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0622发布日期:2022-08-03 04:4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公知有具备框体的远程操作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远程操作装置中,框体具有前部、后盖(背盖)及电池盖。前部具有设置电池的电池设置部和形成于后侧周缘部的嵌合凹部。后盖被设置成覆盖前部的后侧(背侧)。在后盖的侧壁的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具有使电池设置部露出的开口部的框部。在侧壁上形成有卡合孔部。电池盖以覆盖后盖的框部及前部的电池设置部的方式设置。在电池盖的上表面端部设有卡合爪部,在电池盖的内侧周缘部设有2个嵌合凸部。
4.当使电池盖的嵌合凸部与前部的嵌合凹部嵌合,并从框体的底面侧向上表面侧滑动时,电池盖的卡合爪部卡止于后盖的卡合孔部。由此,安装电池盖。
5.若将电池盖中卡止爪部附近的后面(背面)端部向表面侧按下,解除后盖的卡合孔部与电池盖的卡合爪部的卡止状态,使电池盖向框体的底面侧滑动,则前部的嵌合凹部与电池盖的嵌合凸部的嵌合被解除。由此,卸下电池盖。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49049号公报
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0.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远程操作装置中,当电池盖中插入后盖的卡合孔部的卡合爪部因磨损等而劣化时,存在电池盖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安装盖部件的操作装置。
12.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操作装置具备框体,所述框体具备:框体主体;盖部件,其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向第一方向滑动而安装于所述框体主体,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而从所述框体主体脱离;以及卡止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框体主体,将所述盖部件卡止,所述卡止部件具备:安装于所述框体主体的安装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铰链部;与所述铰链部连接,并以所述铰链部为中心移动,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可插入及可突出的操作部;以及与所述盖部件抵接,限制所述盖部件向所述相反方向滑动的限制部,当所述操作部插入所述框体主体时,所述限制部与所述操作部一起移动,从所述盖部件分离。
13.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盖部件稳定地安装在框体主体上。
附图说明
14.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15.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16.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17.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18.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的结构的块图。
19.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的平面图。
20.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件的立体图。
21.图8是从正面侧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件的立体图。
22.图9是从正面侧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立体图。
23.图10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卡止部件的立体图。
24.图1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卡止部件的立体图。
25.图1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卡止部件的平面图。
26.图1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件的一部分及卡止部件的立体图。
27.图1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框体主体的一部分及卡止部件的立体图。
28.图1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30.(操作装置的概略结构)
31.图1~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的立体图。详细地说,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操作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操作装置1的立体图。图3是从正面侧观察操作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操作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1以后的图中,关于多个按钮241以及多个开口部51,考虑到容易观察,仅对一个按钮241以及一个开口部51标注符号。
32.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是能够对成为操作对象的外部设备进行操作的远程操作装置。具体而言,操作装置1通过红外线或电波向外部设备发送与用户对操作装置1的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另外,作为外部设备,例如包括电视机、游戏机以及pc(personal computer)等信息处理装置。
33.如图1~图4所示,操作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图3及图4)、框体3(图1~图4)及电池bt(图3及图4)。
