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

文档序号:33621948发布日期:2023-03-25 12:2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

1.本发明属于智能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2.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具备建设成本低、自愈能力强、可无线组网和数据安全性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配电网中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系统的状态精准感知与控制,是实现配网自动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更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关键。针对智能配电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3.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对配网设备进行有效监测,如对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配电站房等典型配电网应用场景,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典型场景中配电网设备相关运行与环境信息,进而对配电网设备健康状态进行准确评估,为配网设备智能运维提供支持。为准确感知配网设备状态,一般在配网箱式变压器中将监测温度、湿度、气体、局部放电、电磁、烟雾、红外、振动、声音、泄漏电流等多种信息,投入传感器较多,其中局部放电、气体、红外等传感器相比其他传感器更加重要,承担着箱式变压器状态评价的重要指标。
4.但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轮询模式未对传感器进行重要程度的分级,这导致传感器唤醒频率一致,造成所有传感器功耗都较大,实际应用中,如果可以根据传感器重要程度来合理划分等级,优先保障重要等级更高的传感器更可靠地发送数据,即提高重要等级高的的传感器唤醒频次,降低重要等级低的传感器唤醒频次,以此进行传感器差异化唤醒设置,就能在提高设备安全监测能力的同时,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功耗。
5.此外,随着时间的运行,配电网设备健康状态逐渐变差,出现潜在风险故障的可能性增加,此时更应该增大传感器唤醒频率,优先确保非健康状态设备的数据传输可靠性,及时评估该设备康状态以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及时预警。
6.关键的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类型不同,承担的功能不同,在分簇网络中,簇头担任分簇网络中信息发送与收集的任务,同时承担着与相邻分簇网络簇头或网关节点的联系,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功耗较大,寿命相对于其他传感器明显缩短,造成数据传输可靠性下降,且影响网络整体寿命。如果能及时调整簇头节点,根据分簇网络传感器重要等级、设备健康状态,实行簇头节点更新策略,选出传感器重要等级低、设备健康状态较好的相应传感器担任簇头节点,并根据设备健康老化状态及传感器寿命及时更新该簇头节点,当簇头节点在状态较好的传感器间轮换时,就能克服簇头节点功耗大,寿命短的问题,进而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与无线网络整体寿命。
7.综上所述,配电网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配电站房等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数目较多、类型多样、分布较广,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可靠性不足、功耗较大、寿命存在延长空间,如果可以合理考虑无线传感器重要等级、设备健康状态,提出新的无线传感器差异化唤醒模式、节点类型更新策略、网络拓扑调节策略,以克服以上技术问
题,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配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8.基于以上背景技术中的问题,研发人员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内容为提供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该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智能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及无线传感器节点种类与数量;s1.1确定配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选取配电网中配电站房、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三种典型应用场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s1.2确定配电站房传感器节点种类及数量:确定配电站房的监测因素为:温度、湿度、浸水、烟雾、sf6气体、火灾、声音;s1.3确定柱上变压器传感器节点种类及数量:柱上变压器一般安置在露天环境下,不需要监测环境温度、湿度、烟雾等信息,主要监测因素为:变压器油温、振动和局部放电;s1.4确定箱式变压器传感器节点种类及数量:对箱式变压器的监测分为变压器本身工况的监