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71998发布日期:2023-02-04 02:4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基站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基于oran(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架构搭设ru(远端覆盖单元)设备时,要求在管理层实现对ru设备进行ip(互联网协议地址)和vlan(虚拟局域网)的网络信息配置。但是,协议只描述了实现目标并没有描述实现方法以及实现细节。所以,当前较多的应用为先基于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给ru设备自动分配ip后,人工配置vlan;或者,给ru设备分配ip后,基于协议重启ru设备,使得ru设备自动启动vlan的dhcp发现,从而实现基于vlan的mplane业务。但是,无论是人工配置vlan还是基于协议配置vlan,vlan扫描时间均较长,ru设备上站后无法立即开始工作;
3.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ru设备网络信息配置效率低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ru设备网络信息配置效率低的问题。
5.第一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应用于dhcp服务器,包括:
6.在为ru设备分配ip之前,接收ru设备发起的第一dhcp请求,根据所述第一dhcp请求生成第一dhcp回包,并发送所述第一dhcp回包至所述ru设备,其中,所述第一dhcp回包携带有vlan信息;
7.接收所述ru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dhcp回包后返回的第二dhcp请求,判断所述第二dhcp请求是否携带有目标vlan标识,其中,所述第二dhcp请求携带有所述ru设备基于所述vlan信息进行vlan扫描时获取的vlan标识;
8.在判断到所述第二dhcp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vlan标识的情况下,生成第二dhcp回包,并发送所述第二dhcp回包至所述ru设备,以指示所述ru设备连接当前扫描的vlan。
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dhcp请求生成第一dhcp回包包括:
10.提取所述第一dhcp请求携带的所述ru设备的厂商标识和设备类型;
11.根据所述厂商标识和所述和设备类型,生成所述vlan信息,其中,所述vlan信息包括第一vlan标识和vlan范围。
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u设备按照所述第一vlan标识与所述vlan范围的优先级顺序进行vlan扫描,先后生成多个所述第二dhcp请求;接收所述ru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dhcp回包后返回的第二dhcp请求包括:
13.逐个接收所述第二dhcp请求,直到接收到携带有所述目标vlan标识的所述第二
dhcp请求。
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判断到所述第二dhcp请求未携带有所述目标vlan标识的情况下,过滤所述第二dhcp请求。
1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hcp回包和/或所述第二dhcp回包还携带有为所述ru设备分配ip的ip信息。
16.第二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应用于ru设备,包括:
17.在分配得到ip之前,向dhcp服务器发起第一dhcp请求;
18.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一dhcp请求后返回的第一dhcp回包,其中,所述第一dhcp回包携带有vlan信息;
19.根据所述vlan信息进行vlan扫描,并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第二dhcp请求,其中,所述第二dhcp请求携带有扫描当前vlan得到的vlan标识;
20.在接收到所述dhcp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二dhcp请求后返回的第二dhcp回包的情况下,连接当前扫描的vlan,其中,所述当前扫描的vlan为所述dhcp服务器的目标vlan。
2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hcp请求携带有所述ru设备的厂商标识和设备类型,所述vlan信息包括第一vlan标识和vlan范围。
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vlan信息进行vlan扫描,并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第二dhcp请求包括:
23.按照所述第一vlan标识与所述vlan范围的优先级顺序进行vlan扫描,先后生成多个所述第二dhcp请求;
24.向所述dhcp服务器逐个发送多个所述第二dhcp请求,直到所述dhcp服务器返回所述第二dhcp请求包。
25.第三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配置系统,包括:dhcp服务器和至少一个ru设备,所述dhcp服务器与所述至少一个ru设备通信连接,所述dhcp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所述ru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个方面所述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
26.第四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个方面或者第二个方面所述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的步骤。
27.与相关技术相比,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在dhcp服务器侧,通过在为ru设备分配ip之前,接收ru设备发起的第一dhcp请求,根据第一dhcp请求生成第一dhcp回包,并发送第一dhcp回包至ru设备,其中,第一dhcp回包携带有vlan信息;接收ru设备响应于第一dhcp回包后返回的第二dhcp请求,判断第二dhcp请求是否携带有目标vlan标识,其中,第二dhcp请求携带有ru设备基于vlan信息进行vlan扫描时获取的vlan标识;在判断到第二dhcp请求携带有目标vlan标识的情况下,生成第二dhcp回包,并发送第二dhcp回包至ru设备,以指示ru设备连接当前扫描的vlan,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ru设备网络信息配置效率低的问题,加快了ru设备部署速度,减轻了网络负荷和资源浪费。