34.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bt是所谓的5号电池,在操作装置1中采用多个,详细而言2个电池bt。另外,电池bt可以是一次电池也可以是二次电池(充电电池),不限于5号电池,数量、尺寸以及形状可以适当变更。
35.(装置主体的结构)
36.图5是表示装置主体2的结构的块图。
37.装置主体2实现作为远程操作装置的功能,例如如图3及图4所示,具备安装有电路元件的电路基板21而构成。如图5所示,装置主体2具有:电源部22、运动(动作)传感器23、输入部24、传声器25、红外线射出部26、通信部27、通知部28以及控制部29,它们安装在电路基板21上。
38.电源部22根据构成操作装置1的电子部件,对从设置于后述的设置部62的电池bt
供给的电力进行升压或降压。电源部22将升压或降压后的电力供给对应的电子部件。
39.运动传感器23检测操作装置1的动作。详细地说,运动传感器23具有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出作用于操作装置1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作为操作装置1的动作。运动传感器23将检测出的表示操作装置1的动作的检测信号输出给控制部29。
40.输入部24具有向框体3的外部露出的多个按钮241。输入部24将与多个按钮241中由用户按下的按钮对应的输入信号输出给控制部29。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按钮241中的至少一个按钮241是用于对操作装置1的操作对象中的第一操作对象进行操作的按钮,其他的按钮241是用于对操作装置1的操作对象中的第二操作对象进行操作的按钮。
41.传声器25检测操作装置1外部的声音。例如,传声器25检测对操作装置1进行操作的用户的声音。传声器25将与检测出的声音对应的声音信号输出给控制部29。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传声器25设置在电路基板21的后述的上表面部3c侧的端部的一端。但是,不限于此,传声器25的位置可以适当变更。
42.图5所示的红外线射出部26输出与从控制部29输入的操作信号对应的红外线信号。换言之,红外线射出部26通过红外线射出操作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红外线射出部26设置在电路基板21的后述的上表面部3c侧的端部的另一端。但是,不限于此,红外线射出部26的位置可以适当变更。
43.图5所示的通信部27发送与从控制部29输入的操作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换言之,通信部27以无线方式发送操作信号。例如,通信部27发送与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对应的形式的操作信号。
44.另外,通信部27也可以经由例如因特网等网络与服务器等设备进行通信。
45.通知部28基于从控制部29输入的通知信号,通知操作装置1的动作状态。例如,通知部28基于通知信号,通知操作装置1的电源被接通。通知部28具有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固体光源,可以由按照与输入的通知信号对应的颜色点亮的指示器构成。
46.控制部29具备ic(integrated circuit)等电路元件而构成,控制操作装置1的动作。
47.例如,控制部29根据从运动传感器23输入的检测信号,使操作装置1起动。控制部29也可以在从运动传感器23输入了与拿起操作装置1时的操作装置1的运动对应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使操作装置1起动。
48.例如,控制部29将与从输入部24输入的输入信号对应的操作信号发送给红外线射出部26或通信部27。另外,控制部29根据从输入部24输入的输入信号的类型,从红外线射出部26以及通信部27中选择操作信号的发送部,并向所选择的发送部发送操作信号。例如,输入信号的类型可以是由操作信号操作的操作对象的类型。具体而言,在与操作电视机等第一操作对象的按钮的输入对应的输入信号被输入到控制部29的情况下,控制部29将与输入信号对应的操作信号发送给红外线射出部26。另外,在与操作信息处理装置等第二操作对象的按钮的输入对应的输入信号被输入到控制部29的情况下,控制部29将与输入信号对应的操作信号发送给通信部27。
49.例如,控制部29将表示操作装置1的动作状态的通知信号输出给通知部28。
50.(框体的结构)
51.框体(壳体)3在内部收纳装置主体2。如图1及图2所示,框体3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
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框体3的大小例如是能够由用户的单手把持的程度的大小。
52.框体3具有:正面部3a、背面部3b、上表面部3c、下表面部3d、左侧面部3e及右侧面部3f。正面部3a与背面部3b相互位于相反侧。上表面部3c与下表面部3d相互位于相反侧,左侧面部3e与右侧面部3f相互位于相反侧。
53.框体3具备:框体主体4、盖部件7及卡止部件8,通过在框体主体4上安装盖部件7而构成框体3的外形。
54.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其中,+x方向为从左侧面部3e朝向右侧面部3f的方向,+y方向为从下表面部3d朝向上表面部3c的方向,+z方向为从背面部3b朝向正面部3a的方向。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将+x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x方向,将+y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y方向,将+z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z方向。
55.在本实施方式中,+y方向相当于第一方向,是操作装置1的上方向。-y方向相当于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是操作装置1的下方向。+z方向是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相当于后述的操作部84相对于框体主体4插入的方向。+z方向是在操作装置1中朝向正面侧的方向,-z方向是在操作装置1中朝向背面侧的方向。另外,+x方向是操作装置1的右方向,-x方向是操作装置1的左方向。
56.(框体主体的结构)
57.框体主体4具有在+y方向上长的形状。框体主体4具有在框体主体4中位于+z方向的第一部件5和位于-z方向的第二部件6,通过组合第一部件5和第二部件6而构成。
58.(第一部件的结构)
59.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第一部件5的平面图。换言之,图6是从-z方向观察第一部件5的-y方向的端部的平面图。