测和箱式变压器室内的环境监测;确定箱式变压器的监测因素为:温度、空气湿度、室内水位、室内烟雾、开关及接头温度、绕组温度、变压器振动、声音、局部放电、油中气体浓度、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步骤s2:确定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各传感器重要等级;对配电网中配电站房、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3个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无线传感器监测的目的是准确有效评价各关键设备的健康状态及风险预警,并为配电网智能运维提供支撑;s2.1、对各传感器监测信息重要程度进行分级:根据传感器监测信息对监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对传感器进行重要等级划分,将其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一级传感器监测信息重要程度最高,四级重要程度最低;步骤s3:确定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监测设备健康状态;将配电站房、柱上变压器及箱式变压器健康状态分为不健康、亚健康、良好和健康4级,在远程监控中心获取传感器节点数据后,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法对监测设备健康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并将设备健康状态下发给各监测传感器节点;步骤s4:设计基于设备健康状态与传感器重要等级的差异化低功耗传感器唤醒模式;根据s1中获取的传感器重要等级与s3中传感器所监测设备的健康状态,对传感器的工作与睡眠时间进行合理优化,设计出轮询周期内基于设备健康状态与传感器重要等级的差异化低功耗传感器唤醒模式,以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功耗,延长传感器寿命;步骤s5:设计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类型更新策略;
传感器节点类型主要分为一般节点和簇头节点,簇头节点接收各终端节点的数据,融合后传输至网关节点;步骤s6:设计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调拓扑结构;配电房、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分簇网络拓扑结构形成一个大范围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拓扑结构由传感器节点、簇头节点、网关节点等构成;运行过程中,随着设备健康状态改变和传感器寿命的变化,簇头节点根据步骤s5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类型调节策略,不断更新簇头节点;通过不断更新簇内网络簇头节点、簇头间中继等过程,进而自动调节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实现网络整体数据传输可靠性与无线网络节能降耗;步骤s7:设计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方案;在智能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网络组网方案需要与s2中的传感器重要等级划分、s3中的设备健康状态、s4中的唤醒模式、s5中的节点类型调整策略及s6中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相配合,最终建立智能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网络;该网络由现场设备层、通讯层、站控层三部分组成;s7.1、网络现场设备层的组成和运行:现场设备层由s1中确定的各个终端传感器节点及s5中确定的簇头节点以及s6中的网关节点构成,簇头节点轮询周期内的唤醒频次根据s4中的唤醒模式决定,簇头节点的更新根据s5中的节点类型更新策略决定;s7.2、网络通讯:智能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网络智中,现场设备层和通讯层之间采用gprs通讯技术作为通讯手段,通讯层和站控层使用internet通讯。
10.进一步的,步骤s5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类型更新策略具体为:s5.1、簇头节点的正常选取与更新:选择健康状态最好、唤醒频率最低的传感器作为簇头节点,当其电池寿命降低到三分之一时,将其改为一般节点;紧接着,选择另一健康状态较好、唤醒频率较低、电池寿命较高的传感器作为新簇头节点,当该簇头传感器寿命降低到三分之一时,将其改为一般节点;如此向后循环选择簇头传感器;s5.2、簇头节点更换:在循环更新簇头过程中,若簇头节点传感器所监测的设备状态由健康状态转变为亚健康状态时,则将该簇头节点改为一般节点,并选择另一健康状态较好、唤醒频率较低、电池寿命较高的传感器作为新簇头节点;继续遵循s5.1的规则不断循环,更新网络簇头节点,降低网络整体功耗,延长网络寿命。
11.进一步的,步骤s6中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具体为:柱上变压器采用1个簇头节点,配电站房采用2个簇头节点,箱式变压器采用3个簇头节点,s1中安装的各成员传感器节点将信息发送给簇头节点,簇头节点之间构成网络并互相通信,经过网关节点或中继簇头节点、将传感器信息传送到监控后端。
12.进一步的,步骤s4中一个轮询周期内传感器唤醒次数有如下依据:
