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4261发布日期:2022-07-29 21:4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双绞线传输器,分发射端和接收端,利用hdbaset技术通过cat6类网线将分辨率可以达1920x1080p@60hz的dvi/hdmi等视频信号传输远至100米的接收端,同时支持hdmi音频嵌入及传输,红外信号、信号控制信号透传,支持扩展显示标识数据管理系统。双绞线传输器都是发射端和接收端成套或与其他设备配合单个使用,但在很多情况下工程现场需要使用多个甚至几十个双绞线传输器的发射端,发射端都集中在一处。且市场上所使用的双绞线传输器都是发射端和接收端成套或与其他设备配套单个独立使用,但在很多情况下工程现场会使用多个甚至几十个双绞线传输器的发射端,实行分个管理,很不方便,且布线混乱,操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及系统,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4.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包括主机箱,于所述主机箱中设置:
5.主控模块;
6.输入模组,包括n个数字显示输入接口,n个所述数字显示输入接口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7.输出模组,包括n个输出网口,n个所述输出网口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8.连接器模组,包括n个连接器,n个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9.发射模组,包括n个发射模块板卡,每一发射模块板卡通过一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主控模块;n为大于1的自然数。
10.优选的,其中,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电源模块、温控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测试芯片模块、edid设置模块、网络总控制接口和通信总控制接口。
11.优选的,其中,所述发射模块板卡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前面板,于所述发射模块板卡上方设置连接器公头,于所述主机箱的后面板内侧设置连接器母口,所述连接器公头与连接器母口连接进行传输数据,并为所述发射模块板卡进行供电。
12.优选的,其中,于所述发射模块板卡上设有电源指示灯和连接状态指示灯,且电源指示灯位于连接状态指示灯上方。
13.优选的,其中,于所述主机箱的后面板设置有:
14.冷却风扇模组,设置在所述主机箱的后面板的上部;
15.所述通信总控制接口,设置在所述主机箱的后面板的右上部,位于所述冷却风扇模组的下方;
16.所述网络总控制接口,设置在所述主机箱的后面板的右中部,位于所述通信总控制接口的下方;
17.接地螺栓,设置于所述网络总控制接口的右侧;
18.总电源接入模组,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后面板的右下部;
19.通信控制接口、所述输入模组和所述输出模组。
20.优选的,其中,所述冷却风扇模组包括m个冷却风扇,m个冷却风扇均匀分开排列于所述主机箱的后面板的上部,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21.优选的,其中,于所述主机箱的前面板还设置有:
22.第一指示灯,设置在所述主机箱的前面板的左上角,与所述发射模块板卡上的电源指示灯水平位置齐平;
23.第二指示灯,设置在所述主机箱的前面板的左上角,与所述发射模块板卡上的连接状态指示灯水平位置齐平;
24.板卡锁紧螺丝,设置在每块所述发射模块板卡的上下位置。
25.优选的,其中,所述主机箱的外壳采用铝合金外壳。
26.优选的,其中,所述数字显示输入接口均采用标准接口。
27.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内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集中管理设备;
28.还包括接收模组,所述接收模组包括多个接收模块,每一所述接收模块连接一rs232控制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发射模块发射的数据信号。
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可对发射模组进行双向集中管理远端控制,整体功能与每个双绞线传输器无缝对接,大大方便了使用,同时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向集中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机箱的前面板外观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机箱的后面板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包括主机箱1,于主机箱1中设置:
37.主控模块20;
38.输入模组15,包括n个数字显示输入接口,n个数字显示输入接口连接主控模块20;
39.输出模组13,包括n个输出网口,n个输出网口连接主控模块20;
40.连接器模组16,包括n个连接器,n个连接器连接主控模块20;
41.发射模组17,包括n个发射模块板卡4,每一发射模块板卡4通过一连接器连接主控模块20,n为大于1的自然数。
42.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主控模块20连接:电源模块21、温控模块22、信号控制模块23、测试芯片模块24、edid设置模块25、网络总控制接口8和通信总控制接口7。
43.具体地,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可对发射模组17进行双向集中管理远端控制。
44.具体地,如图1所示,发射模块板卡4设置于主机箱1的前面板,于发射模块板卡4上方设置连接器公头,于主机箱1的后面板内侧设置连接器母口,连接器公头与连接器母口连接进行传输数据,并为发射模块板卡4进行供电。
45.具体地,于发射模块板卡4上设有电源指示灯和连接状态指示灯,且电源指示灯位于连接状态指示灯上方。
46.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于主机箱1的后面板设置有:
47.冷却风扇模组6,设置在主机箱1的后面板的上部;
48.通信总控制接口7,设置在主机箱1的后面板的右上部,位于冷却风扇模组6的下方;
49.网络总控制接口8,设置在主机箱1的后面板的右中部,位于通信总控制接口7的下方;
50.接地螺栓9,设置于网络总控制接口8的右侧;
51.总电源接入模组10,设置于主机箱1的后面板的右下部;
52.通信控制接口11、输入模组15和所述输出模组13。
53.具体地,发射模组17有多个卡槽位可插入多个发射模块板卡,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可对发射模组17进行双向控制,解决了工程现场中使用多个甚至几十个双绞线传输器的发射端,实行分个管理,操作复杂,且布线混乱,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54.具体地,冷却风扇模组6包括m个冷却风扇,m个冷却风扇均匀分开排列于主机箱1的后面板的上部,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5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双向集中管理设备配置有温控系统控制,对整个主机箱1进行强制排风冷却,确保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56.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于主机箱的前面板还设置有:
57.第一指示灯2,设置在主机箱1的前面板的左上角,与发射模块板卡4上的电源指示灯水平位置齐平;
58.第二指示灯3,设置在主机箱1的前面板的左上角,与发射模块板卡4上的连接状态指示灯水平位置齐平;
59.板卡锁紧螺丝5,设置在每块发射模块板卡4的上下位置。
6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可实现对发射模组17进行双向集中管理远
端控制,包括集中电源管理、远端统一开关机、双向集中控制、测试每个双绞线传输器的线长、edid预设、温控系统控制及信号源状态、发射模组17和接收模组19的状态、显示设备状态等,整体功能与每个双绞线传输器无缝对接,大大方便了使用。
61.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主机箱1的外壳采用铝合金外壳,具有良好的散热性的同时,又有良好的emi/emc遮蔽性。
62.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数字显示输入接口均采用标准接口。
63.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的双向集中管理设备;
64.还包括接收模组19,接收模组19包括多个接收模块,每一接收模块连接一rs232控制器,接收模块接收发射模块发射的数据信号。
65.具体地,rs232控制器采用串行传送方式按规定的标准传送速率可以灵活地适应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并将信号传输至较远距离。
66.具体地,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是双向集中管理系统的发射模组,发射数据信号给接收模组,通过rs232进行双向控制。
6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及系统,可实现对发射模组17进行双向集中管理远端控制,包括集中电源管理、远端统一开关机、rs232双向集中控制、测试每个双绞线传输器的线长、edid预设、温控系统控制及信号源状态、发射接收状态和显示设备状态等,整体功能与每个双绞线传输器无缝对接,大大方便了使用。双绞线传输器双向集中管理设备配置有温控系统控制,对整个主机箱1进行强制排风冷却,确保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主机箱1的外壳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的同时,又有良好的emi/emc遮蔽性。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