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另一侧表面而形成该双面扬声器1,借此可让该第一扬声器11的第一磁回组件1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磁回组件121形成上下两个完全独立的磁场(如图4、图5a及图5b所示),以便通过电磁作用通过该第一音圈113与该第二音圈123推动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振动。

该第一扬声器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作动时的振动方式如图6所示,该第一音圈113与该第二音圈123接受到外部输入的电子信号后,会使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同时向外(如图6中(a)部分的箭头方向)与同时向内作动(如图6中(b)部分的箭头方向),当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两者向外作动时,推动空气振动而发声,而当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两者向内作动时,两作用力会互相抵减,使该第一扬声器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实现减震的功能,避免因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作动产生的作用力,带动整个双面扬声器1跟着振动。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双面扬声器1可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的双面振膜的设计,实现双向发声的效果,借以提升该双面扬声器1的输出音量与低音。更重要的是,可因该第一扬声器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的同时作动,而抵消彼此间的作用力,并进一步增加该双面扬声器1的抑制振动的能力,防止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振动时,会带动整个双面扬声器1产生不必要的振动,以避免共振产生杂音与失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第一导磁组件10具有连通两侧表面的多个第一开孔部101,该第一磁间隙115对应该第一开孔部101;另外,该第二导磁组件20具有连通两侧表面的多个第二开孔部201,该第二磁间隙125对应该第二开孔部201,该第一开孔部101的位置与该第二开孔部201的位置相对应。如此,可分别通过该第一开孔部101以及该第二开孔部201分别让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作动时产生的作用力能更全面的接触与抵消,而增加该双面扬声器1的抑制振动的能力,防止该第一振膜114与该第二振膜124振动时,会带动整个双面扬声器1产生不必要的振动,以避免共振产生杂音与失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缺口部102。如此,可通过该第一缺口部102的配合或该第一开孔部101与该第一缺口部102的配合,让该第一振膜114作动时产生的作用力与气流能充分抵消,而增加该双面扬声器1的抑制振动的能力,防止该第一振膜114振动时,会带动整个双面扬声器1产生不必要的振动,以避免共振产生杂音与失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二缺口部202,该第一缺口部102的位置与该第二缺口部202的位置相对应。如此,可通过该第二缺口部202的配合或该第二开孔部201与该第二缺口部202的配合,让该第二振膜124作动时产生的作用力与气流能充分抵消,而增加该双面扬声器1的抑制振动的能力,防止该第二振膜124振动时,会带动整个双面扬声器1产生不必要的振动,以避免共振产生杂音与失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组接部103,各该第一组接部103组合于该第一喇叭座112;另外,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组接部203,各该第二组接部203组合于该第二喇叭座122。如此,可使该第一扬声器11的第一喇叭座112与该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喇叭座122稳固结合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与该第二导磁组件20,以维持该第一扬声器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与该第二导磁组件20上作动时的稳定性。另外,该第一导磁组件10以及该第二导磁组件20除通过各该第一组接部103与各第二组接部203分别接合于该第一喇叭座112与该第二喇叭座122之外,还可配合该第一磁回组件111与该第二磁回组件121形成磁力线;由于该第一磁回组件111的短轴的两侧已配合该第一副导磁板11112与该第一副磁铁11122形成完整磁力线,且该第二磁回组件121的短轴的两侧已配合该第二副导磁板12112与该第二副磁铁12122形成完整磁力线,因此不需设置挡墙或挡止结构(如图5a所示);而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长轴的两侧分别通过各该第一组接部103形成朝上的挡墙结构,且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长轴的两侧分别通过各第二组接部203形成朝下的挡墙结构,以分别对应上方所设该第一磁回组件111的该第一主导磁板11111与该第一主磁铁11121、以及下方所设该第二磁回组件121的第二主导磁板12111与该第二主磁铁12121,以使各该第一组接部103、该第一主导磁板11111与该第一主磁铁11121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的上方形成完整的磁场,而各第二组接部203、该第二主导磁板12111与该第二主磁铁12121则于该第二导磁组件20的下方形成完整的磁场,借此可让该第一扬声器11的第一磁回组件1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磁回组件121形成上下两个完全独立的磁场(如图5b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第一喇叭座11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对接部1121,该第二喇叭座12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对接部1221,各该第一对接部1121与各该第一组接部103组合,各该第二对接部1221与各该第二组接部203组合,而各该第一组接部103与该第一喇叭座112的第一对接部1121可为相互对接的凹凸结构、卡扣结构、嵌接结构,各该第二组接部203与该第二喇叭座122的第二对接部1221可为相互对接的凹凸结构、卡扣结构、嵌接结构。如此,可使该第一扬声器11的第一喇叭座112稳固结合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且使该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喇叭座122稳固结合于该第二导磁组件20,以维持该第一扬声器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以及该第二导磁组件20上作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喇叭座11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结合部1122,该第二喇叭座12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结合部1222,各该第二结合部1222与各该第一结合部1122对应组接,而各该第二结合部1222与各该第一结合部1122可为相互对接的凹凸结构、卡扣结构、嵌接结构,以使该第二喇叭座122与该第一喇叭座112相互稳固进行组合,以维持该第一扬声器11与该第二扬声器12于该第一导磁组件10与该第二导磁组件20两面上作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