s4.1、传感器重要等级与唤醒次数的关联:在一个轮询周期内,重要程度越高的传感器,唤醒频率越高,数据传输次数越多,以保证监控中心可以及时获取设备关键状态信息;传感器重要等级越低,唤醒频率越低,数据传输次数越少,以节省传感器能量降低功耗;s4.2、监测设备健康状态与唤醒次数的关联:设备状态健康时,传感器唤醒频率低,以节省传感器能量降低功耗;设备健康状态变差时,传感器唤醒频率增高,以及时获取设备异常信息,发现设备健康隐患,及时预警并进行设备运维;s4.3、不同重要等级传感器在不同设备健康状态下唤醒的次数设计:在一个轮询周期t内,当设备处于健康状态时:监测该设备的一级传感器被唤醒1次,二级传感器被唤醒0.6次,三级传感器被唤醒0.3次,四级传感器被唤醒0.1次;在一个轮询周期t内,当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时:监测该设备的一级传感器被唤醒1.5次,二级传感器被唤醒1次,三级传感器被唤醒0.6次,四级传感器被唤醒0.4次;在一个轮询周期t内,当设备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监测该设备的一级传感器被唤醒2次,二级传感器被唤醒1.6次,三级传感器被唤醒1.2次,四级传感器被唤醒0.8次;在一个轮询周期t内,当设备处于不健康状态时:监测该设备的一级传感器被唤醒3次,二级传感器被唤醒2.5次,三级传感器被唤醒2次,四级传感器被唤醒1.5次。
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对配电网中配电站房、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3个典型应用场景中的各传感器的等级进行如下划分:s2.2、确定配电站房用各传感器的等级:针对配电站房用传感器,将sf6气体监测传感器划分为一级,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划分为二级,水浸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划分为三级,温度、湿度传感器划分为四级;s2.3、确定柱上变压器用各传感器的等级:针对柱上变压器用传感器,将油温传感器1个,振动传感器1个,局放探测器2个,变压器油中气体传感器划分为一级,漏电流传感器、局放探测器划分为二级,油温传感器划分为三级,振动传感器划分为四级;s2.4、确定箱式变压器用各传感器的等级:针对箱式变压器传感器:将接头红外温度传感器、绕组光纤测温传感器、局放探测器、变压器油中气体传感器划分为一级;水浸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划分为二级;振动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高频声学传感器划分为三级;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划分为四级;确定各传感器等级后,监测中心将对各等级的传感器节点给予不同的重视度。
14.进一步的,步骤s1.2中对于小型的配电站房:配备温度传感器2个,湿度传感器2个,水浸传感器3个,烟雾传感器1个,sf6气体监测传感器4个、火焰传感器1个、声学传感器1个;以上共确定14个传感器节点。
15.进一步的,步骤s1.3中对于柱上变压器,配置油温传感器1个,振动传感器1个,局放探测器2个,变压器油中气体传感器1个,漏电流传感器1个;以上共确定6个传感器节点。
16.进一步的,步骤s1.4中对于箱式变压器,配置温度传感器2个,湿度传感器2个,水浸传感器3个,烟雾传感器2个,接头红外温度传感器2个,绕组光纤测温传感器2个,振动传感器1个,局放探测器2个,变压器油中气体传感器2个,漏电流传感器1个,高频声学传感器2个;以上共确定21个传感器节点。
17.进一步的,步骤s7.1中现场设备层的数据交换方式为:首先,柱上变压器、配电站房、箱式变压器的各个终端节点将数据传输给各自对应的簇头节点,簇头节点将数据融合后根据簇头节点寿命及网关距离,选择将数据直接传输给较近的网关节点或者传输给邻近中继簇头节点,再由该中继簇头节点传输给网关节点。
18.进一步的,步骤s7.2中,通讯层设备为网络通讯控制器、站控层设备为远程监控中心;具体传输过程为:各传感器节点数据先经过现场设备层收集,传输给网络通讯控制器,网络通讯控制器对数据处理、整合后统一发送给远程监测中心,远程监控中心实现监测设备健康状态和环境的评估,并利用通讯控制器向下观测和控制任意终端节点。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通过步骤s2传感器重要等级划分、步骤s3设备健康状态确认、步骤s4基于设备健康状态与传感器重要等级的差异化低功耗传感器唤醒模式、步骤s5考虑设备健康状态与传感器重要等级及传感器剩余寿命的传感器节点类型调节策略、步骤s6传感器网络拓扑更新策略的综合设计,使得该无线传感器网络兼具设备健康状态精准感知、传感器差异化低功耗设定、网络拓扑自适应调节的诸多优势,提升了无线传感器设备安全监测能力,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降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功耗,延长了无线传感网络整体寿命,这为配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调拓扑结构的初始状态;图3是本发明中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法,该方法分为以下实施步骤:步骤s1:确定智能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及无线传感器节点种类与数量;s1.1确定配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选取配电网中配电站房、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三种典型应用场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
24.s1.2确定配电站房传感器节点种类及数量:确定配电站房的监测因素为:温度、湿度、浸水、烟雾、sf6气体、火灾、声音。
25.以小型的配电站房为例,需温度传感器2个,湿度传感器2个,水浸传感器3个,烟雾传感器1个,sf6气体监测传感器4个、火焰传感器1个、声学传感器1个。