28.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网络信息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dhcp服务器(或者ru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dhcp服务器侧执行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33.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ru设备侧执行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34.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网络信息配置系统的运行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和说明。
36.除另作定义外,本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具有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具备一般技能的人所理解的一般含义。在本技术中的“一”、“一个”、“一种”、“该”、“这些”等类似的词并不表示数量上的限制,它们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任何变体,其目的是涵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和系统、产品或设备并未限定于列出的步骤或模块(单元),而可包括未列出的步骤或模块(单元),或者可包括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模块(单元)。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不限定于物理的或机械连接,而可以包括电气连接,无论是直接连接还是间接连接。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通常情况下,字符“/”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只是对相似对象进行区分,并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37.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配置系统,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施例中网络信息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dhcp服务器和至少一个ru设备,dhcp服务器与至少一个ru设备通信连接,dhcp服务器和ru设备分别用于执行各自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2给出了dhcp服务器(或者ru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dhcp服务器(或者ru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2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上述dhcp服务器(或者ru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dhcp服务器(或者ru设备)的结构造成限制。例如,dhcp服务器(或者ru设备)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出的不同配置。
39.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
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dhcp服务器(或者ru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40.传输设备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包括dhcp服务器(或者ru设备)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41.在基于oran架构搭设ru设备时,协议要求管理层需使用带vlan的数据包,即在连接开始时使用带vlan的dhcp请求,以在协议中支持vlan的相关配置,也就是说管理层需要先以不带vlan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等ru设备接受配置后重新发起连接和扫描。但是,ru设备vlan扫描时间较长,ru设备上站后无法立即开始工作,而且还会导致dhcp服务器和ru设备之间进行多次连接,容易出现连接异常问题和资源浪费。而且,如果ru设备上塔后协议对接有问题,引起vlan无法配置,这将导致ru失联,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去恢复。为解决该问题,以下将分别从dhcp服务器和ru设备角度对网络信息配置方法进行介绍。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应用于dhcp服务器,请参阅图3,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43.步骤s101,在为ru设备分配ip之前,接收ru设备发起的第一dhcp请求,根据第一dhcp请求生成第一dhcp回包,并发送第一dhcp回包至ru设备,其中,第一dhcp回包携带有vlan信息。
44.第一dhcp请求可以携带ru设备的厂商标识和设备类型,dhcp服务器根据厂商标识和设备类型,生成vlan信息,其中,vlan信息包括第一vlan标识和vlan范围,第一vlan标识指的是特殊vlan的标识,vlan范围指的是vlan标识从数值i连续递增至数值n的一段数值范围。可选的,第一dhcp回包还携带有为ru设备分配ip的ip信息,以对ru设备进行ip配置。
45.步骤s102,接收ru设备响应于第一dhcp回包后返回的第二dhcp请求,判断第二dhcp请求是否携带有目标vlan标识,其中,第二dhcp请求携带有ru设备基于vlan信息进行vlan扫描时获取的vlan标识。
46.目标vlan标识,指的是dhcp服务器的需求vlan所对应的标识。ru设备如果配置了特殊vlan,则开始建立该vlan的网卡,发起特殊vlan的dhcp请求,即为第二dhcp请求。dhcp服务器侧设置有vlan字段配置功能,相应地,ru设备侧设置有vlan字段识别功能,如此设置,dhcp服务器能够解析当前配置环境下网管对于vlan的要求。ru设备将所扫描的vlan标识发送至dhcp服务器,以向dhcp服务器请求连接所扫描的vlan标识对应的vlan。dhcp服务器将从第二dhcp请求中识别得到所携带的vlan标识,并判断该vlan标识是否为自身需求vlan的标识。
47.步骤s103,在判断到第二dhcp请求携带有目标vlan标识的情况下,生成第二dhcp回包,并发送第二dhcp回包至ru设备,以指示ru设备连接当前扫描的vlan。
48.若dhcp服务器判定第二dhcp请求中所携带的vlan标识为自身需求vlan的标识,则生成第二dhcp回包并发送至ru设备,以指示ru设备连接其当前扫描的vlan,并根据第二dhcp回包启动自身业务。其中,ru设备当前扫描的vlan,即目标vlan标识对应的vlan。可选的,第二dhcp回包携带有目标vlan标识。可选的,第二dhcp回包还携带有为ru设备分配ip的
ip信息,以对ru设备进行ip配置。
49.传统的dhcp服务只能给ru设备分配ip,并无法完成包含vlan的网络信息的全部配置。在上述步骤s101至s103中,dhcp服务器侧设置有vlan字段配置功能,相应地,ru设备侧设置有vlan字段识别功能,如此设置,dhcp服务器能够解析当前配置环境下网管对于vlan的要求,使得支持基于dhcp服务配置vlan,实现ru设备上塔后直接使用的效果。基于本实施例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可以在ru设备业务开始前直接进行vlan分配,解决了ru设备网络信息配置效率低的问题,加快了ru设备部署速度,减轻了网络负荷和资源浪费。
