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密封胶韧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6084发布日期:2022-01-01 01:3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态密封胶韧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固态密封胶韧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车辆越来越多,许多道路出现破裂的现象,目前的补救措施是利用固态密封胶进行修补,固态密封胶拥有较强的柔韧性,耐高温、粘接能力强,同时具有较良好的坑形变作用,在使用固态密封胶时,需要对固态密封胶进行检测韧性度,以便后续使用时,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保证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现有对固态密封胶检测是利用双人协助,向两侧不同端口拉动,随之通过拉动距离,判断韧性度,如此的方式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工操作,同时不能精确判断出韧性度。
3.因此,需要一种减少人工操作,判断较精准的固态密封胶韧性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对固态密封胶检测是利用双人协助,向两侧不同端口拉动,随之通过拉动距离,判断韧性度,如此的方式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工操作,同时不能精确判断出韧性度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减少人工操作,判断较精准的固态密封胶韧性检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固态密封胶韧性检测装置,包括:
6.底座,其顶部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传动轴;
7.第一直齿轮,两个传动轴上均设有第一直齿轮,两个第一直齿轮相啮合;
8.棘齿轮,两个传动轴上均设有棘齿轮,棘齿轮位于第一直齿轮一侧;
9.滑动杆,底座顶部另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动杆;
10.第一弹簧,两个滑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11.棘齿条,两个滑动杆内端设有棘齿条,棘齿条与棘齿轮相啮合;
12.固定筒,两个滑动杆下部均设有固定筒;
13.夹紧块,两个固定筒外侧均滑动式设有三个能够对固态密封胶进行夹紧的夹紧块;
14.第二弹簧,夹紧块与固定筒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
15.推环,两个固定筒上滑动式设有推环。
16.进一步,还包括:
17.转动杆,底座下部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动杆;
18.旋转杆,两个转动杆上均连接有旋转杆;
19.支撑架,两个旋转杆上设有支撑架;
20.玻璃罩,两个支撑架顶部设有能够直观的看到固态密封胶的柔韧性的玻璃罩,两个玻璃罩接触配合;
21.摇杆,一侧的转动杆上设有摇杆;
22.第二直齿轮,两个转动杆中间均设有第二直齿轮,两个第二直齿轮相啮合。
23.进一步,底座底部设有防滑垫。
24.进一步,第二弹簧数量为六个。
25.进一步,推环顶部设有把手。
26.进一步,玻璃罩为玻璃材质。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人们推动两侧推环向内侧移动,推环与夹紧块接触,夹紧块便向外侧移动,第二弹簧被压缩,随后人们将固态密封胶沿固定筒内放入,放置工作完成后,人们向外侧移动推环,推环不再与夹紧块接触,在第二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夹紧块向内侧移动,从而夹紧块对固态密封胶进行夹紧,如此便可达到对固态密封胶进行夹紧的效果;
