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网手持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3959发布日期:2022-10-26 03:4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网手持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卡扣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网手持终端。


背景技术:

2.专网是具有特定频率、供特定人群使用的小规模移动通信网,如公安、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专用,其结构具备可充电的电池后盖,电池后盖通过按压式的卡扣连接在机身上,打开时需要通过机身与电池后盖之间的缝隙把电池后盖撬开。由于应用场景特殊,需要终端满足较高级别的防火、防水、防腐和防撞等外壳标准,造成专网移动终端外壳厚重,各组件之间结合过于紧密,导致电池后盖不易拆卸,对于力气较弱的人来说尤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由于专网手持终端需满足较高级别的外壳标准导致外壳厚重、结合紧密而不易拆卸电池后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网手持终端。
4.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专网手持终端,包括机身和电池后盖,还包括:背夹,所述背夹与所述电池后盖转动连接;勾部,所述勾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后盖朝向机身一面的卡勾,所述卡勾包括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末端且凸出连接板第一面的凸出部,所述第一面还转动连接有填充块;换向器,所述换向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后盖内且所述背夹的转动轴通过所述换向器与所述填充块的转动轴传动连接;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包括两端分别通过压缩弹簧和拉伸弹簧与机身连接的卡合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卡合板上且与所述卡勾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朝向所述第一面的受压面为斜面,所述受压面与所述第一面围成一个楔形槽。
5.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在卡勾拔出方向上限制卡合板位移且使卡合板与机身相对滑动的滑动装置。
6.优选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卡合板上的滑槽、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且两端均与机身连接的限位杆。
7.优选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滑槽,所述卡合板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机身和电池后盖均设置有与所述填充块对应的让位槽,所述卡槽朝向让位槽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9.优选地,所述填充块设置有与所述楔形槽对应的楔形挤压部。
10.优选地,所述卡合板与水平面平行。
11.优选地,所述卡合板与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夹角,所述卡合板设置有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电池盖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卡合板设置有拉伸弹簧的一端与电池盖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12.优选地,所述填充块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扭簧。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手握机身使其与背夹相对旋转的操作方式易于施力,操作简单,可驱动填充块旋转并与连接板重合后,将卡勾从勾状转变为柱状,从卡槽中脱离,使用者能较为轻松地将电池后盖与机身分离。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15.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16.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
17.图4为图1的a部放大图。
18.图5为本发明中机身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
19.图6为本发明中电池后盖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20.图7为本发明中勾部与卡合部分离时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中勾部形态转变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中电池后盖与机身卡合时勾部与卡合板的连接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机身,2-电池后盖,3-勾部,31-连接板,32-第一面,33-凸出部,34-填充块,35-楔形挤压部,4-卡合部,41-压缩弹簧,42-拉伸弹簧,43-卡合板,44-卡槽,45-受压面,46-滑槽,47-限位杆,5-背夹,6-换向器,7-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5.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网手持终端,包括机身1和电池后盖2,机身1与电池后盖2可拆连接,还包括勾部3、卡合部4、背夹5和换向器6。具体地,背夹5与电池后盖2转动连接;勾部3包括设置在电池后盖2朝向机身1一面的卡勾,卡勾包括连接板31、设置在连接板31末端且凸出连接板第一面32的凸出部33,第一面32还转动连接有填充块34;换向器6设置在电池后盖2内且背夹5的转动轴通过换向器6与填充块34的转动轴传动连接;卡合部4包括两端分别通过压缩弹簧41和拉伸弹簧42与机身1连接的卡合板43以及设置在卡合板43上且与卡勾对应的卡槽44,卡槽44朝向第一面32的受压面45为斜面,受压面45与第一面32围成一个楔形槽。