26.以上共确定14个传感器节点。
27.s1.3确定柱上变压器传感器节点种类及数量:柱上变压器一般安置在露天环境下,不需要监测环境温度、湿度、烟雾等信息,主要监测因素为:变压器油温、振动和局部放电。
28.需要油温传感器1个,振动传感器1个,局放探测器2个,变压器油中气体传感器1个,漏电流传感器1个。
29.以上共确定6个传感器节点。
30.s1.4确定箱式变压器传感器节点种类及数量:对箱式变压器的监测分为变压器本身工况的监测和箱式变压器室内的环境监测。
31.确定箱式变压器的监测因素为:温度、空气湿度、室内水位、室内烟雾、开关及接头温度、绕组温度、变压器振动、声音、局部放电、油中气体浓度、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
32.需要温度传感器2个,湿度传感器2个,水浸传感器3个,烟雾传感器2个,接头红外温度传感器2个,绕组光纤测温传感器2个,振动传感器1个,局放探测器2个,变压器油中气体传感器2个,漏电流传感器1个,高频声学传感器2个。以上共确定21个传感器节点。
33.步骤s2:确定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各传感器重要等级;对配电网中配电站房、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3个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无线传感器监测的目的是准确有效评价各关键设备的健康状态及风险预警,并为配电网智能运维提供支撑。
34.s2.1、对各传感器监测信息重要程度进行分级:根据传感器监测信息对监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对传感器进行重要等级划分,将其
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一级传感器监测信息重要程度最高,四级重要程度最低。
35.s2.2、确定配电站房用各传感器的等级:针对配电站房用传感器,将sf6气体监测传感器划分为一级,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划分为二级,水浸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划分为三级,温度、湿度传感器划分为四级。
36.s2.3、确定柱上变压器用各传感器的等级:针对柱上变压器用传感器,将油温传感器1个,振动传感器1个,局放探测器2个,变压器油中气体传感器划分为一级,漏电流传感器、局放探测器划分为二级,油温传感器划分为三级,振动传感器划分为四级。
37.s2.4、确定箱式变压器用各传感器的等级:针对箱式变压器传感器:将接头红外温度传感器、绕组光纤测温传感器、局放探测器、变压器油中气体传感器划分为一级;水浸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划分为二级;振动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高频声学传感器划分为三级;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划分为四级。
38.确定各传感器等级后,监测中心将对各等级的传感器节点给予不同的重视度。
39.步骤s3:确定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监测设备健康状态;将配电站房、柱上变压器及箱式变压器健康状态分为不健康、亚健康、良好和健康4级,在远程监控中心获取传感器节点数据后,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法对监测设备健康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并将设备健康状态下发给各监测传感器节点。
40.步骤s4:设计基于设备健康状态与传感器重要等级的差异化低功耗传感器唤醒模式;以上步骤建立了各传感器对配电网各应用场景中设备健康状况的监测与评估,在有效保障监测设备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能耗就成了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目标。
41.传统的轮询模式中,默认各传感器节点重要程度相同,在一个轮询周期内,每个传感器节点将被唤醒一次,并完成一次信息传输,能耗高。
42.所以本发明该步骤中提出一种新型轮询模式,即:基于设备健康状态与传感器重要等级的差异化低功耗传感器唤醒模式,根据s1中获取的传感器重要等级与s3中传感器所监测设备的健康状态,对传感器的工作与睡眠时间进行合理优化,以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功耗,延长传感器寿命。
43.在该模式下,各传感器节点在一个查询周期内唤醒次数由传感器重要等级及设备健康状态综合决定。具体分为:s4.1、传感器重要等级与唤醒次数的关联:在一个轮询周期内,重要程度越高的传感器,唤醒频率越高,数据传输次数越多,以保证监控中心可以及时获取设备关键状态信息;传感器重要等级越低,唤醒频率越低,数据传输次数越少,以节省传感器能量降低功耗。
44.s4.2、监测设备健康状态与唤醒次数的关联:
在一个轮询周期内,设备处于健康状态时传感器唤醒频率低,设备处于非健康状态时,传感器唤醒频率增大;而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轮询周期t内,传感器唤醒次数也会随着设备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
45.即:当设备状态健康时,传感器唤醒频率低,以节省传感器能量降低功耗;当设备健康状态变差时,传感器唤醒频率增高,以及时获取设备异常信息,发现设备健康隐患,及时预警并进行设备运维。