60.第一部件5至少构成框体3的正面部3a。如图6所示,第一部件5具有使多个按钮241在框体3的正面侧露出的多个开口部51。即,在正面部3a上设有多个按钮241。
61.第一部件5在第一部件5的-z方向的面即背面5b具有固定部52、53、支承部54及切口55。背面5b是在-z方向上与电路基板21及第二部件6相对的面,是框体主体4的+z方向的内表面。
62.固定部52设置在背面5b的+y方向的部位。固定部53设置在背面5b的-y方向的部位。在固定部52、53上固定有插通了电路基板21及第二部件6的固定部件fm1、fm2。即,固定部件fm1、fm2将电路基板21及第二部件6固定在第一部件5的固定部52、5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部件fm1、fm2,如图3及图4所示,采用插通第二部件6及电路基板21的螺钉。
63.支承部54支承卡止部件8。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54由立设在背面5b上的多个肋构成。
64.切口55是位于背面5b的-y方向的端部的部位,是向+y方向切口成凹状的部位。在切口55配置有卡止部件8的后述的操作部84。
65.(第二部件的结构)
66.图7是从背面侧即-z方向观察第二部件6的立体图。
67.第二部件6除了构成框体主体4的背面之外,还构成框体3的上表面部3c、下表面部3d、左侧面部3e以及右侧面部3f各自的一部分。
68.如图7所示,第二部件6具有+x方向及+y方向的中央向-z方向鼓出的弯曲形状。第
二部件6具有凹部61、设置部62、凹部63以及切口部64。
69.凹部61在第二部件6的-z方向的面即背面6b位于+y方向,向+z方向凹陷。在凹部61内设有台阶部611、贯通孔612及狭缝613。
70.台阶部611在凹部61的底部的+x方向的中央向+z方向凹陷。
71.贯通孔612位于台阶部611的大致中央,沿+z方向贯通第二部件6。固定部件fm1的一部分插通贯通孔612。详细地说,作为螺钉的固定部件fm1的轴部插通贯通孔612。固定部件fm1的轴部固定在固定部52(参照图6)上,固定部件fm1的头部配置在台阶部611内。
72.狭缝613设置在凹部61的内表面中的+y方向的内表面。狭缝613形成为在+x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在将盖部件7安装于框体主体4时,盖部件7的后述的钩部71的突出部712插入狭缝613中。
73.设置部62位于背面6b的大致中央,是向+z方向凹陷的部位。在设置部62中设置有2个电池bt。设置部62具有位于+y方向的内表面的2个开口部621和位于-y方向的内表面的2个开口部621。即,设置部62具有4个开口部621。
74.虽然在图7中省略了图示,但电源部22所具有的4个电极分别经由4个开口部621中对应的开口部621插入设置部62内。由此,各电极与2个电池bt的电极可接触。
75.凹部63是配置卡止部件8的部位,是固定部件fm2插通的部位。在凹部63内设有台阶部631、贯通孔632、2个狭缝633、2个开口部634以及2个引导部635。
76.台阶部631在凹部63的底部的+x方向的中央向+z方向凹陷。
77.贯通孔632位于台阶部631的大致中央,沿+z方向贯通第二部件6。与固定部件fm1同样地,作为螺钉的固定部件fm2的轴部在插通了贯通孔632之后,插通电路基板21而固定到固定部53(参照图6)上。固定部件fm2的头部配置在台阶部631内。
78.2个狭缝633设置在凹部61的内表面中的+y方向的内表面。2个狭缝633中的一个狭缝633位于+x方向,另一个狭缝633位于-x方向。在将盖部件7安装于框体主体4时,盖部件7的后述的钩部73分别插入2个狭缝613。即,各狭缝633是供钩部73的突出部732插入的孔部。
79.2个开口部634设置于在+x方向上隔着台阶部631的位置。详细地说,2个开口部634中的+x方向的开口部634位于相对于2个狭缝633中的+x方向的狭缝633的-y方向。2个开口部634中的-x方向的开口部634位于相对于2个狭缝633中的-x方向的狭缝633的-y方向。卡止部件8的后述的2个限制部853经由2个开口部634向框体主体4的背面侧露出。
80.2个引导部635设置于在+x方向上隔着台阶部631的位置。详细地说,2个引导部635中的+x方向的引导部635位于+x方向的狭缝633与+x方向的开口部634之间,-x方向的引导部635位于-x方向的狭缝633与-x方向的开口部634之间。
81.各引导部635的-z方向的面是随着朝向+y方向而向盖部件7接近框体主体4的方向即+z方向倾斜的引导面635b。当盖部件7向+y方向滑动时,盖部件7的后述的钩部73沿着引导面635b滑动。
82.切口部64是以第二部件6的-y方向的端部被切口的方式向+y方向凹陷的部位。在切口部64内配置有卡止部件8的后述的操作部84。
83.切口部64在+y方向的面上具有向+z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41。
84.在突出部641形成有在+x方向上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狭缝642。
85.在卡止部件8安装于第二部件6时,卡止部件8的后述的插入部815从+y方向插入狭
缝642。
86.图8是从作为正面侧的+z方向观察第二部件6的立体图。
87.第二部件6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如图8所示,具有突出设置于第二部件6的+z方向的面即内表面6a的2个销65。另外,内表面6a是与电路基板21及第一部件5在+z方向上相对的面,是框体主体4的-z方向的内表面。
88.2个销65设置在+x方向上隔着贯通孔632的位置。2个销65分别插入到卡止部件8的后述的2个定位孔812中的对应的定位孔812中。即,通过使2个销65插入到2个定位孔812中,并且使插入部815插入到狭缝642中,从而使卡止部件8临时卡止于第二部件6。
89.(盖部件的结构)
90.图9是从作为正面侧的+z方向观察盖部件7的立体图。
91.盖部件7通过安装到框体主体4的第二部件6上,而构成框体3的背面部3b、上表面部3c、下表面部3d、左侧面部3e及右侧面部3f各自的一部分。盖部件7通过安装到第二部件6上,而能够称为覆盖设置部62、乃至覆盖设置在设置部62的2个电池bt的电池盖。
92.如图9所示,盖部件7具有与第二部件6的背面6b的形状对应的弯曲形状。盖部件7在盖部件7的+z方向的面即内表面7a上具有钩部71、平坦部72及2个钩部73。
93.钩部71设置在内表面7a的+y方向的部位。钩部71具有:从内表面7a向+z方向立起的立起部711、和从立起部711的前端部向+y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12。
94.在盖部件7安装到第二部件6时,突出部712插入狭缝613(参照图7)中。此时,钩部71配置在凹部61内。
95.平坦部72设置在内表面7a的-y方向的部位。平坦部72的+z方向的面72a是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
