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和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3249发布日期:2022-12-20 23:1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和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扬声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电子产品领域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深入日常生活,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各种性能都有更高的需求。
3.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需要具备防水、排水的功能。当前市面上针对手机、手表中的扬声器模组前腔进水,主要通过扬声器音圈通低频交流电,靠扬声器振膜大振幅振动将前腔中的存水从出声孔处排出。但利用这种方式首先需要将音频调整到合适的共振频率才能将水排出,并且利用扬声器振膜上下往复振动,当扬声器振膜向模组内侧振动时,不利于存水向外排出,也无法保证将水排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及扬声器,能够有效排出扬声器模组前腔的进水,达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后壳、扬声器单体、发热音圈、前壳、设置在所述前壳上的焊盘和出声孔;所述扬声器单体固定在后壳上,所述发热音圈位于所述扬声器单体与所述前壳所围成的前腔内;所述出声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发热音圈通过所述焊盘接收电源供电以释放热量。
6.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包括如上所述扬声器模组。
7.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后壳、扬声器单体、发热音圈、前壳、设置在所述前壳上的焊盘和出声孔;所述扬声器单体固定在后壳上,所述发热音圈位于所述扬声器单体与所述前壳所围成的前腔内;所述出声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发热音圈通过所述焊盘接收电源供电以释放热量。本技术中的排水功能主要由发热音圈实现,通过在扬声器前腔上盖处铺设发热音圈,将发热音圈与外部相连,通电后使音圈发热,通过局部发热的方式使存水蒸发,无需振膜上下往复振动,即可将前腔中的存水从出声孔处排出,达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8.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9.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扬声器模组的前壳(与发热音圈贴合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13.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如图1、图2所示,该扬声器模组包括:后壳1、扬声器单体2、发热音圈3、前壳4、设置在前壳4上的焊盘5和出声孔6;
14.扬声器单体2固定在后壳1上,发热音圈3位于扬声器单体2与前壳4所围成的前腔内;出声孔6与前腔连通,发热音圈3通过焊盘5接收电源供电以释放热量。
15.具体地,发热音圈3可由铜芯线按照螺旋形排布绕制而成,绞线自身具有绝缘层,起到绝缘作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热音圈3为圆形,音圈截面为近似矩形,截面参考尺寸为0.2mm*0.1mm。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热音圈3的形状及具体排布绕制方式都可以进行调整,例如,发热音圈3也可以螺旋绕制成矩形、多边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有一定的接触发热面积即可。
16.具体地,前腔由扬声器单体2与前壳4围成,是扬声器单体2与前壳4之间所有空间空隙的统称,表示扬声器单体2与前壳4之间所有没有放置结构的空间。在前壳4中,前腔向外延伸形成出声孔6。发热音圈3通过焊盘5接收电源供电以释放热量,前腔中的存水受热蒸发,通过出声孔6排出。
17.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排水功能主要由发热音圈实现,通过在扬声器前腔上盖处铺设发热音圈,将发热音圈与外部电源相连,通直流电后使发热音圈发热,通过局部发热的方式使存水受热蒸发,无需振膜上下往复振动,即可将前腔中的存水从出声孔排出,达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18.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本实施方式是对上述实施方式中扬声器模组的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对前述扬声器模组的结构进行细化。如图2、图3中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扬声器模组,焊盘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焊盘贯穿前壳4的内外侧壁,且两个焊盘位于内侧壁上的一端与发热音圈3连接,两个焊盘位于外侧壁上的一端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具体地,在前壳4上相邻设置有两个焊盘5,两个焊盘5整体贯穿前壳4,并在前壳4的内外侧都可以实现与两个焊盘5的接触。发热音圈3两端焊接至两个焊盘5位于前壳4的内侧壁上的一端,两个焊盘5位于前壳4的外侧壁上的一端与电源相连。通过两个焊盘5实现对发热音圈3的电气连接和供电。如图3,本实施例中应用的焊盘5可为方形焊盘,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将方形焊盘调整为圆形焊盘、岛形焊盘、椭圆形焊盘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对于两个焊盘5与电源相连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在焊盘5的长边引出导线连接外部电源,也可以通过两个焊盘5直接与特定的充电组件相连,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技术对此也不做限制。
19.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贯穿前壳的内外侧壁的两个焊盘,且焊盘的位于内侧壁上的一端与发热音圈连接,焊盘的位于外侧壁上的一端与电源连接,从而实现利用外部电
源对发热音圈进行供电。
20.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本实施方式是对前述实施方式的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在前壳4上增设了用于容置扬声器单体2和发热音圈3的凹槽结构。
21.如图1、图3所示,前壳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7,后壳1与前壳4扣合时,扬声器单体2的部分结构延伸至第一凹槽7内,且与位于第一凹槽7内的发热音圈3之间留有间隙,出声孔6连通至该间隙。