28.2、人们转动左侧传动轴,左侧传动轴带动左侧第一直齿轮转动,左侧第一直齿轮便带动右侧第一直齿轮向中间转动,如此两个第一直齿轮便对向转动,两侧转动轴带动棘齿轮对向转动,棘齿轮转动与棘齿条接触,棘齿条便向外侧移动,棘齿条带动滑动杆向外侧移动,从而夹紧块带动固态密封胶向两边拉动,通过固态密封胶拉伸的距离,便可判断出固态密封胶的柔韧性,最终可实现检测固态密封胶柔韧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其中:1、底座,2、传动轴,3、第一直齿轮,4、棘齿轮,5、滑动杆,6、棘齿条,7、第一弹簧,8、固定筒,9、夹紧块,10、第二弹簧,11、推环,12、玻璃罩,13、支撑架,14、转动杆,15、第二直齿轮,16、旋转杆,17、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实用新型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6.实施例1
37.一种固态密封胶韧性检测装置,如图1

5所示,包括有底座1、传动轴2、第一直齿轮3、棘齿轮4、滑动杆5、棘齿条6、第一弹簧7、固定筒8、夹紧块9、第二弹簧10和推环11,底座1底部设有防滑垫,防滑垫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传动轴2,两个传动轴2上均设有第一直齿轮3,两个第一直齿轮3相啮合,两个传动轴2上均设有棘齿轮4,棘齿轮4位于第一直齿轮3后侧,底座1顶部后侧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动杆5,两个滑动杆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两个滑动杆5内端设有棘齿条6,棘齿条6与棘齿轮4相啮合,两个滑动杆5下部均设有固定筒8,两个固定筒8外侧均滑动式设有三个夹紧块9,夹紧块
9与固定筒8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数量为六个,能够起到更好的复位作用,两个固定筒8上滑动式设有推环11,推环11顶部设有把手,能够更方便的拉动推环11。
38.当需要检测固态密封胶的韧性时,首先人们推动两侧推环11向内侧移动,推环11与夹紧块9接触,夹紧块9便向外侧移动,第二弹簧10被压缩,随后人们将固态密封胶沿固定筒8内放入,放置工作完成后,人们向外侧移动推环11,推环11不再与夹紧块9接触,在第二弹簧10的复位作用下,夹紧块9向内侧移动,从而夹紧块9对固态密封胶进行夹紧,随之人们转动左侧传动轴2,左侧传动轴2带动左侧第一直齿轮3转动,左侧第一直齿轮3便带动右侧第一直齿轮3向中间转动,如此两个第一直齿轮3便对向转动,两侧传动轴2带动棘齿轮4对向转动,棘齿轮4转动与棘齿条6接触,棘齿条6便向外侧移动,棘齿条6带动滑动杆5向外侧移动,滑动杆5带动固定筒8向外侧移动,第一弹簧7被拉伸,固定筒8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向外侧移动,从而夹紧块9带动固态密封胶向两边拉动,拉动至一定距离时,人们便不再转动传动轴2,在第一弹簧7的复位作用下,两侧滑动杆5带动棘齿条6向内侧移动复位,同时滑动杆5带动其上所有部件向内侧移动,随之人们拉动夹紧块9向外侧移动,夹紧块9不会对固态密封胶夹紧,人们便将固态密封胶取出,通过固态密封胶拉伸的距离,便可判断出固态密封胶的柔韧性,最终可实现检测固态密封胶柔韧性的目的。
39.还包括有玻璃罩12、支撑架13、转动杆14、第二直齿轮15、旋转杆16和摇杆17,底座1下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动杆14,两个转动杆14上均连接有旋转杆16,两个旋转杆16上设有支撑架13,两个支撑架13顶部设有玻璃罩12,两个玻璃罩12接触配合,玻璃罩12为玻璃材质,能够直观的看到固态密封胶的柔韧性,前侧的转动杆14左侧设有摇杆17,两个转动杆14中间均设有第二直齿轮15,两个第二直齿轮15相啮合。
40.当固态密封胶在拉动过程中断裂时,且在固态密封胶夹紧时,处于两侧玻璃罩12之间,人们转动摇杆17带动前侧转动杆14转动,前侧转动杆14带动前侧第二直齿轮15转动,前侧第二直齿轮15带动后侧第二直齿轮15转动,两侧第二直齿轮15对向转动,后侧第二直齿轮15便带动后侧转动杆14转动,两侧转动杆14带动旋转杆16转动,旋转杆16带动支撑架13转动,支撑架13便带动玻璃罩12转动打开,两侧玻璃罩12分离,人们便可将断裂在玻璃罩12内的固态密封胶进行取出,取出工作完成后,人们反向转动摇杆17,使两侧转动杆14带动旋转杆16反向转动,旋转杆16便带动支撑架13反向转动,如此支撑架13带动两侧玻璃罩12反向转动关闭,最终可实现固态密封胶在拉动过程中断裂时,将断裂的固态密封胶进行取出的目的,同时根据前侧玻璃罩12上的刻度尺,通过固态密封胶拉动长度,便可判断出通过刻度尺观看拉扯的长度,便可判断出固态密封胶柔韧性。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