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信息分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6083发布日期:2022-01-01 01:36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信息分发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通信测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信息分发设备。


背景技术:

2.信息化快速发展对通信测控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天线和收发组合作为通信测控的必要设备,其集成化、小型化、轻便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为便携式通信测控提供技术支持。
3.便携式信息收发设备要求设备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天线、收发组合等拆装简便、固定可靠、接口简单。传统的信息分发设备结构形式是将天线、收发设备、供电电源分别架设固定,通过线缆连接,具有架设繁琐,接线复杂,拆装费时,运输包装困难、空间占用较大等弊端。此外,传统的信息分发设备供电单一,电池更换时无法连续工作,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信息分发设备,该设备具有带点更换,便于折叠等优点;并且加强了对线缆的保护且无可见明线,省去冗余的线缆。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便携式信息分发设备,包括电源组合和收发组合;所述收发组合包括天线和天线座,所述天线座的顶部设有滑轨,天线的底部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滑轨自由运动;天线座电气接口和天线的电气接口通过航插连接;
7.所述电源组合包括电源盒体、电池盖、收藏垫块、开关和两个电池;所述电源盒体的正前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电池槽、开关和第二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开口处覆盖有电池盖,且两个电池分别为位于对应的电池槽中,两个电池互为备份;所述电源盒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减重散热齿;所述收藏垫块位于电源盒体的顶部,用于防止收藏状态下的天线与电源盒体发生硬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天线为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
9.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上还设有用于锁定滑块的阻尼。
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三脚架、收发信机和定位组合,所述收发信机包括屏蔽盒体、北斗组件、终端组件、双工器和散热组件;所述电源组合位于收发信机的顶部,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天线座位于电源组合和收发信机构成的凹形槽内;所述定位组合包括两组北斗天线及其各自对应的支臂;所述支臂一端通过转轴机构与收发信机的侧壁固定,另一端的顶部固定有对应的北斗天线;所述收发信机固定在三脚架顶部的云台上,其底部设有用于连接云台的固定孔。
11.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盒体内设有用于隔开各模块的隔板,且内部设有散热风扇。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盖通过搭扣固定于电源盒体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支臂的内侧设有过线槽。
14.进一步的,所述三脚架的伸缩支腿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所述云台上设有用于固定
收发信机的固定孔,且云台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三脚架中心转轴上,转轴底部设有用以挂载其他设备或配重的挂钩。
15.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同时装载两块可更换的电池为设备并行供电,当其中一块电池亏电时可利用另一块电池保证持续供电,实现带电更换,保障设备连续工作。
17.2、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可实现一体化架设及撤收。各设备组合之间结构外形紧密配合,通过滑轨滑块、转轴机构确保机构精确配合,通过螺钉实现各设备组合可靠锁紧及固定,收发组合、定位组合进行折叠收藏后即可实现一体化架设撤收。
18.3、本实用新型航插对接,隐式线缆,简单可靠。利用航插实现各组件之间电气连接,线缆内置在屏蔽盒、支臂等金属结构中,加强对线缆的保护且无可见明线,省去冗余的线缆等其他附件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状态下的前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状态下的后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藏状态示意图。
22.图4是图1中装有定向天线的收发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1中装有全向天线的收发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1中电源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图1中收发信机及定位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图1中三脚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一种便携式信息分发设备,它包括由天线(包括定向天线6和全向天线7)、天线座8、滑轨滑块9组成的收发组合1,由两组北斗天线10及支臂11结构组成的定位组合2,由电池12(两块)、供电单元13、电源盒体14、电池盖15、搭扣16、收藏垫块17、北斗天线保护罩18、开关19组成的电源组合3,由屏蔽盒体20、北斗组件21、终端组件22、双工器23、散热组件24组成的收发信机4,由伸缩支腿25、云台26、法兰盘27、锁紧机构28、挂钩29组成的三脚架5。所述电源组合3在上、收发信机4在下叠加组合并利用螺钉固定;天线座8安装在电源组合3和收发信机4的凹形槽中;定位组合2通过转轴机构安装在收发信机4的左右侧壁上;收发信机4底部还设有与云台26相连的固定孔,云台26与收发信机4固定后通过锁紧机构28固定在三脚架5上。