96.2个钩部73设置在面72a上。详细地说,2个钩部73中的一个钩部73设于面72a的+x方向的端部,另一个钩部73设于面72a的-x方向的端部。
97.2个钩部73分别与钩部71同样地具有从面72a向+z方向立起的立起部731和从立起部731的前端部向+y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32。
98.突出部732在盖部件7安装到框体主体4时,插入第二部件6的狭缝633(参照图7)中。此时,平坦部72的一部分和钩部73配置在凹部63内。
99.在钩部73,由突出部732的+z方向的面形成的端面是随着朝向+y方向而位于+z方向的倾斜面73a。在盖部件7安装到框体主体4时,倾斜面73a与引导面635b抵接。
100.另外,平坦部72使各突出部732距内表面7a的高度与突出部712距内表面7a的高度一致。但是,2个钩部73也可以从内表面7a直接立起。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平坦部72。
101.(卡止部件的结构)
102.图10及图11是表示卡止部件8的立体图。详细地说,图10是从背面侧下方观察卡止部件8的立体图,图11是从正面侧上方观察卡止部件8的立体图。图12是从-z方向观察卡止部件8的平面图。
103.卡止部件8设置在框体3上,将盖部件7卡止。具体而言,卡止部件8设置在框体主体4的-y方向的端部,将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的盖部件7卡止。如图10~图12所示,卡止部件8具有:安装部81、2个铰链部82、2个连接部83、操作部84、2个台阶部85以及开口部86。
104.安装部81是安装到框体主体4上的部位。安装部81具有基部811、2个定位孔812及
钩部813。
105.基部811形成为平板状。基部811是由第一部件5的支承部54支承的部位,是与2个铰链部82各自的+z方向的一端连接的部位。另外,基部811也可以在支承部54通过粘接等固定到第一部件5上。
106.2个定位孔812中的一个定位孔812设置在基部811的+x方向的端部,另一个定位孔812设置在基部811的-x方向的端部。在2个定位孔812中插入2个销65(参照图8)中对应的销65。另外,2个定位孔812中的+x方向的定位孔812为了吸收尺寸公差引起的销65的位置偏移,形成为在+x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圆形状。
107.钩部813设置在基部811的-y方向的端部。钩部813具有:从基部811向-z方向立起的立起部814、和从立起部814的前端部向-y方向突出的插入部815。插入部815插入到狭缝642中。
108.2个铰链部82设置在卡止部件8的+y方向的端部。2个铰链部82形成为从+x方向观察向-y方向开口的横向的u字状。即,各铰链部82具有向+y方向鼓出的弯曲形状。
109.如上所述,2个铰链部82各自的+z方向的端部与安装部81的基部811连接。2个铰链部82各自的-z方向的端部与2个连接部83中对应的连接部83连接。
110.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件8由合成树脂形成,2个铰链部82具有与连接部83连接的-z方向的端部可向-y方向且+z方向可弹性变形的挠性。因此,各铰链部82对各连接部83、乃至对操作部84向-z方向施力。
111.2个连接部83将2个铰链部82和操作部84进行连接。2个连接部83中的+x方向的连接部83将2个铰链部82中的+x方向的铰链部82和操作部84连接,-x方向的连接部83将2个铰链部82中的-x方向的铰链部82和操作部84连接。
112.另外,在操作部84未被各铰链部82的作用力向+z方向按下的状态下,各连接部83的-z方向的面与第二部件6的内表面6a接触。
113.操作部84位于卡止部件8的-y方向的端部,并且位于相对于安装部81的-z方向。换言之,安装部81相对于操作部84位于相对于框体主体4插入操作部84的方向即+z方向。
114.操作部84经由2个连接部83与2个铰链部82连接。操作部84形成为从-z方向观察在+x方向上长的宽幅,且向-y方向鼓出的圆弧状。操作部84在安装于框体主体4时,通过铰链部82挠曲,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4向+z方向插入,通过铰链部82的作用力,能够从框体主体4向-z方向突出。
115.即,在操作部84未被向+z方向按下的状态下,操作部84被各铰链部82向-z方向施力,而配置在切口部64内。由此,操作部84的-z方向的面和第二部件6的背面6b成为连续的曲面。
116.2个台阶部85设置在相对于操作部84的+x方向及-x方向上。2个台阶部85中的+x方向的台阶部85具有:从操作部84的+x方向的端部向+z方向延伸的延伸部851、和从延伸部851的前端部向+x方向突出的突出部852。同样,2个台阶部85中的-x方向的台阶部85具有:从操作部84的-x方向的端部向+z方向延伸的延伸部851、和从延伸部851的前端部向-x方向突出的突出部852。
117.在各突出部852的-z方向的面上设有向-z方向突出的肋、即限制部853。
118.如图10和图12所示,限制部853在+y方向上位于铰链部82与操作部84之间。详细地
说,限制部853在铰链部82与操作部84之间设置在靠近操作部84的位置。另外,如图12所示,从-z方向观察,限制部853在以沿着+y方向的卡止部件8的中心轴ax为中心呈线对称的位置设有多个。即,2个限制部853设置在以中心轴ax为中心呈线对称的位置上。
119.各限制部853经由2个开口部634中对应的开口部634相对于第二部件6向-z方向突出。各限制部853限制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的盖部件7的钩部73向-y方向移动,乃至限制盖部件7向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离的方向滑动。
120.另外,通过各铰链部82的作用力,操作部84被向-z方向施力,伴随于此,各限制部853也被向-z方向施力。因此,在操作部84未被向+z方向按下的状态下,限制部853维持能够与钩部73的-y方向的端部抵接的状态。
121.如图10~图12所示,开口部86形成在卡止部件8的大致中央,向+z方向、-z方向以及+y方向开口。开口部86是用于避开固定部53、台阶部631及固定部件fm2的开口部86。通过设置开口部86,卡止部件8形成为从-z方向观察向+y方向开口的大致u字状。
122.通过以这样的形状形成卡止部件8,能够将配置固定部件fm2的空间设置在开口部86内,因此,能够实现框体主体4的小型化,乃至实现操作装置1的小型化。
123.(卡止部件的配置)
124.图13是表示第二部件6的一部分及卡止部件8的立体图。
125.在将卡止部件8安装于框体主体4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将对应的销65从-z方向分别插入2个定位孔812,将插入部815从+y方向插入狭缝642。由此,卡止部件8被临时卡止于第二部件6上。
