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启冲击声消除电路和音频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4920发布日期:2023-05-15 00:1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启冲击声消除电路和音频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重启冲击声消除电路和音频电路。


背景技术:

1、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俗称“扩音机”,是音响系统中最基本的设备,它的任务是把来自信号源,专业音响系统中则是来自调音台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2、功放冲击声指的是电流冲击所带来的瞬间冲击声,具体是指音频设备在上电、掉电瞬间,以及上电稳定后,各种操作所带来的瞬态冲击,在人耳听力范围内形成的音似"噗噗"的声音。现有技术为了解决这种冲击声,大多采用的是在扬声器与功放之间增加一个继电延时保护设备,通过此设备达成将电流在开机瞬间产生的冲击延时发出,从而消除功放冲击声的目的。

3、但是,现有技术公开的技术还存在两个缺点,一方面是该设备无法实现固件升级后,处理器重启时产生的冲击声;另一方面是,由于该设备使用的是三极管,而三极管导通之后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压降,并不能完全做到消除冲击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启冲击声消除电路和音频电路,以解决固件升级后处理器重启产生的冲击声无法消除、三极管无法完全消除冲击声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启冲击声消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静音电路和控制信号输入端;

3、其中,所述静音电路具有冲击信号输入端、静音信号输入端;

4、所述静音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5、所述静音电路在接收到所述静音信号输入端的静音信号后,根据所述静音信号调整所述静音电路的状态,将所述冲击信号输入端输入的冲击信号导入地面。

6、本实施例通过静音电路将冲击声导入地面,以此达到完全消除冲击声的目的;控制电路通过静音信号控制静音电路开启与关闭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保证静音电路在处理器重启时开始运作,在处理器稳定工作时结束运作,在不影响音频信号正常传输的情况下,消除处理器重启即处理器内部芯片上电时产生的冲击声。

7、作为优选例子,所述静音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

8、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静音信号输入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9、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10、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冲击信号输入端连接;

11、所述第一电容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

1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连接。

13、本实施例的静音电路通过p沟道场效应管将冲击信号输入端传输的冲击信号接地,以此消除冲击声。与现有技术消除冲击声电路所使用的三极管相比,p沟道场效应管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没有二次击穿现象等优点,能够做到完全消除冲击声。其中,第一电容作为无极电解电容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用于为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作为分压电阻连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第一电压端之间,用于为第一场效应管进行分压。

14、作为优选例子,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电压端,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15、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16、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7、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18、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压端连接;

19、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静音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静音电路连接;

20、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

21、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第七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端。

22、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通过从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调整第一三极管与第二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以此对静音电路中第一场效应管的截止与导通进行控制,保证第一场效应管在处理器重启时导通,在处理器稳定工作时截止。

23、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音频电路,包括输入单元电路、输出单元电路、主控单元、冲击信号输入端;

24、所述输入单元电路通过冲击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单元电路连接;

25、所述冲击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冲击信号输出端连接;

26、所述输入单元电路还与所述主控单元、所述控制电路、所述静音电路与所述输出单元电路依次连接。

27、本实施例的主控单元用于将信号进行处理后传输给输入单元电路以及在处理器重启时向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输入单元电路用于将从主控单元接收到的信号反向放大后传输给输出单元电路;输出单元电路用于将从输入单元电路接收到的信号二次反向放大并传输。

28、作为优选例子,所述输入单元电路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反相放大器、第二电容和立体声信号输入端;

29、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反向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并联;

30、所述第一反相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与所述立体声信号输入端连接;

31、所述第一反相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九电阻接地;

32、所述第一反相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

33、所述第一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十电阻与所述冲击信号输入端连接。

34、本实施例的输入单元电路中的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作为分压电阻连接在第一反相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立体声信号输入端之间,用于为第一反相放大器分压;第二电容与第一反相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并联,防止电路振荡,同时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

35、作为优选例子,所述输出单元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二反相放大器和立体声信号输出端;

36、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二反相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并联;

37、所述第二反相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冲击声信号输入端连接;

38、所述第二反相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

39、所述第二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容与所述立体声信号输出端连接。

40、本实施例的输出单元电路中的第三电容与第二反相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并联防止电路振荡,同时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第四电容连接在第二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立体声信号输出端之间,在电路异常或第二反相放大器输出直流时,革除直流电压保护后级设备。

41、作为优选例子,所述主控单元包括核心板,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42、所述核心板通过第一引脚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43、所述核心板通过第二引脚与所述立体声信号输入端连接。

44、本实施例的主控单元的核心板通过第一引脚与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同时通过第二引脚与立体声信号输入端连接,将处理后的立体声信号传输给输入单元电路;核心板还具有rs485通讯功能。

45、作为优选例子,所述主控单元的核心板包括dsp芯片、交换机芯片、数模转换芯片;

46、其中,所述dsp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和所述数模转换芯片分别连接;

47、所述dsp芯片,用于通过第一引脚向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引脚向所述立体声信号输入端发送立体声信号;

48、所述交换机芯片,用于向所述dsp芯片传输立体声信号;

49、所述数模转换芯片,用于将所述交换机芯片向所述dsp芯片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50、本实施例的核心板的dsp芯片用于数字信号的音效处理,以及发送控制信号和传输立体声信号;数模转换芯片用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处理;交换机芯片用于分配ip地址以及向dsp芯片传输立体声信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