46.s4.3、不同重要等级传感器在不同设备健康状态下唤醒的次数设计:在一个轮询周期t内,当设备处于健康状态时:监测该设备的一级传感器被唤醒1次,二级传感器被唤醒0.6次,三级传感器被唤醒0.3次,四级传感器被唤醒0.1次;在一个轮询周期t内,当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时:监测该设备的一级传感器被唤醒1.5次,二级传感器被唤醒1次,三级传感器被唤醒0.6次,四级传感器被唤醒0.4次;在一个轮询周期t内,当设备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监测该设备的一级传感器被唤醒2次,二级传感器被唤醒1.6次,三级传感器被唤醒1.2次,四级传感器被唤醒0.8次;在一个轮询周期t内,当设备处于不健康状态时:监测该设备的一级传感器被唤醒3次,二级传感器被唤醒2.5次,三级传感器被唤醒2次,四级传感器被唤醒1.5次。
47.步骤s5:设计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类型更新策略;传感器节点类型主要分为一般节点和簇头节点。
48.以箱式变压器为例,选择1个传感器作为簇头传感器节点,该节点负责收集其他20个传感器数据(包括设备信息及传感器信息)并向网关发送数据。
49.在运行过程中,箱式变压器21个传感器既可以作为一般节点也可以作为簇头节点,簇头节点要承担其他传感器数据接收、发送等工作,其功耗要远大于一般节点传感器,因此簇头节点传感器寿命将大幅缩减,为保障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提升网络寿命,设计簇头节点调节策略。
50.唤醒频率低的传感器周期内功耗较小,而唤醒频率较高的传感器功耗较大,且其承担的作用更大、重要程度更高,需优先保障唤醒频率更高或者重要等级更高的传感器的工作寿命。
51.此外,设备处于健康状态时,传感器整体唤醒频率较低、功耗较低,而设备处于亚健康等状态时,需及时监测设备状态,此时传感器整体唤醒频率升高、功耗增大。
52.基于以上分析,依次进行如下无线传感器节点类型更新策略:s5.1、簇头节点的正常选取与更新:选择健康状态最好、唤醒频率最低的传感器作为簇头节点,当其电池寿命降低到三分之一时,将其改为一般节点;紧接着,选择另一健康状态较好、唤醒频率较低、电池寿命较高的传感器作为新簇头节点,当该簇头传感器寿命降低到三分之一时,将其改为一般节点;如此向后循环选择簇头传感器。
53.s5.2、簇头节点更换:在循环更新簇头过程中,若簇头节点传感器所监测的设备状态由健康状态转变为亚健康状态时,则将该簇头节点改为一般节点,并选择另一健康状态较好、唤醒频率较低、电池寿命较高的传感器作为新簇头节点。
54.继续遵循s5.1的规则不断循环,更新网络簇头节点,降低网络整体功耗,延长网络寿命。
55.步骤s6:设计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调拓扑结构;配电房、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分簇网络拓扑结构形成一个大范围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拓扑结构由传感器节点、簇头节点、网关节点等构成,如图2所示。
56.柱上变压器采用1个簇头节点,配电站房采用2个簇头节点,箱式变压器采用3个簇头节点(高压室簇头节点、变压器室簇头节点以及低压室簇头节点),s1中安装的各成员传感器节点将信息发送给簇头节点,簇头节点之间构成网络并互相通信,经过网关节点或中继簇头节点、将传感器信息传送到监控后端。
57.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随着设备健康状态改变和传感器寿命的变化,簇头节点根据步骤s5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类型调节策略,不断更新簇头节点。
58.若某个簇网络中传感器寿命整体下降超过三分之二寿命,则该簇网络中簇头与邻近簇头进行通信联系,由邻近簇头节点负责将该簇网络信息中继传输给网关节点,同时尽快安排检修更换寿命将尽的传感器。
59.通过不断更新簇内网络簇头节点、簇头间中继等过程,进而自动调节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实现网络整体数据传输可靠性与无线网络节能降耗。
60.步骤s7:设计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方案;在智能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网络组网方案需要与s2中的传感器重要等级划分、s3中的设备健康状态、s4中的唤醒模式、s5中的节点类型调整策略及s6中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相配合,最终建立智能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网络。
61.如图3所示:该网络由现场设备层、通讯层、站控层三部分组成。
62.s7.1、网络现场设备层的组成和运行:现场设备层由s1中确定的各个终端传感器节点及s5中确定的簇头节点以及s6中的网关节点构成,簇头节点轮询周期内的唤醒频次根据s4中的唤醒模式决定,簇头节点的更新根据s5中的节点类型更新策略决定。
63.现场设备层的数据交换方式为:首先,柱上变压器、配电站房、箱式变压器的各个终端节点将数据传输给各自对应的簇头节点,簇头节点将数据融合后根据簇头节点寿命及网关距离,选择将数据直接传输给较近的网关节点或者传输给邻近中继簇头节点,再由该中继簇头节点传输给网关节点。
64.s7.2、网络通讯:智能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网络智中,现场设备层和通讯层之间采用gprs通讯技术作为通讯手段,通讯层和站控层使用internet通讯。
65.本实施例中:通讯层设备为网络通讯控制器、站控层设备为远程监控中心。故具体传输过程为:
各传感器节点数据先经过现场设备层收集,传输给网络通讯控制器,网络通讯控制器对数据处理、整合后统一发送给远程监测中心,远程监控中心实现监测设备健康状态和环境的评估,并利用通讯控制器向下观测和控制任意终端节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