126.图14是从-z方向观察框体主体4的一部分及卡止部件8的立体图。
127.在临时卡止有卡止部件8的第二部件6和第一部件5在+z方向上隔着装置主体2的状态下,通过固定部件fm1、fm2将第二部件6固定在第一部件5上。由此,由第一部件5的支承部54(参照图6)支承卡止部件8,将卡止部件8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在该状态下,如图14所示,卡止部件8的限制部853经由开口部634向相对于第二部件6的-z方向露出。
128.(卡止部件的作用)
129.图15是表示沿着yz平面的操作装置1的剖面的图。详细地说,图15表示沿着通过卡止部件8的+x方向的中央的操作装置1的yz平面的剖面。
130.在盖部件7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的状态下,如图15所示,钩部73的突出部732插入到位于第二部件6的凹部63的狭缝633中。在该状态下,卡止部件8的限制部853以能够与钩部73的-y方向的端部抵接的方式从开口部634向-z方向突出。因此,盖部件7向-y方向的滑动被限制,从框体主体4的脱离被限制。
131.当用户向+z方向按下卡止部件8的操作部84时,限制部853以铰链部82为中心与操作部84一起向+z方向移动,比形成有开口部634的凹部63的底部更向+z方向移动。即,限制部853移动到不与钩部73抵接的位置。由此,盖部件7能够向-y方向滑动。
132.当盖部件7向-y方向滑动时,钩部73沿着凹部63内的引导部635的引导面635b向-z方向移动。因此,随着盖部件7向-y方向滑动,盖部件7向-z方向移动。即,随着盖部件7向-y方向滑动,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分离。由此,能够容易地使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离。
133.另外,在将盖部件7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的情况下,在将钩部71配置在凹部61内,并
将钩部73配置在凹部63内的状态下,使盖部件7相对于框体主体4向+y方向滑动。由此,钩部73的倾斜面73a沿着所抵接的引导部635的引导面635b向+y方向移动,由此盖部件7随着朝向+y方向而向+z方向移动,从而与框体主体4紧贴。
134.在该状态下,钩部71的突出部712插入狭缝613,并且钩部73的突出部732插入狭缝633。而且,被铰链部82向-z方向施力的限制部853配置在相对于钩部73的-y方向上。由此,限制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离。另外,在该状态下,操作部84被铰链部82向-z方向施力,操作部84的-z方向的面构成与第二部件6的背面6b连续的曲面。
135.(实施方式的效果)
136.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137.操作装置1具备框体3。框体3具备:框体主体4、盖部件7和卡止部件8。盖部件7相对于框体主体4向第一方向即+y方向滑动而安装于框体主体4,向与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y方向滑动而从框体主体4脱离。卡止部件8设置在框体主体4上,卡止盖部件7。
138.卡止部件8具有:安装部81、铰链部82、操作部84及限制部853。安装部81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铰链部82与安装部81连接。操作部84与铰链部82连接,以铰链部82为中心移动。操作部84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4插入和突出。限制部853与盖部件7的钩部73抵接,限制盖部件7向-y方向的滑动。当操作部84插入框体主体4时,限制部853与操作部84一起移动,从盖部件7分离。
139.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盖部件7安装于框体主体4的状态下,限制部853限制盖部件7向-y方向的滑动、即盖部件7向从框体主体4脱离的方向的滑动。因此,限制盖部件7相对于框体主体4向-y方向滑动,抑制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离。
140.另一方面,当操作部84插入框体主体4时,限制部853以铰链部82为中心与操作部84一起移动,从盖部件7分离。由此,允许盖部件7向-y方向滑动,能够使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离。
141.这样,在盖部件7安装于框体主体4的状态下,通过限制部853限制盖部件7的脱离,当操作部84插入框体主体4时,盖部件7能够从框体主体4脱离。因此,能够抑制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意外脱落,能够将盖部件7稳定地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
142.在操作装置1中,框体主体4具有能够设置电池bt的设置部62,盖部件7是覆盖设置部62的电池盖。
143.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落而使设置于设置部62的电池bt脱落的情况。
144.在此,在限制部853相对于操作部84设置在与铰链部82相反侧的情况下,操作部84向框体主体4的微小移动导致限制部853大幅移动。在该情况下,由于操作部84的微小移动,会产生盖部件7意外地从框体主体4脱落的可能性。
145.与此相对,在操作装置1中,限制部853在+y方向上位于铰链部82和操作部84之间。由此,通过操作部84的微小移动,能够抑制盖部件7移动到限制部853对盖部件7的滑动限制被解除的程度。因此,能够抑制盖部件7意外地从框体主体4脱落。此外,能够增大用于解除由限制部853进行的盖部件7的滑动限制的足够的操作部84的移动量,并且能够较小地构成卡止部件8。
146.在操作装置1,操作部84沿着与+y方向及-y方向不同的方向即+z方向插入框体主
体4。
147.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盖部件7相对于框体主体4的滑动方向与操作部84相对于框体主体4的插入方向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的脱离操作。
148.在操作装置1,安装部81相对于操作部84位于相对于框体主体4插入操作部84的方向即+z方向。
149.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操作部84和安装部81在+z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小型地构成卡止部件8。因此,能够减小框体主体4中的卡止部件8的设置空间,能够实现框体3乃至操作装置1的小型化。