2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扬声器模组的前壳4与后壳1之间需要容置扬声器单体2,扬声器单体2贴合设置在后壳1的内侧壁上与后壳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卡合,也可以是胶粘连接,且固定连接后扬声器单体2与后壳1之间没有空隙。前壳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7,在后壳1与前壳4扣合时,扬声器单体2的部分结构延伸至第一凹槽7内,且与位于第一凹槽7内的发热音圈3之间留有间隙。当将扬声器模组置于特定角度时,存水在该间隙中受热蒸发,通过连通至该间隙的出声孔6排出。
23.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凹槽7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开口面积小于第一凹槽7的底部面积的第二凹槽8;
24.其中,发热音圈3设置在第二凹槽8内,焊盘5贯穿第二凹槽8的内外侧壁。
2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的前壳4与后壳1之间还需要容置发热音圈3,为实现发热音圈3稳定布设,可在前壳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7的基础上,在第一凹槽7的内侧底部设置开口面积小于第一凹槽7的底部面积的第二凹槽8来容置发热音圈3。即第二凹槽8是在第一凹槽7的基础上设置的,且第二凹槽8位于第一凹槽7内,其底部面积小于第一凹槽7的底部面积,即属于第一凹槽7的结构的一部分。焊盘5贯穿位于前壳4上的第二凹槽8的内外侧壁,发热音圈3容置在第二凹槽8内,与焊盘5焊接相连。
26.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在前壳内设置第一凹槽,以及进一步在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二凹槽来容置扬声器单体和发热音圈,从而实现对这二者结构的稳固设置。
2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备排水功能的扬声器模组。本实施方式是对前述实施方式的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增设了导热片结构。
28.如图2所示,前述扬声器模组还包括:位于扬声器单体2和发热音圈3之间,且与扬声器单体2之间留有间隙,与发热音圈贴合设置的导热片9。
29.具体地,在扬声器单体2与发热音圈3之间还设置有导热片9,导热片9与发热音圈3贴合设置,与扬声器单体2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导热片为金属材质,厚度为0.1mm,不锈钢材料最佳,与发热音圈3贴合设置可以起到防水、防腐蚀和均匀导热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导热片9也可以用pvc、pet、abs等材料代替,只需替代材料具有封装和防水、防腐蚀作用即可,本技术对导热片9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制,导热片9的厚度也可根据导热片材料进行调整。在前述实施例中,针对前壳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7,以及在第一凹槽7的内侧底部设置第二凹槽8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导热片9与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形成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实现将发热音圈3密封在第二凹槽8内,以对发热音圈3进行保护。
30.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导热片9正对扬声器单体2的一面内陷于第二凹槽8内或者与第二凹槽8的开口面持平,且导热片9的四周边缘与第二凹槽8的内侧壁密封贴
合。
31.具体地,位于扬声器单体2和发热音圈3之间,且与扬声器单体2之间留有间隙,与发热音圈3贴合设置有导热片9,导热片9的形状与第二凹槽8的内侧壁轮廓吻合,导热片9的面积等于或略小于第二凹槽8的开口面积。当导热片9的面积略小于第二凹槽8的开口面积时,将导热片9正对扬声器单体2的一面内陷于第二凹槽8内,与发热音圈3贴合,导热片9与发热音圈3之间也用胶水粘连;当导热片9的面积等于第二凹槽8的开口面积时,胶水填满发热音圈3所在的第二凹槽8,使得导热片9放置在第二凹槽中时,导热片9正对扬声器单体2的一面与第二凹槽8的开口面持平,且导热片9的四周边缘与第二凹槽8的内侧壁密封贴合。即导热片9正对扬声器单体2的一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凹槽8所在平面重合,恰能将第二凹槽8填平。
32.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导热片9背对扬声器单体2的一面与第二凹槽8的开口面贴合,且导热片9的四周边缘与第一凹槽7的内侧壁密封贴合。
33.具体地,与发热音圈3贴合设置有导热片9,导热片9背对扬声器单体2的一面与第二凹槽8的开口面贴合,导热片9背对扬声器单体2的一面与第二凹槽8底部之间所有缝隙全部用胶水填充,胶水可以是湿气固化硅胶,或uv光照固化胶水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填充完成后,导热片9背对扬声器单体2的一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凹槽8所在平面重合,且导热片9的四周边缘与第一凹槽7的内侧壁密封贴合,相当于导热片9盖在第二凹槽8的开口面上。
34.在一个例子中,出声孔6与扬声器单体2和导热片9之间的间隙连通。
35.具体地,出声孔6位于前壳4上与外部连通,扬声器单体2和导热片9之间存有间隙,当扬声器进水时,由于扬声器单体2和导热片9及第二凹槽8内填充胶水的阻挡,水只存在于扬声器单体2和导热片9之间的间隙中。将产品以特别角度放置,使扬声器单体2和导热片9的间隙之间的存水因重力作用流淌到导热片9区域。发热音圈3通电后发热升温,通过导热片9使存水缓慢蒸发,蒸发后的水汽通过与扬声器单体2和导热片9之间的间隙连通的出声孔6排出。
36.此外,以上实施例中的发热音圈3还可具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近场通信)近场传输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以适用于通信和充电功能场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与发热音圈3贴合设置的导热片,可以对发热音圈起到防水、防腐蚀,并对发热音圈发出的热量起到均匀导热的作用,可以使前腔中的存水接触导热片时,借助发热音圈通电发出的热量在导热片上蒸发。
37.进一步的,通过在前壳内设置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二凹槽,将导热片与发热音圈容置在第二凹槽内,使导热片正对扬声器单体的一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凹槽所在平面重合,更方便存水受热蒸发从出声孔排出,同时胶水填充及导热片的设置可以防水、防腐蚀,达到保护发热音圈的效果。
38.本实施方式中的凹槽填充胶加金属导热片的方案也可以替换为石墨烯,利用石墨烯增加音圈发热导出效果。音圈通电发热后,温度开始缓慢上升,通过调整输入电信号的电压值,控制音圈局部目标温度保持在60~70摄氏度,使前腔内部存水蒸发的同时,不破坏扬声器模组的其他部件,达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3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扬声器模
组。
40.上述各实施例中阐述的扬声器模组及相关结构特征均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扬声器,在此不做赘述。
4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