50.在一个实施例中,ru设备按照第一vlan标识与vlan范围的优先级顺序进行vlan扫描,先后生成多个第二dhcp请求;dhcp服务器逐个接收第二dhcp请求,直到接收到携带有目标vlan标识的第二dhcp请求。其中,若是判断到第二dhcp请求未携带有目标vlan标识,则将过滤第二dhcp请求。
51.具体地,ru设备先基于第一vlan标识建立特殊vlan的网卡,向dhcp服务器发起携带该第一vlan标识的第二dhcp请求。dhcp服务器接收到第二dhcp请求后,判断该第一vlan标识是否为目标vlan标识,若是,则生成第二dhcp回包并发送至ru设备,若否,则基于底层网卡过滤该第二dhcp请求。ru设备若没有接收到第二dhcp回包,则将开始以dhcp服务器给定的vlan范围进行逐个扫描,即从vlan范围中选择vlan标识数值范围最低的i开始扫描,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vlan标识i的第二dhcp请求。如果dhcp服务器没有基于vlan标识i返回第二dhcp回包,则ru设备向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vlan标识i+1的第二dhcp请求。如此往复,直到ru设备请求的vlan命中dhcp服务器的需求vlan。
52.在一个实施例中,dhcp服务器基于tcp/udp协议向ru设备发送ip信息,在ru设备第一次接收到该ip信息后,按照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3完成vlan配置。
53.在一个实施例中,dhcp服务器对vlan信息进行加密,ru设备对vlan信息进行基于cr或者取高低位方式的解密,从而得到第一vlan标识和vlan范围。
54.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应用于ru设备,请参阅图4,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55.步骤s201,在分配得到ip之前,向dhcp服务器发起第一dhcp请求;
56.步骤s202,接收dhcp服务器响应于第一dhcp请求后返回的第一dhcp回包,其中,第一dhcp回包携带有vlan信息;
57.步骤s203,根据vlan信息进行vlan扫描,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第二dhcp请求,其中,第二dhcp请求携带有扫描当前vlan得到的vlan标识;
58.步骤s204,在接收到dhcp服务器响应于第二dhcp请求后返回的第二dhcp回包的情况下,连接当前扫描的vlan,其中,当前扫描的vlan为dhcp服务器的目标vlan。
59.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6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dhcp请求携带有ru设备的厂商标识和设备类型,vlan信息包括第一vlan标识和vlan范围。
61.在一个实施例中,ru设备按照第一vlan标识与vlan范围的优先级顺序进行vlan扫描,先后生成多个第二dhcp请求;向dhcp服务器逐个发送多个第二dhcp请求,直到dhcp服务器返回第二dhcp请求包。
62.具体地,ru设备先基于第一vlan标识建立特殊vlan的网卡,向dhcp服务器发起携带该第一vlan标识的第二dhcp请求。dhcp服务器接收到第二dhcp请求后,判断该第一vlan标识是否为目标vlan标识,若是,则生成第二dhcp回包并发送至ru设备,若否,则基于底层网卡过滤该第二dhcp请求。ru设备若没有接收到第二dhcp回包,则将开始以dhcp服务器给定的vlan范围进行逐个扫描,即从vlan范围中选择vlan标识数值范围最低的i开始扫描,并向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vlan标识i的第二dhcp请求。如果dhcp服务器没有基于vlan标识i返回第二dhcp回包,则ru设备向dhcp服务器发送携带有vlan标识i+1的第二dhcp请求。如此往复,直到ru设备请求的vlan命中dhcp服务器的需求vlan。
63.结合上述实施例中dhcp服务器侧和ru设备侧网络信息配置方法,以下将介绍网络信息配置系统的运行流程。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网络信息配置系统的运行流程图。其中,dhcp服务器侧设置有vlan字段配置功能,相应地,ru设备侧设置有vlan字段识别功能,如此设置,dhcp服务器能够解析当前配置环境下网管对于vlan的要求,支持基于dhcp服务配置vlan,实现ru设备上塔后直接使用的效果。基于传统的dhcp服务器的业务只能给ru设备分配ip,并无法完成包含vlan在内的网络信息的全部配置。基于本实施例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可以在业务开始前直接按照不同厂商以及设备类型进行ip和vlan的分配,解决了ru设备网络信息配置效率低的问题,加快了ru设备部署速度,减轻了网络负荷和资源浪费。
64.此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信息配置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网络信息配置方法的步骤。
65.应该明白的是,这里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是用来解释这个应用,而不是用来对它进行限定。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本技术保护范围。
66.显然,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些例子或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也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技术适用于其他类似情况,但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开发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可能是复杂和漫长的,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技术披露的技术内容进行的某些设计、制造或生产等更改仅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被视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不足。
[0067]“实施例”一词在本技术中指的是结合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该短语出现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并不一定意味着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意味着与其它实施例相互排斥而具有独立性或可供选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或隐含地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描述的实施例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结合。
[006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