150.在操作装置1,盖部件7具有:在盖部件7安装到框体主体4时朝向框体主体4立起的立起部731、和从立起部731向+y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32。框体主体4的第二部件6具有狭缝633,该狭缝633是在盖部件7安装到框体主体4时供突出部732插入的孔部。限制部853设置成在盖部件7安装到框体主体4时能够与立起部731抵接。
151.根据这样的结构,插入到狭缝633中的突出部732与狭缝633的端缘抵接,从而限制盖部件7相对于框体主体4向+y方向的移动,以及向与+y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
±
x方向及
±
z方向的移动。另外,通过限制部853与一体地设有突出部732的立起部731抵接,限制盖部件7相对于框体主体4向-y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将盖部件7稳定地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
152.在操作装置1,2个限制部853设置在以沿着+y方向的卡止部件8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线对称的位置。
153.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2个限制部853限制盖部件7的脱离。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盖部件7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的状态。
154.在操作装置1,操作部84露出于框体3的外部。
155.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露出于框体3的外部的操作部84插入框体主体4,能够使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离。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的脱离操作。
156.在操作装置1,框体主体4的第二部件6具有引导盖部件7向
±
y方向滑动的引导部635。引导部635具有随着朝向+y方向而向盖部件7接近框体主体4的方向即+z方向倾斜的引导面635b。
157.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盖部件7向+y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盖部件7接近框体主体4。由此,能够在框体主体4与盖部件7接近的状态下将盖部件7安装于框体主体4。在盖部件7向-y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分离。由此,能够使盖部件7容易地从框体主体4脱离。
158.在操作装置1,卡止部件8设置在框体主体4的-y方向的端部。
159.根据这样的结构,卡止部件8设置在框体主体4中被限制部853限制的盖部件7的滑动方向的端部。由此,在使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离时,能够容易使盖部件7向-y方向滑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的脱离操作。
160.(实施方式的变形)
161.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16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部件7是在+z方向覆盖设置电池bt的设置部62的电池盖。但是,不限于此,安装在框体主体上的盖部件也可以不是电池盖。例如,在操作装置是在框体
主体内设置存储卡等物体的装置的情况下,盖部件也可以是覆盖设置在框体主体内的物体的部件。
16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2个限制部853在作为第一方向的+y方向上位于铰链部82与操作部84之间。但是,并不限于此,限制部853也可以在+y方向上相对于操作部84位于与铰链部82相反侧,也可以在+y方向上相对于铰链部82位于与操作部84相反侧。即使在限制部853在+y方向上相对于铰链部82位于与操作部84相反侧的情况下,只要限制部853随着操作部84相对于框体主体4的插入而移动,允许盖部件7向从框体主体4脱离的方向滑动即可。
16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2个限制部853配置在以沿着+y方向的卡止部件8的中心轴ax为中心呈线对称的位置。但是,并不限于此,2个限制部853也可以不必配置在以中心轴ax为中心呈线对称的位置。
16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止部件8具有2个限制部853。但是,并不限于此,卡止部件只要具有至少一个限制部即可,限制部的数量及配置可以适当变更。
16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部84沿着与第一方向即+y方向以及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y方向不同的方向即+z方向插入框体主体4。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操作部不是在框体主体的背面而是在侧面露出的情况下等,操作装置也可以是操作部沿着与
±
y方向不同的+x方向或-x方向插入框体主体的结构。另外,例如在操作部在框体主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露出的情况下等,操作装置也可以是操作部沿着-y方向或+y方向插入框体主体的结构。
167.即,操作部84插入框体主体4时的操作部84的移动方向不限于上述方向。
16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部81相对于操作部84位于+z方向。即,在沿着+z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安装部81与操作部84重叠。但是,并不限于此,安装部81也可以不必在操作部84相对于框体主体4插入的方向上相对于操作部84。
16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部件7具有钩部71和2个钩部73。钩部71具有:从盖部件7的内表面7a向+z方向立起的立起部711、以及从立起部711向+y方向突出并插入第二部件6的狭缝613的突出部712。2个钩部73分别具有从设于内表面7a的平坦部72向+z方向立起的立起部731和从立起部731向+y方向突出并插入第二部件6的狭缝633的突出部732。但是,并不限于此,钩部71也可以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没有2个钩部73中的至少一个。
