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64620发布日期:2023-09-16 03:2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并且具体但不排他地涉及集成接入和回传(iab)通信中的施主间分布式单元(du)拓扑自适应。


背景技术:

1、通信系统可以被看作是通过在通信路径中涉及的各种实体之间提供载波,来实现两个或更多实体(诸如用户终端、基站和/或其它节点)之间的通信会话的设施。例如,可以借助于通信网络和一个或多个兼容的通信设备(也被称为站或用户设备)和/或应用服务器来提供通信系统。例如,通信会话可以包括用于承载诸如语音、视频、电子邮件(email)、文本消息、多媒体、内容数据、时间敏感网络(tsn)流的通信的数据和/或工业应用中的数据,诸如致动器和控制器之间的关键的系统消息、面向控制系统的关键传感器数据(诸如测量、视频馈送等)的通信,等等。所提供的服务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双路或多路呼叫、数据通信或多媒体服务、以及对数据网络系统(诸如互联网)的接入。

2、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在至少两个站之间、或在至少一个站和至少一个(例如用于视频的)应用服务器之间的至少通信会话的一部分发生在无线链路上。无线系统的示例包括基于3gpp无线电标准(诸如e-utra)操作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新无线电、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以及不同的无线本地网络,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系统通常可以划分为多个小区,因此通常被称为蜂窝系统。

3、用户可以借助于合适的通信设备或终端接入通信系统。用户的通信设备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或用户装置。通信设备配备有合适的信号接收和发送装置以用于实现通信,例如实现接入通信网络、或直接与其它用户通信。通信设备可以接入由网络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载波(例如小区的基站),并且在一个或多个载波上发送和/或接收通信。在载波聚合(ca)中,两个或更多载波被组合为一个信道。在双连接(dc)中,来自不同站点的两个载波被组合,即,用户设备可以双(或多)连接到两个(或多个)站点。

4、通信系统和相关联的设备通常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规范来操作,该标准或规范规定了与系统相关联的各种实体被允许做什么、以及应当如何实现。通常还定义了用于连接的通信协议和/或参数。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是utran(3g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其它示例是基于e-utran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长期演进(lte)、和包括5g或下一代核心(ngc)的所谓5g系统(5gs)、以及基于新无线电(nr)无线电接入技术的5g接入网络。5gs(包括nr)正在被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标准化。

5、在3gpp规范的版本16(rel-16)中已经引入了iab,作为快速和成本有效部署的关键实现器。iab节点使用相同或不同的频谱和空中接口用于接入和回传,从而创建站点之间的分层无线多跳(多回传链路)网络。跳最终终止于iab施主,iab施主借助于常规的固定回传连接到核心网络。iab节点包含移动终端(mt)部分和du部分,移动终端(mt)部分充当朝向其母分布式单元(du)的用户设备(ue),du部分充当朝向移动终端和/或子iab节点的基站。iab施主包含中央单元(cu)部分和du部分。iab du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小区以服务ue。在一些情况下,一个iab节点可以与多于一个iab施主连接。因此,可以在iab施主之间路由业务。


技术实现思路

1、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以下项的部件: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处确定在从包括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一通信路径改变为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之后,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要被重用,以及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控制平面提供ip地址要被重用的指示,该ip地址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

2、当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模式被用于保护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时,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内部互联网协议地址。

3、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一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4、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二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二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5、用于确定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ip地址要被重用的部件可以包括用于以下项的部件:在通信路径被改变为第二通信路径之后,确定中继节点被指派了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的新的外部ip地址,以及用于保护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的移动性互联网密钥交换(例如,互联网密钥交换版本2移动性和多主协议(mobike))过程已经被执行。

6、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以下项的部件:通过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使用ip地址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传输指示。

7、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在f1应用协议分布式单元配置更新消息中提供指示的部件。

8、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以下项的部件: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通信路径从包括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一通信路径改变为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之后,在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控制平面处,从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接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地址要被重用于与集中式单元施主节点的通信的指示,以及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使用ip地址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引起业务传输。

9、当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模式被用于保护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时,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内部互联网协议地址。

