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调节式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4947发布日期:2021-12-22 23:0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渐变调节式音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音箱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渐变调节式音箱。


背景技术:

2.音响,是指一种利用电子回路设计进行音讯与电子讯号间之互相转换的设备,可以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
3.在特定场合中,需要音乐和灯光配合,来调节现场的气氛;目前,将发光件安设音箱,从而利用音箱来播放音乐,利用发光件实现发射灯光,实现同步播放音乐与发射灯光,起到调节气氛。
4.现有技术中,发光件的发光的颜色单一,导致烘托气氛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渐变调节式音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音箱烘托气氛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渐变调节式音箱,包括主体、发光件以及控制板,所述主体具有安设面和外壳,所述外壳呈透光布置,所述外壳罩设安设面,所述发光件安设在所述安设面;所述发光件具有多个发光区,各个所述发光区的发光颜色呈渐变布置;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发光件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件切换发光颜色以和切换发光模式。
7.进一步的,所述渐变调节式音箱包括播放件,所述播放件用于播放音频,所述播放件与所述控制板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主体包括播放板,所述播放板与所述播放件呈对应布置;所述外壳呈环状布置,所述外壳环绕包围所述播放板。
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横截面形成壳面,所述壳面呈透光布置,所述壳面呈环状布置,所述壳面与所述发光件呈对应布置;沿背离内部方向,所述外壳朝外拱起呈曲面状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壳面的内端与所述播放板呈抵触布置,沿所述壳面的内端至外端方向,所述壳面沿背离所述播放板的中心方向逐渐朝外呈倾斜布置。
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主壳和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主壳呈连接布置,且所述凸台与所述主壳呈阶梯状布置,所述主壳形成所述安设面,所述播放板安设所述凸台,所述外壳与所述主壳呈连接布置;所述主壳与所述外壳呈扣合且一体布置,所述发光件处于所述主壳和所述外壳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渐变调节式音箱包括底座,所述主体与所述底座呈上下抵接布置;所述主体具有下设面,沿前至后方向,所述下设面朝上呈倾斜布置,所述底座与所述下设面呈抵接布置,沿前至后方向,所述底座朝上呈倾斜布置。
12.进一步的,沿前至后方向,所述底座的厚度呈逐渐增大布置;所述底座的下部形成底座面,所述底座面设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沿朝向所述主体方向呈凹陷布置。
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两侧具有拿取槽,两个所述拿取槽呈对应布置,沿前至后方向,所述拿取槽呈前小后大梯形状布置;所述拿取槽包括拿取底板,沿后至前方向,所述拿取底板朝内呈倾斜布置。
1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顶部形成提取槽,所述主体具有后端面,所述主体的后端面朝前凹陷形成所述提取槽,沿后至前方向,所述提取槽主架朝向两端呈扩口布置。
1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具有内腔,所述播放件和所述控制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内腔;所述主体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外端与外部呈导通布置,所述散热通道的内端与所述内腔呈连通布置;沿前至后方向,所述散热通道的口径呈逐渐增大布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变调节式音箱,使用时,通过主体,实现音频的播放,发光件启动发射光线,光线透过外壳朝外扩散,实现气氛的烘托;由于发光件具有多个发光区,基于控制板预设的程序,切换发光件的发光颜色和切换发光模式,并且,通过各个发光区的配合,实现各个发光区发光的颜色呈渐变布置;这样,有助于增强发光件的发光视觉效果,同时,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心情或播放音频的不同,切换喜好的发光显示效果,极大增强音箱的烘托气氛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变调节式音箱的分解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变调节式音箱的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变调节式音箱的右视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变调节式音箱的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变调节式音箱的后视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变调节式音箱的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变调节式音箱的发光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6.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7.参照图1