170.另外,各限制部853以能够与对应的钩部73的立起部731抵接的方式设置在台阶部85上。但是,并不限于此,限制部853也可以设置成能够与盖部件7中与钩部73不同的部位抵接。进而,限制部853也可以设置成能够与2个钩部73中的一个钩部73抵接。此外,限制部853只要与操作部84一起移动即可,在与操作部84一体化的台阶部85中,也可以不必设置在相对于操作部84位于+z方向的突出部852上。
17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部84露出于框体3的外部。即,操作部84设置在对操作装置1进行操作的用户能够直接操作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操作部84也可以不必露出到框体3的外部。例如,操作部也可以设置在框体主体的内部,框体主体具备覆盖操作部的遮板等覆盖部件。另外,例如,操作部也可以设置在框体的内部,由用户经由设置在框体主体上的可动部件间接地操作。
17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框体主体4的第二部件6具备引导部635,该引导部635具有随着朝向+y方向而向+z方向倾斜的引导面635b。但是,不限于此,引导面635b也可以不必是相对于xy平面的倾斜面,也可以是与xy平面平行的面。
173.另外,引导部635也可以不位于狭缝633与开口部634之间,例如也可以位于从-z方向观察时的第二部件6的周缘。即,引导部的位置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引导部的数量也能够适当变更。
17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止部件8设置在框体主体4中的使盖部件7从框体主体4脱离时的滑动方向即-y方向的端部。但是,并不限于此,框体主体中的卡止部件的位置能够适当变更。
17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止部件8具有避开固定部件fm2等的开口部86,安装部81与操作部84通过2个铰链部82及2个连接部83连接。但是,不限于此,开口部86也不是必须的,安装部81与操作部84也可以通过一个铰链部82及一个连接部83连接。
17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止部件8由合成树脂形成,铰链部82具有可弹性变形的挠性。但是,并不限于此,卡止部件8也可以由合成树脂以外的材料形成。另外,铰链部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铰链部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与安装部81连结的第一连结部、经由连接部83与操作部84连结的第二连结部、以及施力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以沿着规定方向的转动轴为中心相互可转动地组合,施力部对第二连结部、乃至操作部84向-z方向施力。
17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销65插入定位孔812,插入部815插入狭缝642而临时卡止于第二部件6的状态下,通过将第二部件6固定在第一部件5上,从而将卡止部件8保持在框体主体4内。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卡止部件被保持在框体主体内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
17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1通过红外线或无线发送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具体而言,操作装置1具有:红外线射出部26,其通过射出对应于操作信号的红外线来发送操作信号;以及通信部27,其通过电波来发送操作信号。但是,不限于此,操作装置也可以仅具有红外线射出部26以及通信部27中的一方,也可以使用红外线以及电波以外的通信单元来发送操作信号。另外,例如,操作装置也可以通过有线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进而,操作装置1也可以不必具备传声器25。
17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框体主体4具有在作为第一方向的+y方向上长的形状。但是,不限于此,框体主体4的形状可以适当变更。另外,若框体主体4具有在+y方向上长的形状,则用户能够容易地把握盖部件7相对于框体主体4的滑动方向,此外,用户能够容易地把持操作装置1。
180.(本发明的总结)
181.以下,附记本发明的总结。
182.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操作装置具备框体,所述框体具备:框体主体;盖部件,其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沿第一方向滑动而安装于所述框体主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而从所述框体主体脱离;以及卡止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框体主体,将所述盖部件卡止,所述卡止部件具备:安装于所述框体主体的安装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铰链部;与所述铰链部连接,并以所述铰链部为中心移动,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可插入及可突出的操作部;以及与所述盖部件抵接而限制所述盖部件向所述相反方向滑动的限制部,当所述操作部插入所述框体主体时,所述限制部与所述操作部一起移动,从所述盖部件分离。
183.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盖部件安装于框体主体的状态下,卡止部件的限制部与盖部件抵接,从而盖部件相对于框体主体向与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即盖部件向从框体主
体脱离的方向滑动被限制。由此,能够抑制盖部件从框体主体脱离。
184.另一方面,当操作部插入框体主体时,限制部以铰链部为中心与操作部一起移动,从盖部件分离。由此,允许盖部件向与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能够使盖部件从框体主体脱离。
185.这样,在盖部件安装于框体主体的状态下,通过限制部限制盖部件的脱离,当操作部插入框体主体时,盖部件能够从框体主体脱离。因此,能够抑制盖部件从框体主体意外脱落,能够将盖部件稳定地安装在框体主体上。