10、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一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11、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二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二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12、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以下项的部件:为用户设备或后代中继节点发起切换过程或获取用户设备上下文过程,以使用第二通信路径。

13、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以下项的部件: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用户平面提供指示,以使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来恢复业务传输。

14、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确定:在从包括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一通信路径改变为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之后,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要被重用,该ip地址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以及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控制平面提供ip地址要被重用的指示。

15、当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模式被用于保护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时,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内部互联网协议地址。

16、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一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17、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二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二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18、确定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ip地址要被重用可以包括:在通信路径被改变为第二通信路径之后,确定中继节点被指派了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的新的外部ip地址,以及用于保护分布式单元和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的移动性互联网密钥交换(例如,互联网密钥交换版本2移动性和多主协议(mobike))过程已经被执行。

19、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使用ip地址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传输指示。

20、该方法可以包括:在f1应用协议分布式单元配置更新消息中提供指示。

21、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通信路径从包括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一通信路径改变为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之后,在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控制平面处,从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接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地址要被重用于与集中式单元施主节点的通信的指示以及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使用ip地址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引起业务传输。

22、当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模式被用于保护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时,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内部互联网协议地址。

23、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一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24、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二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二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25、该方法可以包括:为用户设备或后代中继节点发起切换过程或获取用户设备上下文过程,以使用第二通信路径。

26、该方法可以包括: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用户平面提供指示,以使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来恢复业务传输。

27、在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至少执行: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处,确定在从包括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一通信路径改变为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之后,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要被重用,该ip地址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并且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控制平面提供ip地址要被重用的指示。

28、当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模式被用于保护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时,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内部互联网协议地址。

29、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一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30、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二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二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31、该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在通信路径被改变为第二通信路径之后,确定中继节点被指派了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的新的外部ip地址,以及用于保护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的移动性互联网密钥交换(例如,互联网密钥交换版本2移动性和多主协议(mobike))过程已经被执行。

32、该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使用ip地址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传输指示。

33、该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在f1应用协议分布式单元配置更新消息中提供指示。

34、在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至少: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通信路径从包括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一通信路径改变为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之后,在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控制平面处,从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接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地址要被重用于与集中式单元施主节点的通信的指示,并且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使用ip地址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引起业务传输。

35、当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模式被用于保护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和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时,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内部互联网协议地址。

36、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一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37、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二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二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38、该装置可以被配置为:为用户设备或后代中继节点发起切换过程或获取用户设备上下文过程,以使用第二通信路径。

39、该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用户平面提供指示,以使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来恢复业务传输。

40、在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程序指令,用于使该装置至少执行以下项: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处,确定在从包括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一通信路径改变为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之后,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要被重用,ip地址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以及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控制平面提供ip地址要被重用的指示。

41、当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模式被用于保护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时,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内部互联网协议地址。

42、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一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43、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二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二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44、确定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的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ip地址要被重用可以包括:在通信路径被改变为第二通信路径之后,确定中继节点被指派了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的新的外部ip地址,以及用于保护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的移动性互联网密钥交换(例如,互联网密钥交换版本2移动性和多主协议(mobike))过程已经被执行。

45、该装置可以被引起执行:通过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使用ip地址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传输指示。

46、该装置可以被引起执行:在f1应用协议分布式单元配置更新消息中提供指示。

47、在第八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程序指令,用于使该装置至少执行以下项: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通信路径从包括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一通信路径改变为包括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之后,在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控制平面处,从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接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将要重用于与集中式单元施主节点的通信的指示,以及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使用ip地址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引起业务传输。

48、当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模式被用于保护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之间的业务时,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是内部互联网协议地址。

49、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一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一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一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一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50、当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通过第二通信路径与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通信时,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可以使用具有第二外部ip地址的ip地址,第二外部ip地址锚定在第二施主分布式单元中。

51、该装置可以被引起执行:为用户设备或后代中继节点发起切换过程或获取用户设备上下文过程,以使用第二通信路径。

52、该装置可以被引起执行:向施主节点的集中式单元的用户平面提供指示,以使用中继节点的分布式单元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来恢复业务传输。

53、在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用于使装置至少执行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或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

54、在上文中,描述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两个以上实施例的组合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