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及充电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8149发布日期:2021-11-10 01:2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牙耳机及充电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及充电舱。


背景技术:

2.目前的蓝牙耳机都是采用内置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置的锂电池电量有限,从而不能满足用户长时间使用;并且锂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在蓝牙耳机的喇叭和控制主板还是完好的情况下,由于内置锂电池的寿命问题造成蓝牙耳机的提前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
3.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蓝牙耳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蓝牙耳机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损件与易损件分离的蓝牙耳机及充电舱。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6.一种蓝牙耳机,包括有耳塞部和耳柄部,所述耳塞部上设有卡扣,所述耳柄部设有槽位,通过卡扣与槽位的安装分离,耳塞部可拆卸连接于耳柄部上。
7.进一步地,所述耳塞部包括有电池弹簧顶针,所述耳柄部包括有连接端子,通过将电池弹簧顶针卡入连接端子,从而实现电池对耳塞部的导电。
8.进一步地,所述耳塞部还包括有耳帽、底壳、面壳、出音嘴和导光柱,所述出音嘴一端固定于底壳上,耳帽套设于出音嘴的另一端,所述面壳与底壳相互扣合,所述导光柱固定于面壳上,卡扣设于导光柱上。
9.进一步地,所述耳柄部还包括有壳体、面盖、电池和底盖,所述壳体与面盖扣合形成一导通圆孔,所述底盖扣合电池于壳体内,槽位设于面盖内环侧边。
10.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柱上设有触摸面板,导光柱卡于导通圆孔内,露出触摸面板于导通圆孔的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耳塞部还包括有第一喇叭和第二喇叭,所述第一喇叭紧靠出音嘴设置,第二喇叭紧靠第一喇叭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耳塞部包括有蓝牙控制板和设于其上的触摸弹簧顶针和定位弹簧顶针,电池弹簧顶针设于蓝牙控制板上,触摸弹簧顶针与触摸面板导通连接,耳柄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弹簧顶针卡于定位孔内,面壳上设有若干圆孔,透过圆孔露出电池弹簧顶针和定位弹簧顶针。
13.进一步地,所述耳柄部还包括有指示灯板、电池控制板和磁铁,所述指示灯板设于电池和底盖之间,所述电池控制板和磁铁固定于面盖内,面盖上设有通孔,电池控制板上的连接端子透过通孔外露于面盖表面。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
15.一种充电舱,包括有放置耳塞部和耳柄部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耳塞槽和耳柄
槽,所述耳塞部和耳柄部为上述所述的耳塞部和耳柄部。
16.进一步地,所述耳柄槽上设有充电针,所述充电针与连接端子导通连接,耳塞槽和耳柄槽下设有磁铁,耳柄槽包括至少4个。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蓝牙耳机分为易损件和不易损件,设计可拆卸组合的耳塞部与耳柄部,耳塞部设有与蓝牙控制板连接的电池弹簧顶针,耳柄部设有电池,通过电池弹簧顶针与耳柄部的连接端子连接,实现耳塞部的导电;通过该结构用户可轻松更换备用的耳柄部,保证耳机有足够的电量;当蓝牙耳机使用久后,锂电池不耐电,可更换全新的耳柄部,不需要将整个蓝牙耳机扔掉;同时设计一款可以放置多个耳柄部的充电舱,当正在使用的耳柄部没电时,可以更换备用的耳柄部,更换下来的耳柄部可放入充电舱内进行充电, 满足使用者的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耳塞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耳柄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耳塞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的耳柄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舱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附图标记:
25.1为耳塞部,
26.11为耳帽,12为出音嘴,121为出音孔,13为第一喇叭,131为第一喇叭仓,14为底壳,15为第二喇叭,151为第二喇叭仓,16为面壳,161为圆孔,17为蓝牙控制板,171为电池弹簧顶针,172为定位弹簧顶针,173为触摸弹簧顶针,18为导光柱,181为卡扣,182为触摸面板;
27.2为耳柄部,
28.21为壳体,22为电池,23为指示灯板,24为底盖,25为导通圆孔,251 为槽位,26为面盖,261为通孔,262为定位孔,27为电池控制板,271为连接端子,28为磁铁,29为容纳槽。
29.3为充电舱,
30.31为盒体,311为底座,312为翻盖,313为中壳,32为耳塞槽,33为耳柄槽,331为充电针,34为usb充电口,35为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2.请参照图1