26.如图1所示,机身1朝向电池后盖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卡合部4设置在安装槽内,两个安装槽、卡合部4、勾部3均关于手持终端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背夹5可采用簧片夹或扭簧夹,用于将手持终端夹在腰带上。背夹5与电池后盖2转动连接,且通过换向器6与填充块34的转动轴传动连接。换向器6可采用螺旋锥形齿轮换向器。
27.卡勾包括连接板31、凸出部33,凸出部33凸出连接板31的第一面32,使卡勾形成勾状,且连接板31的第一面32朝向卡合板31设置有压缩弹簧41的一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会在凸出部33朝向受压面45的一侧设置有斜面,便于卡勾插入卡槽44内。填充块34转动连
接在第一面32上,通过旋转改变其与连接板31的中轴线夹角α,如图2、8所示;当夹角α较大时,卡勾保持勾状;当夹角α缩小至0时,填充块填充在凸出部33和连接板31之间,卡勾由勾状转变为柱状,易于与卡合板脱离,从而解除电池后盖2和机身1的卡扣状态。
28.卡合板43两端分别通过压缩弹簧41和拉伸弹簧42与安装槽底面连接,在卡合板43和安装槽底面之间形成供卡勾伸入的空间,并且在压缩弹簧41、拉伸弹簧42及卡勾的共同作用下,卡合部43受挤压后只能向图4中的右侧滑动或复位,而难以在复位状态下向图4中的左侧滑动。受压面45为斜面,如图5、9所示,从俯视角度看,卡槽44呈梯形,受压面45为梯形的斜边,当卡勾插入卡槽44后,受压面45与连接板31围成一个楔形槽,方便填充块34转动后插入楔形槽内将挤压力作用在受压面45上,从而将卡合板43推开。
29.进一步地,电池后盖2远离勾部3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卡勾,机身1远离卡合部4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卡勾对应的第二卡槽,在安装电池后盖2时,可首先将第二卡勾插入第二卡槽内,再将连接板31、凸出部33按压进卡槽44内,使电池后盖2与机身1可拆连接,此为现有常用技术,不再赘述。
30.电池后盖2和机身1保持卡扣状态时,如图3、6所示,背夹5的长度方向与手持终端的长度方向一致;填充块34的末端完全脱离连接板31,连接板31与填充块34两者中轴线的夹角α较大,如图8实线部分所示,此时卡勾为勾状;卡勾插入卡槽44内,卡合板43远离电池后盖2的一面与受压面45相交处将凸出部33卡住,手持终端通过背夹5连接在腰带上。需要拆卸电池后盖时,手握机身1并旋转,背夹5与机身1产生相对转动,背夹5的转动轴通过换向器6带动填充块34转动,不断减小其与连接板31中轴线的夹角α,当α=0时,填充块34与连接板31完全重合(此时填充块34的状态如图8中虚线部分所示),填平凸出部33凸出连接板31的部分,将卡勾从勾状转变为柱状,同时,填充块34插入受压面45与连接板31形成的楔形槽中,挤压力克服压缩弹簧41和拉伸弹簧42的弹力,使受压面45远离连接板31,当卡勾形成柱状后,卡合板31再也无法将卡勾卡住,从而使电池后盖2从机身1上脱离,如图7所示。手握机身使其与背夹相对旋转的操作方式易于施力,操作简单,可驱动填充块旋转并与连接板重合后,将卡勾从勾状转变为柱状,从卡槽中脱离,使用者能较为轻松地将电池后盖与机身分离。
31.优选地,机身1和电池后盖2均设置有与填充块34对应的让位槽7,卡槽44朝向让位槽7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如图2、5、6所示。
32.优选地,卡合板43与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夹角,卡合板43设置有压缩弹簧41的一端与电池盖板2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卡合板43设置有拉伸弹簧42的一端与电池盖板2之间的垂直距离,使楔形槽朝向填充块34一侧的开口尺寸更大。
33.优选地,填充块34设置有与楔形槽对应的楔形挤压部35。
3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在卡勾拔出方向上限制卡合板43位移且使卡合板43与机身1相对滑动的滑动装置,防止压缩弹簧41被拉长而产生塑性变形,并且限制卡合板43的滑动范围。如图4所示,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卡合板43上的滑槽46、与滑槽46滑动连接且两端均与机身1连接的限位杆47;电池后盖2和机身1保持卡扣状态时,压缩弹簧41的弹力将卡合板43向左侧挤压,使卡合板43将卡勾卡住,限位杆47位于滑槽46的右侧;电池后盖2从机身1上脱离时,填充块34作用在受压面45上的挤压力将卡合板43向右侧挤压,限位杆
47逐渐贴近滑槽46的左侧。
35.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滑槽,卡合板43与滑槽滑动连接,压缩弹簧41和拉伸弹簧42的延伸方向和卡合板43的滑动方向平行。
36.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卡合板43与水平面平行。
37.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填充块34和连接板31之间还设置有扭簧。扭簧复位时,填充块34和连接板31之间的夹角α较大,填充块34的末端彻底脱离连接板31,卡勾为勾状,扭簧用于增加机身相对背夹旋转时的阻力,降低因意外造成旋转使电池后盖与机身脱离的风险。
38.以上为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