30.收发组合1中的天线座8和定向天线6(或全向天线7)之间装有滑轨滑块9;天线座8可调节旋转和俯仰角度;电气接口采用航插连接,连接线缆全部内置。
31.电源组合3在电源盒体14前部中间设有开关19,左右两端设有电池槽和电池盖15;
电源盒体14左右两侧装有搭扣16,配合电池盖15对电池12进行保护、固定;上盖设有收藏垫块17,确保天线收藏状态下不与上盖硬接触。
32.收发信机4前部左右两端安装有散热风扇,可同时为收发信机4及电源组合3进行散热;
33.电源组合3上盖后部设有北斗天线保护罩18,收发信机4的屏蔽盒体20左右两侧装有支臂11,支臂11前部安装有双北斗天线10,内侧设有过线槽。
34.三脚架5的伸缩支腿25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云台26上加工有固定孔用以固定收发信机4,云台26通过锁紧机构28固定在三脚架5中心转轴上,转轴下部设有挂钩29,用以挂载其他设备或配重。
35.下面为一更具体的实施例:
36.参照图1至图8,本实施例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收发组合1、定位组合2、电源组合3、收发信机4、三脚架5。其中收发组合1由天线(包括定向天线6和全向天线7)、天线座8、滑轨滑块9组成;定位组合2由两组北斗天线10及支臂11结构组成;电源组合3由电池12(两块)、供电单元13、电源盒体14、电池盖15、搭扣16、收藏垫块17、北斗天线保护罩18、开关19组成;收发信机4由屏蔽盒体20、北斗组件21、终端组件22、双工器23、散热组件24组成;三脚架5由伸缩支腿25、云台26、法兰盘27、锁紧机构28、挂钩29组成。
37.所述电源组合3和收发信机4在长度和宽度上外形尺寸基本一致,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电源组合3通过航插为收发信机4供电,同时,两者外壳设有相同宽度和深度的凹槽,收发组合1的天线座8安装在凹槽内部,并在外围通过螺钉固定,电器接口通过航插互联,供电及信号传输通路简单可靠;两组北斗天线10固定在支臂11前端,支臂11后端通过转轴连接在收发信机4的屏蔽盒体20上,利用支臂11内部空间布设供电及信号传输线缆,北斗天线保护罩18通过转轴连接在电源组合3保护外壳上,北斗天线10借助支臂11和北斗天线保护罩18的运动实现展开与收藏;收发信机4底部固定在云台26上,利用三脚架5的锁紧机构28的松紧实现调整和固定。
38.所述收发组合1具有转向和俯仰机构,通过电机驱动或手动实现方位及倾角的调整。定向天线6或全向天线7与天线座8之间通过滑轨滑块9和航插连接,可实现天线的快速拆装更换。
39.所述电源组合3设有两个电池槽,可装载两块电池12为设备供电,当一块电池亏电时还可实现带电更换,电池槽相应的配备有电池盖15。电池盖15通过转轴固定在保护外壳上,通过搭扣16实现开启和闭合。保护外壳上设有收藏垫块17和北斗天线保护罩18,前者方便收发组合1(定向天线6)收藏没避免硬接触损伤设备,后者通过调节旋钮实现对北斗天线10的保护。
40.所述收发信机4内部设有多个隔腔并安装有散热风扇,隔腔对各模块进行屏蔽,散热风扇防止热量聚集,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收发信机4外部两侧边通过转轴安装有支臂11,支臂11内部设过线槽,另一端装载北斗天线10。
41.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信息分发设备,它包括由天线(包括定向天线6和全向天线7)、天线座8、滑轨滑块9组成的收发组合1,由两组北斗天线10及支臂11结构组成的定位组合2,由电池12(两块)、供电单元13、电源盒体14、电池盖15、搭扣16、收藏垫块17、北斗天线保护罩18、开关19组成的电源组合3,由屏蔽盒体20、北斗组件21、终端组
件22、双工器23、散热组件24组成的收发信机4,由伸缩支腿25、云台26、法兰盘27、锁紧机构28、挂钩29组成的三脚架5。所述电源组合3在上、收发信机4在下进行叠加组合,收发信机4底部四周设有阶梯通孔,电源组合3底部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对两者进行固定;将收发组合1的天线座8置入电源组合3和收发信机4的凹形槽中,并在后部利用螺钉将天线座8固定在电源组合3和收发信机4上;定位组合2的两个支臂11通过转轴机构安装在收发信机4的左右侧壁上,支臂11的前部安装有北斗天线10,北斗天线保护罩18安装于电源组合3后部的两个角上,并设有调节旋钮;收发信机4底部还设有与云台26相连的固定孔,云台26可装入法兰盘27,并通过调整锁紧机构28进行锁定。
42.如图4、5所示,收发组合1中的天线座8上装有滑轨滑块9,定向天线6或全向天线7下端装有滑块,电气接口采用航插连接,拆装更换方便;天线座8本身具备旋转机构和俯仰机构用于调节天线的方位;连接线缆全部内置,外部仅设航插接口,隐式线缆简便、可靠、美观。
43.如图6所示,电源组合3前部中间设有开关19,前部左右两端设有电池槽和电池盖15,设备左右两侧安装有搭扣16,电池12装入电池槽后,利用电池盖15和搭扣16配合对电池12进行保护和固定;设备左右两侧还设有减重散热齿;上盖装有收藏垫块17,确保天线收藏状态下不会与电源组合3硬接触;上盖后部两角上还设有北斗天线保护罩18。
44.如图7所示,收发信机4壳体前部左右两端安装有散热风扇,并加工有相应的风道,为收发信机4及电源组合3进行散热;定位组合2的支臂11通过转轴连接在收发信机屏蔽盒体20左右两侧,支臂11内侧设有过线槽。
45.如图8所示,三脚架5的伸缩支腿25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轻便结实;云台26上加工有与收发信机4相连的固定孔,并可通过锁紧机构28固定在三脚架5上;中心转轴下部设有挂钩29,用以挂载其他设备或配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