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有耳塞部1和耳柄部2,所述耳塞部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耳柄部2上。
33.所述耳塞部1包括有耳帽11、出音嘴12、第一喇叭13、底壳14、第二喇叭15、面壳16、蓝牙控制板17、电池弹簧顶针171、定位弹簧顶针172、触摸簧顶针173和导光柱18;
34.所述出音嘴12上开设有出音孔121,出音嘴12一端固定于底壳14上,耳帽11设置于
出音嘴12另一端并外罩住出音孔121;
35.所述面壳16与底壳14扣合形成容置腔,该底壳内设置两个喇叭仓,包括第一喇叭仓131和第二喇叭仓151,底壳14与出音嘴12配合,将底壳14内的两个喇叭仓围构形成两个独立的喇叭仓,两个喇叭分别安装于两个喇叭仓内,所述第一喇叭13紧靠出音嘴12设置,第二喇叭15紧靠第一喇叭13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采用的第一喇叭13为6mm,第二喇叭15为12mm。
36.蓝牙控制板17设置于面壳16与底壳14扣合形成的容置腔中,2个电池弹簧顶针171和1个定位弹簧顶针172设于蓝牙控制板17上,面壳16上设有3 个圆孔161,透过圆孔161露出电池弹簧顶针171和定位弹簧顶针172。
37.所述导光柱18一端固定于面壳16上,所述导光柱18为圆柱体形,在其圆柱体形外表面设有2个卡扣181,所述导光柱18的另一端上设有触摸面板182,所述触摸面板182与触摸弹簧顶针173导通连接,通过触摸面板182可以控制蓝牙耳机的暂停和启动音乐。
38.所述耳柄部2包括有壳体21、电池22、指示灯板23、底盖24、面盖26、电池控制板27和磁铁28,所述壳体21上半部为同心圆状,面盖26与壳体21 扣合形成空心的同心圆孔,该结构命名为导通圆孔25,底盖24扣合电池22于壳体21内。
39.所述面盖26的内环侧边设有2个槽位251,通过卡扣181与槽位251的扣合分离,从而实现耳塞部1与耳柄部2之间的紧固与拆卸;同时,导光柱18卡于导通圆孔25内,露出触摸面板182于导通圆孔25的外侧。
40.所述电池控制板27上设有3个连接端子271,通过将电池弹簧顶针171卡入连接端子271,从而实现电池22对耳塞部2的导电。
41.在面盖26上设有一个定位孔262,定位孔262的位置与定位弹簧顶针172 的位置相匹配,所述定位弹簧顶针172卡于定位孔262内,进一步地加固耳塞部1与耳柄部2的扣合。
42.所述指示灯板23设于电池22和底盖24之间,所述底盖24可以是透明的塑料盖,透过透明塑料盖,指示灯板23上的指示灯闪烁,显示电池的电量状态。
43.所述电池控制板27和磁铁28设于面盖26内,参照图5,面盖26上设有 3个圆形容纳槽29和一个方形的容纳槽29,电池控制板27上的连接端子271 的形状与面盖26上的圆形容纳槽形状相匹配,从而通过连接端子271固定于圆形容纳槽内,实现电池控制板27与面盖26的固定连接;另外,磁铁28安装于方形的容纳槽内;最后,通过面盖26与壳体21扣合,把电池控制板27和磁铁 28设于壳体21内。
44.面盖26上设有3个通孔261,电池控制板27上的3个连接端子271通过通孔261外露于面盖26的表面。
45.所述触摸面板182为铝合金材质,导光柱18为透明塑胶材质,出音嘴12、底壳14、面壳16、底盖24、面盖26为塑胶材质,耳帽11为硅胶材质。
4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公开了:
47.参照图6,一种充电舱3,包括有放置耳塞部1和耳柄部2的盒体31,所述盒体31包括有底座311、翻盖312和中壳313,中壳313内设有耳塞槽32和耳柄槽33,耳塞部1和耳柄部2为上述所述的耳塞部1和耳柄部2。
48.所述中壳313内设有4个耳柄槽33和2个耳塞槽32,所述耳柄槽33上设有与耳柄部2的连接端子271相匹配的充电针331,耳柄槽33和耳塞槽32下设有磁铁,通过磁吸原理将耳
塞部1和耳柄部2固定于盒体31内。
49.4个耳柄槽33设于中壳313中间,耳塞槽32设于耳柄槽33的两侧,底座 311的外侧设有usb充电口34和指示灯35,通过usb充电口34给充电舱蓄电,通过指示灯显示充电舱的电量。
50.充电舱的设计可快速更换备用耳柄部,并把更换下来的耳柄部放置在充电舱内进行充电,循环使用,更大的延长蓝牙耳机的使用时间,并且耳柄部作为易损件,可通过更换全新的耳柄部方式来提高蓝牙耳机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