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8.渐变调节式音箱,包括主体1、发光件5以及控制板,主体1具有安设面和外壳3,外壳3呈透光布置,外壳3罩设安设面,发光件5安设在安设面;发光件5具有多个发光区51,各个发光区51的发光颜色呈渐变布置;控制板与发光件5呈电性连接布置,控制板用于控制发
光件5切换发光颜色以和切换发光模式。
29.上述的渐变调节式音箱,使用时,通过主体1,实现音频的播放,发光件5 启动发射光线,光线透过外壳3朝外扩散,实现气氛的烘托;由于发光件5具有多个发光区51,基于控制板预设的程序,切换发光件5的发光颜色和切换发光模式,并且,通过各个发光区51的配合,实现各个发光区51发光的颜色呈渐变布置;这样,有助于增强发光件5的发光视觉效果,同时,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心情或播放音频的不同,切换喜好的发光显示效果,极大增强音箱的烘托气氛效果。
30.渐变调节式音箱包括播放件2,播放件2用于播放音频,播放件2与控制板呈电性连接布置;这样,实现音频的播放,播放件2可以是喇叭。
31.主体1包括播放板4,播放板4与播放件2呈对应布置;播放件2播放音频通过播放板4朝外播放音频。
32.播放板4具有播放区,播放板4具有多个播放孔,各个播放孔组合形成播放区,播放件2播放音频通过多个播放孔朝外播放音频。
33.外壳3呈环状布置,外壳3环绕包围播放板4,增强外壳3与播放板4的配合效果。
34.外壳3的横截面形成壳面,壳面呈透光布置,壳面呈环状布置,壳面与发光件5呈对应布置;沿背离内部方向,外壳3朝外拱起呈曲面状布置;增大光线扩散的范围,增大发光件5的发光范围。
35.壳面的内端与播放板4呈抵触布置,沿壳面的内端至外端方向,壳面沿背离播放板4的中心方向逐渐朝外呈倾斜布置;增大光线扩散的范围,增大发光件5 的发光范围。
36.外壳3具有换向部31,换向部31用于折射光线,这样,发光件5发射光线至换向部31,实现多方向发射光线。
37.换向部31包括三个换向面,换向面呈三角状布置,三个换向面呈三棱状布置;这样,实现发光件5具备多方向发射光线,提高烘托氛围效果。
38.主体1包括主壳和凸台,凸台与主壳呈连接布置,且凸台与主壳呈阶梯状布置,主壳形成安设面,播放板4安设凸台,外壳3与主壳呈连接布置;主壳与外壳3呈扣合且一体布置,发光件5处于主壳和外壳3之间;便于主壳与外壳3的配合,呈一体化布置。
39.渐变调节式音箱包括底座12,主体1与底座12呈上下抵接布置;主体1具有下设面,沿前至后方向,下设面朝上呈倾斜布置,底座12与下设面呈抵接布置,沿前至后方向,底座12朝上呈倾斜布置;这样,呈放置状态时,在底座12 的作用下,主体1朝前呈倾斜布置,增大发光件5的发光范围,以及增强播放件 2的播放效果。
40.沿前至后方向,底座12的厚度呈逐渐增大布置;底座12的下部形成底座12 面,底座12面设有至少一个通槽,通槽沿朝向主体1方向呈凹陷布置;呈放置状态时,在底座12的作用下,主体1朝前呈倾斜布置,增大发光件5的发光范围,以及增强播放件2的播放效果。
41.主体1的两侧具有拿取槽11,两个拿取槽11呈对应布置,沿前至后方向,拿取槽11呈前小后大梯形状布置;拿取槽11包括拿取底板,沿后至前方向,拿取底板朝内呈倾斜布置;便于对音箱进行拿取,这样,从侧部握取音箱。
42.主体1的顶部形成提取槽13,主体1具有后端面,主体1的后端面朝前凹陷形成提取槽13,沿后至前方向,提取槽13主架朝向两端呈扩口布置;这样,手部嵌入音箱的顶部的提取槽13。
43.主体1具有内腔,播放件2和控制板分别设置在内腔;主体1形成散热通道 14,散热通道14的外端与外部呈导通布置,散热通道14的内端与内腔呈连通布置;沿前至后方向,散热通道14的口径呈逐渐增大布置;这样,在散热通道14 的作用下,便于对控制板和播放件2进行散热和降温。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