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估计方法、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28748发布日期:2023-10-06 02:0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TA估计方法、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ta估计方法、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用于完成终端(也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间的上行同步,为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的第一个上行信号(msg1)。网络设备通过接收到的prach信号估计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时延,计算上行发送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发送给终端。终端收到ta后,在根据下行定时得到的上行定时基础上将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的发送时间提前ta,即可保证pusch在网络设备期望的接收时刻前后到达。同一小区内所有终端均按照这个过程完成上行同步,这样无论每个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多远,其发送的上行信号基本可以同步到达网络设备。如果网络设备估计的ta误差较大,一方面会影响终端在发送prach之后发送的其它上行信号的解调性能,另一方面会导致不同终端的信号时间上不同步,相互之间产生干扰。因此,ta估计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2、现有技术中,根据相关峰值位置估计ta,估计准确度取决于相关序列的时域分辨率。目前常用的提升相关序列时域分辨率的方法是通过频域数据补0来增大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点数,但这在提高时域分辨率的同时会造成相关序列的功率弥散,即相关峰值功率会分散到左右相邻样点上,补0的个数越多,峰值功率弥散越严重,峰值功率与其他样点功率的比值越小,而接收信号中通常会叠加噪声及干扰,这样有可能会出现峰值位置选错的情况,导致ta估计误差较大。如果频域数据不补0,则相关峰值位置不够精细,同样会导致ta估计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ta估计方法、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以提升ta估计的准确度。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提前量ta估计方法,包括:

3、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确定目标归一化总时延中的小数倍时延;所述目标归一化总时延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检测窗所检测的信号的传输时延相对于相关序列样点间隔的倍数;

4、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更新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

5、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目标检测窗起始位置的偏移量;

6、根据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窗对应的ta估计值。

7、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确定目标归一化总时延中的小数倍时延,包括:

8、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之间的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9、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以及所述峰值功率和所述次峰值功率之间的初始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

10、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之间的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包括:

11、根据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以及所述目标检测窗对应的zc根序列的长度,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12、可选地,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13、

14、式中,|n0|表示所述小数倍时延n0的绝对值,peakratio表示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n表示所述目标检测窗对应的zc根序列的长度。

15、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之间的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包括:

16、根据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以及峰值功率比值和小数倍时延绝对值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17、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以及峰值功率比值和小数倍时延绝对值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包括:

18、按照峰值功率比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与预设对应关系表中的峰值功率比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中小于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的第1个峰值功率比值所对应的索引值,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包括峰值功率比值和小数倍时延绝对值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

19、根据所述小于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的第1个峰值功率比值所对应的索引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20、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之间的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包括:

21、根据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以及用于表征峰值功率比值和小数倍时延绝对值之间关联关系的分段函数,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22、可选地,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23、

24、式中,|n0|表示所述小数倍时延n0的绝对值,peakratio表示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

2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以及所述峰值功率和所述次峰值功率之间的初始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包括:

26、在所述次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小于所述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为负数;或者,

27、在所述次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大于所述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为正数。

2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更新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包括:

29、根据所述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和所述小数倍时延之和,更新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

30、可选地,在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确定目标归一化总时延中的小数倍时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1、确定与所述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左、右最近邻的两个样点位置的功率;

32、根据所述左、右最近邻的两个样点位置的功率中的最大值,确定所述次峰值功率。

3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34、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35、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确定目标归一化总时延中的小数倍时延;所述目标归一化总时延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检测窗所检测的信号的传输时延相对于相关序列样点间隔的倍数;

36、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更新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

37、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目标检测窗起始位置的偏移量;

38、根据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窗对应的时间提前量ta估计值。

39、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确定目标归一化总时延中的小数倍时延,包括:

40、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之间的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41、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以及所述峰值功率和所述次峰值功率之间的初始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

42、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之间的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包括:

43、根据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以及所述目标检测窗对应的zc根序列的长度,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44、可选地,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45、

46、式中,|n0|表示所述小数倍时延n0的绝对值,peakratio表示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n表示所述目标检测窗对应的zc根序列的长度。

47、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之间的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包括:

48、根据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以及峰值功率比值和小数倍时延绝对值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49、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以及峰值功率比值和小数倍时延绝对值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包括:

50、按照峰值功率比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与预设对应关系表中的峰值功率比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中小于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的第1个峰值功率比值所对应的索引值,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表包括峰值功率比值和小数倍时延绝对值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

51、根据所述小于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的第1个峰值功率比值所对应的索引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52、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之间的第一峰值功率比值,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包括:

53、根据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以及用于表征峰值功率比值和小数倍时延绝对值之间关联关系的分段函数,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

54、可选地,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55、

56、式中,|n0|表示所述小数倍时延n0的绝对值,peakratio表示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比值。

57、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的绝对值,以及所述峰值功率和所述次峰值功率之间的初始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包括:

58、在所述次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小于所述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为负数;或者,

59、在所述次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大于所述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小数倍时延为正数。

60、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更新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包括:

61、根据所述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索引值和所述小数倍时延之和,更新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

62、可选地,在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确定目标归一化总时延中的小数倍时延之前,所述操作还包括:

63、确定与所述峰值功率的初始位置左、右最近邻的两个样点位置的功率;

64、根据所述左、右最近邻的两个样点位置的功率中的最大值,确定所述次峰值功率。

6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间提前量ta估计装置,包括:

66、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检测窗的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确定目标归一化总时延中的小数倍时延;所述目标归一化总时延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检测窗所检测的信号的传输时延相对于相关序列样点间隔的倍数;

67、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小数倍时延,更新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

68、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更新后的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索引值,确定所述峰值功率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目标检测窗起始位置的偏移量;

69、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目标检测窗对应的ta估计值。

70、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ta估计方法的步骤。

71、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通信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ta估计方法的步骤。

72、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ta估计方法的步骤。

73、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产品,所述芯片产品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芯片产品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ta估计方法的步骤。

7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ta估计方法、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峰值功率和次峰值功率确定小数倍时延,再根据小数倍时延调整峰值功率的位置,根据调整后更加精细的峰值功率位置来进行ta估计,不仅可以提升ta估计的准确度,且不需要通过对数据补0等方法提升相关序列时域分辨率,可以避免由此带来的功率弥散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