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1763发布日期:2021-08-17 13: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摄像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的不断发展,摄像头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发广泛。汽车内外的图像信息能够被车上配置的多个摄像头所采集,经过处理后以多种形式呈现给驾驶员,使驾驶员在开车出行时能够拥有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传统的车载摄像头在生产时,灰尘、颗粒极易进入车载摄像头腔体内。由于车载摄像头使用时,处于一个不停移动的过程中,腔体内的灰尘极有可能飘落在腔体内的部件上,使成像画面出现黑点、阴影,影响成像质量。成像时画面有黑点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影响极差。如何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一定的防尘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用于解决传统的车载摄像头不能防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摄像头,包括:线路板、感光芯片、密封件和镜头组件;

所述感光芯片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且所述线路板与所述镜头组件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感光芯片的容纳腔;

所述镜头组件朝向所述线路板一侧设置有防尘挡墙,所述防尘挡墙位于所述感光芯片的外围;

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线路板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连接。

上述车载摄像头中,感光芯片安装于线路板上,具体地,感光芯片锡焊在线路板上,镜头组件组装在线路板上,并通过密封件与线路板密封连接,密封件作为第一道防尘结构;镜头组件与线路板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感光芯片的容纳腔,并且,镜头组件朝向线路板一侧设有防尘挡墙,当镜头组件组装在线路板上后防尘挡墙位于感光芯片外围,防尘挡墙作为第二道防尘结构,防止穿过第一道防尘结构进入容纳腔的灰尘污染感光芯片。另外,由于进入容纳腔的灰尘通常由空气携带移动,因而灰尘大多由容纳腔靠近镜头组件一侧进入感光芯片区域,因而,上述车载摄像头将防尘挡墙设置于镜头组件上,以提高防尘效果。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垫片。

可选地,所述垫片为橡胶片。

可选地,所述线路板与所述镜头组件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可选地,所述线路板与所述镜头组件之间采用密封胶固定。

可选地,所述防尘挡墙为环形挡墙。

可选地,所述防尘挡墙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依次连接。

可选地,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和底座,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线路板一侧。

可选地,所述镜头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且所述镜头与所述底座通过密封胶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摄像头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摄像头三维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摄像头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摄像头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标:1-线路板;2-感光芯片;3-密封件;4-镜头组件;5-螺丝;6-密封胶;41-镜头;42-底座;421-防尘挡墙;422-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车载摄像头生产时先将感光芯片锡焊在线路板上,镜头组装在底座上,然后将底座与线路板通过螺丝来压合,最后在底座的外围点一圈固定胶水。若底座和线路板中间是直接压合,没有胶水等填充物,生产时环境内的灰尘极易从底座与线路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容纳腔内。并且由于车载摄像头使用时,处于一个不停移动的过程中,容纳腔内的灰尘极有可能飘落在感光芯片上,使成像画面出现黑点、阴影,影响成像质量。成像时画面有黑点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影响极差。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一定的防尘功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头,包括:线路板1、感光芯片2、密封件3和镜头组件4;感光芯片2安装于线路板1上,且线路板1与镜头组件4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感光芯片2的容纳腔;镜头组件4朝向线路板1一侧设置有防尘挡墙421,防尘挡墙421位于感光芯片2的外围;镜头组件4与线路板1通过密封件3密封连接。

上述车载摄像头中,感光芯片2安装于线路板1上,具体地,感光芯片2锡焊在线路板1上,镜头组件4组装在线路板1上,并通过密封件3与线路板1密封连接,密封件3作为第一道防尘结构;镜头组件4与线路板1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感光芯片2的容纳腔,并且,镜头组件4朝向线路板1一侧设有防尘挡墙421,当镜头组件4组装在线路板1上后防尘挡墙421位于感光芯片2外围,防尘挡墙421作为第二道防尘结构,防止穿过第一道防尘结构进入容纳腔的灰尘污染感光芯片2。另外,由于进入容纳腔的灰尘通常由空气携带移动,因而灰尘大多由容纳腔靠近镜头组件4一侧进入感光芯片2区域,因而,上述车载摄像头将防尘挡墙421设置于镜头组件4上,以提高防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摄像头容纳腔大,既能满足电容、电阻存放,也有空间设置防尘挡墙421,能加强模组整体的强度也能起到防尘作用。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1,密封件3为垫片。垫片是用纸、橡皮片或铜片制成,放在镜头组件4和线路板1相接触的平面之间以加强密封的材料,为防止灰尘、颗粒等进入容纳腔内设置在静密封面之间的密封元件。车载摄像头体积大,镜头组件4和线路板1平整度也不高,导致镜头组件4和线路板1之间容易有翘起缝隙,增加垫片能有效填补缝隙。

可选地,垫片为橡胶片。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同时,橡胶片还能减少镜头组件4与线路板1之间的振动。

可选地,线路板1与镜头组件4之间通过螺丝5连接。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5,镜头组件4朝向线路板1一侧设有定位柱422,线路板1上设有与定位柱422配合的定位孔,以实现镜头组件4与线路板1之间的定位和预固定,将镜头组件4上的定位柱422插入线路板1上的定位孔内后,再用螺丝5固定镜头组件4和线路板1。

可选地,线路板1与镜头组件4之间采用密封胶6固定。

继续参照图3和图5,镜头组件4和线路板1通过螺丝5压合在一起后,外围点一圈胶水固定,具体地,胶水可以为密封胶6。由于车载摄像头体积大,使用环境复杂,大部分时候有应力晃动,线路板1与镜头组件4之间使用胶水固定强度不够,不满足车规行业使用寿命,故而本实施例采用螺丝5和密封胶6结合方式,既能防尘又能固定。

可选地,防尘挡墙421为环形挡墙。

继续参照图3,镜头组件4朝向线路板1一侧设有环形防尘挡墙421,结合图5,防尘挡墙421与线路板1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且围于感光芯片2外围。由于灰尘或者颗粒通常由空气携带移动,故而需要保证防尘挡墙421与镜头组件4之间无间隙即可,同时防尘挡墙421与线路板1之间具有间隙,一方面能实现防尘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防止防尘挡墙421损坏线路板1。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防尘挡墙421可以为封闭的环形防尘挡墙421,也可以为多个挡墙围城环形,且多个挡墙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但因为间隙的存在,防尘效果不如封闭的环形防尘挡墙421的防尘效果好。此外,环形防尘挡墙421的具体外形可以为多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或者其它不规则图形。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环形防尘挡墙421为矩形,具体地,防尘挡墙421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对,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

可选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的矩形防尘挡墙421,能有效防止进入容纳腔内的灰尘、颗粒污染感光芯片2。

可选地,参照图5,镜头组件4包括镜头41和底座42,镜头41安装于底座42背离线路板1一侧。

可选地,镜头41与底座42螺纹连接,且镜头41与底座42通过密封胶6固定。

参照图1并结合图5,镜头41组装于底座42上,并通过胶水固定,具体地,胶水可以为密封胶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车载摄像头内感光芯片2的防尘结构简单,成本低,还能满足整体结构强度。对于底座42来说,注塑件,设计增加就可以成型,不增加成本。橡胶片,成本低,装配简单。因而,上述车载摄像头整体结构简单且达到防尘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