186.在上述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框体主体具有可设置电池的设置部,所述盖部件是覆盖所述设置部的电池盖。
18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盖部件从框体主体脱落而使设置于设置部的电池脱落。
188.在上述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铰链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
189.在此,在限制部相对于操作部设置在与铰链部相反侧的情况下,操作部相对于框体主体的微小移动导致限制部大幅移动。在该情况下,由于操作部的微小移动,会产生盖部件意外地从框体主体脱落的可能性。
190.与此相对,通过使限制部在第一方向上位于铰链部与操作部之间,能够抑制由于操作部的微小移动而导致移动到解除限制部对盖部件的滑动限制的程度。因此,能够抑制盖部件意外地从框体主体脱落。此外,能够增大使限制部从盖部件分离所需的足够的操作部的移动量,并且能够较小地构成卡止部件。
191.在上述一方式中,所述操作部也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相反方向不同的方向插入所述框体主体。
192.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盖部件相对于框体主体的滑动方向与操作部相对于框体主体的插入方向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盖部件从框体主体卸下的操作。
193.在上述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操作部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插入的方向上。
194.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操作部相对于框体主体的插入方向上,操作部与安装部重叠,因此能够将卡止部件构成为小型。因此,能够减小框体主体中的卡止部件的设置空间,能够实现框体乃至操作装置的小型化。
195.在上述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盖部件具有:在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框体主体时朝向所述框体主体立起的立起部、和从所述立起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述框体主体具有在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框体主体时供所述突出部插入的孔部,所述限制部以在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框体主体时与所述立起部可抵接的方式设置。
196.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插入孔部的突出部与孔部的端缘抵接,限制盖部件相对于框体主体向第一方向的移动以及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另外,通过限制部与一体地设有突出部的立起部抵接,限制盖部件相对于框体主体向与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将盖部件稳定地安装在框体主体上。
197.在上述一方式中,所述限制部可以在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卡止部件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线对称的位置上设置多个。
198.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多个限制部来限制盖部件的脱离。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盖部件安装在框体主体4上的状态。
199.在上述一方式中,所述操作部也可以露出到所述框体的外部。
200.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露出到框体外部的操作部插入框体主体,能够使盖部件从框体主体脱离。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盖部件从框体主体的脱离操作。
201.在上述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框体主体具有引导所述盖部件向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相反方向滑动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有随着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而向所述盖部件接近所述框体主体的方向倾斜的引导面。
202.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盖部件向第一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盖部件接近框体主体。由此,能够在框体主体与盖部件接近的状态下将盖部件安装于框体主体。在盖部件向与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盖部件从框体主体分离。由此,能够使盖部件容易地从框体主体脱离。
203.在上述一方式中,所述卡止部件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框体主体的所述相反方向的端部。
204.根据这样的结构,卡止部件设置在框体主体中由限制部限制的盖部件的滑动方向的端部。由此,在使盖部件从框体主体脱离时,能够容易地使盖部件向与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盖部件从框体主体的脱离操作。
205.符号说明
206.1:操作装置;2:装置主体;21:电路基板;25:传声器;26:红外线射出部;3:框体;4:框体主体;5: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62:设置部;633:狭缝(孔部);635:引导部;635b:引导面;7:盖部件;73:钩部;731:立起部;732:突出部;8:卡止部件;81:安装部;82:铰链部;83:连接部;84:操作部;85:台阶部;853:限制部;ax:中心轴;bt:电池;fm1、fm2:固定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